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濯
特攝——使用特殊效果、銀幕合成等特殊技術來制作出現(xiàn)實中本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用這種手法拍攝的電影被稱為“特攝電影”。世界上最早的特攝電影是1925年上映的《失落的世界》,它將真人與定格動畫相結合,展現(xiàn)出人類誤入史前叢林的景觀,這一技術在1933年《金剛》上映后為大眾熟知。1950年代,日本電影工作者采用這項技術,并于1954由東寶公司拍攝了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的特攝電影——《哥斯拉》,并且一直發(fā)展到今天。而作為日本三大“特攝片”之一的《奧特曼》,伴隨了幾代人成長的作品,卻似乎在國內的藝術研究中都沒有得到它該有的地位,且大多數(shù)人視它為小孩子看的東西,與幼稚劃等號。本文無意吹捧它是多么高深的藝術,旨在喚醒我們這代人的記憶,重新審視這部已有55年歷史的偉大作品。
1954年11月3日,本多豬四郎執(zhí)導的電影《哥斯拉》上映,片中由于核輻射而產(chǎn)生變異的古代生物哥斯拉,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歷史的瞬間往往凝結成一個時代,片中不僅抒發(fā)了日本民眾對于“核武器”存在的思考,更讓整個社會反思了人類對于大自然的傷害,以技術奇觀帶給人們對于社會問題的思考,反戰(zhàn)的基本思想與保護自然的潛在主題相互輝映。直到70年代末,由東寶出品的特攝片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與后世的漫威宇宙相仿的東寶空想科幻題材,而哥斯拉自此成為了日本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符號。創(chuàng)造這一形象的是當時在東寶公司擔任技術指導的圓谷英二,因其獨創(chuàng)的特攝技術被人們統(tǒng)稱為“世界的圓谷”。他從早期的好萊塢怪獸電影中獲得靈感,又由于沒有那么先進的電腦特效手段,他不得已采用了“真人演員+皮套”的模式去還原類似于恐龍這種巨大的生物,再配以微縮模型和實景拍攝,這一系列操作成為了日后特攝片的定律。
1959年,電視機在日本普及開來,圓谷英二意識到這一變化,他覺得屬于電視的時代來了。電視也需要節(jié)目,而當時多數(shù)節(jié)目是好萊塢拍過的東西來炒冷飯,所以他開始著手做屬于日本人自己的節(jié)目。1963年,圓谷英二離開東寶,成立圓谷株式會社。他從美國兩部電視系列劇《第九空間》和《陰陽魔界》得到靈感,和TBS《日本東京放送》共同企劃了“空想科學特攝系列”的首作——以怪獸為主角的《奧特Q》,將之前只能在電影院看到的怪獸搬到了電視熒幕上。同時也延續(xù)了他自《哥斯拉》時期就保留下來的風格,用影像的奇觀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給予人類警示。但是在《奧特Q》中并沒有出現(xiàn)奧特曼這種“巨大化”的英雄形象,都是依靠人類自己來解決問題,如果繼續(xù)進行這樣的拍攝,會使觀眾產(chǎn)生審美疲勞,如何繼續(xù)吸引觀眾這個問題,擺在了監(jiān)督圓谷英二和編劇金城哲夫面前。在他們思考的同時,世界也在發(fā)生變化。1966年,電視進入了彩色時代,美蘇太空競賽如火如荼,使得各個國家的人們都在茶余飯后談論太空。受現(xiàn)實因素的影響,由圓谷英二構思、金城哲夫創(chuàng)作、成田亨設計,誕生了世界電視史上第一位巨大化英雄——奧特曼。
昭和時代的圓谷拍攝了8部奧特曼劇集?!冻醮W特曼》是奧特曼系列的第一作,作品中奧特曼為了保護地球與宇宙怪獸的戰(zhàn)斗情節(jié)非常受孩子們的喜歡,而某些劇集所帶來的思考又吸引了部分成年觀眾。從那時起,圓谷公司的命運就和奧特曼系列的故事捆綁在了一起,成為了幾代人津津樂道的話題。1967年的《賽文·奧特曼》為了加強對成年觀眾的吸引力,制作上帶有強烈的科幻風格,對于人物刻畫和劇情描述都較前作更加寫實。這是圓谷公司為了擺脫“子供向”的標簽,進行“成人化”奧特系列的初次嘗試,這種嘗試導致它的收視率不盡如人意,以失敗告終。盡管其中包含了對冷戰(zhàn)、反戰(zhàn)反核武、反軍國主義的思考,但小朋友們并不買賬,畢竟他們也不太關心這些東西,只關心奧特曼跟怪獸的戰(zhàn)斗。它的失敗使得圓谷公司在之后的3年都沒有推出新的作品。
