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齊 安子宜 董澤嵩 劉洪鳳 李 姝 畢鵬翔 霍楠楠 朱曉峰*
(1.牡丹江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黑龍江 牡丹江,157011;2.佳木斯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154000;3.開灤總醫(yī)院檢驗科,河北 唐山,063001;4.麗水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浙江 麗水 323000;5.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神經科,黑龍江 牡丹江,157011)
酒精依賴綜合征,是現(xiàn)今最為常見的物質依賴疾病之一。到目前為止,酒精依賴的患病人數(shù)僅次于尼古丁依賴綜合征,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成癮物質,全球大約有4.9%(約2.4億)的人群受到影響。因為酒精病死的人數(shù)約占總病死人數(shù)的5.9%。根據2015年全球疾病研究發(fā)現(xiàn),發(fā)達國家的致殘致死的5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酒精依賴。中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酒精依賴和濫用問題也在日益增多,酒精依賴的研究也隨之增多?,F(xiàn)今國內外最常使用的構建酒精依賴大鼠模型的模式主要包括灌胃、自由飲、腹腔注射等方式。本研究通過大鼠自由飲方式,構建了2種不同酒精濃度的酒精依賴大鼠模型,為酒精依賴綜合征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科學模型方面的實驗根據。
1.1.1 實驗動物
本研究選取6周齡、體質量180~200 g、SPF級雄性SD大鼠30只,購于牡丹江醫(yī)學院動物房[SYXK(黑)2019-003]。動物模型構建及其相關檢測在牡丹江醫(yī)學院SPF級實驗動物中心鼠類實驗室[SYXK(黑)2019-006]進行。全部大鼠的飼養(yǎng)和使用都按《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實驗動物護理和使用指南》進行操作,并且符合牡丹江醫(yī)學院實驗動物管理條例。
1.1.2 試劑及儀器
無水乙醇(生產企業(yè):深圳邁瑞公司);高架十字迷宮(生產企業(yè):上海移數(sh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Morris水迷宮視頻分析系統(tǒng)(生產企業(yè):成都泰盟軟件有限公司)。
1.2.1 酒精依賴大鼠模型的構建
將30只大鼠單籠飼養(yǎng),室溫維持在22~24 ℃,光照/黑暗周期為12 h/12 h,環(huán)境濕度55%左右。實驗之前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大鼠分為3組,每組10只,即對照組(a組),10%自由飲酒精依賴模型組(b組)和20%自由飲酒精依賴模型組(c組)。3組大鼠均每周更換墊料,并對其體質量進行稱量記錄。其中a組雙瓶蒸餾水自由飲喂養(yǎng)。b組在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開始建模喂養(yǎng),實驗過程中飲食正常,飲水則是每個籠內放置2個飲水瓶。2個水瓶分別是10%酒精溶液和蒸餾水,構建模型期間,每天早上8:00分別測量飲酒量(mL/24 h)和飲水量(mL/24 h),并記錄飲酒及飲水的數(shù)據。為了避免形成位置偏差,每天必須要交替更換酒瓶和水瓶的位置。所有蒸餾水和10%酒精溶液必須更新1次/d,持續(xù)造模4周,共28 d。c組同b組一樣,在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開始建模喂養(yǎng),實驗過程中飲食正常,飲水則是每個籠內放置2個飲水瓶。第1天8:00雙瓶分別為20%酒精溶液和蒸餾水,第2天8:00分別測量飲酒量(mL/24 h)和飲水量(mL/24 h),并且將裝20%酒精的水瓶替換為蒸餾水瓶,即第2 天大鼠飲用的是雙瓶蒸餾水,如此反復進行交替。為了避免形成位置偏差,每次必須要交替更換水瓶和酒瓶的位置。所有蒸餾水和20%酒精溶液必須更新1次/d,持續(xù)造模4周,共28 d。
1.2.2 酒精偏好的測定
構建模型成功后,計算b組和c組的酒精偏好。計算酒精偏好主要是為了掌握大鼠每天消耗的酒精量占了總液體(酒精+蒸餾水)的消耗量百分比,也就是酒精偏好(%)=酒精的消耗總量(mL)/(酒精的消耗總量+水的消耗總量)(mL)×100%。
1.2.3 高架十字迷宮檢測(Elevated plus maze,EPM)
