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斐,劉佳鑫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中國輕工業(yè)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西安 710021)
2-喹啉酮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于各種天然產(chǎn)物中,是一種具有優(yōu)異生物活性且在藥物合成[1~7]和其它領域[8,9]中獲得廣泛關注的含氮雜環(huán)骨架.如,Tasquinimod(他喹莫德)的結(jié)構(gòu)為3,4,5-三取代2-喹啉酮,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潛在的抗腫瘤活性,有潛力用于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研究[10];Indacaterol(茚達特羅,商品名:馬來酸茚達特羅吸入粉霧劑)是一種已上市的平喘藥[11],主要用于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維持治療;替吡法尼(Tipifarnib)是具有N-甲基喹啉酮主體結(jié)構(gòu)的法尼基轉(zhuǎn)移酶抑制劑,在2021年針對治療復發(fā)性或轉(zhuǎn)移性HRAS突變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取得了重大進展[12].另外,其它具有2-喹啉酮骨架的結(jié)構(gòu)也在乙型肝炎病毒、新型靶向抗癌藥物方面有優(yōu)異的表現(xiàn)[13~20](圖1).因此,發(fā)展高效合成2-喹啉酮類化合物的新方法在有機合成領域備受關注.
目前,較為常用的合成2-喹啉酮類化合物的方法有兩大類.第一類是以喹啉氮氧化合物[21~23]或N-烷基喹啉鎓鹽[24]為原料,在不同試劑(酰氯、磺酰氯、三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鹽或高碘酸鈉等)作用下,實現(xiàn)喹啉酮的合成;第二類是以不同類型過渡金屬化合物為催化劑[主要為Pd(OAc)2,Pd(PPh3)Cl2及PdCl2等],通過不同底物分子內(nèi)環(huán)化反應實現(xiàn)喹啉酮骨架的構(gòu)筑[25~30].然而,現(xiàn)有方法普遍存在反應底物復雜、合成步驟冗長及反應條件苛刻等缺點.因此,開發(fā)一種底物易合成、反應條件溫和、官能團耐受度高并且環(huán)保高效的喹啉酮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文以鄰烯基甲酰苯胺衍生物為原料,采用常見催化劑Ir(Ⅲ),在光催化條件下通過分子內(nèi)環(huán)化反應一步合成了2-喹啉酮(Scheme 1).該方法在常溫下進行,操作簡便,官能團容忍度高,以較高的產(chǎn)率得到了一系列2-喹啉酮衍生物,豐富了喹啉酮的合成方法;同時,進一步拓展了光催化的應用范圍.
Scheme 1 Synthetic route of quinolin-2(1H)-ones
Fig.1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active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2-quinolones
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析純,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柱層析硅膠(200~300目),天津科密歐試劑有限公司;醋酸鈀和三(鄰甲基苯基)磷,分析純,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乙酯、甲酸、2-碘苯胺和各種取代基的鹵代苯胺,分析純,上海畢得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碳酸銫、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磷酸氫二鉀、磷酸鉀、醋酸鉀、醋酸銫和醋酸鋰,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乙胺、四氫呋喃(THF)和1,2-二氯乙烷(DCE),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乙酸酐、二甲基亞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1,4-二氧六環(huán)、甲苯、丙酮、甲醇和乙腈,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三(2,2′-聯(lián)吡啶)二氯化釕,分析純,上海薩恩化學技術有限公司;三(2-苯基吡啶)合銥,分析純,上海阿達瑪斯試劑有限公司;曙紅Y,分析純,上海笛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2-苯基吡啶)合銥[Ir(ppy)3],純度98%,上海阿達瑪斯試劑有限公司.
BrukerAVANCEⅢ400 MHz核磁共振波譜(NMR)儀和MaxisUHR-TOF型高分辨質(zhì)譜(HRMS)儀,德國Bruker公司;SGW X-4B型顯微熔點儀,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LED實驗燈,廣州中山前方照明有限公司;愛丁堡FS5型熒光光譜儀,英國愛丁堡公司.
