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昌,凌成利,黃丹,鄒蔓姝,趙洪慶,張秀麗,劉建軍,蘇捷,王宇紅,向韻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中藥粉體與創(chuàng)新藥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湖南 長沙 410208
抑郁癥是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情感障礙疾病,嚴重者有自殺傾向,已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西醫(yī)治療存在效果欠佳、復發(fā)率較高、不良反應大等問題。中醫(yī)治療抑郁癥能緩解癥狀,且具有標本兼治、不良反應少、不易復發(fā)等優(yōu)勢,逐漸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重視。
人參味甘、微苦,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益心智功效;貫葉金絲桃味辛、性寒,入肝經(jīng),具有疏肝解郁、清熱利濕功效。兩藥是常用的抗抑郁中藥,但目前尚未見有關兩藥配伍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诖耍狙芯恳砸钟舭Y模型大鼠為研究對象,采用基線等比增減設計法觀察人參、貫葉金絲桃不同配比對模型大鼠行為學,血清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指標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ACTH)和皮質(zhì)酮(CORT)含量的影響,優(yōu)選兩者發(fā)揮抗抑郁作用的最佳配比,并測定最佳配比組大鼠海馬組織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GR)、血清和糖皮質(zhì)激素調(diào)節(jié)蛋白激酶1(SGK1)蛋白表達,探討人參、貫葉金絲桃配伍抗抑郁的可能機制,為兩藥配伍抗抑郁的實驗研究及藥物開發(fā)提供新思路。
SPF級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體質(zhì)量200~250 g,購自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動物許可證號SCXK(湘)2016-0002。飼養(yǎng)于湖南中醫(yī)藥大學SPF級動物實驗中心,相對濕度(50±5)%,溫度(25±2)℃,光暗交替周期12 h。
人參、貫葉金絲桃飲片,購于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并經(jīng)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黃丹老師鑒定,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C.AMey的干燥根和根莖,貫葉金絲桃為藤黃科植物貫葉金絲桃L.的干燥地上部分。鹽酸氟西汀膠囊,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722A,20 mg/粒,將1粒膠囊內(nèi)容物溶于37 mL蒸餾水中,4℃低溫保存?zhèn)溆谩?/p>
IL-6、TNF-α、ACTH、CORT ELISA試劑盒(江蘇菲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分別為210317R05、210317R11、210423R09、210422R07),GR、SGK1抗體(武漢三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貨號分別為24050-1-AP、28454-1-AP),protein marker(美 國Thermo,貨號26616),Tris(德國BioFroxx,貨號115KG001-1KG),BCA蛋白定量試劑盒(安徽biosharp,貨號69107317),RAPI裂解液(北京索萊寶,批號01408/35020),HRP-山羊抗兔IgG(美國Proteintech,貨號20000373)。旋轉蒸發(fā)儀(德國Heidolph),open field敞箱(成都泰盟公司),Morris水迷宮(北京智鼠多寶生物科技公司),AL204電子分析天平(德國梅特勒托利多),5804R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Varioskan Flash多功能酶標儀(美國熱電),蛋白電泳轉膜系統(tǒng)(北京六一),Qption-Q超純水儀(英國ELGALabWaters)。
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人參用量3~9 g、貫葉金絲桃用量2~3 g,取成人臨床常用量,人參9 g、貫葉金絲桃3 g,二者配伍用量12 g,換算成大鼠等效劑量為1.3 g/kg(人參0.975 g/kg、貫葉金絲桃0.325 g/kg)。
按不同配比稱取藥物飲片,用6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8倍量提取2 h,第2次加6倍量提取1 h,合并2次提取液,過濾(300目篩),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稠膏。藥渣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1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 h,合并2次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稠膏,與上述稠膏合并,混勻,60~65℃真空干燥,使用時配制成人參、貫葉金絲桃不同配比的總濃度為0.13 g/mL溶液。
