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梅 邱榮仙 何雄志 黃曉剛 邱志晨 梁子昌 湯明珠
(1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 福建莆田 351100;2莆田學院臨床醫(yī)學院 福建莆田 351100)
丙型肝炎為常見的肝炎類型,多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導致,具有一定的傳染風險,血液、母嬰、性接觸是其主要傳播途徑,對患者肝臟造成侵犯,誘發(fā)乏力、肝區(qū)不適、食欲減退、惡心等癥狀,對患者健康造成較大影響[1]。丙型肝炎早期發(fā)病較為隱匿,并無典型癥狀表現(xiàn),多于健康體檢中發(fā)現(xiàn),但隨著病情進展,會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及纖維化,是誘發(fā)肝硬化、肝癌的獨立危險因素,應積極展開針對性治療。目前臨床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基礎目標為清除HCV,減輕肝臟損害,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避免出現(xiàn)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癥狀[2]。近年來,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在臨床得到應用,具有療效佳、療程短、用藥方便、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應用效果備受認可[3]。慢性丙型肝炎經(jīng)DAAs治療后能夠獲得較好的抗病毒效果,但對患者肝纖維化作用有限,肝纖維化仍會存在并持續(xù)進展,影響患者預后效果[4]。隨著傳統(tǒng)醫(yī)學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中成藥在防治肝纖維化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討慢性丙型肝炎采用DAAs抗病毒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的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0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女17例,男28例;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41.82±6.07)歲;體質(zhì)量40~87 kg,平均體質(zhì)量(67.82±4.73)kg;病程6個月~15年,平均(6.96±1.87)年。對照組女16例,男29例;年齡27~74歲,平均年齡(41.56±6.35)歲;體質(zhì)量40~88 kg,平均體質(zhì)量(67.45±4.38)kg;病程6個月~14年,平均(6.62±1.7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衡可對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編號2020(015)號]。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5]相關標準;血清抗HCV陽性時間≥6個月;意識清楚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類型的肝炎病毒或慢性肝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伴有惡性病變;有認知障礙。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DAAs治療:對于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選擇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注冊證號H20180017)治療12周,非基因1b型的患者使用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注冊證號H20180024),均為1片/次,1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扶正化瘀膠囊(國藥準字Z20020073),5粒/次,3次/d。兩組均治療12周。
1.4 觀察指標(1)療效判斷標準。治療后肝區(qū)不適、食欲減退、乏力等癥狀均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經(jīng)治療后肝區(qū)不適、食欲減退、乏力等癥狀均得到改善,肝功能指標大部分恢復正常為有效;患者經(jīng)治療后肝區(qū)不適、乏力等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肝功能受損加重為無效。顯效與有效之和為總有效。(2)比較兩組丙肝RNA轉(zhuǎn)陰率。治療12周后采集靜脈血用于檢測丙肝RNA病毒載量,應用實時熒光定量法檢測,檢測值<20 IU/ml提示轉(zhuǎn)陰。(3)肝纖維化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2周后,取兩組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以3 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取血清用于檢測透明質(zhì)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膠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Ⅳ型膠原(ⅣCollagen,Ⅳ-c)、層粘連蛋白(Laminin,LN),檢測方法為放射免疫分析法。(4)肝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2周后,取兩組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離心速度3 000 r/min,時間以10 min為宜,檢測指標包括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anine Sminotransferase,ALT)、谷 氨 酰 轉(zhuǎn) 肽 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天 門 冬 氨 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DXC600)進行檢測,方法為透射比色法。(5)比較兩組藥物安全性。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及丙肝RNA轉(zhuǎn)陰率對比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丙肝RNA轉(zhuǎn)陰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及丙肝RNA轉(zhuǎn)陰率對比[例(%)]
2.2 兩組肝纖維化指標對比 治療后兩組肝纖維化指標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纖維化指標對比(ng/ml,±s)
表2 兩組肝纖維化指標對比(ng/ml,±s)