向35 mL耐壓瓶中依次加入1.0 mmol碘代苯胺、1.2 mmol丙烯酸乙酯、0.1 mmol醋酸鈀、0.2 mmol三(鄰甲基苯基)磷、6.0 mmol三乙胺以及3.0 mL CH3CN,在氮氣保護下于120℃下反應6 h.待反應完成后,冷卻,加入30 mL飽和NaHCO3水溶液淬滅反應.用乙酸乙酯萃取,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合并、干燥、濃縮有機相,用硅膠柱色譜[V(石油醚)∶V(乙酸乙酯)=4∶1]進行分離,收集目標產(chǎn)物,得到相對應的鄰烯基苯胺衍生物(Scheme 2).
將1.5 mmol甲酸和1.6 mmol乙酸酐加入圓底燒瓶中,于50℃反應2 h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酸酐待用;將1.0 mmol鄰烯基苯胺衍生物溶于2.5 mL THF中,冰浴下滴加混合酸酐;滴加完畢,將反應體系升至室溫,繼續(xù)攪拌反應2 h.反應完全后,加入飽和NaHCO3水溶液淬滅反應,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干燥、濃縮有機相,經(jīng)重結(jié)晶[V(石油醚)/V(乙酸乙酯)=50∶1]得到目標底物鄰烯基甲酰苯胺衍生物1a(Scheme 2).采用相同方法合成其它鄰烯基甲酰苯胺衍生物1b~1o[31].各化合物的熔點數(shù)據(jù)和質(zhì)譜數(shù)據(jù)列于表1,核磁數(shù)據(jù)經(jīng)與文獻[31]比對確認為目標原料(文獻中無甲酰苯胺核磁有關數(shù)據(jù),此化合物均為異腈合成的中間產(chǎn)物).參照相關文獻報道的方法合成[Ir(dtb-bpy)(ppy)2]PF6[32],{Ir[dF(CF3)ppy)]2(dtb-bpy)}PF6[32]和{Ir(dF(CF3)ppy)2(1,10-Phen)}PF6[33]等實驗中所需的光催化劑.
Scheme 2 Synthetic routes of compounds 1a—1o
Table 1 Melting points(m.p.)and HRMS data of compounds 1a—1o
向10 mL黑色螺帽小瓶中依次加入0.2 mmol鄰烯基甲酰苯胺1a、2%(摩爾分數(shù))PC-B催化劑和0.3 mmol碳酸鉀,以2.0 mL甲醇作溶劑,在室溫下距反應液10 cm處用20 W藍光照射反應12 h;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乙酸乙酯萃取反應液,合并、干燥有機相,過濾,經(jīng)旋轉(zhuǎn)蒸發(fā)除去溶劑,得到粗產(chǎn)品,經(jīng)硅膠柱色譜(石油醚/乙酸乙酯體積比為8~2∶1)純化得到相應的目標化合物2a.采用相同方法合成化合物2b~2o.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質(zhì)數(shù)據(jù)列于表2,核磁共振表征數(shù)據(jù)列于表3,所得譜圖見本文支持信息圖S1~圖S30.
Table 2 Appearance,yields,melting points(m.p.)and HRMS data of compounds 2a—2o
Table 3 1H NMR and 13C NMR data of compounds 2a—2o*
以N-苯基甲酰胺1a為反應底物,二甲基亞砜(DMSO)為溶劑,碳酸鈉(Na2CO3)為添加劑,于室溫下分別以PC-A,PC-B,PC-C,PC-D(結(jié)構(gòu)見圖2),Ru(bpy)3Cl2及Eosin Y為催化劑,反應時間持續(xù)12 h,均檢測到產(chǎn)物2a.其中,在使用PC-B為催化劑時,產(chǎn)率達到了74%(表4中Entries 1~6);以PC-B為催化劑,對溶劑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二氯乙烷、1,4-二氧六環(huán)、四氫呋喃及甲醇進行了考察,結(jié)果表明,當使用甲醇為溶劑時,產(chǎn)率提升至82%(表4中Entries 7~14);最后,對反應中使用的添加劑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當使用碳酸鉀作為添加劑時,反應得到明顯改善,產(chǎn)率提高至93%(表4中Entries 15~21).同時,控制實驗(不添加堿或者避光條件下,表4中Entries 22和23)結(jié)果表明,添加劑和光照都是反應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基于以上結(jié)果,確定了反應最優(yōu)條件:室溫條件下,使用PC-B作為催化劑,碳酸鉀為添加劑,甲醇為溶劑,反應12 h.
