陳奕穎
索??死账梗s公元前496—公元前406)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俄狄浦斯的親生父母曾得到其子嗣會“弒父娶母”的神示,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fā)生,命仆人穿捆嬰兒俄狄浦斯的腳踵將其丟棄。不承想,俄狄浦斯被鄰國國王收養(yǎng),成年后,他也知道了“弒父娶母”這一神示,但并不知道現(xiàn)時的父母是養(yǎng)父母。同樣是為了避免悲劇的發(fā)生,他離家逃往忒拜方向,途中他與一老人發(fā)生爭執(zhí)并失手將其殺死。而后俄狄浦斯睿智地破解了獅身人面斯芬克斯的謎題,幫助忒拜城人民解決了危機。此時忒拜人剛痛失國王,便擁戴俄狄浦斯為新國王。按照習(xí)俗,新國王要娶老國王的妻子,俄狄浦斯便迎娶了前國王的遺孀。而后一向繁榮的忒拜城忽然連遭厄運與瘟疫,神示這一切都是殺死老國王的兇手導(dǎo)致的懲罰。作為新國王的俄狄浦斯為了忒拜人民的利益,不斷探訪追查兇手,經(jīng)過層層抽絲剝繭的追查,發(fā)現(xiàn)他在途中殺死的老人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忒拜城的國王,而他迎娶的正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一切都應(yīng)驗了神示,自己犯了有悖倫理的“弒父娶母”之罪,也導(dǎo)致忒拜城的災(zāi)難,他所追查的兇手正是他自己。知道真相后,俄狄浦斯自殘雙目,離開忒拜城,走上自我流放之路。
現(xiàn)代人了解俄狄浦斯的故事大多不是通過閱讀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而是通過弗洛伊德的理論得知。弗洛伊德對俄狄浦斯的故事進行心理學(xué)上的分析,認為故事中的“弒父娶母”情節(jié)反映了男孩“憎父愛母”的本能,并稱這種“戀母情結(jié)”為“俄狄浦斯情結(jié)”。其實細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可發(fā)現(xiàn),作品中除了“弒父娶母”行為,還有更多與“眼睛”相關(guān)的故事情節(jié)和值得思考的哲學(xué)意蘊。
無論是在古代文明還是在現(xiàn)代文明中,在所有感覺器官中視覺都極受重視,并且常常與知識和權(quán)力形成密切聯(lián)系。德國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馬丁·布伯指出,視覺對其他的感覺具有支配地位,這首次在希臘人那里出現(xiàn),這種支配地位使希臘人可以過一種來自圖像的生活,并把文化建立在圖像構(gòu)型之基礎(chǔ)上。柏拉圖也將眼睛視為神賦予人類的第一個感覺器官。從字源學(xué)上說,英語中“理論”(theory)一詞就是從古希臘文“觀看”(theoria)一詞演化而來。法語中的“知道”(savoir)包含“看”(voir),這個詞來自印歐語系中的“看”(vid)。從這些關(guān)聯(lián)中可以看出“看”與“知”的緊密聯(lián)系。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表示:“知識是每個人靈魂里都有的一種能力,而每個人用以學(xué)習(xí)的器官就像眼睛。”這也闡釋了“看”與“知”的辯證關(guān)系。但是,柏拉圖又以“洞喻說”辯證地闡明了“看”與“知”的不對等性。無論如何,“眼睛”對于古希臘人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可以從這個角度解讀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挖掘文本中“眼睛”所隱含的意蘊。