采用基線等比增減設計法,根據(jù)前期基礎,以人參-貫葉金絲桃5∶1作為配比基線,人參和貫葉金絲桃用量以16.6%向兩側遞增或遞減,分別設置人參-貫葉金絲桃5∶1組(人參1.08 g/kg+貫葉金絲桃0.22 g/kg)、人參-貫葉金絲桃2∶1組(人參0.87 g/kg+貫葉金絲桃0.43 g/kg)、人參-貫葉金絲桃1∶1組(人參0.65 g/kg+貫葉金絲桃0.65 g/kg)、人參-貫葉金絲桃1∶2組(人參0.43 g/kg+貫葉金絲桃0.87 g/kg)、人參-貫葉金絲桃1∶5組(人參0.22 g/kg+貫葉金絲桃1.08 g/kg),另設人參組(0.975 g/kg)、貫葉金絲桃組(0.325 g/kg)、陽性藥組(5.4 mg/kg)、模型組和空白組,每組8只。造模同時灌胃給藥,各中藥組按相應配比稱取飲片,按“2.1”項下方法制備后灌胃,陽性藥組灌胃鹽酸氟西汀溶液,空白組和模型組灌胃等體積蒸餾水。灌胃體積10 mL/kg,每日1次,連續(xù)28 d。
采用慢性不可預知性溫和應激法建立抑郁癥大鼠模型,應激方式包括4℃冷水浴3 min、熱水?。?0~42℃)3 min、噪音8 h、夾尾1 min、45°傾籠24 h、晝夜顛倒24 h,每日隨機采用1種刺激,且同一種刺激不連續(xù)出現(xiàn),造模期間動物均單籠飼養(yǎng)??瞻捉M正常飼養(yǎng),不予任何刺激,連續(xù)28 d。
2.4.1 曠場實驗
末次給藥1 h后,采用底部和四壁均為黑色的敞箱(80 cm×80 cm×40 cm),底部用白線劃分成5×5個方格,觀察并記錄大鼠在3 min內(nèi)水平穿越底面方格次數(shù)及垂直活動次數(shù)(雙足離開地面至雙足放下計為1次)。
2.4.2 水迷宮實驗
從第23日開始進行Morris水迷宮實驗,將水迷宮分為A、B、C、D共4個象限,在A象限放置一平臺,加水沒過平臺2 cm,將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記錄大鼠自由爬上平臺的時間,即逃避潛伏期,若90 s內(nèi)仍未爬上平臺,引導其至平臺上并停留15 s,此時逃避潛伏期為90 s,連續(xù)測量5 d。第28日移走平臺,將大鼠放入水中,觀察其30 s內(nèi)活動情況,記錄其在A象限停留的時間,即目標象限停留時間。
干預結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4 mL/kg)麻醉,仰臥于手術臺上,剪開腹腔,腹主動脈采血,靜置2 h,4℃、3000 r/min離心15 min,將血清轉移至1.5 mL離心管備用。ELISA檢測IL-6、TNF-α、CORT、ACTH含量,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脫頸處死大鼠,斷頭取腦,冰盒上迅速剝離海馬并稱重,按每1 mg海馬組織加入4 μL裂解液(RIPA∶PMSF=100∶1),于冰上勻漿,4℃、12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BCA法檢測蛋白含量,上清液加入1/4體積loading buffer混勻,95℃加熱5~10 min使蛋白變性。取各組蛋白樣品上樣,凝膠電泳,濕法轉至硝酸纖維素膜上,以脫脂牛奶室溫封閉2 h,滴加GR一抗(1∶2000)、SGK1一抗(1∶1000)、β-actin一抗(1∶20000),4℃孵育過夜,PBST清洗3次,加入相應二抗(1∶15000),室溫孵育2 h,PBST清洗3次。采用ECL化學發(fā)光法曝光,AlphaEaseFC軟件進行分析,以目的蛋白與內(nèi)參蛋白的灰度值比值計算目的蛋白相對表達量。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曠場實驗水平穿格次數(shù)和垂直活動次數(shù)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1);與模型組比較,各給藥組大鼠曠場實驗水平穿格次數(shù)和垂直活動次數(shù)均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0.01),其中人參-貫葉金絲桃1∶1組作用最明顯,與其他配比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0.01)。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曠場實驗水平穿格次數(shù)、垂直活動次數(shù)比較(±s)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水迷宮實驗逃避潛伏期明顯延長(<0.01),目標象限停留時間明顯縮短(<0.01);與模型組比較,各給藥組大鼠水迷宮實驗逃避潛伏期明顯縮短(<0.05,<0.01),除人參-貫葉金絲桃1∶5組外,其余各組大鼠目標象限停留時間明顯延長(<0.05,<0.01),其中人參-貫葉金絲桃1∶1組作用最明顯,與其他配比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0.01)。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水迷宮實驗逃避潛伏期、目標象限停留時間比較(±s,s)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IL-6、TNF-α、ACTH、CORT含量明顯增加(<0.01);與模型組比較,人參組、貫葉金絲桃組、人參-貫葉金絲桃2∶1、1∶1組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明顯減少(<0.05,<0.01),人參-貫葉金絲桃2∶1、1∶1、1∶2組大鼠血清CORT、ACTH含量明顯減少(<0.05,<0.01),其中人參-貫葉金絲桃1∶1組作用最明顯,與其他配比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0.01)。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血清IL-6、TNF-α、ACTH、CORT含量比較(±s,ng/mL)
