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生,劉亞娜,張曉鳴
毛細支氣管炎是好發(fā)于2~6個月嬰幼兒的一種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發(fā)病原因是患兒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且據(jù)相關研究[1-2]表明,約80%的患兒是由該原因引發(fā)的毛細支氣管炎?;加忻氈夤苎椎幕純撼霈F(xiàn)肺部哮鳴音及喘息等癥狀,隨病情逐漸加重還可能出現(xiàn)煩躁不安、口唇發(fā)紺、面色蒼白等癥狀[3]。故對于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應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氧療、藥物治療為目前治療毛細支氣管炎較為常用的方式,而重組人干擾素α1b為近些年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常用藥物,但其劑量的使用也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4]?;诖?,本研究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應用不同劑量重組人干擾素α1b進行治療,分析不同治療劑量對患兒肺功能、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51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治療劑量(高劑量:4 μg/kg;小劑量:2 μg/kg)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小劑量74例)和研究組(高劑量77例)。對照組男40例,女34例;年齡3~10(7.14±2.25)月;病程2~13(6.76±1.19)天;家庭背景:城市39例、農(nóng)村35例。研究組,男45例,女32例;年齡2~10(6.52±2.46)月;病程3~15(7.13±1.25)天;家庭背景:城市42例、農(nóng)村35例。納入標準:(1)2組患兒均符合毛細支氣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5];(2)臨床資料完整;(3)發(fā)病至就診時間≤15 d;(4)年齡<2歲。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及危機病癥,存在心、肝、腎等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2)存在藥物或食物過敏史者;(3)既往存在喘息病史者;(4)近3個月內(nèi)接受抗病毒或其他藥物治療者。2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2組均予以常規(guī)基礎治療,即患兒入院后予以布地奈德混懸液(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0.5 mg,批準文號H20140474)0.5 mg聯(lián)合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上海信宜金朱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199902333,規(guī)格:2.5 mg)2.5 mg混合加入生理鹽水2 mL霧化吸入,2次/天,每次治療時間10~15 min,治療5~7天。在上述基礎上,研究組予以重組人干擾素α1b注射液(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0040,規(guī)格:10 μg)每次4 μg/kg,對照組予以重組人干擾素α1b注射液每次2 μg/kg,均予以霧化吸入,具體方法如下:將重組人干擾素α1b注射液溶于生理鹽水中至總體積為2.5 mL,應運用PARI空氣壓縮泵霧化器進行治療,調(diào)節(jié)參數(shù):流量>6 L/min,20 min內(nèi)治療完畢,2次/天,均連續(xù)治療5~7 d。
1.3 觀察指標 (1) 臨床療效:治療7 d后進行判斷。顯效:用藥治療后,患者咳嗽、喘息、發(fā)熱、肺部哮鳴音、三凹征等臨床癥狀均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均較用藥前緩解,肺部仍存在少許哮鳴音或消失;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或加重[6]??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 肺功能:治療前及治療后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頻率(respiratory resistance,RR)、潮氣量(volume tidal,VT)、呼氣吸氣時間比(inspiratory time/expiratory time,Ti/Te)、達峰時間比(time to tidal peak expiratory flow/expiratory time,tPTEF/tE)。(3)炎性因子: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抗凝、離心,隨后將分離的血漿置-20 ℃保存,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IL-4、炎性因子干擾素-γ(interferon,IFN-γ)、IL-10水平。(4)免疫功能: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抗凝、離心,隨后將分離的血漿置-20 ℃保存,采用流式細胞分析儀檢測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水平。(5)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
2.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1%,對照組為87.84%,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2.2 2組患兒肺功能比較 治療后,2組患兒肺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研究組RR、Ti/Te水平低于對照組,VT、tPTEF/tE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兒治療前、后RR、VT、Ti/Te及tPTEF/tE水平比較
