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培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實驗小學,山東淄博 255000)
通過實驗開展小學科學教學,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問題思考與實驗操作中,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快速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因此,小學科學教師一定要加強對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視,適當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有效選擇實驗器材,合理安排實驗小組,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提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并希望能在教師與同伴面前展現(xiàn)自身的能力。所以教師在科學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征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思考自主尋找問題的答案,進而對科學課程充滿學習興趣。此外,科學實驗教學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為主,因此可以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敢于多次嘗試和創(chuàng)新,解脫自我限制。
科學和教育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恰當?shù)慕逃梢允箤W生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意識,而科學實驗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屬于小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茖W實驗需遵循科學程序,由學生先進行觀察,作出假設,開展實驗,檢驗實驗結果,最終得出結論。在這一科學程序中,學生逐漸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并具備較強的科學思維,積極投入到對科學現(xiàn)象的探討中,不斷求真。
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小學科學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驗教學中,學生需要細致地進行觀察,記錄實驗中的不足,并在之后開展自主探究,而在此過程中學生開動大腦獨立思考,假設實驗結果,最終再通過操作驗證實驗結果,這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在完成實驗教學后,學生彼此之間會展開交流討論,這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實驗教學中學生彼此之間要相互合作,共同學習,而這又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其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實驗操作,可以說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思想觀念等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科學實驗的教學成效。雖然近年來小學科學教師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但小學實驗教學依然存在較多問題。
首先,一部分教師在實驗教學時存在重進度、輕效果的問題。一些教師為了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科學實驗教學,會嚴格按照相關教學流程進行實驗教學,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引導草草完成實驗,因而無法獲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其次,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很多教師在科學教學時會將重心放在理論知識講解上,并不會精心進行實驗任務的布置,對學生的科學探究過程及實驗結果并不注重。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關注,導致學生在實驗操作時也抱有應付心態(tài),再加上缺乏教師的科學指導,所以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往往無從下手。此外,學生的領會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根據(jù)教師的簡單講解來進行實驗。雖然班級中也有一些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較強的學生,但這畢竟是少數(shù),所以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加強對實驗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的關注。這部分學生的理解、思考能力有限,動手能力也不強,所以往往在實驗課程中缺乏積極性,若教師不能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引導,就會導致這部分學生對科學實驗學習存在抵觸情緒。
再次,一些教師在科學實驗教學時還存在重結論、輕過程的問題。因實驗條件、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在科學實驗中可能會出現(xiàn)實驗結果偏離預期的問題,一些簡單的實驗,如在液體的熱脹冷縮實驗過程中,將熱水放在裝滿液體的燒瓶中,水柱中液面會先下降之后再上升;電磁鐵實驗中,電磁鐵通電后能吸起回形針,但斷電后依然會有部分回形針吸在鐵釘上。這些現(xiàn)象需要教師向學生解釋,但部分教師為了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便會閉口不談,或者只是應付性地給學生一些含糊的解釋。
課堂導入雖然時間較短,但其會對整節(jié)課程的教學質量產(chǎn)生很大影響,可以說好的課堂導入往往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若課堂導入缺乏趣味性、新穎性,那么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都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明確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時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實驗來導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興趣,為之后的課程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在“變色游戲”教學中,教師便可以設置實驗導入新課。在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碟蘋果,其中一碟蘋果切面顏色發(fā)深,另一碟蘋果切面顏色則較為新鮮。在課堂開始階段,將這兩碟蘋果的切面展示給學生,問:“這兩碟蘋果的切面顏色一樣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不一樣,然后教師繼續(xù)說道:“顏色較深的蘋果切開時間較長,而顏色較淺的蘋果則是課前切開的。那么,除蘋果外,什么蔬菜和水果在切開之后也會出現(xiàn)變色的情況呢?”給予學生適當時間思考回答之后,教師繼續(xù)講道:“有一種神奇的魔法可以將蘋果的顏色恢復如初,現(xiàn)在就讓老師帶你們見證奇跡吧!”隨后教師將幾滴檸檬汁滴在蘋果切面上,很快蘋果便恢復了之前的顏色。這一奇特現(xiàn)象可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探究學習的欲望,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程學習中,進而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想要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深入理解課本知識。這不僅是新課改理念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師可借助實驗的方式來開展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自主探究的空間,使學生在實驗操作和自主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快速掌握課堂所學知識,提升自我實驗操作能力。
