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儒, 羅聯鋒, 宋榮淵, 林 清, 辛亞平, 呂亞軍*
(1.華潤農業(yè)有限公司,寧夏 海原 755214;2.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中心,陜西 寶雞 721000;3.格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4.寧夏西海固高端牛產業(yè)研究院,寧夏 海原 755220;5.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開魯隔離場分別于2020年3月26日自伊胡塔交易市場購進57頭西門塔爾品種架子牛,平均體重約157 kg,進場后進行口蹄疫疫苗處理及勃林格公司入場流程管理方案專克靈+害獲滅進行處理。另于3月31日同樣購進54頭西門塔爾品種架子牛,平均體重約157 kg,進場后進行口蹄疫疫苗處理及勃林格公司驅蟲藥害獲滅驅蟲處理。設定3月26日入場57頭牛作為勃林格入場流程應激管理方案。
實驗組,3月31日入場54頭牛作為對照組,入場分別經過處理后,跟蹤后續(xù)30 d內的BRD發(fā)病率、治療用藥處方、用藥成本、滿30 d后稱重記錄并做最終具體核算。由牧場負責治療的獸醫(yī)來負責跟蹤后續(xù)發(fā)病及治療情況,勃林格公司的經銷商人員協助負責每日牛群護理治療,且基本保證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疾病處理方案保持一致,在30 d后協助稱重記錄數據并形成報告匯報。試驗牛群見表1、表2。
由表1、表2數據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同為西門塔爾品種,同樣購自同一交易市場,入場體重相近,且都處于內蒙古通遼地區(qū)3月份春天時節(jié),入場并無牛只發(fā)生口蹄疫癥狀。所有評估數據均在基本相近條件下,牧場環(huán)境一致,飼喂飼料及飼喂方式一致,疾病揭發(fā)與處理人員一致,不存在品種、體重及各類管理導致誤差。
表1 實驗牛群來源信息
表2 實驗牛群入場后跟蹤數據信息
根據計劃,在4月26日,針對參與實驗的牛群進行稱重數據跟蹤,對照組雖然還未滿30 d飼喂時間,但是為了便于統一稱重,減少牧場人員工作量及減少牛群趕牛應激,在同一天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牛只統一進行稱重。然后評估入場1個月內應激期的平均日增重數據。評估不同入場處理方案后的入場體重差別。
入場后牛群,根據國際通用的DART標準,用于揭發(fā)牛呼吸道疾病(BRD)病牛,如果發(fā)生其他疾病問題,則按照之前牧場建議方案進行治療處理。供牧場技術人員揭發(fā)BRD病牛的DART標準參見表3。按照精神、食欲、呼吸狀態(tài)3個方面來觀察牛群,若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發(fā)生異常,則通過測量體溫方式來最終鑒定是否發(fā)病BRD,采取不同方案治療后,同樣,若其中癥狀沒有完全恢復,則需要持續(xù)跟蹤治療。
表3 BRD病牛揭發(fā)參照DART
華潤隔離場內,30 d內的跟蹤,由牧場獸醫(yī)人員與經銷商團隊駐場人員共同負責,每日記錄發(fā)病牛癥狀、用藥處方、用藥量,并協助治療,根據表3的DART標準每日揭發(fā)BRD病例并做治療處理。最終統計數字,完整使用勃林格公司入場流程方案的實驗組,在入場30 d內BRD發(fā)病49.1%,對照組BRD發(fā)病率為77.8%,分析原因,是因為實驗組在入場時使用了??遂`作為BRD疾病預防,??遂`作為長效BRD控制藥物,單針注射藥效可持續(xù)4~10 d,可明顯降低BRD在入場后應激期間的發(fā)病率,最終牧場跟蹤的結果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入場后使用??遂`做BRD預防,可以明顯降低發(fā)病率,華潤牧場數據為相比較對照組下降28.7%。同時,分析每頭BRD病牛的治療天數發(fā)現,實驗組平均每頭牛的治療天數為1.7 d,對照組為2.2 d,差距為0.5 d,說明使用??遂`之后不僅明顯降低了BRD發(fā)病,同時由于牛群得到了很好的預防,即使有BRD發(fā)病,癥狀相比較對照組也較輕,在同樣的后續(xù)治療方案條件下,更容易治愈(詳見表4)。
表4 實驗牛群入場30 d內跟蹤BRD發(fā)病數據
由表5分析可知,詳細記錄實驗組與對照組30 d內所有藥費投入,最終分析總藥費成本投入。其中由于實驗組與對照組均使用害獲滅進行驅蟲,各自驅蟲費用884元與837元,同樣情況刨除不計入藥費投入,因此用于BRD預防及后續(xù)治療總藥費投入,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時6 977元與3 997元,相比較而言,實驗組比對照組投入多2 980元,主要花費集中在入場后??遂`的全群BRD預防方面。
表5 實驗牛群入場30 d內BRD預防及治療藥費投入數據
