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群,林若萍,陳 平,崔建玲,黃 英
(1.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產科;2.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科教科,廣東惠州 516001)
婦產科為綜合性臨床學科,所含內容復雜,對醫(yī)師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且需具有較強邏輯能力、臨床分析能力及操作能力等,更需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和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1]。傳統(tǒng)臨床實習教學形式過于被動,致使實習生學習興趣較低,對婦產科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實際操作技能的提升也不盡如人意[2]。隨著教育理念及臨床人才個人能力需求的更新,以團隊為基礎(TBL)與臨床路徑式教學(CP)等新型帶教方式越來越多應用于臨床[3]。TBL更為重視實習生的創(chuàng)造性、團隊協作能力與團隊力量,實習生通過個人學習、小組學習和及時反饋等一系列操作獲得團隊與個人的雙重提升[4]。CP即醫(yī)護人員通過對某一疾病的檢查診治、護理等制定嚴格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在確保不浪費醫(yī)療資源的同時保證患者得到有效治療[5]。本研究探討TBL結合CP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實習生實際操作技能評分、教學質量評價、培訓滿意度的影響,為臨床教學實踐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進行臨床實習的24名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實習生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名。觀察組實習生中男性5名,女性7名;年齡22~24歲,平均年齡(22.81±0.54)歲。對照組實習生中男性6名,女性6名;年齡22~24歲,平均年齡(22.87±0.51)歲。兩組實習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完成5年制本科臨床教育;②需參加婦產科臨床實習。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虎谖赐瓿蓡柧碚{查或測試。
1.2 教學方法 本研究指導醫(yī)師工作時間均≥5年,均接受過TBL及CP教學法的相關培訓,婦產科帶教經驗豐富、臨床實踐技能強。兩組實習生教材、培訓內容及課時相同,婦科選擇卵巢良性腫瘤及輸卵管妊娠為教學內容,產科選擇剖宮產及自然臨產陰道分娩為教學內容。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常規(guī)入科介紹、發(fā)放培訓手冊,帶教醫(yī)師從旁協助,進行督導與提問,根據教學大綱完成帶教工作。觀察組實習生采用TBL結合CP教學法:①分組:將12名實習生根據在校學習成績分為3組,每組各含優(yōu)、良、中、差學生1名。②實習準備及分組討論:提前發(fā)放CP文本,帶教醫(yī)師對文本進行講解并提出系列問題。以卵巢囊腫為例,講解內容包括卵巢囊腫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及診斷方法、主要治療方案、手術指征、術后并發(fā)癥等。實習生隨帶教醫(yī)師查房,在帶教醫(yī)師指導下詢問病史、查體了解病情。帶教醫(yī)師將患者影像學資料上傳至微信交流群,提出卵巢囊腫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及診斷方法、主要治療方案、手術指征、術后并發(fā)癥等問題,實習生再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臨床表現、影像學資料、來時治療經過,及帶教醫(yī)師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梳理卵巢囊腫知識,查閱文獻及教材。就卵巢囊腫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及診斷方法、主要治療方案、手術指征、術后并發(fā)癥等內容進行分組討論,以組為單位填寫討論結果。分組討論及研究過程中,同組成員注意向知識領悟較差的實習生予以幫助及支持,分配研究任務時應綜合個人能力及在校成績,實現共同學習與共同進步。③帶教醫(yī)師講解并評價:分組討論結束后帶教醫(yī)師對卵巢囊腫系列問題加以講解,對患者影像學資料進行細致分析,對實習生回答錯誤的問題重點分析,以加深實習生對該部分知識的認知與印象。④實習生參與臨床實踐:帶教醫(yī)師講解并評價結束后,帶領實習生參與治療過程,包括手術過程中的卵巢囊腫手術步驟講解,使實習生對卵巢囊腫解剖學、病理學知識更為清晰,加深并豐富實習生對卵巢囊腫的全方位認知。術后帶領實習生參與卵巢囊腫患者的術后治療、干預及出院、隨訪中,使實習生將所學卵巢囊腫病理知識與卵巢囊腫的臨床診療聯系,鍛煉實習生的溝通能力,促進實習生掌握卵巢囊腫術后治療及隨訪要點知識。⑤總結及歸納:帶教醫(yī)師根據實習生實習期間表現、知識掌握度總結性發(fā)言,介紹卵巢囊腫診治的國內外最新進展,對實習生未解決的卵巢囊腫相關問題進行講總結性講解。