1971年的《杰克·奧特曼》是昭和二期的首作,與之前的奧特曼不同,片中加大了對奧特曼人間體——鄉(xiāng)秀樹的生活、情感描寫,使得他有了一絲“人味”。劇情敘事上日?;@得平易近人。片中第38集里初代與賽文的出現(xiàn),首次將3位奧特曼放在了同一世界觀,為之后“奧特兄弟”的概念打下基礎。1972年的《艾斯·奧特曼》正式確立了“奧特兄弟”這一概念且加入了“奧特之父”這一形象,“M78宇宙”由此展開。由于它的作品風格相比之前的奧特曼要黑暗很多,不少集數(shù)中的恐怖場景讓一些孩子家長頗有怨言,導致1973的《泰羅·奧特曼》整體風格偏低齡化。其中引入的“奧特之母”使整個“奧特家族”開始完善,家庭這一觀念開始被放大。同一時期,日本經(jīng)濟國全球石油危機陷入混亂,1974年的經(jīng)濟增長率銳減宣告戰(zhàn)后以來高經(jīng)濟增長的終結,大人們?yōu)榱隋X不得不四處打拼,造成那個時代出現(xiàn)了很多留守兒童。所以在《泰羅》中以家庭為單位的集數(shù)非常之多,如最初的船長白鳥一家、火山怪鳥篇博士一家、地球末日篇奧特曼一家、瘋癲的爸爸要復活自己的亡妻、幼時的哥哥眼睜睜看著陌生人抱走妹妹等等,家庭元素不勝枚舉。它的出現(xiàn)無疑在一個合適的時候填補了孩子們內心的空缺。
1974年的《雷歐·奧特曼》是一部不同于其它奧特曼的特攝劇,如果愛與勇氣是奧特曼系列最大的主題,《雷歐》里不僅將這種勇氣放大,還將它與雷歐的成長掛鉤。他失去父母家人,失去家鄉(xiāng),孤身一個人來到地球生活。前期的他接受鍛煉,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后期的他失去了隊友、愛人,仍舊苦苦作戰(zhàn),展現(xiàn)出一個男人的成長史。整部劇脫離了“子供向”的范疇,充滿了悲劇的色彩??烧缰疤岬健顿愇摹窌r的那樣,當時的孩子們沒法接受這種“成人化”的設定,導致其收視率每況愈下,只得草草收尾。1980年的《愛迪·奧特曼》是昭和時期最后的作品。當時以《三年B班金八老師》為首的教師題材影視劇盛行,所以片中的人間體矢的猛也是一位老師。可由于劇中涉及一些像曠課、早戀等有可能引起教育問題的內容,加上在學校取景導致制作難度過大,于是從13話開始去掉了主人公是老師以及學校的設定,收視率也因此持續(xù)下跌。它的失敗導致TBS與圓谷鬧翻,奧特系列在TBS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的歷史也到此為止,昭和時代的奧特曼也到此結束。
昭和時期的奧特曼無一例外地都在刻畫“英雄形象”,雖然其內涵隨著社會價值觀念的更新有些許變化,但都沒有脫離正義的英雄和邪惡的敵人這一主題。雖說其中不乏富有思考的劇集,但整體風格仍是偏低齡化的,人物設定仍舊是單一的。這也就導致昭和時期的作品僅僅把人間體當作奧特曼英雄形象的簡單載體,來塑造一個幾乎完美的救世主形象。
1989年,日本進入平成年代,受“失去的二十年”的影響,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沉迷網(wǎng)絡和二次元,是資深宅男/女。他們沒有上進心且軟弱無能,對現(xiàn)實漠不關心,信奉“逃避可恥但有用”,拒絕融入現(xiàn)代社會,是不折不扣的廢柴,被稱為“平成廢物”。彼時正值蘇聯(lián)解體后不久,隨著冷戰(zhàn)的格局被打破,世界逐漸往更多元化的格局發(fā)展,許多冷戰(zhàn)時期被忽視的社會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面對這些問題,人們難免會惶恐不安,對未來感到茫然。在這種內外因素交錯下,《迪迦·奧特曼》——奧特曼系列30周年紀念作便誕生了。
