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孫信成,薛鑫,張忠武,黃琳,蔣萬,康杰,王楨
(常德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別名癩葡萄、涼瓜,為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是中國南方常食蔬菜,嫩果供食,每100 g嫩果含有水分94 g、蛋白質0.7~1.0 g、碳水化合物2.6~3.5 g、維生素C 56~84 mg及其他礦物質;苦瓜果實內含有一種具有特殊苦味的糖甙,可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并可除邪熱解勞乏,明目解毒[1,2]??喙习凑展麑嶎伾梢苑譃榫G苦瓜和白苦瓜,按照果實形狀分為長棒性、紡錘形、長圓錐形和短圓錐形等。選擇合適的苦瓜品種,配合使用設施高效栽培技術,在蔬菜生產(chǎn)中就可以達到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目的[3]。本研究將早秀F1作為設施大棚的苦瓜新品種,總結了苦瓜設施高效栽培技術,以期對蔬菜設施生產(chǎn)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早秀F1為湖南省常德市天成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培育的雜種一代苦瓜品種,根系發(fā)達,主要分布于20~30 cm表層土內;莖蔓生,側蔓較多;葉片青綠色,掌狀5~7裂;花為黃色,雌花率高,主蔓第1雌花節(jié)位8~12位,連續(xù)結果能力強,以主蔓結瓜為主;果實長棒形,瘤狀突起明顯,嫩果果皮為淺綠色,上下粗細均勻,光澤度好;種子位于果瓤內,盾狀、偏平,種皮淺黃色,且種皮較厚,表面有紋路,單果內含有種子15~25粒[4]。
早秀F1苦瓜的整個生育期為90~120 d,屬于早熟品種,播種到移栽的幼苗期為20~25 d,抽蔓期為7~10 d,開花結果期為60~85 d。在發(fā)芽期和幼苗期的生長量小,開花結果期的生長量大,其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花芽分化開始早,性型分化具有可塑性。葉片長17~19 cm,葉寬16~18 cm,瓜長30~35 cm,瓜橫徑5.5~6.5 cm,果肉厚0.98~1.08 cm,單瓜重450~550 g。
早秀F1苦瓜喜溫耐熱不耐寒,要求較高的溫度,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30~32℃,幼苗期和開花結果期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超過35℃或低于10℃則不利于坐果;對光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在生長期間表現(xiàn)為喜光不耐陰;對土壤類型要求不嚴格,耐肥不耐瘠,但田間積水易造成根系受損,導致葉片變黃,影響生長發(fā)育。早秀F1苦瓜適于長江流域早春露地和設施大棚栽培。
早秀F1苦瓜品種于2020年春季在湖南長沙、漢壽、安鄉(xiāng)、桃源、石門等地進行多點區(qū)域試驗,對照品種為順瘤苦瓜(CK),大棚內搭架栽培,大棚跨度8.0 m、肩高1.8 m、脊高3.5 m,苦瓜株距1.0 m,高壟栽培,雙行定植,每個區(qū)域定植500株,田間管理方式一致。
由表1可知,早秀F1苦瓜適宜在各區(qū)域點種植,在漢壽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最佳,達62 245.5 kg/hm2,較CK增產(chǎn)12.5%;早秀F1苦瓜區(qū)域試驗的平均產(chǎn)量為57 794.4 kg/hm2,較CK增產(chǎn)8.5%。
表1 苦瓜多點區(qū)域試驗的產(chǎn)量分析
基地的栽培土地應符合NY 5010的要求,基地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NY/T 391的規(guī)定[5]??喙显耘嘁诉x用土壤疏松、土層肥沃,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pH為6.0~6.8,排灌方便,最好是2年未種植過苦瓜或瓜類作物的地塊。基地大棚選擇普通鋼架大棚,跨度8.0 m,脊高3.5 m以上,肩高1.8 m以上,長度不限。
3.2.1 催芽播種苦瓜種子催芽第一步是浸種,先將種子放置在50~60℃的溫水中浸泡30 min,待水溫降至常溫后繼續(xù)浸泡12~14 h,常溫水浸泡時最好每2 h換一次水,以有利于種子吸收氧氣。第二步是催芽,苦瓜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30℃左右,將浸泡后的種子進行搓洗,洗凈種子表面黏液,用濕毛巾包好放入發(fā)芽盒或自封袋內,置于恒溫箱或培養(yǎng)箱等可以調節(jié)溫度的催芽箱中,設置2段催芽溫度,分別為30℃、12 h和32℃、12 h。每天早上檢查種子是否露白或發(fā)芽,將已經(jīng)露白或發(fā)芽的種子選出進行播種,其余種子用清水洗去表面黏液,重復上述過程繼續(xù)進行催芽,一般2~3 d即可出芽。
