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欣
眾所周知,西班牙語中的名詞和形容詞有性和數(shù)的變化,具體說來,“性”指的是陰性和陽性的變化,“數(shù)”指的是詞匯單數(shù)和復數(shù)的變化。根據(jù)西班牙語權威機構——西班牙皇家語言學院對此問題作出的相應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西班牙語的名詞和形容詞有陰性與陽性之分,絕大多數(shù)以字母-o 結尾的詞通常為陽性名詞,絕大多數(shù)以字母-a 結尾的為陰性名詞,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詞尾需要特殊記憶的陰陽性名詞。與此同時,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以元音字母結尾的名詞或形容詞由單數(shù)變復數(shù)的時候,在詞尾加-s;而絕大多數(shù)以輔音字母結尾的名詞或形容詞在變復數(shù)的時候,通常情況下要在詞尾加-es,并且有的時候要有相應的正字法和重音符號的變化。
在對西班牙語名詞和形容詞的性數(shù)變化規(guī)則做大致復習的基礎上,我們將研究視角回到本文的研究對象上:西班牙語詞匯中的外來詞匯。與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種語言一樣,西班牙語在其漫長的形成、發(fā)展和演變的過程中,同樣受到了大量外來詞匯的影響。正是有了這一過程,才讓西班牙語的詞匯如此豐富。
在此過程中,我們的研究興趣在于,按照西班牙語現(xiàn)有的詞匯形態(tài)學規(guī)則,語言的使用者是如何處理這些外來詞匯的性和數(shù)的問題的?是所有外來詞匯都適應了現(xiàn)有的陰陽性規(guī)則,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學習西班牙語名詞的時候,了解這個詞是陰性還是陽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按照西班牙語語法規(guī)則,這將影響到與它搭配使用的冠詞、指示代詞或形容詞的性的一致性的問題。
西班牙語名詞的 “性”分陰性(簡寫f.)和陽性(簡寫m.),通常表示物品的名詞只有一個屬性:陰性或陽性。按語法規(guī)則,大多以-o 結尾的名詞和形容詞為陽性,比如“錢”“建筑”等詞,它們都是陽性名詞; 大多以-a結尾的為陰性,如“房子”“桌子”等詞,它們都是陰性名詞。
但某些陽性名詞也可以-a 結尾,如“系統(tǒng)”“沙發(fā)”等詞,雖然以-a 結尾,但是它們都是陽性名詞;但某些陰性名詞也可以-o 結尾,如“摩托車”“手”等,雖然以-o 結尾,但是它們都是陰性名詞。
此外,以-aje 和-or 結尾的一般為陽性名詞,如“景色”“車庫”等; 以-ción,-sión,-dad, -tad 結尾的名詞通常是陰性,如“城市”“大學”等詞,都屬于這類結尾詞,它們都是陰性名詞。
更多的時候,名詞的陰陽性是無規(guī)律可循的,只能借助字典和詞匯使用過程中的死記硬背來記住其陰陽性,如“咖啡”“滑雪”“洗發(fā)水”等,它們都是陽性名詞。
西班牙語的名詞和形容詞也有“數(shù)”的變化。一般以元音字母結尾的詞變復數(shù)時,詞尾加字母-s, 如“地圖”“課堂”等詞的復數(shù);而以輔音字母,尤其是以-d,-j,-n,-r,-s,-z 結尾的詞變復數(shù)時,詞尾加字母-es,如“墻”“鐘表”等詞的復數(shù)。
以-í,-ú,元音i 和u 加重音符號結尾的復數(shù)也可在詞尾加-es,如“以色列人”“禁忌”等詞的復數(shù)。
一些詞變復數(shù)時還有書寫變化。以-z 結尾的名詞,-z變成-c;而以-y 結尾的要先將-y 變成-i,然后再變復數(shù), 如“毛衣”“罰球”等。 還有一些詞,單數(shù)變復數(shù)詞性沒有任何變化,如“危機”“博士論文”等詞,在變復數(shù)的時候,都是沒有變化的,它們的單數(shù)和復數(shù)形式是一樣的。