迪迦奧特曼被設定為很早以前便存在于地球上的光之巨人,因為各種原因化為光離開了地球,只剩下一尊石像,之后靠著大古隊員的生命得以重新蘇醒。迪迦奧特曼既是光也是人類,這一論點貫穿了整部劇。劇中的人物曾數(shù)次對光之巨人與人類的關系做出過思考,這一思考進而被延伸為對“人性”和“神性”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它被中國大陸于2004年引進,并在北京電視臺和隨后全國的五十多個電視臺播出,在全國掀起了一陣迪迦熱潮,是一代人的回憶。1997年的《戴拿·奧特曼》設定為《迪迦》故事的10年之后,延續(xù)了前作的制作方式,仍舊在討論“人性”與“神性”,但整體的故事上略顯輕松幽默。主人公飛鳥信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年輕人,在事件的磨練中成熟,有著《雷歐》中風源的影子,使它受到青少年喜愛。1998年的《蓋亞·奧特曼》則又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觀。劇中通過描述主人公高山我夢與藤宮博也這對好友間的矛盾,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話題——同為地球的產(chǎn)物人類與怪獸能否共存?藤宮通過由自己開發(fā)的光量子電腦克里西斯預測得知:“地球和人類將會被根源破滅招來體徹底毀滅,而拯救地球的唯一辦法就是消滅掉人類。”所以他為了保護怪獸,從不管人類的死活;我夢則堅信人類雖然有著諸多毛病,可依舊能引導世界走向和平。我夢(蓋亞奧特曼——象征大地)和藤宮(阿古茹奧特曼——象征著大海)的對立是全劇最大的亮點?!兜襄取贰洞髂谩泛汀渡w亞》被稱為“平成三部曲”,它們的誕生標志了奧特系列的最高點。
“平成三部曲”使得圓谷公司再一次開始考慮“成人化”轉型。2001年的《高斯·奧特曼》強化了怪獸與人和平共處這一觀點,片中的“鏑矢群島怪獸保護中心”象征怪獸與人類已經(jīng)能夠和諧相處,而作為主角的高斯奧特曼也是以安撫怪獸為主,而并非消滅,擺脫了昭和時期“奧特曼必須消滅怪獸”的慣性思維,在奧特系列作品風格的變化上踏出了堅實的一步。由于這種觀念的改變,圓谷在2004年拍攝了一部爭議之作——《奈克瑟斯·奧特曼》,其諸多設定都顛覆了常規(guī)人們對于奧特曼的想象。首先,它是一部完全“成人化”的作品,是一部連續(xù)劇而非單元劇形式;其次,片中一共有5個奧特曼人間體;最后,奧特曼的形態(tài)根據(jù)人間體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形式。這種顛覆式的改變導致其收視率不佳,使原本52話的劇集被壓縮成38話,潦草收場。五十多年來,每一次成人化的嘗試都使圓谷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盡管每一次的作品都令人回味,賠了買賣賺了吆喝,但它是值得認可的,無數(shù)的特攝愛好者對這部被腰斬的作品給出了極高的評價,IMDB8.3分就是最好的證明。劇中所傳遞出“光是紐帶”這一主題比起迪迦時期也升華了不少。紐帶為何物?它連接了過去與未來,連接了我們與下一代,是精神的傳承。
2005年的《麥克斯·奧特曼》與2006年為紀念奧特曼誕生40周年的《夢比優(yōu)斯·奧特曼》是兩部情懷之作,不僅昭和系的怪獸輪番登場,奧特兄弟前來客串,而且它還填補了昭和時期奧特系列留下的諸多“謎團”,比如矢的猛和他學生,杰克中怪獸少年的去向等等。在同年推出劇場版《夢比優(yōu)斯·奧特曼與奧特兄弟》更讓當年扮演奧特曼人間體的演員齊聚一堂,看著耄耋之年的他們就像看見了自己的童年。圓谷是用心的,但此時的它已經(jīng)日薄西山。2007年園谷破產(chǎn),被TYO收購。2008年1月,TYO將其下的圓谷企業(yè)、圓谷制作和ビルドアップ(buildup)三間公司重整,最后圓谷制作將圓谷企業(yè)和ビルドアップ吸收合并。在這之后,TYO向バンダイナムコグループ(Bandai Namco Group)的子公司萬代出售轉讓了其持有股份的33.4%,之后萬代獨占了圓谷制作的新作品的商品化權,“舊圓谷”的時代宣告結束。
