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紹康
化湖,是一座城。
然而,在老牟定人的記憶中,至少在2006年以前,那里不叫化湖,而稱之為教場壩。教場壩,原先是古代屯兵操練的場所,后來引水開壩,用于灌溉,就成了一個有水的壩塘。它的周圍是稻田、泥灘、雜草和蘆葦,村莊也離它稍微遠一些,膽兒小的孩子一般都不敢去那里,也算是一個偏僻、荒蕪的地方。每到夏天,喜歡戲水的人就到教場壩里游泳,后來又有人到那里宰殺牛馬,周圍變得臟亂,成了一個令人討厭的地方,牟定人想游泳就得另找地兒。
如今的城中之湖—化湖,顯然沒有讓人們失望,它已經(jīng)成為牟定縣城不斷擴展延伸的中心,就像一個會客廳或者是后花園,是牟定這座城最為溫暖、鮮活,令人流連的地方。
“南塔對北塔,城在中間夾;東有校場壩,西有慶豐閘?!边@是對牟定壩子地理原貌的簡單描述,而且家喻戶曉。南塔和北塔如今仍然巍聳在壩子的兩端,慶豐閘歷經(jīng)擴容修繕已經(jīng)成為休閑觀光的好去處,而變化最大的就數(shù)校場壩,如今它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化湖。
化湖是一個人工湖,面積不大,有沙灘、圍欄、廣場和綠地,也就是200多畝的樣子,走馬觀花,信步圍湖一圈,30分鐘足也,但它卻是牟定的一張名片,帶給人們的那份繁華與靜謐,流彩與樸實確是難以道盡。
化湖的美,在于晨曦。當星空還沒有隱退落幕,甚至還有一些瓦藍,城市還在靜謐之中,東邊的山脊與天際之間劃出一條明暗可辨的曲線,化湖就開始醒來。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幽幽的曲徑上,簌簌的,那是輕盈的跑步和著均勻的喘氣的聲音。太陽躍出東山,淡藍的天空,紅霞滿天,平靜的湖面頓時霞光四溢,變成了天空之境。此時的化湖開始疏朗明晰起來。陽光透過高大樹枝的空隙,一縷縷光柱清晰可見,婆娑的樹冠閃著銀光,還有鳥兒歡暢地上躥下跳。低矮的灌木,像翠綠的地毯,平整地鋪展開來,綠色中透著鵝黃,空氣中透著清新的濕潤,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樣子。一撥又一撥,人們向化湖聚集,伸展著腰肢,活動著筋骨,或者圍著化湖轉(zhuǎn)幾圈,是最愜意的事情。八九點鐘,正是陽光最柔和的時候,化湖在蔥翠的樹木掩映下,每個一個角落都灑滿清澈的陽光,目擊之處,皆是錯落有致的桃紅柳綠或相映成趣的植物景觀。周圍的樹木、花草、樓宇倒映在平靜的湖里,就像一幅清新明麗的水彩畫,又如一塊碧玉格外的溫潤和透亮。在明媚的陽光下,不時會有一對新人穿著婚紗款款而來,圍欄、沙灘、浮橋、綠地……都是新人拍照的必選地,鏡頭不僅留下了他們婚姻的幸福與甜蜜,也定格了化湖的美妙與別致。在眾多的新人中,最吸引人的是中式的新人裝,那抹鮮艷的紅色和傳統(tǒng)的紋樣還是那樣的璀璨奪目,熠熠生輝,仿佛穿越了千年,在化湖古樸、迂回、雕龍畫鳳的亭榭樓臺映襯下,相得益彰,格外的入畫。
午后,是化湖最為祥和的時光。樹蔭下、花壇邊、長廊里,集聚的大多數(shù)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拉家常、下棋、打牌或悠閑地轉(zhuǎn)悠,總是可以找到愉悅的生活方式。我的母親,年紀已過九十,雖然耳朵有些背,但精神矍鑠,性格開朗,視力還格外的好,午飯后,她經(jīng)常會去化湖。一開始,我老是擔心她路上不安全,她還有腰腿疼的老毛病,平時走路,都得歇上幾次,所以勸她最好不要去了,要去也得我送她去。母親說不用我送,她知道我們上班辛苦,還有睡午覺的習慣。當時買房,首先考慮的就是它毗鄰化湖,而且選了底層,方便母親。母親堅持要去,我也不再阻攔,況且離化湖的確不遠,就兩三百米的距離,她有一個喜歡的去處,我們做兒女的打心里高興,就當活動活動身子也比一個人悶在家里強。