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實習生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SRSSDL)評分。于實習結束時向實習生發(fā)放SRSSDL評分量表[6],實習生匿名填寫,量表當場回收。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分數越高表示學習體驗越好,自我學習認知越清晰。②比較兩組實習生實際操作技能評分。于實習結束時向實習生發(fā)放實際操作技能評分量表[7],包括4步觸診法、骨盆測量、雙合診、病史采集4個維度,實習生匿名填寫,量表當場回收。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分數越高表示知識掌握越全面。③比較兩組實習生教學質量評價。實習結束時向實習生發(fā)放教學評價量表[8],該量表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精神運動領域3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10個項目,每個項目0~4分。實習生匿名填寫,量表當場回收。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分數越高表示學習體驗越好,教學質量越佳。④比較兩組實習生培訓滿意度。實習結束時對兩組實習生進行考核。參照石景芬等[9]研究制訂培訓滿意度調查量表,共計5個維度,各維度與計分如下:“不滿意”計1分,“不太滿意”計2分,“還可以”計3分,“比較滿意”計4分,“非常滿意”計5分。記錄各維度得分并計算總分。實習生匿名填寫,量表當場回收。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連續(xù)校正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培訓后兩組實習生SRSSDL評分比較 培訓后觀察組實習生SRSSDL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培訓后兩組實習生SRSSDL評分比較(分,x)
2.2 兩組實習生培訓后實際操作技能評分比較 培訓后觀察組實習生實際操作技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培訓后實際操作技能評分比較(分,x)
2.3 兩組實習生教學質量評價量表評分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教學質量評價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生教學質量評價量表評分比較(分,x)
2.4 兩組實習生培訓滿意度評分比較 培訓后觀察組實習生培訓內容、培訓環(huán)境、培訓過程、培訓成果、人際關系及滿意度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實習生培訓滿意度評分比較(分,x)
婦產科操作性極強,傳統(tǒng)實習模式下實習生僅通過觀摩帶教醫(yī)師操作,接觸病例,無法結合理論與實踐,致使實用型醫(yī)學人才缺口較大。本研究顯示,培訓后觀察組實習生SRSSDL各維度評分、產科實際操作技能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TBL結合CP教學法應用于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可有效提高婦產科臨床實習生產科理論知識成績、SRSSDL評分、產科實際操作技能評分,主要由于TBL教學法與CP教學法結合后,帶教醫(yī)師可提供教學文本以便實習生預習、準備,實習生帶著問題查閱資料并跟隨查房,實地接觸患者、了解病情,更有針對性與實踐性。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可促進組內共同進步,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活躍實習氣氛,與李雪梅等[10]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顯示,培訓后觀察組實習生教學質量評價、培訓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TBL結合CP教學法應用于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可夯實臨床實習生婦產科知識基礎,且滿意度較高,分析原因,TBL教學法與CP教學法結合后,授課方案框架清晰、知識銜接流暢、帶教流程規(guī)范,實習生圍繞卵巢囊腫的診治學習,不僅提高實習生理論知識-實踐的融合度,還提高實習生面對卵巢囊腫患者時的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實習生的參與度、角色感。葛玲玲等[11]研究則可佐證TBL教學法的價值。但本研究僅納入24名研究對象,且TBL教學法、CP教學法均對帶教醫(yī)師個人專業(yè)知識及醫(yī)學素養(yǎng)要求較高,且疾病具有不典型性、多樣性,導致帶教醫(yī)師需在教學過程中需根據具體情況更換、設計、重組教學具體內容,均會影響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TBL結合CP教學法應用于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可有效提高婦產科臨床實習生產科理論知識成績、SRSSDL評分、產科實際操作技能評分,夯實臨床實習生婦產科知識基礎,且實習生對教學滿意度較高,值得應用于相關臨床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