在最后1次飲酒24 h后,把30只大鼠放置在室溫恒定(24 ℃)、室內光線昏暗恒定的測試實驗室中,全程保持安靜,對3組大鼠完成高架十字迷宮的測試。十字高架位于地面上方的65 cm處,由2條開放臂、2條閉合臂以及中央區(qū)共同組成。點擊EPM測試系統(tǒng),設置本次測試實驗的參數(shù)(包括開放臂和閉合壁進入次數(shù)、開放臂和閉合壁滯留時間、動物運動總距離等),完畢后,把大鼠放置在設備“十”字正中央位置,每只大鼠的測試時間為3 min。每次檢測完畢后,一定要使用乙醇棉球對整個設備擦拭,然后再繼續(xù)進行下一只大鼠測試。實驗參數(shù):開放臂進入次數(shù)(OE,次):即大鼠進入到EPM任意一條開放臂的次數(shù),每次活動的開始是以該鼠的4個爪都進入到開放臂內或者大鼠軀體約有80%進入臂內開始,在實驗中途有1個爪從該開放臂中完全撤出即認為本次的進入活動結束;開放臂滯留時間(OT,s):即大鼠進入到開放臂中所停留的時間;總路程(cm):即大鼠在十字高架中行動的總距離。數(shù)據分析使用EPM自帶的動物行為學軟件完成。大鼠進入任意一條開放臂的次數(shù)越少,在開放臂里滯留的時間越短,則說明大鼠焦慮情況越加的嚴重。
1.2.4 水迷宮測試(Morris water Maze,MWM)
Morris水迷宮圓形的水池池壁,黑色的池底,在水池的四周掛避光的窗簾,對實驗區(qū)域光線進行遮擋。水池根據實驗等分成為四個區(qū)域(即四個象限)。第一象限的中間放置一個水面以下0.5 cm 的平臺,平臺可以被拆除。每次實驗都需要將大鼠移開,并用吹風機將其吹干,放回籠內。Morris水迷宮可以用來檢測酒精自由飲模型的學習與記憶能力(包括空間探索實驗和定位航行實驗)。定位航行實驗需要連續(xù)進行4 d,固定時間段訓練,2次/d,每次訓練時間間隔15 min,游泳訓練時間為60 s/次,每次訓練要從池壁4個起始點的任一點將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池。如果大鼠在60 s內能夠找到平臺,就讓它呆在平臺上30 s,加強大鼠的學習記憶;如果60 s內未找到平臺,就把它用工具引導到平臺上并且使其停留30 s。以大鼠每天每次到達路徑長度(游泳距離)和平臺的時間(潛伏期)進行測量,如果游泳距離和潛伏期越短,則說明其學習能力越強??臻g探索實驗是需要在定位航行實驗結束之后24 h進行,對動物空間位置記憶的保持能力進行測量,只需要進行1次。定位航行實驗和本次實驗的差異在于要將水面高度調節(jié)到預定的高度之后需要移除平臺,大鼠在目標象限的對側放出,游泳時間延長為120 s。在空間探索實驗中,記錄大鼠在目標象限的停留時間和穿越目標象限的次數(shù)。穿越平臺次數(shù)越多,在平臺所在象限游泳停留時間越長,就說明大鼠學習能力越強。
1.2.4 酒精戒斷綜合征評分(scores of ethanol withdrawal syndrome,EWS)
根據Motaghine-jad M等的方法,在最后1次飲酒24 h后對3組大鼠進行改良酒精戒斷行為學的觀測評分,30只大鼠都需要在同一環(huán)境下進行評分觀測。觀測項目包括了5個項目和總評分,即刻板行為、激惹性、尾巴強直、異常姿勢和聽源性癲癇發(fā)作情況以及總評分,其中5個項目相加為總評分,每個項目的評分增高說明戒斷的癥狀在加重。
2.1.1 3組大鼠體質量比較
實驗前,3組大鼠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1.206,P=0.315)。實驗結束時,飲酒組(b組和c組)與對照組(a組)大鼠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905,P=0.416)。見圖 1。
圖1 3組大鼠體質量變化情況
2.1.2 建模期內3組大鼠飲酒量、飲水量和酒精偏好
在雙瓶(酒精+蒸餾水)自由飲喂養(yǎng)模式下,b組在經歷了連續(xù)28次雙瓶自由飲,在最后7 d的酒精攝入量(16.80±0.63)mL/24 h保持穩(wěn)定,飲水量(11.90±0.39)mL/24 h穩(wěn)定,酒精偏好穩(wěn)定在(57.74±1.83)%,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F=1.762,P=0.121)。見圖2(A和B)。c組在經歷了14次循環(huán)(28 d)間歇性雙瓶飲時,酒精的攝入量逐步增多,直至達到平臺期(16.65±1.31)mL/24 h,而飲水量伴隨著飲酒量的增多而減低,直至穩(wěn)定在了(10.30±0.98)mL/24 h,酒精偏好增加至(61.77±2.81)%。見圖3(C和D)。
圖2A b組大鼠最后7 d飲酒量、飲水量
圖2B b組大鼠最后7 d酒精偏好變化
圖3C c組大鼠飲酒量、飲水量
圖3D c組大鼠酒精偏好變化