不幸的是,去年母親回老家,不小心摔了一跤,股骨斷了,經(jīng)過手術(shù),恢復期間只能坐輪椅,大多數(shù)時間也只能待在家里,我有空就會推著母親去化湖轉(zhuǎn)轉(zhuǎn)。母親的熟人見了她,總是問寒問暖。怪不得每次從化湖回來,母親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F(xiàn)在我更是知道,母親為什么老想著去化湖了,因為在化湖,像她這么大的年紀,仍然可以擁有身體的愉悅和精神的慰藉,感受到幸福的生活和生命的美好。幸運的是,母親現(xiàn)在已不需要輪椅,只需一顆拐杖,身體已經(jīng)恢復得很好了,她去化湖,更多的時候,是我開車上班的時候把她送去,下班的時候把她接回來,母親在化湖可以待一個下午。
傍晚,是化湖最熱鬧的時候。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半個天際,厚重的云層如萬馬奔騰,乍現(xiàn)的一道道金光,鑲嵌在云層的間隙間,宛如剛從煉鋼爐里傾倒出來的熾熱的鋼軌,自天空投射到湖面,湖面隨著晚霞的變化而魔幻起來,化湖頓時就像莫奈筆下的一幅印象畫。
夕陽未盡,人們就不約而同,三三兩兩的涌向化湖。此時的化湖就成了一個休閑娛樂的會客廳,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化湖親密接觸。圍著化湖轉(zhuǎn)上一兩圈是大多數(shù)人的不二選擇。孩兒應該是最開心的時候,他們更多的集聚在沙灘上,光著腳丫奔跑,躺在沙灘上撒嬌,用笨拙的小手和著泥沙做出各種稀奇古怪的造型,或者各玩各的玩具,家長們就在一旁看著,一旦孩子要接觸水邊,就吼上一聲,但仍然有頑皮的孩子總要到水邊嬉戲,免不了被父母責罰一番。我有時也會靜靜地坐在旁邊,看孩子無拘無束的玩耍,心里會默默地把我的童年過上一遍。
廣場上,已經(jīng)有人迫不及待地彈起了龍頭四弦琴,錚錚的弦聲呼朋引伴一下子吸引了前來跳左腳舞的人們,不一會兒,跳左腳舞的人們就手牽手圍成一圈,跺腳、扭腰、擺腿、出腳,高亢的左腳調(diào)回響在化湖的上空,化湖就成了左腳舞的歡場。
“這方的山孕育著舞蹈,這方的水流淌著歌謠,最美是歌是左腳調(diào),最美的舞是左腳舞”。這是滇中牟定左腳舞的真實寫照。走進牟定的任何一個村寨,不管這個村寨人多人少,不管這個村寨是在壩區(qū)還是崇山峻嶺之中,左腳調(diào)和左腳舞就會不期而至,像空氣一樣彌漫在村落里,以致讓人誤以為村落里不是嫁娶就是節(jié)日。其實,在牟定,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唱左腳調(diào)和跳左腳舞已經(jīng)是一種生活方式,并且深深地融進了他們的血液,不唱不跳,他們的日子就不完整了。
牟定的彝族先民們大都依山而居,刀耕火種,貧窮、閉塞是顯而易見的,但也要把日子過得舒坦快樂,白天干活,晚上就來唱歌跳舞,牟定的左腳舞就世代流傳了下來。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修訂的《定遠縣志》記載,牟定左腳舞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有“千年跳一腳,百年趕一會”之說,其中“腳”指的就是“左腳舞”,“會”指的就是每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日的“三月會”,而“三月會”就是牟定左腳舞的盛宴。至于逢節(jié)嫁娶,那種熱鬧更不必多說,四鄉(xiāng)八里的人都會云聚,酒席還未收場,弦子早就彈起,性急的小伙子就吆喝著跳左腳,聽到錚錚的弦聲,每個人都腳底癢癢,于是手牽著手圍成圈,跳起了歡快、粗獷的左腳舞。隨著隊伍的增多,小圈變大圈,圈圈相套。跳左腳的人越多主人越高興,巴不得自家的院落再寬敞些,跳左腳的時間越長主人越有面子,跳到雞鳴太陽出最好。跳左腳的院落有限而激情無限,人們就移到其他的地方,那一夜,整個彝家山寨就成了左腳舞的歡場?!鞍⒏缣魄拥祝⒚锰鵂€繡花鞋”“跳得黃灰做得藥”,可以想見跳左腳舞之壯觀和盡興。每每這種時候,娃娃比大人還急,早早就候在跳腳場,弦子一響就擠進圈里,學大人跳半生不熟的舞步,吼奶聲奶氣的調(diào)子,盡管被擠得前搡后仰,仍然樂此不疲。
有了左腳調(diào),也就有了左腳舞,舞隨調(diào)走,某種意義上講,是左腳調(diào)成就了左腳舞。左腳調(diào)旋律簡單整齊,聲音高亢,唱詞直白,那種原生態(tài)的、不加隱飾的情感表白會讓所有的修飾變得多余,透著一種最樸素的美感,也是彝族豪放、粗獷、敢愛敢恨性格特征的反映。
