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華 許 莉 原二芳
海南省??谑袐D幼保健院(570203)
子宮內膜異位癥(EMs)部分可引起不孕[1]。是育齡婦女不孕的獨立危險因素[2]。目前手術是治療EMs伴不孕的首選方法,腹腔鏡手術為當前主流術式,但單純手術治療難以清除內膜組織病灶,術后有較高復發(fā)風險,因此臨床上多結合藥物治療以提高術后效果[3-4]。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是治療EMs最有效藥物,但干預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爭議[5-7]。EMs導致不孕的作用機制復雜,目前認為主要與盆腔解剖結構及輸卵管改變、免疫功能異常、內分泌異常等因素相關,各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不孕癥的發(fā)生[8-9]。分析治療方法對這些因素的影響或可為明確治療效果、治療機制提供理論依據。本研究以EMs伴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GnRH-a的治療效果,分析血清自身免疫抗體AsAb、AEmAb、AZpAb及卵巢功能指標變化,探討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GnRH-a治療的可能機制。
納入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院婦科收治的EMs所致不孕癥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20~35歲;②符合《中華婦產科學》中不孕癥診斷標準[10];③符合《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指南》[11]標準確診為EMs;④有腹腔鏡手術指征,因EMs導致不孕(排除宮腔子宮內膜粘連);⑤卵巢病灶≥4cm包塊,深部浸潤型病灶;⑥有手術意愿可進行隨訪,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因排卵障礙、子宮畸形等其他因素導致不孕不育或其他不適合受孕疾??;②合并中重度婦科炎癥、卵巢病變、巨大卵巢囊腫等疾病;③伴有嚴重內外科疾病、惡性腫瘤、精神系統(tǒng)疾?。虎芙肽晔褂眉に仡愃幬镏芷谥委煟虎轃o法按時服藥或不能及時復診、復查;⑥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批。
基于患者意愿分組,入組后明確病情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均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月經干凈后1周內進行手術,術前常規(guī)陰道、腸道準備。常規(guī)全身麻醉,建立氣腹并置入腹腔鏡,全面探查腹腔器官及腹膜情況,鈍、銳性及雙極電凝分離粘連組織,基本恢復盆腔器官解剖結構。行異位病灶電灼術或囊腫剝離術,結節(jié)狀病灶采用病灶表面電灼,完全氣化破壞病灶;對于游離的巧克力囊腫結構,采用單極電鉤穿破囊壁,沖洗囊內液體,擴大切口并剔除囊腫壁,裝袋取出,注意避免組織污染或組織遺留在腹腔形成新的異位灶。行輸卵管美蘭通液術,輸卵管有粘連或縮窄的部位進行松解,傘端閉鎖者行輸卵管造口。手術結束后生理鹽水沖洗腹腔,術后盆腔留置幾丁糖等制劑防止粘連。觀察組術后第3天始肌內注射GnRH-a(達菲林),每次3.75mg,每28d注射1次,共注射3次;對照組術后給予2.5mg孕三烯酮治療,每周2次,連續(xù)用藥6個月。
于術前及術后3、6個月時采用模擬數(shù)字評分法(VAS)[12]評價疼痛情況,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自身免疫抗體AsAb、AEmAb、AZpAb等水平,試劑購自北京美迪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卵巢功能相關指標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兩組均于術后3、6、12、24個月時門診隨訪。隨訪內容包括月經、避孕、輔助生殖措施選擇、妊娠、EMs復發(fā)等情況,血或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陽性,妊娠至分娩并產出正常足月新生兒為正常妊娠;影像學檢查提示出現(xiàn)新病灶,且為EMs典型癥狀視為復發(fā)。
共納入患者122例,觀察組(62例)及對照組(60例)。兩組年齡、不孕年限、EMs病程、包塊直徑、生育指數(shù)評分(EFI)等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VAS評分兩組患者術前無差異(P>0.05),術后3、6個月時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血清AsAb、AEmAb、AZpAb陽性率,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比較無差異(P>0.05);術后6個月時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前后血清自身免疫抗體陽性率比較[例(%)]
術后3、6個月觀察組卵巢功能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助孕率無差異(P>0.05),術后12、24個月時累計妊娠率、正常良好妊娠率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隨訪期間妊娠情況分析[例(%)]
觀察組術后12個月(2例,3.2%)、24個月(3例,4.8%)EMs復發(fā)率與對照組(4例,6.7%)(9例,15.0%)比較無差異(χ2=0.772、3.550,P=0.380、0.060)。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