由于牧場牛群混群原因,及對照組部分牛只后續(xù)出售原因,入場時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是57頭與54頭牛,到4月26日稱重時,實驗組只有55頭牛參與稱重,對照組40頭參與稱重,因此刨除實驗組2頭牛數據,對照組14頭牛數據,分別準確計算實驗組參與的55頭牛,與對照組40頭牛的入場時與育肥約30 d后的稱重數據,最終核算,平均日增重,完整使用勃林格方案組的牛只,入場31 d內的平均日增重為1.22 kg/d,對照組,即只使用驅蟲藥不進行入場全群BRD預防組平均日增重為0.92 kg/d,實驗組與對照組差別為0.3 kg,即平均日增重差別300 g。該數據可以直觀地說明,入場時,是否全群??遂`處理牛群,預防BRD,對于后續(xù)日增重的影響,差異極其明顯(詳見表6)。
表6 實驗牛群入場30 d內BRD預防及治療藥費投入數據
由表7中數據可知,根據本實驗跟蹤期間的藥費投入、平均日增重是數據,目前育肥牛銷售價格,綜合評估,31 d內的育肥期間,完整使用德國勃林格公司建議入場流程方案相比較只使用驅蟲藥害獲滅不使用??遂`的對照組,每頭牛多盈利239.6元,而相比較多投入的藥費,投入產出顯示,值得投入。
表7 不同入場流程方案投入產出比核算
根據上述所有跟蹤生產數據分析,同樣品種的西門塔爾育肥牛,在采購進入育肥場前后,進行不同應激處理方案,相比較只做害獲滅+FMD疫苗處理的牛群,使用??遂`+害獲滅+FMD疫苗處理的牛群,平均每頭牛的日增重差別可以達到0.3 kg/d,根據目前市場行情條件下,育肥牛銷售約32元/kg的價格,在入場30 d內,平均每頭牛可以多獲得239.6元的更多增重育肥收入。且根據育肥牛入場育肥的規(guī)律,若在入場第1個月即可獲得更高的育肥效果,意味著在后續(xù)的育肥周期時間內同樣可獲得越來越好的增重效果。該同批次牛群,同樣可繼續(xù)跟蹤后續(xù)第2,3,4個月的育肥效果,以及最終出欄的育肥結果。做更完整的數據收集??傊?,該不同入場應激處理方案處理后的牛群,在入場后使用專克靈預防BRD,配合害獲滅驅蟲,相比較入場后只做驅蟲處理,能獲得更低的BRD發(fā)病率(低28.7%),發(fā)病牛更短的治療天數(少0.5 d),更佳的平均日增重(多300 g),能夠帶來更好的增重收益。以上數據供牧場領導參考,采取勃林格建議的入場應激處理方案,以期獲得更好的增重收益,提早出欄(表8)。
表8 不同入場應激方案處理后經濟核算
通過跟蹤分析各組參與實驗牛只,在整體跟蹤過程中,入場使用專克靈做全群預防的牛群,BRD發(fā)病率明顯更低,相比較未做專克靈預防組低28.7%。同時,??遂`預防BRD組的后續(xù)BRD發(fā)病牛,明顯治療療程更短,恢復更快。且如果分析藥費投入,實驗組雖然在入場時牛群預防使用了??遂`,但是后續(xù)BRD發(fā)病率低,共計治療費用花費820元,而對照組由于沒有在入場采取BRD預防措施,導致后期牛群陸續(xù)發(fā)病BRD,共計花費治療費用3 997元,遠遠高于實驗組,這也意味著,實驗組僅需要在入場做好預防,即可大大降低后續(xù)的獸醫(yī)的工作量,而對照組的多次BRD發(fā)病不僅僅意味著獸醫(yī)每天的巡圈治療護理,意味著藥費的投入,同樣意味著對于發(fā)病牛后續(xù)日增重的影響,參考國外文獻中的數據,育肥牛每發(fā)病一次BRD,育肥期平均日增重約下降100 g,這也印證了最終實驗的日增重數據差別。所以建議牧場領導針對入場后牛群的BRD發(fā)病,不僅僅要重視帶來的表面死亡損失與藥費投入損失,更要重視BRD發(fā)病對于整個育肥期帶來的增重損失,而這個隱性損失往往遠遠超過所能看到的表面損失。
獸醫(yī)的治療水平往往是目前肉牛行業(yè)中管理者關注的問題,而往往忽視獸醫(yī)最主要的工作是負責牛群健康,而非打針輸液,個體牛治療,因此建議更多地關注牛群健康,疾病預防,更低的發(fā)病率,更好的牛群健康水平,才會更好地發(fā)揮飼養(yǎng)管理的水平,獲得更佳的平均日增重。根據本牧場跟蹤結果,入場群體??遂`預防BRD,能夠獲得更低的發(fā)病率,從而使得牧場獸醫(yī)有更多的精力來做預防、揭發(fā),能夠更好地管理牛群,而不是每日忙碌于治療牛群,除了藥費、勞動力的投入之外,每次治療對于牛帶來的應激,也應該被考慮在內。
綜上數據,建議牧場參照勃林格育肥牛到場操作流程,入場前后,根據采購地、運輸距離遠近、應激處理難度等多重因素綜合考量,對入場牛群進行??遂`預防呼吸道疾病,害獲滅寄生蟲驅蟲,然后在勃林格建議方案基礎上,同時進行FMD疫苗免疫,這樣可最大限度降低牛群由于處理應激而帶來的額外應激,預防BRD發(fā)病,并能夠及時徹底驅除牛體內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提升免疫能力,有利于疫苗產生抗體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最后,通過應激期的良好管理,獲得預期的存活率和更好的育肥期日增重。
最終,推薦牧場在合理評估牛群高危/低危風險基礎上,使用??遂`+害獲滅流程化處理牛群,根據應激期內發(fā)病率、淘汰率、藥費核算、增重收益等數據綜合評估方案,管理整體牛群的健康增重,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