華燈初上,靜謐的夜幕下,總會醞釀著一場左腳舞,“錚錚”的龍頭四弦琴和高亢的左腳調(diào),會在任何一個地方彌漫開來,哪怕只有一小塊空地,哪怕只有三五個人,都不會影響到跳左腳舞的心情。許多人晚飯之后,都習慣了換上彝族服裝,挎上弦子,弦子一響,腳底就癢,不跳一場左腳,好像日子就過得沒有滋味。
現(xiàn)在,農(nóng)村人到縣城買房的很多,化湖周邊,最新有化湖人家,然后有化湖印象、化湖世居、化湖雅墅、金化湖、天湖名城、湖畔家園、化湖名居等等,化湖顯然成了一塊風水寶地,樓盤一旦和化湖毗鄰,不但價格高,還不愁賣,如果缺了左腳舞,那么化湖也就不是牟定的化湖了。
與此同時,廣場舞的音樂也響起,整個化湖就熱鬧起來。
每一座城市,白天給人的感覺像一個巨大的章魚,它的觸角向四周瘋狂延伸,鋼筋混凝土造就的城市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往給人帶來繁榮而又壓抑的不適感,只有到了夜晚,燈光會讓城市溫暖起來,人們才可以停下匆忙的腳步,享受城市帶給人們的美好與無限的憧憬。牟定縣城不算大,方圓不足五公里,夜幕下的化湖總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湖面不驚,卻有彩燈閃爍,五顏六色的燈光把化湖熏染得靈動而又親切。此時的化湖更像一個會客廳,人們可以悠閑地散步,自由地交流,好像不和這個老朋友打上一個照面,心里就有些莫名的失落,所以一到晚上,人們都要到化湖走一走,逛一逛。
今年的中秋,我到化湖轉(zhuǎn)了一圈,然后迎著中園大道往東,準備登上東山賞月。從牟定一中到思源中學方向,是正在規(guī)劃實施的左腳舞山城,許多單位已經(jīng)入駐辦公,空曠的四周和凸顯的高樓彰顯著這座城市勃勃的生命力。
東山的確是個好去處,它不險峻,也不招搖,就靜若處子地蹲守在化湖的東邊,我站在自家的陽臺上就可看見東山的身影,想把整個東山走下來,大概花一個小時就可以了,牟定壩子第一縷陽光就從東山上升起。這里林子疏密得當,地勢平緩,視野開闊,不必擔心迷路或走失。對于城里人來說,是一個可以好好放松的地方,你可以選擇陡峭直上直下的路徑,也可以平緩地依山繞行,想多出汗就腳尖蹬直往上爬,想出小汗就依山繞個橢圓,可以聽風聲、看風景,山風襲來,夾著清新和涼意,疲憊消失了,煩惱沒影了。八九月份,假如運氣好,還會撿到雞樅、菌子。如果想吃野菜,只要細心,順手就可以掐一大把。如果想獵奇,你就去尋根,隨意敲開金馬村的一扇門,話匣子就收不住……
夜幕四垂,皓月當空,縣城沐浴在淡淡的月光和朦朧的燈火中顯得格外的安詳。此時的路燈最為奪目,中園大道的路燈像一條蜿蜒的巨龍一直延伸到楚姚高速入口,定遠大道的車流和無數(shù)條街燈,宛如一串串耀眼的珍珠把縣城串聯(lián)起來。我從來還沒有在中秋之夜登高鳥瞰過牟定縣城??h城長大的速度實在太快,我的方向感不強,夜幕中我努力辨別方位。燈火在夜色中四處散開、延伸和聚攏,縣城熏染得恍惚而又朦朧,但我仍然分辨得出,燈火最璀璨的那就是化湖,我仿佛聽到了左腳調(diào)和錚錚的弦聲,還有一輪明月靜靜地潛浮在流光閃爍的湖面。因為我對化湖太熟悉了,這就像一個遠走他鄉(xiāng)的游子,無論與故鄉(xiāng)分隔多久,一旦踏上回鄉(xiāng)的歸途,家鄉(xiāng)的氣息就會撲面而來,怎么會因為黑夜而迷失方向呢?望著星星點點的燈火,我一下子想起古龍說過,在外的游子看見燈火,心中就會感到溫暖。于是,在明月的伴隨下,燈光牽引著我加快了腳步,朝著化湖和家的方向走去。
對于牟定縣城來講,人們可去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南山公園、中園廣場、茅陽廣場、彝和園、茅州古鎮(zhèn)、東山公園、南山寺等,特別是美麗縣城創(chuàng)建以來,處處有景點,但為何對化湖情有獨鐘?直到有一天我圍著化湖轉(zhuǎn),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吹著涼爽的風,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還有孩子在湖邊戲水,才明白,因為化湖有水,即使湖面不大,但水的靈動卻一點也不輸于大江大湖。還有一點,因為牟定壩子歷來缺水,牟定素有“左腳舞的故鄉(xiāng)”之美譽,但卻是滇中典型的旱區(qū),水成了稀缺的資源,之前所以稱作教場壩,也是因為有水的緣故,即使只是一個水塘,雜草叢生,但人們還是對它愛不釋懷。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水像空氣和食物一樣重要。
