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亮(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在美聲演唱中,正確的運用呼吸,可以使得呼吸與聲音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學習和訓練美聲唱法時,一定要注意呼吸的練習,了解美聲唱法中呼吸表現出的主要特點,并正確的運用到美聲唱法中。這樣在演唱歌曲時,不僅可以將其中蘊含的情感更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同時還會使得美聲演唱更加的輕松。為此,在學習美聲唱法時,一定要靈活的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美聲唱法的重要基礎就是正確的運用呼吸,在進行美聲演唱時,演唱者需要將聲音和呼吸完美的、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進行美聲演唱時,演唱者需要頻繁地使用到發(fā)聲器官,正確的運用呼吸十分的關鍵,并且聲音的閉合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未閉合那么就不會形成高音。
在美聲演唱中,利用聲音的閉合達到高音的效果,可以使得思想情感的表達更加得淋漓盡致。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演變,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咬字需要自然、放松,這就要求演唱者掌握自然的美聲唱法和演唱形式。說話與呼吸本身就是一體的,在進行美聲演唱的過程中,自然也不可以將兩者分離開,不然演唱就失去了支柱。在美聲唱法中正確的運用呼吸,可以使得演唱更具有色彩感和節(jié)奏感,為演唱效果增添點綴,更加有助于思想情感的抒發(fā)。而美聲唱法的一個重要基本原則就是聲情并茂,演唱者在演唱中需要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利用聲音烘托情感,將歌曲完美地呈現出來,所以演唱者既需要熟練的、靈活的掌握美聲唱法的發(fā)聲技巧又需要正確的運用呼吸,只有這樣才能夠呈現出完美的美聲歌曲。
美聲演唱并非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美聲演唱者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有關美聲方面的樂理知識,同時還需要扎實地掌握各種演唱技巧,更為關鍵的是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
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如果不能夠保持筆者的站姿,其呼吸也無法保持順暢,演唱的效果自然也不夠理想。所以科學呼吸的重要基礎與前提就是保持正確的站姿。美聲演唱者在演唱時身體需要保持筆直,不可以聳肩搭腰,也不可以含胸駝背,雙腳需要自然分開,兩腳之間的距離既不可以過大也不可以過小,與肩膀保持同寬,并且在演唱中演唱者的身體重心應該放在前腳掌上,這樣在演唱時才能夠做到前后松弛,呼吸將更為的順暢,發(fā)出的聲音將更為圓潤。另外,美聲演唱者在演唱時還需要結合曲目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對自己的面部表情進行合情合理的調整。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比較憂傷的美聲歌曲曲目時,那么演唱者的面部也應該表現出憂傷的表情,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聲演唱中,這樣更加有助于科學呼吸方法的正確運用。在演唱比較歡愉的美聲歌曲時,演唱者自然不可以表現出死氣沉沉的神情,目光不可以呆滯,而是應該由內到外的表現出一種歡愉的情緒,保持順暢的呼吸,讓美聲演唱更有靈魂和生命??偠灾?,掌握科學呼吸方法的首要步驟就是站姿需要正確。
