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瑩,呂艷芳,李穎暢,孫彤,范金波,李學鵬
(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生鮮農產品貯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遼寧錦州 121013)
近年來,隨著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開展,以成果為導向的OBE教學理念在工科專業(yè)的課程教學中普遍實施。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OBE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為導向[1]?!盎旌鲜健苯虒W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采用了“線上”和“線下”這兩種途徑的教學模式,通過兩種教學形式的結合可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2-3]?!督逃筷P于一流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所實施的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中,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為6000門,在所有課程中數量占比最大,可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重要性。生物化學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各類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和性質,在機體內的新陳代謝過程等生物化學基礎理論,并對能夠分析其在食品加工貯藏過程中的變化,對構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知識體系至關重要。在工程教育認證和一流課程建設的雙重背景下,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化學課程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要求,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是課程質量監(jiān)測的關鍵[4]。
因此,如何基于OBE理念對學生線上線下學習開展有效評價,建立完善的課程過程評價機制,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深度和挑戰(zhàn),是生物化學課程混合式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結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融合OBE理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生物化學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的探索,對課程質量和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撐,對畢業(yè)要求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奠定基礎。
課程目標是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的重要依據。在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課程安排中,《生物化學》課程學時為75學時,其中包含22學時的實驗課,支撐畢業(yè)要求1,2,4三個指標點。基于OBE理念,依據生物化學課程特點及其在畢業(yè)要求達成中的重要地位,將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分解為三部分:①掌握蛋白質、核酸、糖和脂類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性質、功能及在機體內的代謝過程,掌握酶促反應的重要理論,具備邏輯推理、總結歸納的能力;②掌握蛋白質沉淀和常規(guī)等電點測定方法,核酸提取和檢測方法,薄層色譜法分離氨基酸的技術等有關實驗技術,能夠對生物分子的相關實驗結果進行合理分析;③掌握各章知識點的相互關聯,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一般生命現象,分析、判斷和解決本專業(yè)相關領域的復雜問題。其對畢業(yè)要求指標點及分解指標點的支撐關系見表1。
表1 生物化學課程目標對畢業(yè)要求的支撐關系
依據課程教學大綱,圍繞課程目標,生物化學課程開展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依托智慧樹在線平臺,以呂艷芳等主講的《生物化學》視頻課程作為主要學習資源。在OBE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在線上布置學習任務,開展答疑和指導,督促和引導學生主動開展課程學習。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進行主要知識點的預習和復習,完成課后作業(yè)和章節(jié)測試,同時積極參與討論,提高了學習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線下教學采用面對面課堂講授形式,結合板書、多媒體等手段,通過案例、討論和演示等多種方法,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生物化學實驗課也是線下教學的關鍵,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將線上與線下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系,加深了對生物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掌握了生物化學相關實驗技術,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合專業(yè)知識教學中,充分利用線上思政學習資源,線上線下教學內容相互協(xié)調,互相補充,統(tǒng)一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隨著生物化學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教學方式和教學過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是評價是否達成課程目標的關鍵[5]。生物化學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時過程考核(30%)、實驗考核(20%)、期末考試(50%)三部分組成。在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前,平時過程考核主要從課堂表現、作業(yè)及課堂測驗等方式開展,比較單一。針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開展學生線上課程學習的評價,將其與線下課程評價有機結合,更完整、直接地反映出OBE理念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成果的獲得情況。基于此,我們將生物化學課程的平時過程考核(30%)進行了劃分,其中線上考核占比20%,線下平時考核占比10%,建立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與教學過程相匹配,考核內容對課程目標的達成提供支撐。生物化學課程具體考核內容及其與教學過程的對應關系見表2。
表2 生物化學混合式教學過程及考核評價體系
每一項考核內容都必須具有詳細的評分標準。其中線上考核評分標準主要依據智慧樹平臺的設定。學習時長及參與討論情況則由智慧樹系統(tǒng)默認的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其中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快進,加速、切換屏幕等行為都會造成扣分。章節(jié)測試、章節(jié)作業(yè)及線上期末測試主要為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題組成,依據標準答案由智慧樹系統(tǒng)進行打分,系統(tǒng)默認的對切屏次數的統(tǒng)計則實現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監(jiān)督。課堂提問根據回答問題的準確程度評分0~5分,每名同學至少提問2次,取最高分計分。課后作業(yè)主要布置簡答或論述等主觀題,學生通過作業(yè)完成對課程知識的鞏固,其評分依據為作業(yè)完成的完整度,作業(yè)要進行階段性檢查。實驗操作主要依據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動作及儀器使用規(guī)范情況進行評分。原始記錄主要依據學生原始數據記錄是否真實完整進行評分,實驗課現場進行檢查并打分。實驗報告主要依據報告的完整性(權重0.2)、各部分內容的準確性(權重0.4)、數據分析能力(權重0.2)及討論的合理性(權重0.2)。期末閉卷考試試卷由多種題型組成,按答題正確與否進行評分,考核學生對生物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及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考核方式改變后,增加了學生在整個學期對課程教學的參與度,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了知識的積累,更能牢固掌握生物化學知識。
生物化學課程主要考核學生對生物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的掌握,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知識水平,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各考核評價內容,需要綜合考慮各考核評價方式對課程目標達成度的支撐權重[4]。支撐分項課程目標的考核主要包括線上平時考核、線下平時考核、實驗考核及期末考試。根據不同考核內容,每一課程目標由不同的考核方式支撐。其中,支撐課程目標1的評價方式應考核學生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性質及功能,以及新陳代謝過程、酶促反應的機理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支撐課程目標2的評價方式應考核學生對生物化學有關實驗技術的掌握及對實驗研究結果的分析能力。支撐課程目標3的評價方式應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利用能力,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诖藙澐指骺己朔绞街蔚恼n程目標及權重(表3)。
表3 生物化學考核評價對課程目標的支撐及權重
以實驗考核為例,其實驗操作、原始記錄及實驗報告等考核內容主要支撐課程目標2,其中實驗報告分析也涉及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因此其可以支撐課程目標2和3,對應的權重值為0.7和0.3。此外,應考慮各課程分解目標對課程總目標達成所占的權重。課程目標1對生物化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因此,在課程總目標達成中應占有更高的權重為0.6,課程目標2和3的權重分別為0.2和0.2。對于課程分解目標的達成度的計算,首先將對應的各考核觀測點學生的實際得分乘以對應權重值,匯總求和后即為該目標的實際分值[4,6]。對應的各考核觀測點的理論滿分值乘以對應權重值,匯總求和后即為該目標的理論分值。實際分值與理論分值的比值即該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匯總各分目標達成度與權重的乘積之和即為課程總目標達成度。根據課程目標達成情況,可及時進行改進。
“新工科”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和食品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生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OBE理念提供了的重要途徑。在此背景下,制定了一套基于OBE 理念適用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生物化學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課程目標達成度,有效支撐畢業(yè)要求,為專業(yè)的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