中國文化的自然屬性就是“崇水”的。老子云:上善若水;孔子云:水有五德,因為長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所以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之說。但凡外出的旅程,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遠,只要有一面湖,一片水,都是人們必選的目的地之一,山水動靜之間,心境卻已不同。登高可以催人奮發(fā),臨水可以令人平靜。所以化湖可以接納不同的人生境遇,可以融入人生的喜怒哀樂,而化湖就在我們的家面前,沒有必要長途跋涉,難怪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到化湖走一走,有高興的事情也要到化湖看一看。
臨水而居,擇水而憩,自古就是人類親近自然的本性,亦是人類亙古不變的夢想。教場壩從水塘到化湖的蝶變,也說明了牟定人的遠見與智慧,如果沒有水的孕育和化湖的滋潤,我們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多了一片鋼筋水泥的叢林而已,自然少了一些內(nèi)涵與靈氣。
梭羅曾說過:一個湖是風景中最美、最具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正是在瓦爾登湖,梭羅完成了他精神上的一次蛻變,那些在湖邊居住的日子完成的文字,成為他作為文學巨匠的思想代表。我們不是梭羅,但我們生活在凡塵之中,有權(quán)利選擇可以讓我們生活好一點的地方,牟定是我們的家園,化湖正好是牟定縣城的眼睛,如果沒有了水的滋潤,我們的生活將失色不少。在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感召下,我們離水近一些,讓生活因為有了水的潤澤再充盈一些,無論對于這座城市和人們都說有益的?;?,之所以可以讓人們蜂擁而至,是因為在水邊,一切可以釋然;化湖的水,以其特有的靈韻,讓我們忘卻了城市繁華,感召著人們前往。
在化湖,偶爾還可以看見有水鳥落在湖面,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足以說明化湖的水體可以衍生出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來。這種跡象對于化湖,對于牟定縣城來說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這是否預示著化湖可以成為這座城市的濕地。我們知道,化湖不是自然濕地,它的水來自龍川河或是慶豐湖及人工再生水,現(xiàn)在有了水鳥的光臨,這說明在時間的延續(xù)中,化湖這片人工造就的濕地,自身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強悍而又穩(wěn)定的自我更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化湖這個人工湖也可以與城市現(xiàn)代化的腳步并行了。
城市的出現(xiàn)和擴展,為人類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如果在城市中,還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人們盡情地呼吸和放松,這座城市就值得人們留戀和往返了。
牟定化湖的神奇之處,還在于它可以讓一個水塘,一片洼地、泥灘生成如今一個秀美而又靈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