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原
胃潰瘍是臨床上消化內科中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表現為:腹脹、噯氣、腹痛以及嘔血等,若是較為嚴重,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1]。有相關研究顯示,導致胃潰瘍發(fā)病的原因比較多,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非甾體類抗炎癥藥物、胃酸和胃蛋白酶過高、胃十二指腸運動出現異常、環(huán)境與生活因素、精神因素與遺傳因素、吸煙與酗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大量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均會導致胃潰瘍的發(fā)生。伴隨著國民生活飲食習慣的飛速變化,造成國內胃潰瘍發(fā)病率明顯提升,不但會對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還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胃潰瘍出現的關鍵因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造成的[2]。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經過對幽門螺桿菌清除的模式,可以進一促使胃潰瘍可以快速地恢復,將疾病復發(fā)率降低[3]。近幾年,伴隨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顯著提升,臨床中運用藥物四聯的模式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進行干預,其中四聯主要包含:質子泵抑制劑藥物+鉍劑藥物+兩種抗生素藥物。運用聯合藥物治療模式,可以顯著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4]?;诖?本文將主要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研究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采用四聯藥物療法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依據隨機分配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 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5.47±6.28)歲;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45.94±6.4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接受三聯藥物治療模式,藥物包含:阿莫西林膠囊(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03263)劑量為0.1 g/次,口服,2 次/d;克拉霉素片[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156]劑量為500 mg/次,口服,2 次/d;奧美拉唑(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430)劑量為20 mg/次,口服,2 次/d,療程為14 d。
1.2.2實驗組 患者接受四聯藥物治療模式,藥物包含:雷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91]劑量為20 mg/次,口服,2 次/d;阿莫西林膠囊劑量為0.1 g/次,口服,2 次/d;克拉霉素片(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60227) 劑量為500 mg/次,口服用藥,2 次/d;膠體果膠鉍膠囊 (浙江得恩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288) 劑量為150 mg/次,口服用藥,4 次/d,療程為14 d。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疾病復發(fā)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療效判定標準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患者藥物治療后腹部疼痛、腹賬、惡心等不適癥狀及體征明顯消失,潰瘍愈合過程中己經增長出瘢痕,潰瘍修復較好;有效:患者上腹部一系列不適癥狀有顯著緩解,部分體征有所消失,胃鏡檢查結果提示潰瘍修復面積≥50%;無效:患者上腹部不適癥狀并未得到緩解,甚至有病情加重現象,胃鏡檢查結果提示潰瘍修復面積<50%??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不良反應包含:惡心嘔吐、食欲降低、腹瀉,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越低越好;疾病復發(fā)率越低、幽門螺桿菌根除率越高,治療效果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6.67%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2.3兩組疾病復發(fā)率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比較 實驗組疾病復發(fā)率3.33%低于對照組的33.33%;幽門螺桿菌根除率96.67%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疾病復發(fā)率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比較[n(%)]
胃潰瘍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及作息時間的改變,導致消化潰瘍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與正常生活[5]。如果患者沒有及時地進行治療或者是治療不徹底,就會導致潰瘍穿孔、消化道出血等癥狀的發(fā)生。在臨床上對此類疾病的治療方式包括消化內鏡、介入、手術等方式,但是在治療之后,患者極易出現多種并發(fā)癥,導致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6]。將幽門螺桿菌根除過程中,治療效果可以表現在:幽門螺桿菌被根除后,潰瘍癥狀一般都是不需要接受抑酸治療就可以自行愈合,藥物聯合運用可以將幽門螺桿菌根除,能夠顯著提升抗?jié)儻熜?降低潰瘍復發(fā)率。對于處于接受非甾體類抗炎藥患者將幽門螺桿菌根除,可以預防消化性潰瘍疾病的出現。反復性檢查將排除惡性腫瘤疾病、有非甾體類抗炎藥運用史和胃泌素瘤疾病,難治性質的潰瘍疾病一般都會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將病菌消除,提升治療效果。將幽門螺桿菌根除中,長期的治療效果還包含:阻斷胃黏膜炎癥-萎縮-化生序貫病變,降低胃癌發(fā)病率?,F階段,雷貝拉唑、奧美拉唑被較為廣泛地運用在胃潰瘍治療中,口服奧美拉唑之后,藥物將會與患者胃壁的細胞內質子泵有機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對質子泵活性進行抑制,從而有效地對胃酸進一步抑制。雷貝拉唑屬于苯并咪唑類的衍生物,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患者胃部pH值,起效得相對較為迅速,其具有長時間的抑制性功效,可以給潰瘍修復創(chuàng)造出有效性條件。
阿莫西林與克拉霉素都為抗生素類藥物,阿莫西林具有較強的殺死幽門螺桿菌的功效,還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胃內的酸度,可以有效地對患者的胃黏膜進行保護[7]??死酌顾貙傩滦皖惔蟓h(huán)內脂類型抗生素藥物,和胃酸抑制劑一起有殺死幽門螺桿菌的功效。果膠鉍屬胃黏膜保護劑一類藥物,可以促進胃黏膜分泌,將幽門螺桿菌殺死,從而顯著提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9-12]。
綜上所述,雷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膠鉍聯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效果較為顯著,疾病復發(fā)率較低,安全性較高,該模式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