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蹦菢予F骨錚錚的一代名臣于謙竟然也有如此繾綣情思,讀來不由心生喜歡,而欣欣然了。
古今中外,關(guān)于讀書、愛書者大有人在。有關(guān)讀書的逸聞趣事、名言警句、詩詞歌賦更是不勝枚舉。一直都自詡是愛書之人,卻從未認真去寫一篇關(guān)于讀書的文字。因為很多時候,越是喜歡,卻越是舍不得去觸碰。這是一種臻于極致的喜歡,不過累積多年,時至今日,傾我心力,聊以數(shù)語,訴我衷腸吧!
讀書,原是樂事。翁森曾寫《四時讀書樂》,歷來為人所稱道。尤喜春日一句: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真是清新可人的小景!手捧一卷,不經(jīng)意間抬眉,卻是映了滿窗的綠意,何須把那春草盡數(shù)除去呢?閑來讀書,讀綠意,也讀這春光,莫不是至樂之事么?因讀書便得心靜如水,處之安然,也才于這世間種種,有了淡定的欣賞與從容的氣度,才有了“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的高潔風骨。
讀書,亦可潤顏。曾國藩說:“書味深者,面自粹潤?!币饧醋x書體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純粹、滋潤。那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外露,所謂境界的高遠,格局的遼闊,當如是。當你于文字中走進了滄桑的歷史,感受了偉人的襟懷,體悟了美麗的真諦,心胸自然會澄澈而博大。無論眼神,無論言語,無論舉止,莫不是真真切切的美好了。想來東坡居士眼中的董傳必是如此,否則便不會留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千古佳句了。眼前不由浮現(xiàn)出峨冠博帶光照塵寰的屈子,文采風流超凡脫俗的詩仙李白,還有才華絕代輝映古今的易安居士……
讀書,更為凈心。臺灣作家林清玄說,讀書,是為了看見世界的光。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凡夫俗子所追尋的,而書籍,就是辨別良莠幫你打開通向世界文明之巔的那扇窗。沒有了書,我們的眼睛該是多么的空洞無物,我們的心靈該是多么的貧瘠荒蕪,我們的生命該是多么的萎靡干枯!想起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說的那句話:“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一語道出所有愛書人的心聲,誠如斯言!有了書的陪伴,生命便兀自芬芳。
一卷在手,墨香盈袖。
這一生,唯愿與書相依,相伴。捧卷在手,莫不是與最明媚時光相擁時。從春花讀到秋月,從夜雪初霽讀到朝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歲月寂然運行中。心靈因書,時而大慟,時而微喜,時而寒霜徹骨,時而微風拂面,墨香盡滿衣……此番種種,皆是生命里豐實盈然的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