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奇
(黔西南公路建設養(yǎng)護有限公司,貴州 興義 562400)
近年來,我國公路工程建設規(guī)模越來越大,通行里程大幅度增長,交通服務能力更加完善。但山區(qū)二級公路由于施工難度大、交通量小、投資有限,其交通安全服務水平相對較低,交通事故頻發(fā),安全問題極為突出[1-2]。因此,亟須加強山區(qū)二級公路安保工程建設,提升交通安全等級,保證行車安全[3]。因此該文研究山區(qū)二級公路安保工程應用與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某山區(qū)二級公路是貴州省交通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路線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地勢崎嶇。海拔在800~1300 m,屬第二階梯范疇。道路長度約94 km,路基寬10.0 m。設計車速40 km/h,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道路原始路面結構較為完整,交通標志、標線及防護欄桿等交通安全設施相對齊全,服務能力符合標準要求,各種防護欄桿性能良好,其抗撞擊等級較高?;炷磷o欄為A級,波形梁、纜索護欄為B級,滿足應用要求。但該線路存在大量的彎道和下坡路段,坡陡彎急,風險較高[4]。
減速標線常用于連續(xù)下坡或彎道半徑較小路段,目的是提醒駕駛員前方路段應減速慢行,使駕駛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車速,避免車輛因速度過快沖出道路或出現(xiàn)其他交通事故。其設置方式有兩種,即:條帶連續(xù)設置和組塊間隔設置。
為最大限度保證車輛通行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優(yōu)化道路線形。對線形實施合理優(yōu)化,能夠有效改變線形不良路段事故高發(fā)的現(xiàn)狀,提高行車安全性。優(yōu)化線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投資較大。
2.3.1 設置條件
安全護欄的主要作用是當車輛失控即將沖出路面時,緩沖車輛沖擊力,防止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交通事故。其材質較為特殊,當受到車輛碰撞時出現(xiàn)彈性變形,緩沖并吸收沖擊荷載,能有效降低事故帶來的危害。
(1)車輛沖撞護欄產生的事故傷害遠遠高于車輛沖出路面造成的傷害。雖然該路段車輛沖出路面事故發(fā)生頻率較高,但也不能設置安全護欄,可采用其他安全措施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
(2)該區(qū)域幾乎不會出現(xiàn)車輛沖出路面的情況,縱然車輛沖出道路造成的事故多于沖撞護欄產生的事故,也應從造價方面實施綜合考慮,為防止不必要的浪費,該路段不設護欄[5]。總之,設置護欄應根據該路段事故等級、事故概率、造價等各方面因素共同確定。
(3)安全護欄設置原則如下:①安全護欄自身對交通通行有一定影響,應結合道路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安全凈區(qū)。②若道路安全凈區(qū)寬度達不到標準要求,車輛沖出路面造成的傷害遠遠高于撞擊護欄產生的傷害。③同一路段設置多種形式護欄時,必須在各種護欄之間采取過渡措施。邊坡、路堤高度與設置護欄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邊坡、路堤高度與設置護欄的關系
2.3.2 護欄種類選擇
選擇護欄種類時,應統(tǒng)籌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首先應具有足夠的抗沖擊性能,最大限度減輕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其次工程成本較低,符合道路建設的投資情況。結合設置道路的具體狀況合理選擇護欄形式,對比各種護欄性能特點,從視覺效果、駕駛安全性、舒適性、協(xié)調性等角度進行分析,并綜合成本、環(huán)境及維護等各個方面,共同確定。
防撞桶一般用在彎道、匯入口、橋頭護欄及道路交叉口等危險系數(shù)較高的部位,具有警示、緩沖作用。其材質大部分為玻璃鋼,為增加自重,提高防撞性能,通常在桶內裝入約2/3桶高的細砂[6]。其表面粘貼紅白相間的反光膜,起警示作用。根據路段及風險等級的不同,防撞桶設置數(shù)量也存在較大差異,在資金相對寬裕的條件下,應盡量多設置防撞桶,各防撞桶通過鋼帶相連,以增強整體防撞性能,其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防撞桶示意圖