2013—2021,從平成到令和,共有10部作品。其中的奧特曼都可以借助前輩奧特曼的力量變成各種“花里胡哨”的形態(tài)。這一設定跟萬代這家公司有關,作為以售賣玩具為主來盈利的公司,奧特曼能展現(xiàn)的形態(tài)越多,能制作的模型就越多,就能通過售賣賺更多的錢。從商業(yè)角度上看確實很好,但奧特曼就會淪為推銷玩具的工具,為了打造各種酷炫的形態(tài)而忽視了劇情與人物的塑造,喪失了以往奧特曼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說它是“幼齒”也不為過。但對于萬代的操作,大家也表示理解,畢竟活著才能考慮其它。2020年《澤塔·奧特曼》的多方好評或許證明了一點:在保證商業(yè)基礎的前提下,只要初心不變,仍能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
奧特曼系列因其單元劇的模式,很難從一部作品中歸納總結出某一確定的主題。可如果你把它們當成一個整體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奧特曼系列在傳遞著愛與和平的同時又有著對社會問題的關注,這是奧特曼系列的創(chuàng)作核心。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昭和三大問題作”。它們分別是《初代》第23話《我的故鄉(xiāng)是地球》,《賽文》第42話《農(nóng)馬爾特的使者》,《杰克》第33話《怪獸使者和少年》。雖說奧特曼系列整體的“成人化”并不成功,但昭和時期的奧特曼中還是有不少集數(shù)都有著尖銳的隱喻,而上述三者是其中思想性、深度最高的作品。
本話放送于1966年12月18日。國際和平會議在日本召開,卻遭到怪獸賈米拉襲擊。經(jīng)過調查后,大家發(fā)現(xiàn)賈米拉其實是被人類遺棄在太空的宇航員,在“太空競賽”的時候他被派去了太空,卻發(fā)生意外無法返回地球了。人類不愿意再去營救他,甚至隱瞞了一切與之相關的消息。在太空中漂流的他憤怒、絕望,最終變異。變異后的他回到故鄉(xiāng)地球,人類卻要將他抹除。結尾,科特隊給賈米拉建立了一個墓碑,上面刻著:我的故鄉(xiāng)是地球。但是他的故事卻不再有他人知曉。
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讓人們想到當時以美蘇為首的冷戰(zhàn)格局,而“太空競賽”也正是美蘇在1957年到1975年間主導,為爭奪航天最高地位的歷史事件。片中的賈米拉則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的犧牲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賈米拉的叫聲,是將嬰兒的哭聲放慢速率合成出來的。它在設定上是怕水的,但水卻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每當水接觸到他時,他就會發(fā)出嬰兒般的哭聲。曾經(jīng)養(yǎng)育我的卻成了殺害我的武器,你會不會覺得心酸?賈米拉倒下了,順著手指的方向,我們看見一面刺眼的星條旗,是否在暗示著他的身世?關于賈米拉的原型,有人猜測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也有人猜測是1957年蘇聯(lián)送去太空的狗萊卡,又或許他是現(xiàn)實中一切因素的集合體。
的確,在那個美蘇爭霸的年代,無數(shù)的民眾成為了犧牲品。但是這個事情本身有錯嗎?意識形態(tài)的競爭自古就存在,探索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但冒險必然伴隨著犧牲。被拋棄的賈米拉確實值得同情,但為了避免更多的傷亡而選擇放棄一部分,似乎也沒錯。圓谷借此拋出了諸多可以討論的話題,思考了當時冷戰(zhàn)格局對于人類的傷害,但它也只是提出問題,并沒給出一個具體的結論。這一集的最后,國際會議召開,各國代表背向科特隊隊員走向會場,只留下默哀的伊出隊員一句:“對死者都這樣,專挑些贊美詞說說罷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或許也只能留下一聲嘆息!
