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琴,李永鋒
(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長沙 410076)
財務共享服務是通過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對人員、流程和技術等核心要素進行整合,將具有規(guī)模經濟屬性的財務業(yè)務集中放到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處理,旨在實現(xiàn)降本增效、促進核心業(yè)務發(fā)展、整合資源實現(xiàn)戰(zhàn)略支撐等目標的管理模式。近年來,我國的財務共享服務發(fā)展迅速,這是因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優(yōu)化整合企業(yè)內部資源、提升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等方面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會計信息質量是企業(yè)經濟運行狀況的真實反映,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等。但隨著財務舞弊事件的頻繁出現(xiàn),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會計信息在真實性和可靠性上越來越受到公眾的質疑,影響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因素與提升途徑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點。
有學者通過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行標準的會計工作流程,能減少信息傳遞環(huán)節(jié),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和傳遞的及時性,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李聞一等,2015)。然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推動企業(yè)內部組織結構變革時,由于企業(yè)內外部環(huán)境變化、信息系統(tǒng)不完善以及地域性涉稅風險等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可能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對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現(xiàn)有的研究結論大部分都是由案例分析、文獻歸納等方法得出,鮮有文章選取大樣本,采用實證方法探討二者的關系。鑒于此,本文以2004-2020年中國A 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考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并從所有權性質的角度進一步探究二者的關系。
基于業(yè)務流程再造理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重復繁雜的業(yè)務進行標準化、流程化處理,使現(xiàn)有的業(yè)務流程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并帶動組織結構、人員分工、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再造,對企業(yè)的會計信息質量產生影響。同時,根據(jù)信號傳遞理論,由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監(jiān)管各業(yè)務單元預算的編制與實施、資產管理與控制等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原始資料的真實完整以及會計信息的公允性與準確性。嚴格的管控會制約管理層操縱利潤的行為,向投資者傳遞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信號,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可信度。基于此,提出假設:
H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能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然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建立與運營過程中,企業(yè)原有的內部控制體系受到挑戰(zhàn)。同時,內外部環(huán)境變化、信息系統(tǒng)不完善、地域性涉稅風險等也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面臨的問題。首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主要針對較為單一的、程序化的基礎核算業(yè)務,而企業(yè)環(huán)境瞬息萬變,當出現(xiàn)非程序化的業(yè)務時需要做出適當調整才能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其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運行過程中,要不斷對信息系統(tǒng)進行更新和維護,這加大了技術成本和管理成本,信息系統(tǒng)一旦出現(xiàn)問題,會計信息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最后,由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多為大型集團公司,其分子公司可能所在區(qū)域不同,而不同地區(qū)的經濟政策、稅收優(yōu)惠等有所差異,因此會存在涉稅風險。由此提出假設:
H2: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會降低會計信息質量。
以2004-2020年中國A 股上市公司為初始樣本,借鑒相關研究進行篩選:
①剔除金融行業(yè)的上市公司;②剔除ST、*ST 類公司;③剔除觀測值不完整的上市公司;④剔除同年度同行業(yè)樣本數(shù)小于10 的上市公司,最終得到28 993 個樣本。為消除極端值和異常值的不良影響,對連續(xù)變量在上下1%分位點進行Winsorize 縮尾處理。
上市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情況從以下渠道獲取:①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報告(ACCA、中興新云,2018-2022)及知網(wǎng)文獻資料;②百度、東方財富網(wǎng)、鳳凰財經網(wǎng)等網(wǎng)站和新聞報道;③上市公司年報、公司官網(wǎng)等。本文的財務數(shù)據(jù)來源于CSMAR 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為Stata 16.0。
為了檢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構建以下回歸模型:
3.2.1 被解釋變量
被解釋變量為會計信息質量,用可操縱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AbsDA)衡量。根據(jù)Dechow 等(1995)對盈余質量的分析,基于行業(yè)分類的修正Jones 模型能夠更好地衡量盈余質量。可操縱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越大,公司盈余管理的傾向性越大,會計信息質量越差。具體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TAi,t表示公司i 第t年的總應計利潤,計算方法為凈利潤減去經營活動現(xiàn)金凈流量;Ai,t-1表示公司i 第t-1年的期末總資產;ΔREVi,t為i 公司第t年營業(yè)收入的變化量;ΔRECi,t表示i 公司第t年應收賬款凈額的變化量;PPEi,t為i 公司第t年的固定資產凈額;DA 為公司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εi,t為誤差項。本文首先對式(2)進行分行業(yè)分年度回歸,將求出的回歸系數(shù)β0、β1、β2代入式(3)中,求出可操縱應計利潤DA,取其絕對值為AbsDA,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替代變量。
3.2.2 解釋變量
解釋變量為虛擬變量,即上市公司當年是否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SSC)。上市公司當年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為1,否則為0。
3.2.3 控制變量
為排除其他因素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借鑒已有的相關研究(Dechow 等,1995;王素玲等,2020;徐業(yè)坤等,2021),在模型中將公司規(guī)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總資產收益率(Roa)、經營現(xiàn)金流(Cash)、成長性(Growth)、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First)、虧損狀態(tài)(Loss)、審計意見(Opinion)、獨立董事比例(Indrate)和市凈率(MB)作為控制變量。此外,本文還考慮了年度(Year)和行業(yè)(Industry)虛擬變量,以減少其對回歸結果的影響。具體變量說明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表2報告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從表中可知,被解釋變量AbsDA 平均值為0.058,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0.894,說明樣本公司間的會計信息質量存在較大差異。解釋變量FSSC 的均值為0.023,表明在樣本數(shù)據(jù)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公司比例較低,約為2.3%??刂谱兞糠矫?,Size 的均值為22.160,Lev 的均值為0.464,Roa 的均值為0.033,以及其他控制變量的均值與已有研究基本一致。