在b、c組最后1 d飲酒后24 h,對3組大鼠進行EPM檢測。與a組比較,2組模型組在EPM測試中,其開放臂探索次數(shù)和時間均明顯減少,b組開放臂探索次數(shù)更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946,P<0.05),開放臂探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021,P<0.05);c組開放臂探索次數(shù)更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589,P<0.01),開放臂探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045,P<0.05)。3組大鼠總運動距離分別為(999.12±3.24)cm、(1 001.01±3.95) cm 和(999.98±3.67)cm,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680,P=0.515)。以上結果說明,酒精依賴大鼠在酒精戒斷后能夠出現(xiàn)焦慮行為,但酒精對大鼠的運動能力無明顯的影響。高架十字迷宮的測試結果。見表1。
表1 3組大鼠高架十字迷宮實驗結果比較 ()
2.3.1 3 組大鼠游泳總距離和潛伏期比較
在定位航行實驗進行中,與a組相比,b組、c組大鼠記憶和學習能力明顯下降,其游泳總距離明顯變短,潛伏期也明顯縮短,其中實驗第2天,b組、c組與a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44,P<0.05;t=-2.320,P<0.05);實驗第3天,b組、c組與a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21,P<0.05;t=-2.964,P<0.05);實驗第 4天,b組、c組與a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090,P<0.05;t=-4.117,P<0.05)。見表 2、表 3。
表2 3組大鼠在4 d實驗日潛伏期比較 (,s)
表3 3組大鼠在4 d實驗日游泳總距離比較 (,cm)
2.3.2 3組大鼠穿越平臺次數(shù)和目標象限停留時間比較
實驗第5天,MWM進行空間探索實驗,與a組比較,b組、c組在目標象限(即第一象限)滯留時間變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254,P<0.05;t=4.011,P<0.05);與 a組比較,b組、c組平臺穿越次數(shù)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17,P<0.05;t=3.591,P<0.05)。見表4。
表4 3組大鼠目標象限滯留時間和穿越平臺次數(shù)比較 ()
b組、c組在飲酒期間很溫順,不容易被激惹,并很少會出現(xiàn)攻擊性行動。與a組(2.50±0.71)分比較,b組(11.05±0.97)分、c組(12.10±0.99)分在戒酒24 h的戒斷總評分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681,P<0.05;t=-24.878,P<0.05)。見圖 4。
圖4 3組大鼠的酒精戒斷綜合征評分比較
構建成功的實驗動物模型是進行科學研究的第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國內外在構建酒精依賴模型的時候多會選用灌胃、腹腔注射以及自由飲的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根據文獻分析,酒精依賴的大鼠模型假如用自由飲模式進行模型的構建,則會避免對大鼠腹腔連續(xù)注射酒精而引起的感染,以及灌胃大鼠致使的上消化道不適,從而降低了造模大鼠的死亡率。同時,自由飲構建酒精依賴模型更符合人的飲酒方式,更適合做后續(xù)酒精依賴實驗研究。但是自由飲模型也有缺陷,即動物對酒精的喜好影響了模型的構建。因此,本研究選擇雄性大鼠進行實驗,在構建模型后,對模型進行行為學測試,篩選出已經成功的模型。目前自由飲構建模型的方法很多,本研究選用大鼠來制備10%雙瓶自由連續(xù)性飲酒模型組和20%雙瓶自由間歇性飲酒模型組。結果表明,以上2種不同的制備模型方法都能達到實驗要求,10%雙瓶自由連續(xù)性飲酒模型組在最后7 d的酒精攝入量保持穩(wěn)定,酒精偏好穩(wěn)定,該實驗的結果和Sona Khan M等構建動物自由飲模型的結果接近;20%雙瓶自由間歇性飲酒模型組在通過28 d間歇性酒精造模,其酒精攝入量在逐步增多,最后到達平臺期,該實驗的結果和Hwa L S等構建動物自由飲模型的結果相類似。EPM中2組模型組與對照組相比較發(fā)現(xiàn),在開放臂中探索時間與次數(shù)均明顯降低。在水迷宮實驗中,大鼠記憶和學習能力明顯降低,即說明長時間的飲酒,會導致記憶和學習能力明顯下降。通過自愿飲酒量的增加,以及酒精偏好的增加,提示了本實驗已經成功建立大鼠的酒精依賴模型,大鼠的行為學測試也說明自由飲的造模效果很好。
綜上所述,10%持續(xù)自由飲和20%間斷自由飲的建模方法均可以進行酒精依賴的后續(xù)相關的動物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