Fig.2 Structures of catalyst PC-A,PC-B,PC-C and PC-D
Table 4 Optimiz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a
在最佳反應條件下,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底物進行了普適性考察.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適性.首先,對4號位上有不同類型取代基的苯基甲酰胺進行環(huán)化反應,不論取代基為給電子基團(如甲基、叔丁基等)還是吸電子基團(如三氟甲基、氰基、鹵素等),均能以較高的產(chǎn)率得到產(chǎn)物2a~2x.當R基團位于5號位且為三氟甲基、甲基或甲氧基時,分別以74%,86%和72%的產(chǎn)率得到產(chǎn)物2l~2n;當R基團為甲基且處于6號位時,也能以78%的產(chǎn)率得到相應產(chǎn)物2o.
為進一步了解反應機理,針對模板反應設計了自由基捕獲實驗及熒光猝滅實驗.在自由基捕獲實驗中,使用2,6-二叔丁基對甲酚(BHT)為自由基捕獲劑,在標準條件下,隨著反應進行4,8和12 h均未發(fā)現(xiàn)目標產(chǎn)物2a的生成(Scheme 3).這一實驗現(xiàn)象說明反應可能經(jīng)由自由基歷程.
Scheme 3 Radical scanvenger experiment
Fig.3 Fluorescence burst experiments
測定了底物鄰烯基甲酰苯胺1a的氧化還原電位,發(fā)現(xiàn)光催化劑Ir[dF(CF3)ppy]2(dtbbpy)PF6激發(fā)態(tài)的還原電位[1.21 V(vs.SCE)]能夠?qū)⑵鋯坞娮友趸?5,36].同時,對含有不同濃度弱堿的標準體系[以0.2 mmol化合物1a,2%(摩爾分數(shù)){Ir[dF(CF3)ppy)]2(dtb-bpy)}PF6和2 mL甲醇為標準溶液]的熒光猝滅效率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弱堿的存在能夠提高猝滅效率,進一步降低底物的氧化電位,促進單電子轉(zhuǎn)移(SET)過程(圖3).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jié)果并結(jié)合文獻[37~42]報道,提出了可能的反應機理(Scheme 4).以底物1a為例,首先,光催化劑在光照條件下被激發(fā),得到激發(fā)態(tài)的*Ir(Ⅲ),進一步烯基苯酰胺(1a)經(jīng)由單電子氧化,使其C—H鍵斷裂生成自由基中間體A與Ir(Ⅱ),自由基中間體A經(jīng)過脫羰基形成胺基自由基中間體B.苯胺衍生物的共軛堿ArNH-的氧化電位在-0.9~-1.1 V(vs.SCE)之間,而光催化劑Ir(Ⅲ)還原態(tài)的氧化電位在-1.33 V(vs.SCE),足以使苯胺自由基ArNH·還原為ArNH-.因此,胺基自由基B可以將Ir(Ⅱ)氧化為Ir(Ⅲ)完成催化劑循環(huán),其自身被還原為氨基負離子中間體C,最后胺基負離子親核進攻羰基并脫去乙氧基得到最終產(chǎn)物2a.
Scheme 4 Proposed mechanism of reaction
開發(fā)了一種利用光催化自由基環(huán)化合成2-喹啉酮的新方法,利用該策略以良好的產(chǎn)率得到15種2-取代喹啉酮衍生物.該方法條件溫和、對環(huán)境友好且具有良好的底物適用性,為合成2-喹啉酮的合成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同時也為光催化誘導自由基環(huán)化反應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支持信息見http://www.cjcu.jlu.edu.cn/CN/10.7503/cjcu2022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