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發(fā)蕊 許棟
不可逆的氣流限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inic obstructive pulimonary disease,COPD)主要病理特征,與肺對有毒粒子/氣體的異常炎性反應相關[1]。研究表明,隨著生活方式、環(huán)境的發(fā)展,COPD已成為導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且其發(fā)病率、病死率趨于逐年升高,對社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3]。肺氣腫作為常見影像學表現(xiàn),已被認定是其重要表型。在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病過程中肺部產(chǎn)生異常炎性反應釋放炎性介質(zhì),如白介素、C反應蛋白等,是評估炎性反應的常用評價指標,但缺乏可靠的預測診斷指標[4,5]。相關研究表明,血清不規(guī)則趨化因子(CX3CL1/FKN)作為跨膜糖蛋白,其生化特征、染色體定位等均表明其在白細胞向內(nèi)皮細胞趨化的分子控制機制中發(fā)揮獨特作用,而由Clara細胞分泌合成的Clara 細胞分泌蛋白(CC16)具有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活性,是促進COPD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6,7]。有研究指出,GULP1作為調(diào)控凋亡細胞的吞噬關鍵蛋白,在COPD凋亡細胞清理缺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8]?;诖?,通過檢測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血清CX3CL1/FKN、CC16、GULP1表達,了解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生情況及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9.00±11.90)歲;同期選取100例體檢健康人員為對照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9.5±14.02)歲。按照是否合并肺氣腫將觀察組分為COPD患者43例,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55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中COPD相關診斷標準[9];均為穩(wěn)定期COPD患者,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健康人員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
1.2.2 排除標準:心肺、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損傷者;合并基礎疾病、免疫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既往有氣管插管病史;合并影響呼吸系統(tǒng)的嚴重疾病者;近期內(nèi)吸入/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者;長效應用抗膽堿能藥物。
1.3 觀察指標
1.3.1 肺功能檢測:采用Master Screen肺功能儀檢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xiàn)EV1)、FEV1/FVC%水平,均測量>3次,保留3次最佳數(shù)值,取其平均值。
1.3.2 血樣采集:于接診當日抽取所有受試者5 ml空腹靜脈血,置于EDTA抗凝管中,離心處理10 min(轉速:3 000 r/min,離心半徑12 cm),分離上清,于-20℃下低溫保存。
1.3.3 CX3CL1/FKN、CC16含量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受試者CX3CL1/FKN、CC16含量,檢測時酶標板分別設空白孔、標準孔、待測樣品孔,每孔內(nèi)均加入50 μl稀釋液,空白孔、標準孔、待測樣品孔內(nèi)分別加入樣品稀釋液、標準品、待測樣片各 50 μl,輕晃均勻,酶標板覆膜,室溫孵育2 h。孵育結束后棄孔內(nèi)液體,甩干,采用洗滌液反復清洗反應板。每孔內(nèi)加入CX3CL1/FKN、CC16檢測液100 μl,重新覆膜,室溫孵育1 h,棄孔內(nèi)液體,甩干、洗滌反應板,每孔內(nèi)加入100 μl底物溶液,室溫避光顯色30 min,加入50 μl終止液,輕彈酶標板終止反應。
1.3.4 GULP1表達測定:患者入院接受常規(guī)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首先根據(jù)病情選擇刷檢部位,操作時利用一次性無菌細胞刷輕輕刷取氣道上皮,將刷檢下來的細胞收集于培養(yǎng)液中,離心洗滌后,將其配置為細胞懸液,并進行擴大培養(yǎng),將細胞調(diào)制為所需濃度的細胞懸液用于檢測。采用免疫組化SP染色法對受試者GULP1表達進行檢測,脫蠟、水化等處理后,將其在0.01 mol/L、95℃的枸櫞酸緩沖液中浸泡,并進行熱修復,3% H2O2環(huán)境下培育10 min,滴入山羊血清,26℃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30 min,抽離封閉液、添加一抗(鼠抗單克隆抗體GULP1,1∶1 000),4℃過夜培養(yǎng),PBS洗滌,加入二抗(鼠抗單克隆抗體β-actin,1∶5 000),37℃恒溫條件下孵育30 min,PBS洗滌,顯色,蘇木精復染后洗滌、脫水、透明、封片。采用雙盲法閱片將GULP1蛋白陽性細胞所占總細胞比例分為4等級,陰性:<5%;弱陽性:5%~25%;中等陽性:26%~50%;強陽性:>50%,分別記為0、1、2、3分。每樣本統(tǒng)計20個肺泡腔巨噬細胞數(shù)量,評價每個肺泡腔≥10個巨噬細胞為肺泡巨噬細胞高水平,<10個巨噬細胞為肺泡巨噬細胞低水平。