不同的學者曾對西班牙語外來詞進行過各自的闡述。塞戈(2000, 2001)認為外來詞屬一種借詞,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借詞是從其他語言中借來,并且在語音、形式和意義上都保持原樣,那么這樣的借詞現(xiàn)象就叫作外來詞。
阿爾萊薩(2006)認為西班牙語從其他語言中進行借代的過程,也是本族語和外語相互適應的過程,借來的詞匯甚至會被本土化。他將外來語分成以下幾種情況:
1.外來詞,在語音、形式和意義上都不變,比如“大廳”“大堂”“安全氣囊”等。
2.混借詞,借用了意義但部分借用形式,形成的“新”詞匯有部分本土化, 如“足球”“隧道”。
3.意借詞,在意義上發(fā)生借用,如“艱難”“蝴蝶”。
4.外文縮寫借入,直接按照西班牙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讀并使用外文縮寫,如“電腦”“會員”。
5.歸化詞, 指連音帶意一起借用,并在語音和形態(tài)學層面都有本土化, 如“沖浪”“按摩”。
龐茲(2009)又補充了另一種外來詞:新詞, 即還未被收入字典,但已經在人群中有廣泛使用的外來詞。對于西班牙語外來語的定義與劃分作出類似研究的還有卡布茲(1999,2000),因在此范疇該作者與上述提到的研究幾乎一致,故不做贅述。
卡布茲(2004)對西班牙語外來語的定義和劃分也進行了詳談,并對西班牙語外來語來源種類進行了深挖。他認為西班牙語中除大量的英語詞匯被引入,也能找到德語和意大利語的外來詞;從西班牙語的演變史看,歷史上阿拉伯語和法語詞也曾被借入西班牙語詞匯。畢井凌(2020)提出,“在西班牙語中,有很多來自其他語言的外來詞匯,其中,來自英語的外來詞無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使用頻率很高”,是西班牙語中“外來詞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從詞匯的內容用途來劃分,她還對英語類的外來詞匯做出了如下分類(2020):科學技術類(如“黑客”“因特網(wǎng)”)、政治經濟類(如“控股”“市場營銷”)、文藝娛樂類(如“搖滾”“俱樂部”)以及社會生活類(如“角落”“海報”)。
米蘭達(2009)總結了西班牙語中借詞的主要來源組成:阿拉伯語詞源的詞匯,如“糖”“胡蘿卜”“茄子”等;拉丁語詞源詞,如“腰”“牡蠣”;希伯來語詞源詞,如“籃子”“戲劇家”;法語詞源詞,如“草莓”“大會”;意大利語詞源詞,如“故障”“飛行員”;英語詞源詞,如“足球”“坦克”;葡萄牙語詞源詞,如“蜜蜂”“糖果”;德語詞源詞,如“胡子”“鋅”;加泰羅尼亞語詞源詞,如“剎車”“杏仁糖”;巴斯克語詞源詞,如“貝雷帽”“黑板”;吉普賽語詞源詞,如“說謊”“乞討”。
外來語“數(shù)”的變化是指由單數(shù)變復數(shù)的情況,希門內斯(2011)以《泛西班牙美洲疑問辭典》(以下簡稱DPD,2005)為語料庫,進行逐一統(tǒng)計分類。參照最新版本的DPD(2015), 結合希門內斯對西班牙語中的外來詞單數(shù)變復數(shù)的研究,可將統(tǒng)計結果歸納為以下幾類。
1.在詞尾加-s,如“安全氣囊”“洗發(fā)水”等詞的復數(shù)形式。即絕大多數(shù)以元音字母-a, -e,-i, -o, -u 結尾的(其中包括以元音字母結尾且有加重音符號的情況),以及以輔音字母-b,-c, -f, -g,-k, -m, -n, -p, -t 結尾的外來單詞遵循此規(guī)則,即要在詞尾加-s。
2.在詞尾加-es,如“酸甜苦辣”“汽車底盤”等詞的復數(shù)形式。即大多數(shù)以輔音字母-d, -h, -l, -n, -r, -s,-x 結尾的,以及以含重音符號的元音字母-í, -ú 結尾的單詞遵循此規(guī)律,即要在詞尾加-es。
