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使用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PPT、光盤、投影儀、智能音箱、視頻、希沃白板、電子書包、平板電腦等視聽材料和工具的運用。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很多感官被信息技術調動,感受不同于紙質課本帶來的學習體驗,仿佛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這種融合了知識和技術的課堂能使學生更好地抓住學習英語的靈感,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的意義
1.利用信息技術,奠定學生的語言學習基礎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動畫、聲效直觀地向學生展示英語單詞和語言情境,還可以利用人機模擬對話,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說英語。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中的動態(tài)圖片和視頻,將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展示出來,同時導入英語知識,這樣的方式遠比單一的照本宣讀要有趣得多,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升英語聽寫能力和記憶能力,還能為提高小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授“Chinese festivals”這一單元十二個月份單詞時,筆者先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前上網(wǎng)搜集關于十二個月份單詞的來歷,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接著利用希沃白板的拖拽功能,滲透歸類記憶法記憶單詞;鞏固環(huán)節(jié)再插入syllable song“Months of the Year”,讓學生在大聲唱、開心舞的愉悅情境中再次鞏固和加深對單詞的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在有形和無形中完成英語單詞學習目標。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本單元的重點詞匯,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英語學習。
2.融合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跨國文化意識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還應向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展示說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跨國文化意識,階梯式地向學生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區(qū)別,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尋找關于雙方文化不同的素材,并通過多媒體平臺進行展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文化的不同。融合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模式遠比教師單一的口頭講述要形象得多,能提高培養(yǎng)小學生文化意識的效果。
例如,執(zhí)教“My e-friend”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搜集各個國家不同的生活習慣,并剪輯成短片在課前進行播放,同時給學生示范如何用英語介紹自己的網(wǎng)友,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之后讓學生隨機抽簽,介紹自己抽到的國家的風土人情。小組討論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現(xiàn)場解說,以此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跨國文化意識。
3.運用信息技術,讓課堂互動最大化
希沃白板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后,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都從形式走向具體。多元化的信息技術不僅為最大化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還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一問一答的單一互動方式,為建立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的英語課堂教學奠定了技術基礎。
教師可以把自己上課需要用到的各種教學資源保存到希沃白板資源庫中,無論在哪里都可以調用,隨時隨地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xié)作。學生也可以在智能平板上與教師、同學進行實際性的交流、評價和互動,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讓自己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融合教學的策略
1.增加趣味體驗輔助教學
PPT、動畫、視頻等具有音像特征的多媒體技術具體生動,趣味性更強,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是一件有趣、新鮮、有意義的事情。
有數(shù)據(jù)分析,85%的學生喜歡英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上課,73%的學生覺得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更易于接受新知識。教學中融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制作生動形象的動畫、好玩有趣的游戲、直觀具體的情境,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形象的信息,這無疑是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提高英語學習積極性最好的良藥。
例如在教學“Asking the way”一課時,教師教授get on、 get off、 turn left、 turn right這四個詞組時,為了讓學生直接、具體地感知其含義,教師可以通過課件設計幾個路口和公交車到站的上下車動作,在直觀的視覺體驗中,學生很快理解了這些詞組的含義。此外,教師運用課件設計了一個“I can You can”的小游戲,讓一個學生發(fā)出指令,一個學生做出動作。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充當紅綠燈的角色,及時評價,學生對了亮綠燈,錯了亮紅燈,這種游戲競賽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學生對詞組的記憶效果。
2.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增強學習體驗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模擬現(xiàn)實語境”的信息技術手段,將真實的語言情境展示在學生眼前,學生仿佛置身其中,能較快理解所學語言的主要作用和意義。采用信息技術模擬文本場景,經(jīng)常運用的形式有:鏡頭定格、畫面慢放、循環(huán)播放、智能閱讀等。因此,英語課堂中常用的情境教學法就是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把語言環(huán)境模擬為真實的“社會性”場景,組織學生投入到真實、自由的語言交際氛圍中。
3.展示學習范本,糾正學生語音語調
純正的語音語調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中的音、視頻為學生播放正宗、規(guī)范的英語口語學習范本。例如課文范讀、英語原聲電影、以英語為母語的場景對話等,讓小學生直觀地感受英語的語音、語調,糾正學生不正確或不標準的發(fā)音,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改變目前常見的“中國式英語”“方言英語”等現(xiàn)象。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信息化已成為常態(tài)。教師要不斷學習將信息技術融入英語教學,優(yōu)化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更好地抓住語言學習的靈感,保持學習的活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