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祥, 劉 健△, 陶艷紅, 黃傳兵, 黃 旦, 徐昌萍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合肥 230031;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合肥 230031)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多因素導致可累及多系統(tǒng)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對稱性、侵蝕性多關節(jié)炎[1],女性發(fā)病率較高,約為男性的3倍,多發(fā)生于30~50歲的中青年,全球患病率約1%,中國為0.32% ~0.36%[2,3]。隨著疾病的發(fā)展,RA患者最終可出現關節(jié)功能障礙,對生活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除關節(jié)表現外,該病還可累及神經、消化、血液、內分泌等多個系統(tǒng),大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為關節(jié)外病變[4,5]。目前RA的發(fā)病機制仍不明確,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1等促炎因子被認為參與RA的發(fā)生發(fā)展。目前,慢作用抗風濕藥、生物制劑等一線治療藥物的臨床使用極大地提高了RA治療的成功率[6],但治療后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中醫(yī)藥治療本病有較好的互補效應。
RA屬于中醫(yī)學“痹證” “尪痹”范疇,中醫(yī)藥辨證論治聯合西藥治療RA不僅能增加療效,減少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還能減少西藥用量,減輕西藥的毒副作用。本研究旨在通過觀察中藥復方新風膠囊(xinfeng capsule,XFC)對RA患者巨噬細胞極化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通路的影響,探究其作用機制。本研究通過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190627)。
選擇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風濕病科門診與病房就診病例60例RA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治療組男性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55. 57±6.89)歲,平均病程(8.26±3.65) 年。對照組男性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51.73±8.76)歲,平均病程(8.31±3.49) 年。2組患者年齡與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10 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和歐洲抗風濕病聯盟提出的《最新RA分類標準和評分系統(tǒng)》,總分6分以上可診斷RA[7]。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19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發(fā)布的《RA病證結合診療指南》[8]。
符合RA分類診斷標準;年齡20~70歲;知情同意并配合藥物治療的患者。
不符合納入標準;合并其他系統(tǒng)如腫瘤、感染等疾病者;關節(jié)畸形嚴重者。
依從性差,服用藥物劑量少于規(guī)定量的80%或超出120%,療效及安全性判斷受干擾者;自行退出者;病情加重或者有其他疾病需要治療者;發(fā)生嚴重副作用者。
不遵守規(guī)定服藥,隨訪資料欠缺者;不遵守治療方案而影響療效或安全性者;曾經有或者現仍濫用藥物者。
TNF-a、IL-1β、IL-4、IL-10 Elisa試劑盒(武漢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JYM0110Hu、JYM0083Hu、JYM0142Hu、JYM0155Hu);淋巴細胞分離液(加拿大StemCell公司,貨號17952);熒光定量 PCR檢測試劑盒(蘇州近岸蛋白質科技有限公司,貨號E096-01B);RIPA細胞裂解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貨號P0013B);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 NF-κB p65)抗體、核轉錄因子κB抑制蛋白α(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 repressor protein alpha, IκBα)抗體(美國CST公司,貨號8242 T、3033 T);β-actin抗體、山羊抗小鼠IgG、山羊抗兔IgG(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貨號TA-09、ZB-2305、ZB-2301)。
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口服每周1次,每次4片;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XFC口服治療,每日3次,每次 3 粒。甲氨蝶呤由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1020644,2.5 mg)。XFC組成:黃芪、薏苡仁、蜈蚣、雷公藤,每粒含生藥0.4 g,由安徽省中醫(yī)院制劑中心生產(批號皖藥制 Z20050062),2 組患者均連續(xù)服藥4周。
RA患者生活質量采用中醫(yī)證候積分量表與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hort form-36, SF-36)進行評價[9,10]。由受過培訓的醫(yī)務人員對研究對象進行量表填寫指導,所有量表在發(fā)放后1 h收回,確保全部回收并檢查有無漏填之處。SF-36評分量表具體條目包括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GH)、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 PF)、生理職能(role-physical, RP)、情感職能(role-remotional, RE)、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軀體疼痛(body pain, BP)、精力(vitality, VT)、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MH)。
取各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離心取上清,參考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檢測各組血清炎癥因子TNF-α、IL-1β、IL-4、IL-10的表達。
取各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Elisa法檢測血清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AB);魏氏法檢測血漿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上指標均由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中心檢測。