本話放送于1967年7月21日。一個自稱農(nóng)馬爾特使者的孩子警告人類,海洋是屬于農(nóng)馬爾特的,如果太接近會被農(nóng)馬爾特人報復。沒多久,海洋中接二連三的事故應驗了孩子的警告,警備隊找到了那個警告他們的孩子,孩子說:“地球原本就是屬于農(nóng)馬爾特人的,他們才是地球的原住民。但是后來,人類像外來的侵略者一樣占領了地球,把農(nóng)馬爾特人趕到了海底,如今連海底都要從農(nóng)馬爾特人手中奪走?!弊詈蟮臎_突不可避免,農(nóng)馬爾特人對陸地人的反攻在賽文奧特曼的幫助下顯得不值一提,人類炸毀了農(nóng)馬爾特人的海底城市,宣告他們的勝利。
劇中的細節(jié)不斷告訴我們——如今的人類才是地球的入侵者!表面上看,這一集只是講述了陸地人和海底人的沖突,告訴我們要保護海洋,但放在當時,卻映射了外來者對于本土原住民的欺壓。這一話的腳本家金城哲夫是沖繩人,而沖繩歸屬于日本國是明治時代之后的事了。那對于沖繩,大和民族是不是入侵者?如果把視野方向全世界,對于美洲大陸,歐洲人是不是入侵者?對于那些曾經(jīng)被殖民的國家,殖民者的罪行不可原諒,可如果殖民者已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里數(shù)十年,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他們,還會意識到自己是入侵者,并且接受指責嗎?
在奧特曼的故鄉(xiāng),地球人就被稱為農(nóng)馬爾特,可賽文奧特曼卻幫助了身為入侵者的“如今的地球人”,毀滅了農(nóng)馬爾特的海底城市。這一刻開始,屬于奧特曼的正義變得模糊了,因為從客觀角度,同樣身為宇宙人的他沒法偏袒任何一方。片中有一段經(jīng)典的對話,隊員安奴反問:“你也是地球人吧?海洋是人類重要的資源,我們只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上來分析問題?!毙∧泻嵟睾暗溃骸暗Q髤s是農(nóng)馬爾特人的全部!”到底怎樣才算是正義?時至今日,當原本生活在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仍舊被驅逐出現(xiàn)代文明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一切仍是含糊不清的。1960年代,日本右翼為了制定“自主憲法”采取了反蘇、反共、重新武裝的政治主張,并開始支持保守政權的親美路線,一改右翼反美、反體制的傳統(tǒng)方針路線。圓谷作為一個思想上“左傾”的公司,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對那些拒不承認日本在戰(zhàn)爭中犯下罪行的行為“陰陽怪氣”了。
本話放送于1971年11月19日。下雨的夜晚,孤兒建良被一個怪獸追趕著。一位宇宙人站了出來,封印了怪獸,救下了孩子。之后,這個少年一直在一間小破屋前挖著一個又一個深坑。孤身一人且行為怪異的他不斷被人欺負。鄉(xiāng)秀樹阻止了這群霸凌他的大孩子們,來到了小木屋里,發(fā)現(xiàn)了那位已經(jīng)化身成地球人模樣的梅茨星人。原來一年前,梅茨星人來到地球考察,意外救下了建良,從此和他生活在一起并相依為命,可地球的環(huán)境和氣候都漸漸讓他無法生存。小男孩拼命地挖洞就只是想早點把地底的飛船挖出來,與梅茨星人一起回梅茨星去。得知了真相的鄉(xiāng)決定幫助建良一起挖飛船,但是這個時候生活在周圍的人叫來了警察,想要帶走建良這個眾人眼中的異類?;靵y之中,警察向梅茨星人開了兩槍,一個善良的宇宙人就這么被人類殺死了。