EMs是一種良性疾病,但可表現(xiàn)出與惡性腫瘤類似的生長能力,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但術后仍存在不同程度復發(fā),得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孕激素是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方法,本研究使用的孕三烯酮,有抗孕激素及抗雌激素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內膜及異位灶,引起異位灶萎縮。GnRH-a是一種多肽神經激素,對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及內分泌系統(tǒng)均存在密切聯(lián)系。既往已研究證實GnRH-a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對EM患者癥狀的改善效果,但對患者遠期妊娠、復發(fā)的影響研究有不同結論[13]。國外一項大樣本研究證實,在腹腔鏡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GnRH-a可提高EMs患者術后2年累計妊娠率,降低復發(fā)[14];郭清萍等[15]開展的一項研究證實,與孕三烯酮比較,腹腔鏡聯(lián)合GnRH-a治療的總體有效率(95.65%)顯著高于孕三烯酮治療(71.74%);朱曉華等[16]研究證實,腹腔鏡聯(lián)合孕三烯酮治療及GnRH-a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0.00%、92.50%,1年妊娠率分別為42.50%、65.00%,1年復發(fā)率分別為25.00%、7.50%。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使用GnRH-a治療后12個月時累計妊娠率較高,這一趨勢與朱曉華等[16]研究結果類似,但復發(fā)率有所差異,差異原因可能與隨訪時間、藥品廠家等因素相關。
EMs導致不孕的機制復雜,目前認為免疫功能異常、內分泌功能異常是重要原因[17-18]。EMs是一種相對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患者子宮腹腔病灶內存在大量腹水,其中有大量活化的巨噬細胞,這些巨噬細胞參與多個環(huán)節(jié)的免疫反應,同時也對精子活力、受精作用造成影響,影響受孕[19];患者腹腔液內免疫細胞也可刺激細胞因子的增加,這些細胞因子可明顯抑制精子穿透卵細胞的能力,造成不孕,部分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8(IL-8)也可趨化單核細胞,增加新生血管的生成,通過自分泌作用促進異位內膜的定植,加重EMs病情進展[20]。AsAb、AEmAb、AZpAb是一類影響受孕、可導致流產的自身免疫抗體,張宏威等[21]研究顯示,與健康體檢女性比較,不孕癥患者血清AsAb、AEmAb、AZpAb陽性率較高;而一項針對EMs的研究表明,未干預的患者可出現(xiàn)自然殺傷細胞數(shù)量減少,免疫屏障被破壞,機體相關抗體增加[22]。分析免疫水平變化或可為患者不孕治療效果評估提供一定參考。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術后6個月時觀察組血清AsAb、AEmAb、AZpAb陽性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使用GnRH-a可降低機體免疫性抗體水平。分析認為:一方面腹腔鏡手術可較好去除子宮內膜異位灶,降低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異位灶的攻擊,降低自身抗體;GnRH-a治療也可通過抑制激素分泌,抑制異位灶的增殖,促使自身抗體的轉陰。既往張玲玉等[23]探討了GnRH-a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鼠的影響,結果顯示給予GnRH-a后第4周,小鼠異位灶內血清TNF-α、StAR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同時異位病灶體積也明顯降低;朱敏珊等[24]開展的一項臨床研究也證實,給予GnRH-a治療可降低患者AsAb、AEmAb、AZpAb等免疫指標抗體陽性率。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結果基礎上進一步證實,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使用GnRH-a對EMs伴不孕有較好臨床效果。
內分泌功能異常也是不孕發(fā)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EMs患者可伴有高泌乳素血癥,泌乳素分泌異??捎绊懧殉驳姆置诠δ軓亩鸩辉衃25];另外也有研究證實,EMs患者易發(fā)生黃體功能不全,這可能也是引起不孕的重要機制[26]。本研究治療后兩組血清E2、FSH、LH均降低且觀察組各指標降幅更大,提示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使用GnRH-a可對相關性激素水平發(fā)揮更大的調節(jié)作用。結合EMs導致不孕的機制,推測GnRH-a的免疫抑制效應及改善內分泌激素效應是提高妊娠率、降低復發(fā)的可能機制。
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使用GnRH-a可提高EMs伴不孕患者妊娠率,降低復發(fā),其機制可能與GnRH-a的免疫抑制效應及改善性激素效應相關,整體效果較孕激素效果更好。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患者遠期受孕情況可受其他因素影響,本研究未對這些混雜因素進行收集及分析,仍有待擴大樣本量并進行因素分析,進一步探討GnRH-a對EMs伴不孕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