如在“讓癟乒乓球鼓起來”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借助實驗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教師將一個癟掉的乒乓球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然后問:“老師在打乒乓球時不小心把球踩扁了,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乒乓球完好如初呢?”這一問題的設置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會積極投入到思考中,并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學生發(fā)表完意見之后,教師繼續(xù)講道:“大家提出了很多好方法,但是科學具有嚴謹性特征,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驗證一下你們的方法是否可行。”而后教師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實驗材料驗證自我猜想。最后引導學生開展“塑料皮變形使球鼓起來”的實驗。結合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投入到實驗操作當中,可使學生快速明白熱脹冷縮的道理,且有利于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進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技能和習得知識,而是要注重對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加強知識傳送外,還要適當?shù)亻_展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在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具備較強的科學素養(yǎng)。
如在植物種植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思考植物成長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及種植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在學生討論完上述問題,明確種植分工和打算之后,再讓學生選擇植物進行種植。在這一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定期進行巡視,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點撥和指導,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照顧植物,也可以用照片的形式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通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學生對種植過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其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小學科學實驗探究活動是否能順利開展,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所以教師要巧用評價,提升學生的實驗興趣和自信心。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當學生在實驗探究中取得一點進步時,教師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比如,學生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和思考問題,在探究合作中愿意幫助他人,能夠認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等,只要學生有一方面表現(xiàn)得較好,教師就要給予肯定評價,使其能對科學實驗學習充滿興趣,并逐漸樹立起科學實驗的自信心。教師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積極的評價,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將其轉化為探索學習的動力。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設計的依據(jù),因此教師一定要確保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并結合科學的教學目標合理設置實驗教學活動。教師要結合課程標準將培養(yǎng)學生科學知識和基本素養(yǎng)作為科學實驗教學的核心,將對學生科學能力的提升作為實驗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驗教學活動的設計,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熱情。
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思維能力也有待開發(fā),對于科學知識的認識只能停留于表面層次,因此即便通過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大多數(shù)學生也只能觀察到實驗的表面現(xiàn)象,想要對實驗結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具有較大的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分層設計實驗教學內(nèi)容,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全部的課堂內(nèi)容,而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設計。當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之后,教師再逐漸提升教學難度,增強課堂實驗的挑戰(zhàn)性。
小學科學教學內(nèi)容多為科學現(xiàn)象,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有著密切關系,因此教師在設計實驗時,要有機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對這一課程的重視程度,使其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開學習,快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制訂實驗教學計劃,確保所選擇的實驗材料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方便學生在課后進行探究。如果實驗內(nèi)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就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感覺陌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小學科學實驗要圍繞學生的生活,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角度出發(fā),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有效提問可迅速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自主投入到科學實驗學習和實踐中,這也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提問內(nèi)容與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興趣。實驗問題的設置要具有開放性,通過開放性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更多新奇的想法,開拓其科學思維。同時,還要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設置分層性問題,如設計基礎性、加工性及拓展性問題,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實驗課堂學習探究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和實驗操作的自信心,感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進而對這一課程保持濃厚的興趣。
教師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主導者和引導者,因此其綜合素質會對實驗教學質量產(chǎn)生直接影響。而想要使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得以提升,教師就必須注重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強化科學素養(yǎng),不斷完善自我。首先,教師要高度關注科學界的發(fā)展動態(tài),對自身的科學儲備進行提升,這樣才能為學生設計出更加合理的科學實驗。其次,學校要定期開展對教師的培訓工作,以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學校可定期組織知識交流或教學競賽活動,有效提升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
總之,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學教師一定要對科學實驗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學生實際來精心設計實驗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欲望,使其在動手實驗操作、深入探究思考、提出假設和驗證實驗結果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科學知識,并對這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感受到科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