相比前兩作,它更清晰地反映了“種族”這一問題。當孩子被大人欺負,早已傷痕累累的梅茨星人對他們說:“你們快放了他,他不是外星人,我才是外星人。你們不要傷害他,要殺就殺我吧?!笨蔁o知的人群擁向他,撿起石塊砸他。任憑鄉(xiāng)秀樹怎么解釋也無濟于事。能做出這樣的事來,到底誰才是怪獸呢?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仍在討論種族歧視問題,是白人至上?還是黑人的命也是命?黃種人就該一聲不吭?不同人種、民族間一旦缺乏了解、溝通,就會產(chǎn)生對未知的恐懼;隨著恐懼的不斷滋生,人們只能選擇最極端的處理:抹殺!
原本被梅茨星人封印的怪獸重新出現(xiàn),人們四處逃竄,可他卻陷入了沉思。我也是外星人,我在保護的人類到底是一群什么樣的人?明明是他們自己殺死了封印怪獸的人,現(xiàn)在怪獸出現(xiàn)了卻讓我這個外星人來保護他們,我該不該保護他們?這里從人類本身上升為人類和外來物種之間的矛盾,杰克也第一次反思了這群地球人到底值不值得自己來守護。最后,扮成僧侶的伊吹隊長對著迷茫的鄉(xiāng)秀樹說:“街道都亂糟糟一片了,你還不行動嗎?”鄉(xiāng)秀樹就像被洗腦了一樣忽然起身跑向了怪獸變身戰(zhàn)斗了,只留下一個隊長神秘微笑的特寫。這一段的描寫,容易讓人們聯(lián)想到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所著的《利維坦》?!妒ソ?jīng)》里,上帝創(chuàng)造了這個巨大的怪物以喚醒人性;而霍布斯的“利維坦”是人類改良了上帝創(chuàng)造的水怪,再創(chuàng)造出人類自己的君主,再由他來管理人們,代表了一種人造的至高權力。此時的隊長就像是最高權力的象征。即使梅茨星人是無辜的,即使人類展現(xiàn)出了他們的丑陋,做出了怪獸般的舉動,即使你也是宇宙人,站在宇宙人這一種族的層面上,你不能去幫他們??赡愕纳矸菔菉W特曼,你的職責就消滅怪獸,又使你不得不幫他們,這與人類對梅茨星人的傷害并不沖突。問題一旦涉及身份認可,種族認同,就會變得難以解決,畢竟人類本身在“排除異己”的道路上從來沒手軟過。
奧特曼系列或許整體上淺顯、直白,但它并不是那種空洞且喧囂的幼稚。它用那些淺顯直白的方式,教會了幾代人深刻的道理,畢竟作為一部子供向的作品,你得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問題。當然,奧特曼系列能說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在這兒也只是泛泛而談。如今,國內的特攝文化在廣大特攝愛好者的努力下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可除了那部被人不斷吐槽的《鎧甲勇士》外,就沒有能讓人記得住的作品。本文旨在通過簡述奧特曼系列的發(fā)展及其主題思想,給予國內的特攝工作者一些思考和啟示,希望他們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奧特之星”。
注釋:
[1]劉?。骸陡缢估娪爸械娜毡緫?zhàn)后社會轉型》,《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2]徐銳:《日本特攝劇奧特曼系列的文化闡釋》,《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