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赟琦 張先庚 梁小利 楊麗萍 張云秋 劉珊 郭勤
《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顯示[1],半數(shù)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 且在大于80歲的人群中,其患病率接近90%,合理的血壓控制對減少或延緩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極為重要[2]。焦慮和抑郁對血壓的控制和發(fā)展有重要影響[3],社會支持可通過減少焦慮以降低老年人抑郁水平[4]。目前我國老年人主要采取家庭養(yǎng)老模式,老年人配偶多數(shù)也是需要照顧的老年人[5],其患病或不健康將削弱患者來自配偶方面的社會支持[6],可能影響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發(fā)生發(fā)展。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現(xiàn)狀并探討其影響因素,為制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疾病管理及負面情緒干預方案提供參考。
利用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shù)據(jù)平臺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數(shù)據(jù)[7],共獲得2143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其配偶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由北京大學健康老齡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組織開展,在我國23個省份中隨機選擇大約一半的市/縣作為調研點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35~64歲成年子女進行基線和跟蹤調查。
(1)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生活來源、文化程度等9項。
(2)抑郁:根據(jù)問卷中抑郁量表CES-D[8]進行計算(其中5、7項進行反向計分),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 0.788,評分0~9分為正常范圍,得分≥10分有抑郁傾向,得分≥17分有抑郁高風險。
(3)焦慮:根據(jù)問卷中焦慮量表GAD-7[9]進行計算,分數(shù)范圍為0~21分,0~4分為無具臨床意義的焦慮;5~9分評為輕度焦慮;10~14分評為中度焦慮;≥15分評為重度焦慮。
(4)配偶健康:根據(jù)問卷中題項“您老伴目前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定,分為“好、很好、一般、不好、很不好”5個等級。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或百分比描述,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描述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有老年高血壓患者2143例,剔除文化程度、生活來源等關鍵變量缺失后有效樣本量為161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得分為10.42±4.55分,其中有抑郁傾向者728例(45.22%),抑郁高風險者163例(10.12%)。焦慮得分為1.30±2.50分,其中有焦慮障礙者177例(11.00%),見表1。
表1 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現(xiàn)狀(n=1610)
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同性別、年齡、居住地、血壓水平、文化程度、生活來源、飲酒習慣、配偶健康的抑郁程度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同性別、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活來源、吸煙、飲酒習慣、配偶健康的焦慮程度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單因素分析
續(xù)表
分別以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和焦慮得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賦值方法見表3。結果表明,文化程度、生活來源、血壓水平、配偶健康、飲酒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的主要影響因素,性別、文化程度、配偶健康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的主要影響因素。見表4、表5。
表3 變量賦值表
表4 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情緒影響因素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表5 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情緒影響因素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抑郁情緒較為嚴重,平均得分為10.42±4.55分,有55.34%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存在抑郁風險,高于陳蕾等(36.48%)[10]調查的我國中老年人群抑郁發(fā)生率的情況,這可能與調查對象或選擇研究工具等不同有關。GAD-7得分顯示,11.0%的高血壓老年人存在焦慮情緒,與李志新等(12.5%)[11]調查結果相似??傮w而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較為突出,應采取適當干預措施以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緒。結果顯示,50%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其配偶健康不理想,該部分人群中男性占比較高(59.5%),可能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導致其日常生活能力逐漸降低而不能對自身進行良好的照料[12],而老年男性日常生活能力“完好”的比例始終大于女性[13],因此男性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配偶身體健康狀況更不理想。
社會支持對患者應對疾病和治療極為重要[14],配偶作為個人最基礎的一種社會關系,其健康狀況會影響老年人來自配偶方面的社會支持[6]。同時,高血壓作為一種身心疾病,其治療及預后與患者的情緒體驗密切相關[15]。焦慮、抑郁情緒會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從而影響血壓控制水平[16]。本研究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與配偶健康均呈正相關,社區(qū)管理作為高血壓防治有效且主要手段[17],應意識到配偶支持及焦慮抑郁情緒對患者疾病控制的影響,在加強老年高血壓監(jiān)測、登記、治療及長期系統(tǒng)管理的同時,也需要對患者心理健康及配偶健康狀況予以關注。
多元逐步回歸結果顯示,文化程度、配偶健康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共同影響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其焦慮、抑郁水平越低,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8-19],原因可能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越高,而疾病知曉率的提高可以促進個體健康[20]。配偶身體狀況越好的老年人其焦慮、抑郁水平越低,原因可能為配偶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陪伴者,身體健康的配偶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多的照料與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1]。老年女性的焦慮水平高于男性,分析原因可能是女性相比男性更易產(chǎn)生應激性生理及心理反應有關[22]。對家庭或社會供養(yǎng)依賴程度越小的患者抑郁水平越低,可能與自養(yǎng)能力強的老年人能更好地滿足自身需求,從而提高生活滿意度有關[23]。血壓控制越好的患者其抑郁水平越低,高血壓作為無法治愈的慢性病,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對并發(fā)癥的恐懼[24],正確對待疾病的患者可更好地控制血壓,更少出現(xiàn)抑郁等負面情緒。有飲酒習慣的老年人抑郁得分越低,陶慧文等[25]發(fā)現(xiàn)飲酒是抑郁的保護因素,可能與飲酒能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有關。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處于相對較高程度。除性別和文化程度兩個不可控因素外,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來源、血壓水平、配偶健康、飲酒史是導致其焦慮及抑郁的主要影響因素,故在加強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管理的同時,也需要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配偶狀況予以關注,提高老年人社會支持水平,改善其焦慮抑郁情況,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助力健康老齡化。最后,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受CLHLS問卷條目影響,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某些潛在影響,盡管如此,本研究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郁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期望未來有更詳盡的調查能幫助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現(xiàn)狀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