為明確人參-貫葉金絲桃最佳配比抗抑郁的作用機制,采用Western blot檢測空白組、模型組、人參組、貫葉金絲桃組、人參-貫葉金絲桃1∶1組(最佳配比組)大鼠海馬組織GR、SGK1蛋白表達。結果顯示,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海馬組織GR蛋白表達明顯降低,SGK1蛋白表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0.01);與模型組比較,貫葉金絲桃組、最佳配比組大鼠海馬組織GR蛋白表達明顯升高(<0.01),人參組、貫葉金絲桃組、最佳配比組大鼠海馬組織SGK1蛋白表達明顯降低(<0.01)。結果見表4、圖1。
表4 各組大鼠海馬組織GR、SGK1蛋白表達比較(±s)
圖1 各組大鼠海馬組織GR、SGK1蛋白免疫印跡
抑郁癥屬中醫(yī)學“郁證”范疇,病始在肝,累及心神,與腦相關,氣血失調(diào)是其關鍵病機。肝主疏泄,調(diào)暢氣機,與氣血運行關系密切。肝主情志,若情志不遂,氣機失調(diào),氣血運行受阻,氣滯血瘀,瘀血內(nèi)阻,神明不能內(nèi)守,則見心悸、失眠、健忘、性情急躁。因此,治宜疏肝解郁、活絡安神。本課題組針對郁證病機研發(fā)抗抑郁中藥復方百事樂膠囊,前期研究顯示,其可提高皮質(zhì)酮暴露下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活力,促進神經(jīng)細胞可塑性,緩解模型大鼠抑郁樣行為,通過調(diào)控海馬PI3K信號通路關鍵因子發(fā)揮抗抑郁功效,且對肝郁氣滯型抑郁癥患者療效確切。該方由人參、貫葉金絲桃、姜黃組成,具有理氣活血、寧心安神功效。方中人參大補元氣、安神益智;貫葉金絲桃疏肝解郁,取散諸結之意;姜黃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善破肝脾二經(jīng)之血瘀氣結,主血瘀氣滯諸證。前期拆方研究發(fā)現(xiàn),人參與貫葉金絲桃配伍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人參作為常用補氣中藥,其抗抑郁作用成為近年研究熱點。貫葉金絲桃是常用抗抑郁中藥,其提取物對輕、中度抑郁癥療效好,且不良反應小。因此,研究人參、貫葉金絲桃最佳配比能提高治療抑郁癥效果,最大程度發(fā)揮中藥功效。
基線等比增減設計法適用于效應明確的中藥小復方(或藥對)配比優(yōu)化,該方法不僅能較好地分析藥物在不同劑量配比下效應的區(qū)別,還能極大地減少實驗次數(shù)與成本。本研究以人參、貫葉金絲桃在百事樂膠囊中的配比5∶1為基線,兩藥用量以16.6%向兩側遞增或遞減確定不同配比,行為學實驗和ELISA檢測結果表明,人參-貫葉金絲桃在一定范圍內(nèi)配比能夠明顯提高模型大鼠活動次數(shù)和學習記憶能力,改善抑郁樣行為,降低血清IL-6、TNF-α、ACTH、CORT含量,其中以人參-貫葉金絲桃1∶1配比效果最佳,優(yōu)于其他配比組及人參、貫葉金絲桃單味藥組。課題組研究發(fā)現(xiàn),百事樂膠囊主要化學成分為黃酮類、皂苷類、有機酸類、萜類和姜黃素類。而有研究表明,抗抑郁藥物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黃酮類、皂苷類、酚酸和揮發(fā)油類。提示人參與貫葉金絲桃主要有效成分,如皂苷類、黃酮類和酚酸類成分產(chǎn)生了協(xié)同作用,且配伍可能增強二者抗抑郁作用。
抑郁癥機制尚未闡明,其研究假說主要有單胺遞質(zhì)假說、第二信使失衡假說、受體假說等,上述假說均與海馬神經(jīng)元再生障礙密切相關。SGK1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與海馬神經(jīng)元再生密切相關。SGK1作為GR的下游靶基因,可通過糖皮質(zhì)激素信號調(diào)節(jié)GR活性,亦可反饋調(diào)控p-GR水平及核轉移。采用海馬神經(jīng)前體細胞聯(lián)合GR、SGK1抑制劑發(fā)現(xiàn),SGK1是CORT降低海馬神經(jīng)元再生的下游位點,并維持其上游GR的功能。有研究表明,SGK1不僅參與糖皮質(zhì)激素誘導的人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增殖和分化減少,并且在模型大鼠海馬組織中表達升高,而SGK1表達升高與重度抑郁癥致病性應激假說有關。本研究根據(jù)行為學實驗和ELISA檢測結果,對最佳配比組及人參、貫葉金絲桃單味藥組大鼠海馬組織GR、SGK1蛋白表達進行檢測。結果顯示,人參-貫葉金絲桃1∶1配比可降低大鼠海馬組織SGK1蛋白表達,升高GR蛋白表達,推測兩藥配伍可能通過降低SGK1表達,調(diào)節(jié)GR功能,維持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平衡,從而發(fā)揮抗抑郁功效。然而抑郁癥發(fā)病機制復雜,課題組后續(xù)將進一步驗證人參-貫葉金絲桃的最佳配比,同時對兩藥配伍抗抑郁的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