眼睛對古希臘人來說,有一種形而上的意義。它是人賴以接受日神阿波羅光明的器官,是知識之所源,而知識是人之為人的主要依憑,在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防锍錆M了“智慧”與“人性”的聯(lián)系。作品開篇便是忒拜城遭受瘟疫,民眾祈求俄狄浦斯找到解決城邦災(zāi)難的辦法,雖然劇本并沒有從俄狄浦斯如何來到忒拜城并登上城邦的王位開始敘述,但是從劇情的回溯中可以得知,俄狄浦斯是為了逃脫“弒父娶母”的命運而離家,在破解了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后,來到忒拜。破解謎語是俄狄浦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他不乞援于天神和預(yù)兆,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僅憑自己的智慧破謎,幫助城邦清除了一大禍害,忒拜人因為他的智慧而擁戴他為王。剛登上王位的俄狄浦斯,是城邦智慧的象征。“他弄死了那個出謎語的、長彎爪的女妖,挺身做了我邦抵御死亡的堡壘。從那時候起,俄狄浦斯,我們稱你為王,你統(tǒng)治著強大的忒拜,享受著最高的榮譽?!边@是他目光清明、充滿知識智慧的時期。這位忒拜城的拯救者在統(tǒng)治期間因為他的智慧和對城邦的赤誠被百姓們奉若神明,他也極大地展現(xiàn)了作為賢明君主的人性魅力。宙斯的祭司稱他為君主,忒拜人稱他為救星,他以權(quán)力和王位的主宰的名義發(fā)布命令……在忒拜城為王的十幾年中,俄狄浦斯享受著近乎被視為神的榮耀,為民眾所崇拜?!斑@就是俄狄浦斯,他道破了那著名的謎語,成為最偉大的人?!睘榱顺前钊嗣竦睦?,他一出場便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追查殺害老王的兇手,消弭城邦的災(zāi)難,這也是君主的職責(zé)所在。在這個時期,他對于自身,對于人的屬性是十分了解的。
事實上,“俄狄浦斯(Οιδ?που?)”這個名字就在冥冥中暗示了他對于人性的理解。他的名字一語雙關(guān),Οιδ?που?意思是“腳腫的人”,讓人聯(lián)想起他身上背負的神示的詛咒和他被親生父母拋棄的經(jīng)歷。而將此單詞拆分看,ο?δα的意思是“我知道”,Που?的意思是“腳”,因此他的名字還可以理解為“知道腳的謎語的人”。他所破解的斯芬克斯之謎的謎面恰恰與腳有著密切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早上四條腿對應(yīng)嬰兒時期的爬行,中午兩條腿對應(yīng)成年時期的步行,晚上三條腿對應(yīng)老年時期的拄拐行走。人的漫長一生,就簡明扼要地歸結(jié)在了腿上。仿佛是一種冥冥中的命運,這位道出謎底為“人”的人,在當(dāng)時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人是什么”這個有哲學(xué)含義的命題,他對于人性有著不為常人所具有的超脫。
但是,正如柏拉圖的“洞喻說”所言,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也許只是幻象,人本身有認知能力,但不一定能夠正確地認識事物。在神被看作是能主宰一切力量的古希臘,神的力量不可抗衡,人注定不可能逆轉(zhuǎn)自己的命運,就連俄狄浦斯這樣在作品的前期被塑造成智慧勝于天神的賢明君主也未能例外。
隨著悲劇情節(jié)的逆轉(zhuǎn),俄狄浦斯的偉大和權(quán)威漸漸被神所替代,因為他將自己置于一個高于神的維度,他的雙眼被傲慢所蒙蔽,他看不到自身的準確定位,也看不到即將到來的厄運。歌隊開始詠唱:“傲慢產(chǎn)生暴君……對神的崇拜從此衰微?!泵癖娨矟u漸意識到俄狄浦斯對神的不敬,并把“王”和“統(tǒng)治一切”的稱呼回歸到宙斯身上:歌隊祈求的君主不再是俄狄浦斯,而是宙斯,人們呼喚的救星是阿波羅,開初時俄狄浦斯像父親對孩子般對請愿者講話,而后來歌隊把父親這一稱呼賦予了宙斯。
此外,劇中的先知忒瑞西阿斯是一個十分特別的角色,荷爾德林認為“他作為自然力量的監(jiān)督者踏入命運之途”,他與俄狄浦斯之間形成了對比關(guān)系。作為一名盲眼先知,他在所有人都閉目塞聽而不知如何解救城邦危機時被俄狄浦斯請來昭示解救城邦的方法,起先他并不愿意說出“那秘密”,俄狄浦斯先是苦苦哀求:“看在天神面上,不要走,我們?nèi)脊蛳聛砬竽??!崩^而轉(zhuǎn)為憤怒:“你明明知道這秘密,卻不告訴我們,豈不是有意出賣我們,破壞城邦嗎?”而后是咒罵:“壞透了的東西,你的脾氣跟石頭一樣!”最后是誣陷:“我認為你是這罪行的策劃者,人是你殺的,雖然不是你親手殺的。如果你的眼睛沒有瞎,我敢說準是你一個人干的?!