采用50或72孔穴盤進行播種育苗,育苗基質宜采用1份蛭石或珍珠巖,與2或3份草炭混合而成,也可以購買專用商品基質,可在25 kg基質中加入多菌靈5.0 g或尿素0.5 kg。第一步是裝盤,將消過毒或加入尿素的基質裝入穴盤中;第二步是澆底水,用灑水壺將裝盤基質均勻澆一遍,至基質表面水不再下滲為止;第三步是壓穴,苦瓜種子為大粒型子粒,播種不宜太淺,穴深度約2 cm;第四步是播種,將發(fā)芽種子的胚根朝下,1穴1粒種子;第五步是覆土,用干基質覆蓋種子,覆土厚度2 cm;第六步是澆水,用灑水壺澆透水;第七步是覆膜,在穴盤表面覆蓋一層地膜,保溫保濕,如在冬季氣溫低時育苗,則穴盤上還要搭蓋小拱棚,地面鋪設電暖線,以提高苗床溫度達到防寒的目的,如在夏季氣溫較高時育苗,則穴盤上要搭蓋遮陽棚,以降低苗床溫度。
3.2.2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分為溫光濕管理、水肥管理、病蟲害管理和移栽前煉苗[6]。
1)溫度管理分為2個階段,一是在出苗前,溫度控制在30~35℃,基質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出苗后的溫度稍低,晴天時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溫度控制在15~20℃;苦瓜苗期的光照時長為每天保持在8 h以上,苗床上的空氣濕度為80%左右。苗床的溫光濕管理可以通過薄膜和遮陽網(wǎng)覆蓋等措施進行調節(jié),如溫度過低可以覆蓋草簾或薄膜增溫,也可以覆蓋地膜或澆水保濕,溫度過高可以覆蓋遮陽網(wǎng)降溫。
2)苗期的水肥管理以保持基質濕潤為宜,出苗前地膜覆蓋保溫保濕不需要澆水,出苗后澆水要控制水量,防止幼苗徒長,選擇在晴天中午澆水;苗期基本上不需要施肥,若幼苗長勢偏弱,可適時噴施0.3%三元復合肥水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晴天條件下,適時灌根或葉面追施均可。
苗期主要預防猝倒病,通過種子消毒和基質消毒進行預防,發(fā)病后可用50%多菌靈懸浮劑500倍稀釋液或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68%精甲霜·錳鋅800倍稀釋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稀釋液進行噴灑,每7~10 d噴1次,視情況噴2~3次。蚜蟲可在苗床上懸掛黃板誘殺,也可利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稀釋液或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5 0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粉虱可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稀釋液或5%啶蟲脒水劑1 500倍稀釋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稀釋液或20%溴氰·吡蟲啉懸浮劑1 000倍稀釋液或40%蟲螨·噠螨靈懸浮劑1 0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7]。
幼苗定植前需要適當進行煉苗。一般在定植前5~7 d或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開始煉苗,揭除小拱棚等覆蓋物進行常溫鍛煉;遇高溫時需要遮陰,遮陽網(wǎng)要日蓋晚揭、晴蓋陰雨揭。
3.2.3 壯苗標準苦瓜壯苗的標準:幼苗子葉完好,真葉平展、葉色深綠,株高為10~12 cm,真葉為4~5片,莖稈粗壯,莖粗不低于4.5 mm;根系白色、多而密,植株生長健壯,全株無病蟲害;苦瓜苗齡為40~50 d,生理苗齡為3~4片真葉[8]。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曬白,作畦前施入底肥,底肥施入的標準可按照每公頃撒施商品有機肥15 000~22 500 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450~600 kg,或者采用氮肥300~450 kg、磷肥600~750 kg、鉀肥300~450 kg代替三元復合肥,底肥中還需要補充中量元素肥料,如硅鈣鉀鎂肥或鈣鎂磷肥750~900 kg。施入底肥后開溝作畦,按照包溝1.6 m寬作畦,畦溝深20 cm左右,溝寬40 cm左右,畦面鋪設1條微噴帶或2條滴灌帶,再鋪上銀灰雙色地膜。
苦瓜幼苗35 d后,達4~5片真葉,即可移栽到大棚內。移栽時間宜選擇在晴天上午。畦面雙行定植,呈“品”字形,行距80 cm,株距100 cm,每株苦瓜幼苗靠近滴灌口為宜,便于吸收水肥;移栽密度為4 500株/hm2左右。移栽時不宜過深,以不埋沒子葉為宜;移栽后立即澆定植水,要澆透澆勻,便于幼苗迅速緩苗,待定植水下滲后用細土封住定植口,以便保溫保濕。
3.5.1 植株調整當苦瓜蔓長達35 cm左右時及時搭架引蔓,多用人字架或吊蔓,及時摘除30~50 cm以下的弱側蔓及過密的衰老黃葉,以利通風透光,防止早衰。開花結果后讓側蔓任意生長,或在生長期間去弱留強,即把弱小側蔓和雌花發(fā)生遲、雌花數(shù)量少的側蔓摘除,以發(fā)揮主蔓和較強側蔓在生長和結果上的作用。
3.5.2 環(huán)境調節(jié)設施苦瓜栽培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可以進行溫濕光的調控,以適宜苦瓜正常生長。
