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春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中醫(yī)院護理部,河南 南陽 473400)
目前臨床治療結直腸癌主要采用手術方式,可有效祛除病灶,緩解患者各項臨床癥狀,但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病情嚴重,且治療方案復雜,給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一定壓力,易導致患者心理出現(xiàn)波動,對手術方案的實施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輔以優(yōu)質的護理方案,對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促進術后恢復尤為重要[1]。信息、動機、行為(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IMB)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是將信息、動機、行為貫穿整個護理流程中,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但目前臨床對該護理方案應用于結直腸癌患者中相關報道較少[2]。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IMB護理模式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及術后康復進程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中醫(yī)院接受治療并完成隨訪的81例結直腸癌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護理方式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n=40)與觀察組(n=41)。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51~69歲,平均年齡(60.37±1.19)歲;體重指數(shù)16~27kg/m2,平均體重指(21.26±0.28)kg/m2。觀察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60.36±1.20)歲;體重指數(shù)16~28kg/m2,平均體重指(21.28±0.30)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有可對比性(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現(xiàn)代腫瘤學》[3]中相關診斷標準,并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②遵醫(yī)行為較高;③認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相關調查;④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均由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中醫(yī)院妥善保管。排除標準:①文化程度較低,無法參與各項調查;②合并肺結核、乙型肝炎等傳染性疾?。虎酆喜乐馗腥?、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入院時集中健康宣教,宣教方式采用口頭宣教的方式,內容主要為疾病知識、治療方案的介紹,并在術前對心理高度緊張患者予以心理疏導,術后積極關注患者恢復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1.3.2 觀察組:采用IMB護理模式干預,具體方式如下:信息干預。入院時,向患者發(fā)放個人信息調查表,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家庭情況等信息,并根據(jù)患者初診病情,予以“一對一”的健康教育,主要向患者介紹發(fā)病原因、發(fā)展進程、治療意義等;指導患者在1~2d內完成CT、MRI、血液等檢查,并由主治醫(yī)生確定具體治療方案;確定方案后,護理人員采用播放PPT、視頻等方式,為患者介紹手術相關步驟、術后注意事項等,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動機干預。麻醉前冬對患者進行2次面對面訪談,第1次,在患者各項檢查完成后進行,主要了解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知識的了解情況,對患者疑問進行耐心解答;并與患者講述當下醫(yī)療的發(fā)展前景及治療的成功案例;第2次訪談,于麻醉前,主要了解患者心理波動情況,在訪談過程中可播放舒緩的音樂,使患者身心放松,并積極安撫、鼓勵患者,幫助其建立治療的信心,配合完成手術。行為護理模式。術后,密切關注患者切口恢復情況,定時幫助患者做好翻身工作,必要時可按摩患者下肢肌肉,積極幫助患者做好術后恢復工作,并于出院前,交代患者居家護理的相關注意事項,如吻合口護理措施、飲食方案等?;颊叱鲈汉?,需進行每周1次隨訪,主要解答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問題,并督促其定時復診。
1.4 評價指標:心理應激水平:參照焦慮自評量表(SAS)[4]與抑郁自評量表(SDS)[5]對兩組患者入院時、麻醉前心理應激水平進行評估,其中SAS評分以50分為分界值,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焦慮情況越嚴重;SDS評分以53分為分界值,分值越高,則表示抑郁情況越嚴重??祻瓦M程:記錄兩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及總住院時間。并發(fā)癥:記錄兩組吻合口瘺、切口感染、壓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應激水平:麻醉前,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入院時,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理應激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心理應激水平對比(±s)
注:與本組入院時相比,aP<0.05
時間 組別 SAS SDS入院時 觀察組(n=41) 56.74±3.1658.17±3.54對照組(n=40) 56.61±3.1458.20±3.56 t 0.1860.038 P 0.8530.970麻醉前 觀察組(n=41) 39.82±2.1038.25±2.24對照組(n=40) 46.20±2.1346.74±3.5213.57412.984 P 0.0000.000 t
2.2 康復進程:觀察組康復進程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康復進程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康復進程對比(±s)
組別 首次排氣時間/h首次下床時間/d總住院時間/d觀察組(n=41) 28.33±2.693.28±1.027.19±1.52對照組(n=40) 35.68±2.714.10±1.059.83±1.61 t 12.2503.5657.590 P 0.0000.0010.000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觀察組吻合口瘺1例、切口感染1例、壓瘡1例,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32%(3/41),對照組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瘺1例、壓瘡1例,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2.68%(5/40);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68,P=0.434)。
結直腸癌為臨床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目前病因不清,多認為與不良飲食習慣、染色體異常、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黑便等,如未及時治療,隨著疾病發(fā)展,惡性細胞可隨血液擴散至全身,威脅患者生命[6]。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結直腸癌,通過切除惡性病灶,控制惡性細胞的發(fā)展,但術前患者多伴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順利開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尋一種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方案應用于結直腸癌治療中,以期促進患者身體盡快恢復[7-8]。
既往臨床在結直腸癌手術治療中多采用常規(guī)護理,雖具有一定效果,但整個護理方案中僅對患者進行一次健康教育,內容簡單,無法確?;颊哒莆斩?,且集中教育患者參與度不高,臨床缺乏針對性,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9-10]。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前,觀察組心理應激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康復進程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表明結直腸癌患者采用IMB護理模式干預效果確切。分析原因在于,IMB護理模式主要是由信息、動機、行為3要素組成,以疾病特性出發(f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信息基礎,并強化行為改變動機,循序漸進式糾正患者錯誤觀念,并促進行為改變。IMB護理模式中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模式,更具針對性,并采用播放視頻、PPT等多樣化的方式對治療方案進行介紹,可激發(fā)患者的學習興趣,有效保證患者對教育內容的掌握度,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有利于緩解術前緊張情況。同時,IMB護理模式中術前為患者提供2次訪談式的心理疏導,可從交談中及時了解患者當下的心理狀態(tài),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并多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有利于減輕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反應,利于手術順利實施。此外,IMB護理模式術后為患者提供翻身、按摩的措施,可有效避免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促進患者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患者采用IMB護理模式有利于減輕患者心理應激反應,促進術后恢復,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