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彩霞,姜佳燕
(1.紹興市越城區(qū)皋埠街道辦事處,浙江紹興 312000;2.紹興市越城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紹興 312000)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糧食產(chǎn)量及糧食安全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水稻作為全球50%人口的主食,無論出于何種原因,作物歉收都會對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1]。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等水稻蟲害每年可造成水稻大量減產(chǎn),為有效保證糧食產(chǎn)量,各類農(nóng)藥被應用于防治水稻害蟲。
新煙堿類農(nóng)藥由于其廣譜、高效、內(nèi)吸性好等優(yōu)點被用于防治水稻害蟲。然而有報道稱,目前稻飛虱等水稻害蟲對煙堿類農(nóng)藥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藥性[2-4]。呋蟲胺屬于第三代新煙堿類農(nóng)藥,對刺吸式害蟲具有優(yōu)異的防治效果,同時靶標害蟲抗藥性低,對人畜安全,有望代替其他煙堿類農(nóng)藥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5-7]。本文使用市面上常見的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種的安全性進行評價,同時探究其對水稻褐飛虱的田間防治效果,為呋蟲胺在浙江省的合理使用和推廣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購自四川國光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種3 個:中早39(早秈稻)、浙粳96(晚粳稻)、甬優(yōu)1540(雜交晚稻)。
將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配制成濃度為150 mg·L-1、300 mg·L-1、600 mg·L-1的藥液。準確稱取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1.00 g,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即配制成600 mg·L-1的呋蟲胺藥液。量取600 mg·L-1呋蟲胺藥液500 mL,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即配制成300 mg·L-1呋蟲胺藥液。量取300 mg·L-1呋蟲胺藥液500 mL,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即配制成150 mg·L-1呋蟲胺藥液。
水稻種子使用清水浸種,3 d 后取出催芽,待芽長0.1~0.3 cm 時,選取長勢一致的水稻芽播種到花盆中,3 個水稻品種,每個水稻品種設4 個處理,4 個處理分別為150 mg·L-1呋蟲胺藥液處理、300 mg·L-1呋蟲胺藥液處理、600 mg·L-1呋蟲胺藥液處理和清水處理(CK),每個處理4 次重復,1 個重復播種1 盆,每盆播種1 粒。播種后置于溫室內(nèi),待其出全苗后進行噴藥處理,用噴霧器按濃度從低到高的順序噴灑藥液,以整株幼苗濕潤為標準,噴霧完4 h 后將花盆移入溫室培養(yǎng)??刂茰厥覝囟葹椋?5±1)℃、相對濕度為75%±5%、光周期為12L/12D。
于噴藥后21 d 對水稻植株進行藥劑安全性調(diào)查。
噴霧處理24 h 后正常栽培管理,根據(jù)《農(nóng)藥對作物安全性評價準則 第1 部分:殺菌劑和殺蟲劑對作物安全性評價室內(nèi)試驗方法》(NY/T 1965.1—2010)對藥劑安全性進行評價。調(diào)查21 d 后水稻植株葉片變色、壞死、畸形、萎蔫等情況,分別記錄噴霧后、21 d 后水稻植株高度,評價藥劑對作物株高生長速率、植株形態(tài)的影響[2]。
在浙江省紹興市皋埠街道開展田間試驗,田間試驗包括3 個處理區(qū)和1 個對照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為100 m2,每個小區(qū)之前存在一個緩沖區(qū)。水稻生長期間需要保持田間無雜草,其他管理措施與一般田間管理相同。
按照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推薦劑量60 g·hm-2、90 g·hm-2、120 g·hm-2用于田間褐飛虱防治。于水稻害蟲低齡幼蟲危害初期施藥1 次,調(diào)查施藥后第3 d和第7 d 的褐飛虱殘留活蟲數(shù)。調(diào)查方法采用《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蟲劑防治水稻飛虱》(GB/T 17980.4—2000)推薦的平行跳躍法,每個小區(qū)調(diào)查10 點,每點兩叢,調(diào)查時拍打稻叢,統(tǒng)計稻叢間水面漂浮的褐飛虱數(shù),計算蟲口減退率及防治效果[8]。
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 22.0,數(shù)據(jù)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19 進行處理。
針對浙江省早秈稻、晚粳稻、雜交晚稻的主栽品種中早39、浙粳96、甬優(yōu)1540,采用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企業(yè)田間試驗推薦劑量的1 倍、2 倍、4 倍噴施水稻,觀察21 d 后藥劑對水稻的藥害情況。如表1 所示,0 表示植株生長正常;+表示藥害程度輕微,對植株較安全;++表示藥害程度一般,有輕微藥害;+++表示藥害較大;++++表示植物嚴重藥害。結果表明,在所使用的呋蟲胺劑量下,供試水稻均未產(chǎn)生藥害,水稻長勢良好。
表1 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水稻植株的生理藥害 單位:株
施藥后觀察水稻生長情況,測量施藥前和藥劑處理21 d 后水稻的植株高度,并計算生長速率抑制率。如表2 所示,在不同劑量下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水稻植株生長速率無影響,對中早39 的最大生長速率抑制率為-2.15%±5.80%,對浙粳96 的最大生長速率抑制率為-2.06%±3.42%,對甬優(yōu)1540 的最大生長速率抑制率為-0.54%±5.18%。不同藥劑濃度處理組對各水稻主栽品種生長速率抑制率沒有顯著差異。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即使在4 倍推薦施用劑量下使用,也不會對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種的生長造成影響,對水稻作物是安全的。
表2 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筆者采用廠家推薦的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劑量60 g·hm-2、90 g·hm-2、120 g·hm-2,用于水稻田間褐飛虱防效調(diào)查。如表3 所示,清水對照組蟲口減退率為-9.6%,說明在不加控制的條件下,田間褐飛虱數(shù)量增加。60 g·hm-2處理組在藥劑處理3 d 后防效達到60.8%,7 d 后防效達到79.0%;90 g·hm-2處理組在藥劑處理3 d 后防效達到71.3%,7 d 后防效達到87.8%;120 g·hm-2處理組在在藥劑處理3 d 后防效達到83.9%,7 d 后防效達到93.3%。結果表明,隨著呋蟲胺有效成分的增加,蟲口減退率和防效提高,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各處理組對水稻褐飛虱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表3 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對褐飛虱田間防治效果
本文探究了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在1 倍、2 倍、4 倍推薦劑量下對水稻的安全性。結果表明,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在試驗劑量下對水稻作物是安全的,且水稻田間藥效試驗顯示,試驗藥劑噴霧7 d 后,各處理組對褐飛虱防效在81.7%以上。因此,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作為第三代新煙堿類農(nóng)藥可用于防治水稻褐飛虱,同時對浙江省3 種水稻主栽品種較安全,不易產(chǎn)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