在美聲唱法中有著多種多樣的呼吸方法,在現代美聲唱法中使用最為廣泛就是胸腔式聯合呼吸法。呼吸是演唱者在演唱時的一個基礎性動作,其中自然也包括美聲演唱,正確的運用科學的呼吸方法就等于掌握了一般的美聲唱法。簡單地說,胸腔式聯合呼吸法就是同時使用胸腔和腹部肌肉發(fā)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呼吸。胸腔式聯合呼吸法和平時的呼吸有著很大相似之處。因此這種呼吸方法更易學和實踐。胸腔式聯合呼吸法的要領就是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口鼻需要垂直向下,肩膀和后背需要舒展開,挺胸收腹,并注意控制好呼吸的輕重。過輕的呼吸很容易致使美聲唱法中無法正確地發(fā)力,在演唱時需要把氣息控制在胸腔部位,這樣可以讓聲音變得更為渾厚,避免聲音單薄。而過重的呼吸,很難保證一些轉音的自如和流暢??偠灾?,在運用胸腔式聯合呼吸法進行美聲演唱時,一定要注意調節(jié)呼吸的力度,將其調節(jié)到最佳位置。并且在美聲唱法中,演唱者還需要讓自己的精神放松下來,這樣就不會因為精神過于緊張而導致呼吸變得急促,但是也不可以一下子就將呼吸用氣放松下來,而是需要有節(jié)奏的適中呼吸。
在美聲唱法中科學呼吸方法的運用十分的關鍵,而在呼吸中脫離不開用氣。用氣也是一門較大的學問。美聲演唱者需要掌握吸入空氣、控制氣息、氣息流動、換氣這四個用氣技巧。美聲唱法中科學、正確的呼吸,首先是將空氣吸入,正確的吸氣可以幫助演唱者更好的打開嗓子,為接下來的美聲演唱奠定良好的基礎。隨后,演唱者需要注意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氣息,保持正確的氣息節(jié)奏,如果演唱者不能夠控制好氣息,那么吸入的空氣很快就會被消耗掉,一旦吸入的空氣消耗完,演唱者便可能會出現大喘氣的情況,嚴重影響美聲演唱的效果,也可能會致使美聲演唱中的延長音不足,很難給聽眾帶去較好的視聽體驗感。并且還需要控制好吸入的空氣量,既不可以過多也不可以過少。一旦吸入的空氣過多,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胸腔位置壓力較大,這時就很難對這些空氣完全的控制好,聲音也會變得沉悶、僵硬,無法使得美聲演唱優(yōu)美、動聽。而吸入過少的空氣,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會出現共振不足的情況,聲音會變小,既不渾厚也不悠長。最后,美聲演唱者需要掌握的就是換氣技巧。其也是科學呼吸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換氣的好壞與美聲演唱效果之間同樣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在練習美聲唱法中的換氣技巧時,演唱者應該先明確氣口,準確地把握換氣的位置和時機,這樣在進行美聲演唱時才能夠表現得更加的游刃有余,給聽眾帶來更為舒適的視聽感受。在演唱中不露痕跡的完成換氣是美聲演唱者的一大追求。為此,在學習美聲唱法時,一定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摸索出科學的、正確的換氣方法,從而在美聲演唱中更加正確的運用呼吸,這樣呈現出的演唱效果才更加的優(yōu)雅。
若想在美聲唱法中正確的運用呼吸,就需要保持喉頭的穩(wěn)定。通過相關資料的查閱發(fā)現,有關美聲唱法中的喉頭問題眾說紛紜,一些人認為在美聲演唱中,需要結合音高的變化上下自由的移動喉頭。還有一些人認為在美聲演唱中需要將喉頭降低到穩(wěn)定的位置。通過對大量演唱實踐經驗的總結發(fā)現,美聲唱法中演唱者需要將喉頭降低到相對較低的位置,在演唱時可以適當地移動喉頭,但是需要在保持喉頭穩(wěn)定降低的情況下進行,因為在美聲唱法中,如果演唱者隨意亂動喉頭或者上下移動喉頭,將會對喉嚨的正確打開造成一定影響,并且還會導致呼吸不夠順暢,喉頭與美聲演唱時的呼吸器官、共鳴器官相聯系,位于核心處,所以正確打開喉嚨對于美聲演唱來說十分的關鍵。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需要將喉頭降低到穩(wěn)定的位置,通俗地說就是保持在一個“半打哈欠”的狀態(tài),處于這一狀態(tài)下的演唱者更為放松,喉嚨也可以自然的打開,這樣就可以保證氣息通道的順暢性。如果喉頭位置不夠穩(wěn)定,那么勢必無法演唱出完美的美聲歌曲。特備是對于男高音美聲演唱者來說,喉頭位置的穩(wěn)定性更為重要,其直接關系著美聲演唱中高音的穩(wěn)定。但是對于演唱者來說,將喉頭放低到穩(wěn)定位置比較容易,但是將喉頭始終保持在這一位置較難。喉頭不自覺上提是很多演唱者在初期學習美聲唱法時面對的一個難題。在學習美聲唱法時,若想保證氣息與喉頭的穩(wěn)定,就需要多進行下聲區(qū)練習,不可以過于心急的練習高音,在演唱的過程中,確保肌肉始終可控,將其轉變成為一種下意識的演唱動作。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演唱者絕對不可以為了將喉頭降低到穩(wěn)定的位置,而刻意的壓迫喉嚨,這樣很可能會在演唱中出現明顯的喉音,導致聲音困在喉腔內,喪失美聲演唱本身的音色,并且還會對嗓子造成較大的影響。