北瘎∏楣?jié)在此圍繞“眼睛”進行了饒有趣味的展開,盲人先知能看到神的預(yù)言,洞悉一切,而目光清澈的國王卻是盲目的。如果說俄狄浦斯這些言語是因為擔(dān)心城邦的安危而一時情急脫口而出,那么在忒瑞西阿斯對俄狄浦斯挑明說“你就是你要尋找的殺人兇手”時,俄狄浦斯的表現(xiàn)實在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公正賢明的君王,他不僅辱罵忒瑞西阿斯,還猜疑克瑞翁?!拔倚刨嚨睦吓笥芽巳鹞獭徽J得金錢,在法術(shù)上卻是個瞎子?!贝藭r,俄狄浦斯并沒有判斷先知話語的真?zhèn)?,以前那個會因為得知“弒父娶母”命運而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已經(jīng)變成了將王權(quán)置于神權(quán)之上的人。這在古希臘時代是一種僭妄,俄狄浦斯對先知忒瑞西阿斯猜疑和無禮,他判定先知的預(yù)言不可信,認為在忒拜城遭受斯芬克斯的禍害時,不是先知拯救了人民,而是他“只憑智慧就破了那謎語,征服了它”,他的王位也同樣是依靠他的這份智慧得到的。
俄狄浦斯過分夸大了人自身的智慧,有悖于古希臘時代固有的觀念。在當(dāng)時希臘民眾的認知中,神是遠古先民對于無法解釋的自然法則的具象化想象,他們認為決定人的命運的是神。從這點來看,俄狄浦斯的罪并不在于“弒父娶母”,他殺害他父親的時候正為自己因命運的詛咒逃離家鄉(xiāng)而感到悲憤,又與路遇的老者發(fā)生爭執(zhí),他是在為保自己性命安全且不知對方是自己生父的情境下將其失手殺害的。他娶母時也并不知道前國王的寡妻是自己的生母。他的這兩項罪行并不是他刻意為之,而他真正的“罪”,是他對神示的僭越。俄狄浦斯極具諷刺地不斷以“瞎”這一客觀生理缺陷攻擊忒瑞西阿斯,但就如同先知的反駁一樣,此時的俄狄浦斯雖然有眼視物,但已被權(quán)力、傲慢所遮蔽。
索??死账乖趦商幹γ鑼懥搜劬Γ惶帪樯衔奶岬蕉淼移炙购兔と讼戎鹞靼⑺拱l(fā)生爭執(zhí)時,另一處是俄狄浦斯知道真相后自殘雙目:“國王從她袍子上摘下兩只她佩戴的金別針,舉起來朝著自己的眼珠刺去。”在神示中,只是對命運大方向的預(yù)測,并沒有具體地提到要自殘雙目這樣的災(zāi)難,但俄狄浦斯是“屢次舉起金別針朝著眼睛狠狠刺去”。從“屢次”這個詞可以看出這并不是他一時悲憤所作出的行為,這個行為是他刻意為之。
結(jié)合上下文的情節(jié),他這樣做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可從他自殘雙眼時的叫嚷“你們再也看不見我所受的災(zāi)難,我所造的罪惡了!你們看夠了你們不應(yīng)當(dāng)看的人,不認識我想認識的人;你們從此黑暗無光!”中看出。在此處,“你們”指的就是他的雙眼,他自殘是為了懲罰自己的有眼無珠,看到了他不應(yīng)當(dāng)擁有的和自己母親生下的子女,認不出自己的親生父母,“什么東西看來都沒有趣味,又何必看呢?”如果說俄狄浦斯自殘雙眼是為了對過去所犯下罪行的自我懲戒還略顯膚淺,文本接下來描述了他更為深刻的自我剖析,即他認為自己如果死去時雙目還能視物,便在死后的世界無顏面對親生父母,他在世也無顏面對自己的子女,感嘆道:“因為我,忒拜城最高貴而又最不幸的人,已經(jīng)喪失了觀看的權(quán)利了?!毕ED人對于“可視”十分看重,眼睛是知曉世界的唯一視覺途徑,因此歌隊勸誡俄狄浦斯時說:“你最好死去,勝過瞎著眼睛活著?!钡麤]有選擇“勝過瞎著眼睛活著”的死亡,乃是為了承受更大的痛苦,達到自我洗刷、自我救贖的目的。
第二,在這個行為的背后,有著更深層的對于神性和人性的領(lǐng)悟。海德格爾在《形而上學(xué)導(dǎo)論》中對此評價:“他自行戳壞眼睛,也就是使自身走出光明,進入黑夜并以不能見物之人的身份大叫打開大門,讓百姓看清像他現(xiàn)在這樣一個人?!倍淼移炙棺孕蟹艞壛恕翱础钡臋?quán)利,但并沒有逃避“被看”的義務(wù),反而“大聲叫人把宮門打開,讓全體忒拜人看看他父親的兇手……他會給你看的;現(xiàn)在宮門打開了,你立刻可以看見那樣一個景象,即使是不喜歡看的人也會發(fā)生憐憫之情的”。他沒有避諱世人的目光,由最初的自我意識膨脹,反抗命運,將凡人意識對抗命名為神的自然法則,忘記了神也迷失了自我,到最后恍悟命運,承受命運,認清人的局限。