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楓,江尚霞,張海真
急性左心衰竭是嚴重威脅人生命健康的急危重癥之一,是一種短時間內(nèi)心排血量顯著、急劇降低,組織器官灌注不足為特征的綜合征,表現(xiàn)為左心室結(jié)構(gòu)和功能嚴重障礙,常常引發(fā)患者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心慌少尿,嚴重者還可能造成腎衰竭、全心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1]。急性左心衰竭治療以強心、利尿、擴張血管、抗凝為主,但部分伴發(fā)呼吸衰竭患者需借助有創(chuàng)通氣設備改善呼吸功能,患者拔管后仍需進行氧療以糾正低氧血癥,改善呼吸狀態(tài),提高其心臟功能[2]。與常規(guī)氧療方法比較,經(jīng)鼻導管高流量氧療(HFNC)產(chǎn)生的呼吸末正壓可增加患者的呼氣末肺容積,為患者持續(xù)提供加溫濕化的氧氣,提高患者舒適度的同時增加治療的耐受性[3]。本研究探討HFNC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拔管后的應用效果,以期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心臟功能提供更佳的氧療方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7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拔管后均進行氧療,隨機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8)。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6~75歲,平均(56.4±3.5)歲;基礎疾?。汗谛牟?5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0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擴張性心肌病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5~75歲,平均(56.5±3.5)歲;基礎疾?。汗谛牟?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9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擴張性心肌病5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確診為急性左心衰竭[4],伴有嚴重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發(fā)紺、咯粉紅色泡沫痰等癥狀,且行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2)年齡>18歲,性別不限;(3)愿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肺源性或神經(jīng)源性呼吸困難者;(2)合并終末期腎病、惡性腫瘤、惡性心律失常、嚴重免疫缺陷、嚴重心功能不全等;(3)血流動力學極其不穩(wěn)定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病情發(fā)展迅速死亡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硝酸甘油、利尿劑、強心劑等治療,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拔管后進行氧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氧療措施,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予以鼻導管吸氧(使用中心供氧裝置),清潔患者兩側(cè)鼻腔,連接吸氧管,維持氧濃度在25%~50%,室內(nèi)溫度在18~22℃,濕度在50%~60%,保持患者舒適狀態(tài)。
觀察組患者實施HFNC,儀器設備為新西蘭Fisher-Paykel公司生產(chǎn)的Optiflow經(jīng)鼻高流量濕化氧療系統(tǒng),參數(shù)設置為:溫度37℃,吸入氧濃度為40%,氧流量為40 L/min,當患者氧飽和度>95%時,調(diào)節(jié)氧濃度為30%,若患者不耐受過大氣流,調(diào)整氧流量為30 L/min。
1.3 觀察指標(1)呼吸困難程度:氧療治療后采用改良版英國醫(yī)學研究會呼吸困難量表評分(mMRC)[5]評估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0級:僅在做費力、劇烈運動時感到呼吸困難;1級:快步行走或爬行小角度斜坡的時候出現(xiàn)氣短、氣促;2級:平地行走比同齡人慢或行走一段路程后需停下休息;3級:平地行走距離小于100 m或數(shù)分鐘后需停下休息喘氣;4級:日常生活難以自理,不能離開家,進行穿衣、吃飯、上下床等均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情況。(2)血氣指標與心功能指標: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拔管后,氧療治療前及治療后2、12及24 h監(jiān)測患者的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aO2)、呼吸頻率(RR)、心率(HR)、每搏輸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N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膠體金法測定,試劑盒購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指標。(3)患者住院時間、氣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
1.4 統(tǒng)計方法運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呼吸困難程度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低于對照組(Z=3.088,P<0.05),見表1。
表1 兩組呼吸困難程度比較 例(%)
2.2 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SaO2、RR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2、12、24 h,觀察組PaO2、S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
2.3 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HR、SV、LVEF、NT-proBNP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2、12、24 h,觀察組HR、NT-proBNP低于對照組,SV、LVEF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2.4 住院時間、氣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氣管插管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28 d病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住院時間、氣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比較
急性左心衰竭發(fā)作時,患者左心房壓力增高,致使肺靜脈壓、肺毛細血管壓升高,血管內(nèi)液體滲入肺泡、肺間質(zhì)而形成肺水腫,最終導致急性低氧血癥的發(fā)生,因此需要有效的氧療手段糾正患者缺氧狀況[6]。臨床上普通的氧療手段(如鼻導管吸氧、面罩給氧)在改善患者呼吸、心臟功能方面效果局限,并且耗時長,不利于患者預后恢復[7]。HFNC是一種可為患者提供精準濃度、恒定溫度與氧流量的氣體的新興氧療技術(shù),在改善患者氧合指數(shù)、心功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8]。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呼吸困難程度低于對照組,呼吸功能、心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HFNC可明顯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及心功能,糾正低氧血癥。HFNC是一種新型的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方式,具有以下優(yōu)勢:(1)HFNC可提供高流量的氧氣,滿足患者所需吸氧量的同時,吸入的氧氣還不會被稀釋,保證患者能夠吸入穩(wěn)定且高濃度的氧氣[9];(2)持續(xù)性的高流量氣流可減少口咽部死腔通氣,有效降低PaCO2;(3)HFNC輸送的高流量氣體能夠形成與呼吸末正壓的相似效應,避免肺泡早期閉合,使一部分因滲出、肺不張等原因失去通氣功能的肺泡擴張,使減少的功能殘氣量增加,達到提高血氧的目的[10];(4)HFNC輸送的氧氣與人體生理溫濕度相符,一定程度上可減少人體能量代謝,減少呼吸做功;可稀釋痰液,增強呼吸道纖毛運動,使氣道分泌物更易排出;還可緩解冷空氣刺激,降低支氣管痙攣的發(fā)生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與耐受性[11]。因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使用HNFC治療后,呼吸困難及心功能有明顯改善。另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HFNC能夠保護患者氣道功能,縮短住院時間,原因是HFNC輸出的濕化加溫的氧氣能夠保護患者氣道黏膜,維持纖毛功能的完整性,使患者能夠逐漸恢復更加順暢的自主呼吸;另外,HFNC增大吸氣流速,可緩解患者呼吸肌疲勞,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復,逐漸提高耐受[12],降低氣管插管率。
綜上所述,HFNC可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拔管后的呼吸功能和心功能,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氣管插管率,是一種有效的氧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