3.單數(shù)變復數(shù)時,詞尾不發(fā)生變化,如“校園”“面巾紙”等詞的復數(shù)形式。上述規(guī)律只是針對大多數(shù)的情況。與我們綜述西班牙語普遍的單復數(shù)原則一樣,皆有特例存在,如上文中提到的-s,-x 結尾的單詞變復數(shù)時要在詞尾加-es,而在campus, clíne 變復數(shù)時都不發(fā)生變化。
4.以輔音字母-y 結尾的,變復數(shù)時去掉y,在詞尾加-is,如“羊毛衫”“噴霧劑”。
5.以輔音字母-z 結尾的,變復數(shù)時去掉z,在詞尾加-ces,如“界面”“分界”等詞。
6.作為西班牙語詞匯使用,但在詞形上完全保留源語言書寫方式的,在變復數(shù)的時候,更多時候遵循源語言的復數(shù)變化規(guī)則,且這類單詞通常已得到語言使用者的廣泛接受,如“服務生”“西藍花”。
7.少數(shù)特殊的單復數(shù)變化,無規(guī)則可循,只能具體單詞具體對待,如“上帝”一詞。
綜上,已經作為西班牙語詞匯且被普遍接受的外來詞,在變復數(shù)時大多按照西班牙語中名詞形容詞單數(shù)變復數(shù)的規(guī)律進行變化,少部分外來詞因其自身廣泛度,可按照本身所屬語言規(guī)則來變。
如果說處理西班牙語外來語詞匯的單數(shù)變復數(shù),意味著一項艱難又復雜的工作,那么,在決定外來詞的陽性的時候,難度又翻了一倍不止,尤其是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中,處理方式又不完全相同。
還是依托DPD(2015)中的外來詞匯,可以得到以下規(guī)律。
1.很多表示職業(yè)、身份和人有關的名詞,以及那些表物但陰陽性都可以存在的時候,既可以有陰性形式,也可以有陽性形式,且這類詞匯無詞尾陰陽性的變化,其陰陽性是通過冠詞的使用體現(xiàn)出來的,如“服務生”“狗仔隊”等詞的陰陽性,都是通過它們前面的冠詞來體現(xiàn)的。
個別詞既可按照上面的方式來進行陰陽性處理,也可特殊處理,但在眾多西班牙語國家中,如對西班牙和阿根廷拉普拉塔河一帶的西班牙語使用者來說,“嬰兒”一般是陽性形式,但做集合名詞表整體概念,無須再特別用陰性強調是男還是女。
2.如詞匯本身無法直接體現(xiàn)出陰陽性的存在,那要看它能否在西班牙語中找到對等的翻譯或解釋,其陰陽性取決于對應的西班牙語翻譯或解釋,如“互聯(lián)網(wǎng)”一詞,對應的西班牙語詞匯可以是“網(wǎng)”,“網(wǎng)”為陰性名詞,那在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一詞時,更傾向于將其標注為陰性名詞。
3.對于既無法直接顯示陰陽性,又找不到對應西班牙語翻譯或者解釋的詞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受大多數(shù)語言使用者的普遍接受程度及地域因素影響,來決定它的性,如“比基尼”一詞,在西班牙是陽性,而在阿根廷則是陰性。
大量的外來詞匯的融入,使西班牙語以及其他語言變得更加豐富(裴楓2012,何嫣2013),更具有準確的表達力。本研究從西班牙語外來詞匯的性數(shù)劃分規(guī)則入手,對西班牙語中的各類外來詞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以及案例展示。何嫣(2012)指出西班牙語教學中引入新詞的目的“不在于讓學生記住所有新詞”,而是“在于引導學生認識造詞的資源,辨析陌生詞匯的含義”。本文的目的也是同樣的,希望在梳理詞法語法規(guī)范的同時,讓西班牙語學習者學會規(guī)范使用這門語言,無論是在口語還是在書面語的運用中。
上述探討,讓我們對西班牙語外來詞的普遍性數(shù)處理的規(guī)則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但不是所有的外來詞匯都完全遵循這些規(guī)則。在通常情況下,我們要做到的就是,一方面要遵照語言使用規(guī)范,另一方面在實際使用中,要考慮語言使用者的廣泛接受程度,從而作出相應的調整。這并不違背語言純潔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