導致隧道交通事故的因素較多,結合相關調查數(shù)據和隧道具體特征,在其進出口位置采取交通安全措施如下:
(1)臨近入口位置合理安裝減速帶。減速帶能有效降低行車速度,并向駕駛人員傳遞警示信號,便于駕駛員保持警惕,防止交通事故發(fā)生。
(2)增加路面附著系數(shù)。為有效增強車輛剎車效果,應適當提升隧道內部道路附著系數(shù),合理減小剎車長度,確保行車安全。常用的提高摩擦系數(shù)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定期清掃路面,保持路面清潔、干燥,對路面實施拉毛處理,增大車胎與路面摩擦力,提高剎車效果[7]。
(3)隧道內通常為水泥路面,其性能與外部瀝青面層存在較大差異。應在進入隧道前100 m位置完成路面過渡,防止進入隧道前后路面色差較大,對駕駛人員視覺造成不良影響,增加交通風險。
(4)公路交通設施中,隧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交通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為交通事故易發(fā)路段。因此,在其內部設置交通安全防護設施尤為必要,其具體設施包括路緣石、邊線護欄等。采用增高路緣石及安裝邊線護欄,能有效阻止車輛碰撞隧道側壁,提升交通安全等級,降低事故傷害,確保駕乘人員生命安全。
(5)安裝危險標志、信號及標牌。在隧道入口位置安裝信號燈,并在醒目位置設置隧道標識,警示駕駛人員提前作出反應,降低車速。
(6)嚴禁車輛超載運輸,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檢查,并加強交通巡視,杜絕危險車輛駛入隧道。
為保證平面交叉口交通通行水平,確保行車安全,應采取的安全保障技術如下:
(1)實施交通管制,如采取封閉部分車道、通過環(huán)形交通等形式改變車輛通行方向,采用交通信號燈引導車輛通行,科學組織左轉車輛與直行車輛有序通行。
(2)交通渠化主要是利用標線和導流島聯(lián)合的方式實現(xiàn)交通分流,最大限度實現(xiàn)平面交叉的標準要求。較為常用的渠化方式主要包括:①利用交通島,控制行車方向。②利用交通島,控制行車速度及車道寬度,避免超車。③設置關鍵性交通安全設施[8]。
(3)設置專用通道,對車輛實施分流,結合行車道寬度及各方向交通量大小,科學進行車道組合和劃分。
(4)合理設置交叉口間距。平面交叉口布設的合理性直接決定交通安全,若交叉口間距設置不合理,勢必會增加交通事故發(fā)生率[9]。
(5)為了保證交通安全,交叉口應設置人行橫道、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10]。
如圖3所示,為2015—2021年同比交通事故圖,2021年主要為采取安保工程后1、2、3月交通事故發(fā)生數(shù)量。經綜合對比能夠發(fā)現(xiàn),實施安保工程后2021年交通事故數(shù)顯著低于近3年與近6年交通事故的平均值。
圖3 2015—2021年同比交通事故
對2020年交通事故進行累積,得到2015年后交通事故總和,并通過灰色法則預測,得到一年內的預測信息。根據2020年實施后數(shù)據對事故總數(shù)實施預測,得到新的預測曲線,并對兩組數(shù)據進行整合,得出安全防范工程實施前、后的預測數(shù)據,并計算差值,匯總如表1所示。
表1 交通事故總數(shù)預測
通過表1能夠看出,安保工程實施前、后12個月內,交通事故預測總數(shù)降低23.8起,占2020年全年交通事故總數(shù)的30%,充分證明實施安保工程能有效解決該路段交通事故頻發(fā)的現(xiàn)狀。結合上述交通事故相關數(shù)據,繪制出2020—2021年同比交通事故預測曲線圖,如圖4所示。
通過圖4能夠看出,實施安保工程交通事故預測曲線處于未實施安保工程預測曲線下方,安保工程導致交通事故數(shù)量發(fā)生了改變。這充分表明,采取安保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發(fā)生率,保證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圖4 2020—2021年同比交通事故
綜上所述,以某山區(qū)二級公路路段為例,系統(tǒng)性分析了其交通安全設施應用現(xiàn)狀,旨在結合山區(qū)二級公路具體情況。根據寬容性設計原理,對其采取更加科學完善的安保工程技術措施并對實施后的實際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充分證明,該公路實施安保工程后,交通事故明顯減少,交通安全性能顯著提升,值得積極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