表2 描述性統(tǒng)計
為考慮回歸方法的合適性,進行了Hausman 檢驗和F 檢驗,最終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表3報告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會計信息質量的回歸結果。其中,回歸(1)只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行業(yè)和時間,解釋變量FSSC 回歸系數(shù)為-0.007,在5%的水平上顯著,表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能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貧w(2)在回歸(1)的基礎上控制了公司的財務特征和治理特征變量,F(xiàn)SSC 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6,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與可操縱性應計利潤顯著負相關,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確實能夠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假設1 得以驗證。
表3 回歸結果
4.3.1 變更會計信息質量的度量方法
為確保研究結論的可靠性,本文變更會計信息質量的衡量方法,采用基本Jones 模型對可操縱性應計利潤進行重新計算,而后再對模型(1)進行回歸。由表3的第(3)列可以看出,解釋變量FSSC 的系數(shù)仍然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表明上市公司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有顯著影響,研究結論依然成立。
4.3.2 僅保留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行業(yè)
由于樣本中存在部分尚未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行業(yè),為了更好地比較樣本中的上市公司建立與未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本文在剔除了未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行業(yè)后,對模型(1)進行檢驗。結果如表3的第(4)列所示,AbsDA 與FSSC 在5%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與上述研究結論一致。
4.3.3 傾向得分匹配法(PSM)
上市公司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不是一個隨機事件,會計信息質量好的公司可能實力更強,更傾向于進行財務轉型,提升服務與效率,加強內部管理,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同時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可能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而可能存在樣本的“自選擇”和內生性問題?;诖?,本文借助傾向得分匹配法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以增強實證結果的可靠性。
本文將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上市公司作為處理組,選擇公司規(guī)模(Size)、總資產收益率(Roa)、資產負債率(Lev)、成長性(Growth)以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First)作為匹配變量。而后運用Logit 回歸對樣本進行傾向打分,選擇一對一近鄰匹配方法進行傾向得分匹配,得出未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且得分與處理組相近的上市公司,即為控制組。匹配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匹配前可操縱應計利潤(AbsDA)在1%的水平上顯著不為0,而匹配后在5%的水平上顯著不為0,顯著性有所降低,這可能是因為在匹配過程中損失了樣本量,導致樣本代表性有所下降,降低了檢驗效能。從匹配結果來看,與控制組相比,處理組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更低,差異為-0.006 530 509。由此可見,處理組的會計信息質量更高,即上市公司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會產生積極影響。
表4 一對一近鄰匹配結果
傾向得分匹配法需要滿足平衡假設和共同支撐假設。本文借助平衡性檢驗來判斷匹配變量在處理組和控制組之間的分布是否平衡。如表5所示,處理組和控制組在匹配前匹配變量的均值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匹配后兩組匹配變量的均值分布較為平衡。同時,觀測區(qū)間內匹配變量在匹配后的標準化偏差都大幅縮小,且均小于5%,說明匹配變量通過了平衡性檢驗,匹配過程是有效的。匹配后匹配變量的t 統(tǒng)計量均不顯著,說明匹配后的變量在處理組和控制組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差異,符合隨機處理條件。此外,將匹配前與匹配后的核密度圖進行對比,如圖1所示,匹配前處理組和控制組的樣本分布存在明顯差異,而匹配后兩組的樣本分布基本重合,表明匹配效果良好,通過了共同支撐假設檢驗。因此,該傾向得分匹配結果是有效的。
表5 平衡性檢驗結果
圖1 匹配前后傾向得分核密度圖
上述研究表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能夠顯著提升會計信息質量,但這種關系是否適用于所有的上市公司?國有控股企業(yè)與非國有控股企業(yè)在管理模式、經營方式、戰(zhàn)略目標上不盡相同。相比于國有控股企業(yè),非國有控股企業(yè)追求利益最大化,盈余管理的動機更強烈。鑒于此,本文進一步探究不同所有權性質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先將樣本劃分為國有控股和非國有控股兩組,再根據(jù)模型(1)分別進行回歸分析。由表3的第(5)、第(6)列可知,非國有控股企業(yè)中AbsDA 與FSSC 仍然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而在國有控股企業(yè)中,AbsDA 與FSSC 的關系并不顯著。這說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提升非國有控股企業(yè)的會計信息質量有顯著影響,而在國有企業(yè)中效果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在我國特有的制度環(huán)境中,國有企業(yè)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向市場披露的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可靠。
本文以2004-2020年中國A 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考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顯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在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后,這一結論仍然成立。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從所有權性質角度來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信息質量有顯著積極影響的結論僅在非國有控股企業(yè)中成立,在國有控股企業(yè)中影響不顯著。
本文的研究為上市公司財務管理模式轉型起到指引作用,也為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路徑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撐?;谘芯拷Y論,有以下幾點啟示:首先,上市公司應根據(jù)自身發(fā)展需求建立并完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充分發(fā)揮其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的作用,并積極向市場披露相關信息,以幫助信息使用者加強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理解,更好地作出決策;其次,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是一個系統(tǒng)化工程,要實現(xiàn)會計信息質量的長效化,應從法律制度、行政監(jiān)管、市場參與者及媒體等多個層面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的監(jiān)管制度,并將政策落到實處,保證政策的有效執(zhí)行,以實現(xiàn)企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