2.1 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FVC、FEV1、FEV1/FVC水平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FVC、FEV1、FEV1/FVC水平低于COPD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2.2 2組患者CX3CL1/FKN、CC16、GULP1表達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CX3CL1/FKN、GULP1表達水平升高,CC16水平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CX3CL1/FKN、GULP1表達高于COPD患者,CC16水平低于COPD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CX3CL1/FKN、CC16、GULP1表達比較
2.3 CX3CL1/FKN、CC16、GULP1表達與COPD合并肺氣腫肺功能相關性分析 以CX3CL1/FKN、CC16、GULP1表達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CX3CL1/FKN、GULP1與COPD合并肺氣腫FVC、FEV1、FEV1/FVC呈負相關(P<0.05),CC16與COPD合并肺氣腫FVC、FEV1、FEV1/FVC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CX3CL1/FKN、CC16、GULP1表達與COPD合并肺氣腫肺功能相關性分析
2.4 CX3CL1/FKN、CC16、GULP1表達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性分析 以CX3CL1/FKN、CC16、GULP1表達進行相關性分析,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CX3CL1/FKN、GULP1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P<0.05),CC16與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CX3CL1/FKN、CC16、GULP1表達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性分析
2.5 COPD合并肺氣腫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將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病(輕度=0,中重度=1)作為因變量,將 CX3CL1/FKN、CC16、GULP1作為自變量,賦值升高設為1,正常設為0,納入二分類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CX3CL1/FKN、CC16、GULP1為影響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病的因素(P<0.05)。見表5。
表5 COPD合并肺氣腫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2.6 CX3CL1/FKN、CC16、GULP1在COPD合并肺氣腫中的相關性分析 CX3CL1/FKN與CC16呈負相關(r=-0.597,P=0.001);CX3CL1/FKN與GULP1呈正相關(r=0.712,P=0.001);CC16與GULP1呈負相關(r=-0.702,P=0.001)。見表6。
表6 CX3CL1/FKN、CC16、GULP1在COPD合并肺氣腫中的相關性分析
肺氣腫作為COPD重要表型,主要由細支氣管、肺泡壁彈性下降及過度膨脹破裂導致,可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故COPD診斷對預防COPD合并肺氣腫具有獨特意義[10]。
本研究指出,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CX3CL1/FKN、CC16、GULP1表達高于COPD患者、健康者,提示CX3CL1/FKN、CC16、GULP1可能參與COPD合并肺氣腫的發(fā)生發(fā)展。研究表明,炎性反應可促進COPD合并肺氣腫的發(fā)展過程。CX3CL1/FKN作為常見炎性因子,可趨化、激活白細胞參與炎性反應的各個階段,促進炎癥發(fā)生,與肺部疾病的發(fā)展存在緊密關聯(lián)[11,12]。相關研究表明,CX3CL1/FKN在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血清中水平明顯高于COPD患者,證實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存在慢性炎性反應,導致大量炎性因子生產(chǎn),對疾病進展造成影響[13,14]。CC16主要由Clara細胞分泌,具有氣道保護、抗炎、抗氧化及抗腫瘤作用,并參與肺部疾病發(fā)病的病理過程[15]。相關研究表明,在COPD小鼠氣道中CC16免疫染色減少,并與肺部炎癥、肺泡細胞凋亡、氣道重塑存在顯著關聯(lián)[16]。相關研究指出,CC16可能參與COPD合并肺氣腫的發(fā)生,對患者肺功能指標造成影響[17,18]。本研究證實CX3CL1/FKN、CC16參與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病的病理過程。GULP1已證實參與關節(jié)炎、精神分裂癥及癌癥等多種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但臨床中有關GULP1與COPD疾病進展的研究較少[19,20]。有學者指出,GULP1在COPD不同階段肺組織支氣管上皮細胞中表達存在差異,且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21]。本研究表明,COPD合并肺氣腫患者CX3CL1/FKN、GULP1高于COPD患者、健康者,CC16低于COPD患者、健康者,由此表明CX3CL1/FKN、CC16、GULP1參與COPD合并肺氣腫的生理病理過程。同時研究證實CX3CL1/FKN、CC16、GULP1與肺功能指標變化及病情嚴重程度存在相關性,通過檢測上述指標水平,可對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生風險進行早期預測,做好預防措施,從而改善COPD合并肺氣腫發(fā)病率及病死率。
綜上所述,CX3CL1/FKN、CC16、GULP1表達與肺功能指標、病情嚴重程度存在明顯相關性,提示其表達變化能夠有效COPD合并肺氣腫的發(fā)生風險,對COPD合并肺氣腫的預防具有重要裨益,有望成為評估COPD疾病診斷及預后的生物標志物,為COPD合并肺氣腫提供新的臨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