取各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免疫磁珠法分選巨噬細胞,配制含10%人AB血清和10ng/mL人GM-CSF的IMDM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基重懸CD14細胞,誘導分化成巨噬細胞。調整巨噬細胞濃度為0.5×106/L~1×106/L個細胞,處理后上機檢測。
加入RIPA細胞裂解液,提取治療前后各組巨噬細胞中總蛋白,加樣、電泳、轉膜,5%脫脂奶粉封閉2 h洗滌,加一抗IκBα(1∶500)、NF-κB p65(1∶1000)4 ℃過夜,加1∶10000二抗孵育2 h,顯影后拍照、保存圖像并分析數據。
無患者脫落,全部完成研究。
表1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均明顯降低(P<0.01),SF-36各條目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患者SF-36量表RE、SF、BP、VT條目評分明顯升高(P<0.05,P<0.01)。
表1 各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與SF-36評分比較(分,
表2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TNF-α、IL-1β表達水平均明顯降低,IL-4、IL-10表達水平均明顯升高(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治療后TNF-α表達水平明顯降低,IL-10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0.05)。
表2 各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表達比較
表3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RF、CCP-AB、ESR、CRP表達水平均明顯降低(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治療后RF、ESR、CRP表達水平明顯降低(P<0.05,P<0.01)。
表3 各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血RF、CCP-AB、ESR、CRP水平比較
圖1示,2組患者治療前巨噬細胞極化標志物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流式細胞術檢測結果顯示,2組患者治療后與各自治療前比較,巨噬細胞CD80、CD86 表達明顯降低,CD163、CD206表達明顯升高(P<0.05);治療組治療后較對照組CD80、CD86 表達顯著降低,CD163、CD206 表達明顯升高(P<0.05)。
注:A.各組流式圖; B.細胞標記率;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FL1-A—PE/cy7anti-humancd80,FL2-A—APC anti-humancd86,FL3-A—FITC anti-humancd206,FL4-A—PE anti-humancd163圖1 各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治療前后巨噬細胞極化標志物表達比較
圖2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NF-κB p65蛋白表達明顯降低,IκBα明顯升高(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患者NF-κB p65蛋白表達明顯降低,IκBα明顯升高(P<0.05)。
注:A.蛋白條帶圖;B.蛋白相對表達量;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圖2 各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NF-κB p65、IκBα 蛋白表達比較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出現1例胃脘部不適患者,對照組出現 1 例白細胞降低患者,處理后均恢復正常。
RA是一種慢性、進展性和難治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滑膜炎、血管翳形成、軟骨和骨的破壞為特征,最終可導致關節(jié)畸形[11]。RA患者關節(jié)持續(xù)疼痛、免疫炎癥反應和關節(jié)功能障礙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甲氨蝶呤為治療RA的一線藥物,然而部分患者因多種原因不能耐受,因此尋求適合RA患者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有較大的臨床意義。
劉健[12]認為,脾胃虧虛、氣血不足、痰瘀痹阻為RA基本病機,治療應以健脾化濕通絡為法。XFC又稱復方芪薏膠囊,為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院內制劑(專利號ZL201310011369.8),全方由黃芪、薏苡仁、蜈蚣、雷公藤組成,應用于臨床30年療效顯著。前期進行的一項大樣本、多中心平行組設計、雙盲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XFC能夠有效改善RA患者關節(jié)癥狀,緩解病情,總體療效優(yōu)于來氟米特[9]。XFC具有很好的抗炎、抑制免疫炎癥反應的作用,能降低RA患者ESR、hs-CRP、RF、CCP等實驗室指標,還能通過抑制NF-κB通路激活,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的水平來減輕免疫炎癥反應,改善RA癥狀[13,14]。
多種免疫細胞與炎性介質在RA發(fā)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5]。單核巨噬細胞作為機體防御系統(tǒng)重要的免疫細胞,在免疫調節(jié)和炎癥反應過程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不同因素可誘導不同亞型的巨噬細胞,表現為具有促炎作用的M1型和抗炎作用M2型[16-18]。巨噬細胞大量向M1極化,炎癥因子分泌失衡,誘發(fā)“細胞因子風暴”。大量的促炎因子聚集會抑制組織的修復和血管重塑,并促進免疫反應;同時M2細胞減少,抗炎因子表達下降,進一步加劇免疫炎癥反應。巨噬細胞大量遷移到靶器官、組織并被激活,引起滑膜炎癥及晨僵,最終導致炎性骨破壞。M1型巨噬細胞可分泌多種促炎因子(TNF-α、IL-6、IL-1等),表達CD80、CD86等分子,促進炎癥的發(fā)展。M2型巨噬細胞分泌抗炎因子(IL-4、IL-10、TGF-β等),表達CD206和CD163等分子,發(fā)揮抗炎作用。因此,抑制巨噬細胞M1型炎性極化,驅動M1型轉為M2型,促進恢復M1/M2型巨噬細胞動態(tài)平衡,有利于調節(jié)RA免疫炎癥反應。本研究表明,XFC可能是通過降低RA患者CD80、CD86、TNF-α、IL-1β、ESR、CRP表達,升高CD163、CD206、IL-4、IL-10表達,調整M1/M2型巨噬細胞極化失衡,從而降低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生活質量。
NF-κB通路是重要的促炎傳導途徑,被認為是巨噬細胞極化的重要調控因子,該通路激活能促進M1/M2極化,使細胞因子表達失衡,引發(fā)炎癥反應[19,20]。IκBα是NF-κB信號通路的重要成員,主要抑制NF-κB的激活及轉錄,調節(jié)免疫炎癥反應[21]。本研究表明,XFC能顯著降低NF-κB p65、升高IκBα蛋白表達,通過調控IκBα抑制NF-κB信號通路激活,繼而平衡M1/M2極化,減輕RA的炎癥反應,發(fā)揮治療RA的作用。
綜上,本研究初步表明,XFC能夠通過抑制NF-κB通路過度活化,調控M1/M2極化,上調抗炎因子,下調促炎因子表達,改善 RA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