幼苗期間,定植后3~5 d晴天時覆蓋遮陽網(wǎng),以后2~3 d內遮陽網(wǎng)早晚揭開、中午蓋上,并逐步減少遮陽網(wǎng)覆蓋時間,直至全部揭開。苦瓜進入開花結果期后,保證棚內溫度白天在26~30℃、夜間15℃左右,濕度保持在70%左右。白天氣溫高于30℃時,可在棚膜上加蓋遮陽網(wǎng),加大通風量。10月中旬以后,管理上轉為以防寒保溫為主,及時圍好裙膜;當夜間最低氣溫低于12℃時,白天減少放風時間,使夜間保持較高溫度。
3.5.3 水肥管理苦瓜對氮磷鉀三素的吸收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早秀F1苦瓜在引蔓期、始花期、盛花期用肥量少,采收期用肥量多;利用膜下滴灌方式進行水肥供應??喙隙ㄖ埠竺?5 d左右追肥1次,尤其開始結果后要加強追肥,每次追施尿素150~225 kg/hm2為宜;在盛果期還要追施2~3次磷肥,每次可追施過磷酸鈣1.0×103~1.5×103kg/hm2為宜;為保證苦瓜雌花的形成和品質提升,可在葉面噴施葉面寶、硼砂和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進入結果期以后,應適當灌水,在無雨條件下可隔7~10 d澆水1次,經(jīng)常保持畦面濕潤。
設施苦瓜的病蟲害防治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通風口和棚門采用40~60目防蟲網(wǎng)阻隔,棚內懸掛性誘劑黃板和藍板進行防治,懸掛375~450張/hm2。采用異丙威煙熏劑防蟲,百菌清煙熏劑防病,煙熏劑使用時要完全封閉大棚,病蟲害發(fā)生后每7 d藥熏1次,每公頃用藥75~90塊,一般在17:00—18:00熏棚,次日早上打開通風口。
設施苦瓜的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和瓜實蠅、螨蟲等[9-11]。霜霉病可用5%百菌清粉劑225 kg/hm2、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稀釋液、30%苯甲·醚菌酯懸浮劑1 000倍稀釋液、4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300倍稀釋液、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200~500倍稀釋液、68.75%氟菌·霜霉威懸浮劑或氟吡菌胺·霜霉威鹽酸鹽懸浮劑800倍稀釋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稀釋液、70%乙鋁·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稀釋液、72%的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連噴3~5次。白粉病可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5 000倍稀釋液、12.5%嗪菌唑2 000倍稀釋液、15%粉銹寧(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稀釋液、20%粉銹寧乳油2 500倍稀釋液或可濕性粉劑1 500倍稀釋液、40%苯甲·咪鮮胺懸浮劑1 500倍稀釋液或唑醚·戊唑醇懸浮劑2 000倍稀釋液、43%戊唑酮懸浮劑3 000倍稀釋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45%石硫合劑500倍稀釋液、50%膠體硫100~200倍稀釋液、70%的甲基托布律1 0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連噴2~3次。炭疽病可用42.8%氟菌·肟菌酯膠懸劑3 500倍稀釋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甲基硫菌靈500倍稀釋液、60%唑醚·代森聯(lián)水分散顆粒劑1 500倍稀釋液、80%炭疽福美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噴施防治,連噴2~3次??菸】捎?0%甲霜·惡霉靈水劑1 000~1 500倍稀釋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稀釋液、敵克松、霜脲·錳鋅0.5 kg對水200 kg灌根。瓜實蠅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 500倍稀釋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釋液或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稀釋液、10%甲維·茚蟲威懸浮劑800~1 000倍稀釋液、50%滅蠅胺可溶性粉劑2 500倍稀釋液,在上午或傍晚噴霧防治,連噴2~3次。螨蟲類可用5%唑螨酯懸浮劑2 000~3 000倍稀釋液、15%噠螨靈乳油1 500倍稀釋液、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連噴2~3次。
噴霧防治時,藥液不僅需要在植株上(包括葉片背面)進行噴灑,還需對一定范圍內的土表噴灑。同時需要多種農藥交替使用,避免產(chǎn)生抗藥性。
苦瓜以嫩果為產(chǎn)品,應及時采收。一般花后12~15 d為采收適期,即果實的條狀或瘤狀突起比較飽滿、果皮轉為有光澤、果頂顏色開始變淡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