在美聲唱法中即便解決了提喉的問題,也可能在美聲演唱中出現聲音無力、虛乏、音準較低的問題。如果演唱者沒有做出恰當的調整,使得聲音變擠,聲音卡在喉嚨內,沒等演唱完整首美聲歌曲,演唱者就會感覺喉嚨疲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呼吸的運用不夠靈活,較為僵硬,呼吸和聲門的配合缺乏靈巧性和緊密性。一旦聲門受到較強下壓力時,就會導致聲帶閉合過度緊張,這時發(fā)出的聲音便是由聲帶擠壓而出,所以聲音會嘶啞、僵硬。相反聲音無力、虛乏是由于聲門受到的下壓力不夠充足致使聲帶閉合不嚴,聲帶無法正常阻氣。
在美聲唱法中,對于各個聲音來說都有一個與其相匹配的聲帶閉合程度,而聲帶的閉合程度直接由呼吸控制。所以演唱者在進行美聲演唱時,一定要準確地把握聲帶閉合度。首先,美聲演唱者在進行呼吸練習時,一定要加強對橫膈膜力量的訓練,可以先練習母音“U”,因為在練習這一母音時演唱者很容易感受到呼吸的通道感,在這一感覺下,從低至高、從高至低的練習快速音階,以此充分體會各音階的力量在橫膈膜上的位置。練習足夠準確的情況下,演唱者會感覺到腰腹部酸痛,堅持練習一段時間以后,演唱者橫膈膜力量也會變好,在控制聲門和呼吸時也會顯得更加的游刃有余。并且練習唱“U”這一母音,還可以幫助演唱者更好的打開喉嚨和將喉頭降低,促使聲音可以更好地上下貫通起來,演唱者也可以更加輕松地感受到聲門的位置。
對于美聲唱法來說,正確的、科學的唱法并非是用嘴進行演唱,而是使用氣息來演唱,也就是學會運用橫膈膜的力量,也就是腰腹部的力量。一些美聲演唱者自身的生理條件相對比較好,有著飽滿、明亮的高音。但是大部分美聲演唱者在演唱高音時都會出現問題,像高音上去后無法站穩(wěn),搖擺不定,不受控制,就像缺少支點一樣,其主要原因就是演唱者在演唱高音時沒有有效的運用腰腹部力量。擁有漂亮的高音對于美聲唱法學習者來說是一件非常慶幸的事情。特別是對于男高音來說,雖然擁有一個漂亮的高音并非是萬能的,但是對于美聲唱法來說,缺乏漂亮的高音是萬萬不能的。在學習美聲唱法中,若想突破高音除了要具備較好的先天性條件以外,還需要加強正確呼吸法的練習,尤其是中聲區(qū)的練習十分的關鍵,因為對于美聲歌曲作品來說,大多數歌曲的旋律都在中聲區(qū),多進行中聲區(qū)練習,有助于提高在美聲演唱中呼吸的穩(wěn)定性。演唱者在練習時一定要腰腹部用上力,也就是說用上氣息的壓力,經過不斷的訓練,演唱者會體會到呼吸對高音的支持與幫助。將氣息的位置控制在越低的位置,發(fā)出的聲音越高,氣息量也越強。當然對于男高音美聲演唱者來說,若想擁有一個輝煌的高音,僅有強大的氣息是不夠的,還需要準確的運用換聲技巧與共鳴腔體。為此,男高音美聲演唱者還需要加強這兩方面的練習,以此更好的突破高音。
美聲唱法中運用的呼吸方式通常為胸腹式聯合呼吸,需要連續(xù)利用腹部和胸腔的發(fā)力對氣息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以此使呼吸更加的合理。但是,很多沒有演唱經驗的美聲演唱者在演唱時多數都是運用胸式呼吸,但是氣量的儲存較小,并且在演唱中通常會持續(xù)地上抬雙肩,導致橫膈膜無法得到合理的調整,所以在演唱中很容易出現氣息不足的情況,并且還容易出現高音上不去的情況。美聲演唱者若想在演唱的過程中靈活的運用呼吸,就需要做好聲帶與呼吸之間關系的處理,加強腹式呼吸的聯系,利用小腹的力量對呼吸進行調整。在演唱時,演唱者需要將自己的小腹收緊,這樣就可以將胸腔抬起,氣息便會自然的上升,從而在美聲演唱中更加完美的完成低音和高音。但是,采用復式呼吸進行美聲演唱時,很難在肺部儲存充足的氣息,很容易導致聲帶閉合不良的情況,在演唱的過程中,聲音會較為笨拙費力。所以,在學習美聲唱法時,除了要練習復式呼吸以外,演唱者還需要加強胸腹部聯合呼吸法的練習,不斷的鍛煉自己的胸腔、腹部肌肉,利用橫膈膜處理呼吸,這樣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聲音與身體。
綜上所述,隨著音樂藝術的不斷發(fā)展,美聲演唱越來越被社會大眾所熟悉和認可,也越來越受歡迎。與此同時對美聲演唱者的要求也在提高。美聲演唱者若想演唱出完美的曲目,不單單需要靈活的運用所學習的樂理知識,同時還需要準確地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氣息和喉頭。在美聲演唱中只有正確的運用呼吸,才能夠促使呈現出的美聲演唱作品更加地吸引人,也更容易促使聽眾產生情感的共鳴,給聽眾帶去較好的視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