LN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Pc-Ⅲ治療前 治療后HA治療前 治療后Ⅳ-c治療前 治療后45 45 t P 54.14±10.74 54.45±10.41 0.139 0.890 30.69±3.34 45.78±5.45 15.836 0.000 140.49±14.97 139.66±15.05 0.262 0.794 58.28±6.47 100.78±9.86 24.175 0.000 152.62±20.85 151.47±20.27 0.265 0.791 66.16±5.85 119.38±12.43 25.987 0.000 188.56±24.48 189.45±25.37 0.169 0.866 97.35±8.24 155.12±12.53 25.841 0.000
2.3 兩組肝功能對比 治療后兩組TBil、AST、ALT、GGT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TBil、AST、ALT、GGT水平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肝功能對比(±s)
表3 兩組肝功能對比(±s)
GGT(U/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ALT(U/L)治療前 治療后AST(U/L)治療前 治療后TBil(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45 45 t P 78.28±7.67 78.57±7.75 0.178 0.859 21.33±2.97 32.58±4.13 14.835 0.000 65.27±6.84 65.65±6.79 0.265 0.792 25.02±4.28 29.73±5.71 4.428 0.000 71.28±6.67 71.57±6.75 0.205 0.838 21.33±2.97 32.58±4.13 8.104 0.000 69.85±5.83 69.34±6.07 0.407 0.685 30.67±2.95 37.52±3.84 9.490 0.000
2.4 兩組藥物安全性對比 兩組藥物安全性相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藥物安全性對比[例(%)]
HCV感染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傳播途徑多、發(fā)病隱匿,且患者痊愈后仍會再次發(fā)病,導致防治難度較大[6]。急性期HCV感染患者可能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等一系列癥狀,其中超過50%的患者會引起進行性肝病,最終轉(zhuǎn)化成慢性丙型肝炎,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還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癌變,威脅患者生命安全[7]。對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應及時予以抗病毒治療,控制患者病情進展,防止進一步損害肝臟,從而改善患者預后[8]。DAAs作為一種新研發(fā)的治療藥物,經(jīng)口服給藥后,可達到95%的病毒清除率,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抗病毒效果。
隨著醫(yī)學研究的深入,DAAs的藥物種類及治療方案越來越多,臨床治療選擇藥物時應根據(jù)藥物作用靶點、作用機制合理選擇抗病毒藥物,并囑咐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已獲得較好的抗病毒效果。索磷布韋屬于核苷酸聚合酶抑制劑,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中已得到廣泛應用,治愈率超過90%;達拉他韋屬于NS5A抑制劑,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效果確切,且耐受性良好[9]。達拉他韋+索磷布韋治療慢性丙型肝炎能夠發(fā)揮較好的抗病毒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癥狀,控制病情進展,治療效果備受認可。但由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反復或持續(xù)的慢性炎癥會導致細胞外基質(zhì)合成過多而降解不足,出現(xiàn)肝纖維化,嚴重時甚至會改變小葉結構,形成假小葉或肝臟結節(jié),最終發(fā)展成肝硬化[10]。因此,對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僅實施單純的抗病毒治療效果有限,在治療過程中加以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纖維化等也尤為重要[11]。相關研究顯示,肝纖維化經(jīng)積極治療后是可逆的,能夠大大降低一系列并發(fā)癥以及肝癌的發(fā)生風險,部分藥物對肝纖維化逆轉(zhuǎn)有促進作用,尤其是中醫(yī)藥可發(fā)揮獨特作用,獲得理想的綜合療效[12]。Pc-Ⅲ、HA、Ⅳ-c、LN均為常見的肝纖維化指標,監(jiān)測其水平變化能夠反映出纖維化程度。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肝臟疾病多因正氣虧虛,以致肝氣郁結、肝絡阻塞、肝腎不足,瘀血不行以致新血無法產(chǎn)生,虛瘀惡性循環(huán),加重病情,故治療應以益精養(yǎng)肝、健脾益氣、活血祛瘀為主。扶正化瘀膠囊為中成藥,由多味中藥材經(jīng)現(xiàn)代工藝制成,具有養(yǎng)肝、益精氣、活血化瘀的作用[13]。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效果、丙肝RNA轉(zhuǎn)陰率相當;兩組治療后肝纖維化、肝功能等指標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兩組藥物安全性相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DAAs抗病毒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效果較好,具有較好的抗纖維化作用,患者肝功能恢復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為,扶正化瘀膠囊中桃仁、丹參能夠調(diào)節(jié)陰陽平衡,發(fā)揮活血化瘀、調(diào)理肝臟等作用;松花粉、蟲草補虛損、益精氣、益氣潤燥;絞股藍補虛、健脾、消炎解毒;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益精養(yǎng)肝之效[14]?,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扶正化瘀膠囊治療能夠逆轉(zhuǎn)肝纖維化的病理改變,減少肝細胞膠原蛋白合成,增強患者免疫功能,促進肝功能恢復[15]。慢性丙型肝炎采用DAAs抗病毒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既能獲得理想的抗病毒效果,又能逆轉(zhuǎn)肝纖維化,從而使患者肝功能得到較好恢復,且中成藥藥物毒性低,應用安全性有保障。
綜上所述,與單純DAAs抗病毒治療相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加用扶正化瘀膠囊治療效果更佳,具有理想的抗纖維化作用,利于促進患者肝功能恢復,且藥物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