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冉
中秋登海岱樓作詩帖 草書 紙本墨筆 25.2cm×36cm 北宋 米芾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帖是米芾中秋登海岱樓時所作。海岱樓位于江蘇漣水,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雅士登臨賦詩的勝地。米芾擔任漣水軍使期間,最喜歡游覽的地方就是海岱樓。他曾將海岱樓比喻為月亮上的廣寒宮,感慨立于此樓上眺望淮河入海處遼闊壯麗的景色,頗有遺世獨立的感覺。
閏中秋月帖 楷書 紙本墨筆 35cm×44.5cm 北宋 趙佶 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是宋徽宗趙佶中秋賞月即興之作。作品是其典型的“瘦金體”,筆畫細瘦如“筋”,舒展飄逸卻挺拔有力,氣韻生動且不失蒼潤,有濃郁的書卷氣息。
中秋貼 行草 紙本墨筆 27cm×11.9cm 晉 王獻之 故宮博物院藏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乾隆皇帝譽為“三?!敝弧T瓰樾袝?行32字,后被割去2行,現(xiàn)僅存3行22字。釋文曰:“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睙o署款。此帖行草相間,氣韻貫通,雄渾奔放。
月下把杯圖 絹本設色 25.7cm×27.6cm 南宋 馬遠 天津博物館藏
圖繪郊外山腳一隅,月夜里翠竹隨微風擺動,圓月高懸空中;兩友人把酒賞月,三小童立于一旁;案幾上擺放著供品,四周花竹掩映,點出月下花前之詩意。全圖筆墨簡潔,意境清幽淡遠。
月夜看潮圖 絹本設色 22.3cm×22cm 南宋 李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南宋時的臨安,人們在中秋夜觀錢塘江漲潮的情形。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精妙的樓閣與滾滾而來的浪潮,成功展現(xiàn)了“江天一色,孤帆一片天邊來”的寥廓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