2.3 2組患兒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后,2組患兒炎性因子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研究組IL-4、IFN-γ水平低于對照組,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兒治療前后IL-4、IFN-γ、IL-10水平比較
2.4 2組患兒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后,2組患兒免疫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研究組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2.5 2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2組患兒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研究組出現(xiàn)3例惡心嘔吐、1例腹瀉情況,占比5.19%;對照組出現(xiàn)1例惡心嘔吐、1例腹瀉情況,占比2.70%,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14,P=0.433)。
毛細支氣管炎起病急、病情復雜,病變主要發(fā)生在細小的支氣管上,屬于特殊類型的肺炎[7]。喘鳴、喘憋、三凹征為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特點。此外,毛細支氣管好發(fā)于2歲以下嬰幼兒,由于患兒年齡小,用藥需謹慎,故臨床上常予以霧化吸入性治療為主[9]。
重組人干擾素是一種作用于病毒的人白細胞干擾素,其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可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從而刺激細胞產(chǎn)生抗病毒蛋白,有著較強的抗病毒功效[10]。有相關研究[11]表明,重組人干擾素α1b可明顯抑制病毒擴散,被臨床廣泛應用于各種病毒性疾病的輔助治療及預防中。本研究通過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予以不同劑量重組人干擾素α1b進行治療,對比不同劑量的藥物的臨床應用。結果顯示,采用低劑量的對照組與采用高劑量的研究組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這與M Czerwiński等[12]學者報道相似,表明不同劑量的重組人干擾素α1b均可有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RR、VT、Ti/Te、tPTEF/tE水平改善幅度更大,這表明高劑量的重組人干擾素α1b顯著改善患兒的肺功能,這與以往研究[13]結果類似。當毛細支氣管出現(xiàn)阻塞時,患者的肺功能也會受到明顯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隨著呼氣時間的明顯延長,RR、Ti/Te水平會出現(xiàn)逐漸降低的情況,VT、tPTEF/tE水平會呈現(xiàn)逐漸上升情況,且毛細支氣管的阻塞情況也隨之變化。由于經(jīng)霧化吸入后可加快支氣管痙攣的緩解,而增加用量可使分泌物、壞死細胞的清除效果得以提升,從而進一步的改善患者支氣管狹窄及阻塞的情況,繼而促進小氣道功能的恢復。
有較多學者[14]指出,重組人干擾素α1b通過霧化吸入后,可有效抑制病毒對于細胞的復制,同時可快速的將病毒清掃,增強纖毛運動,抑制患兒氣道炎癥狀態(tài)。但Wiater等[15]研究也表明,重組人干擾素α1b的效果與使用劑量相關。IFN-γ是一種具有廣泛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淋巴因子,在人體內(nèi)起到免疫調(diào)控的作用,可促進抗原呈遞和提高巨噬細胞溶酶體活性;IL-4、IL-10參與機體的炎性反應,是臨床公認的炎癥因子[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患兒IL-4、IFN-γ、IL-10水平均明顯改善,但研究組患兒IL-4、IFN-γ、IL-10水平改善幅度更大,這與李成周等[17]結果相似。說明高劑量的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的表達,改善患兒機體免疫狀態(tài)及體免疫功能,以達到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目的。
相關研究[18]表明,T淋巴細胞亞群參與了毛細支氣管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CD4+可誘導和增強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免疫應答,而CD8+是一種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具有抑制CD4+及誘導靶細胞凋亡的作用[19]。當機體處于正常狀態(tài)時CD4+、CD8+保持一定的比例,功能上相互影響,相互拮抗,共同維持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平衡。亦據(jù)研究[20]指出,毛細支氣管炎患兒CD4+、CD4+/CD8+水平下降,而CD8+水平升高,表現(xiàn)免疫功能存在受損現(xiàn)象。本研究中患兒治療前CD4+、CD4+/CD8+水平檢測結果與上述研究變化水平相似,治療后2組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下降,研究組變化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表明高劑量的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能夠改善患兒的免疫功能。且2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xiàn),表明藥物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不同劑量重組人干擾素α1b均可有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但高劑量治療較低劑量效果更為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兒肺功能、炎性癥狀、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