希臘人將“視看”看作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俄狄浦斯以自己“不可視”的盲者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清算了他過往對于神的僭越,將自身由神的維度回歸到原本的人的維度中,完整了其生而為人的命運,深省作為人的局限。同時作為一種滌罪儀式,它換來了城邦的安寧。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大約寫于公元前435年至公元前425年,當(dāng)時古希臘的生產(chǎn)水平、對自然的改造能力和抵御自然風(fēng)險的能力都很有限。從當(dāng)時古希臘文化的維度看,形而上的自然力凌駕于人的能力之上。在悲劇的一開始,即忒拜人被瘟疫籠罩在黑暗和混亂之中時,盲目的意象便通過人的無知與神的全知之間的對照展示出來,甚至連“在所有人眼中最偉大的”俄狄浦斯也無法看出災(zāi)難的緣起。俄狄浦斯雖然智慧過人,但還有一種更大更廣博的智慧在他之上,這種神的智慧或者說是命運的智慧是凡人永遠無法破解的“謎”。同樣建立在古希臘的時代背景下,從“眼睛”這個角度來看,人的維度始終是目不可視的,因為人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自己的命運會是怎樣,無論目光如何長遠,始終不能超脫出自己的命運束縛,如同歌隊在結(jié)尾時的詠唱:沒有到生命的終結(jié),都不要妄言一個凡人的一生是否幸福。相對而言,神主宰人類的命運,作為自然法則在古代希臘人心目中的具象化,他們始終目光炯炯,洞察一切。在希臘神話里,日神阿波羅殺白蟒奪神廟之前,執(zhí)掌德爾斐神廟的是女巨神“正義”。她在地中海文明圈中的諸民族中有不同的名號,如她的埃及前身是享受法老供奉、為天地維持秩序的女神“媽祖”?!罢x”和“媽祖”在傳說中都是目光犀利的女神形象,但是服侍女神的凡人祭司們卻常常是雙目失明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狄浦斯自殘雙目不僅是回歸了他作為人的維度,而且其中甚至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即從反抗神示到歸順侍奉神的轉(zhuǎn)變,也即對于自然法則遵循的具象表達,暗合了古希臘人對于世界自然秩序的理解。更進一步說,這也是古希臘悲劇內(nèi)涵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極端戲劇化將命運悲劇放大呈現(xiàn)給觀眾,從而引發(fā)思考:人生而為人,有自身的局限,當(dāng)前的人生所遭遇的困境有一些不僅僅是個人當(dāng)時的困境,有時是人類對命運(如天災(zāi)人禍)無法掌控的困境。劇中俄狄浦斯敢于反抗神示、反抗命運,并通過賢明君主變?yōu)闅⒏竷词值膶Ρ龋l責(zé)了命運的不公正,說明索??死账挂烟霎?dāng)時古希臘的文化局限,根據(jù)他的理想來塑造人物形象,即使處在命運的掌握之中,也不喪失其獨立自主的堅強性格,認為人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同時也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zé),這些也使得此劇成為跨越時代的希臘經(jīng)典作品。
謝林在《藝術(shù)哲學(xué)》中對于俄狄浦斯的故事如此評論:“自由之至高無上的意義以及最高的勝利,便在于此,即:甘愿忍受因不可避免的罪愆而招致的懲罰,以期以其自由之喪失正是證實這一自由,并以捐生顯示其自由意志。”俄狄浦斯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索??死账沟倪@部悲劇旨在通過“目明—目遮—目盲”這一過程討論人性:人應(yīng)回歸到人性本身的位置,認識自我。無論曾經(jīng)經(jīng)受怎樣的痛苦,面對怎樣的坎坷,在接受命運的同時敢于直面命運,才是對生命完整的理解,才能實現(xiàn)自我的精神超越。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正是這樣一位勇者,他的悲劇命運顯示出了古希臘人世界觀中對人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