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萍,段濱紅,杜馥曼,向朝峰,卞丙鳳
黑龍江省醫(yī)院內分泌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36
妊娠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是引起妊娠不良結局的危險因素之一[2],妊娠不良結局包括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早產兒、巨大兒、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出生缺陷等。GDM孕婦其后代發(fā)生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GDM患者需要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才能減少這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生活方式的干預是GDM治療的基礎[3],如果在此基礎上控制血糖1周,仍不達標時(2 hPG>6.7 mmol/L或FPG>5.3 mmol/L),就需要藥物控制血糖[4]。目前主要治療藥物是胰島素,一般有兩種胰島素輸注方式,一種方式是傳統(tǒng)的多次皮下注射法,另一種是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法(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這種治療方法給患者帶來了多次反復注射造成的極大痛苦,同時伴有血糖控制不理想、達標時間長、血糖波動大等缺點。CSII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控制血糖的輸入裝置[5],它也能模擬人體正常生理胰島素的分泌,能夠快速安全地控制血糖。本研究選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黑龍江省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50例GDM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CSII治療和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療結束后分析不同治療方式治療前后的血糖控制情況及妊娠母嬰結局?,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內分泌科住院的50例孕婦,將孕婦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孕婦平均年齡(28.36±2.52)歲;平均孕周(27.69±4.22)周。對照組孕婦平均年齡(28.18±2.61)歲;平均孕周(27.61±3.62)。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過OGTT試驗確診GDM,GDM診斷標準:采用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6],孕期任何時 間 行OGTT,5.1 mmol/L≤FPG<7.0 mmol/L,OGTT 1 h血糖≥10.0 mmol/L,8.5 mmol/L≤OGTT 2 h血糖<11.1 mmol/L,任1個點血糖達到上述標準即診斷GDM;②患者通過飲食控制1周后血糖仍不達標:FPG≥5.3 mmol/L或2 hPG≥6.7 mmol/L;③具有較好的治療依從性者。
排除標準:①孕前有糖尿病病史者;②甲亢患者;③有心、腎、肝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④有習慣性流產史者;⑤彩超顯示前置胎盤史者;⑥宮頸口松弛癥患者;⑦惡性腫瘤患者;⑧有精神類疾病者;⑨孕期發(fā)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
1.3.1 一般治療根據患者的一般情況、孕周給予科學體質量管理,制訂健康合理的飲食及健康運動訓練計劃,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自我血糖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調整胰島素用量。
1.3.2 胰島素治療觀察組應用微泰貼敷式胰島素泵裝置(MTM-1)技術,根據正確技術步驟安裝胰島素泵,胰島泵設備中應用的藥劑是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即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對照組則每天三餐飯前應用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每日睡前應用基礎胰島素類似物,即地特胰島素注射液進行皮下注射。兩組初始胰島素總劑量設定為0.2 U/(kg·d),觀察組基礎率和餐前大劑量比例為4:6。對照組基礎胰島素與餐前胰島素的比例為4:6。根據每日空腹、三餐開始前、三餐后的2 h、睡前和翌日凌晨約3:00空腹血糖濃度水平,調整胰島素泵及皮下注射胰島素的劑量。
所有研究對象在早晨抽血試驗前1 d空腹8~12 h,晨起后抽取靜脈血并送往血液生化室測定血漿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并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記錄實驗室結果,記錄總胰島素劑量、血糖達標的時間。觀察兩組妊娠期并發(fā)癥,包括胎膜早破、羊水過多、早產、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黃疸。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較對照組短,胰島素用量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達標及胰島素用量比較(±s)
表1 兩組血糖達標及胰島素用量比較(±s)
?
治療后,兩組FPG、2 hPG、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
?
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n(%)]
近年來糖尿病患病數(shù)量呈快速增長趨勢,GDM患者數(shù)量也逐步上升。據統(tǒng)計,中國大陸GDM的發(fā)生率為14.8%,這表明中國可能是世界上GDM患者最多的國家[7]。二孩政策的放開及我國晚婚晚育人群的增加,引起高齡產婦增多、孕前體質量超標、孕期體質量增長過快等問題,這些因素均是引起GDM的原因。GDM是在妊娠期發(fā)生的葡萄糖代謝異常,對母親及嬰兒結局有直接危害,可出現(xiàn)妊娠期高血壓、難產、早產、胎兒發(fā)育異常、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低血糖等。GDM已被確定為影響母嬰預后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對于GDM患者來說,早期干預治療不僅是為了改善孕產婦健康,也是為了減少后代疾病患病率[8-9],因此,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GDM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10]。傳統(tǒng)上的胰島素注射治療方式為胰島素直接皮下注射,方法為每日三餐進食前及每晚睡前給予胰島素皮下注射。這種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的治療方式存在很多缺點:①注射次數(shù)多;②兩種不同胰島素注射給患者帶來不便,容易出現(xiàn)注射錯誤;③引起血糖波動,出現(xiàn)低血糖;④血糖達標時間長[11]。CSII治療在GDM患者控制血糖上取得較好的效果[12]。CSII一種胰島素輸注裝置,它能直接模擬人體正常胰島素分泌模式,可以根據患者血糖情況進行胰島素劑量的增減,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與多次反復皮下注射胰島素方法相比,CSII治療主要優(yōu)勢包括:①胰島素泵設計科學合理,操作靈活簡便,避免胰島素皮下多次注射的痛苦,而且患者能夠結合個人血糖情況適時調整胰島素用量[13-14];②CSII輸注精準,避免因胰島素過量引起的低血糖;③CSII治療時患者血糖達標時間縮短,對胰島β細胞具有保護作用[15-17]。研究數(shù)據表明,CSII能模擬生理胰島素的分泌,持續(xù)輸注胰島素到患者皮下,安全性高,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使GDM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減少各種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8-19]。
本研究表明,與多次皮下注射的GDM相比,觀察組孕婦的血糖達標時間更短,胰島素用量更少,F(xiàn)PG、2 hPG、HbA1c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P<0.05),說明CSII對患者控制血糖是較好治療方案。CSII治療方案不僅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時改善了孕婦的臨床癥狀,降低孕婦不良妊娠結局[20]。本研究觀察組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CSII治療方案是有優(yōu)勢的,而且確實對妊娠結局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目前收集樣本量相對較少,有待進一步開展大規(guī)模跟蹤研究,并注重對母嬰妊娠結局遠期影響的追蹤和隨訪,可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方向。
綜上所述,CSII可以較好地控制GDM的血糖水平,減少妊娠不良結局,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GDM的有效手段,建議將CSII廣泛應用于GDM孕 婦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