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
(寧波卓一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000)
產品設計是一個相對抽象復雜造物過程,每個階段需完成不同任務,也要采取不同方式解決不同困難。如果說在產品設計計劃和準備階段運用系統思維把握方向,統領全局,在設計構思展開階段則需借助創(chuàng)造思維拓寬思維,捕捉創(chuàng)意,獲得靈感,克服傳統設計存在的思維慣性,提升產品設計質量和水平。
在產品設計創(chuàng)造中會因不同設計目的產生不同類型產品,只有明確設計類型才能明確不同類型產品設計體現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征。目前產品設計分為概念型與現實型產品兩種類型?,F實型產品設計細分為開發(fā)型與改進型兩種理性,所謂改進型產品設計即改進現有產品特征、品質與款式,使產品外形、功能先進程度遠超原有產品。開發(fā)型產品設計即全面設計僅有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產品,涵蓋產品功能外形設計和產品定位等。概念型產品也可細分為以下兩種,一類屬于尚未成為真正意義產品,換言之為各種類型大賽設計。一般大賽設計重點為概念性設計;另一類即產品性能、工藝、材料等方面表現相對卓越,所以,此類產品成本與價格和現有水平相比較高,無法進行大批量生產與銷售。從上述分析可得知,現實型與概念型產品設計目的及產品設計對象存在差異,也會展現不同創(chuàng)造性。
產品設計屬于復雜抽象過程,會運用各種思維方式。產品設計中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分析和解決基礎問題,所以,創(chuàng)造思維對產品塑造有著重要影響。創(chuàng)造思維運用可有效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與物質需求,強化產品功能優(yōu)越性與造型獨特性,使產品受到廣泛關注以及更具有綜合性、美觀性及創(chuàng)新性,不斷提升產品文化、審美與市場等多方面價值。具體分析如下:其一,滿足人們潛在需求;滿足大眾需求是產品設計終極目的,但滿足的僅為大眾普遍需求。然而人類在物質和精神方面潛在需求均是永無止境,說明產品設計市場空間具有較大的開發(fā)和挖掘潛力。蓬勃發(fā)展科學技術決定人類對物質和精神需求,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對滿足大眾潛在需求方面具有顯著作用。設計師在創(chuàng)造思維驅動下憑借敏銳洞察力、觀察力和理解力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現實生活各種細節(jié),最終設計出低廉新產品。當創(chuàng)造思維轉至創(chuàng)造力可加大產品附加值,進而滿足大眾潛在或被忽視需求。其二,增強產品矚目性;基于市場層面分析,如果要使某一產品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那么市場競爭關鍵點即從設計層面吸引受眾目光?;谏飳W層面而言,產品成敗關鍵即改變呆板和普通模式并為產品貼上新穎獨特標簽,使大眾大腦對產品產生深刻記憶。然而打破審美疲勞也要借助創(chuàng)造思維,所以,基于設計層面分析,設計師運用創(chuàng)造思維創(chuàng)新產品造型,提升產品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某電器企業(yè)生產的“企鵝”冰箱以流暢線條,新穎獨特造型以及富有卡通趣味外形、科學合理的冰箱人機操作的冰箱內部,受到消費者廣泛歡迎,也獲得工業(yè)設計大獎。此富有創(chuàng)造性設計不僅是該企業(yè)產品造型突破,更是冰箱史上重大突破之一。
此款冰箱改變以往冰箱方盒子外形,更否定大眾對冰箱機械、呆板、方正外形概念等傳統思維認知。該否定不僅否定傳統形態(tài),也否定傳統思想意識所理解的冰箱概念,后者否定具有革命性。該設計為大眾呈現冰箱發(fā)展趨勢,說明冰箱這一家用電器并非沒有觀賞性與趣味性。設計團隊在獨立觀察和思考現有冰箱形態(tài)后基于仿生學層面分析,極具創(chuàng)意的模范天真可愛企鵝外形,在提煉設計元素的基礎上企鵝外形特征進行高度概括,設計體貼與柔的曲線形雙層外殼箱體,并在此基礎上將冰箱內部結構與嬌憨呆萌企鵝外形特征相結合。從上述設計可看出,獨創(chuàng)設計來自獨立觀察與思考,由此一來才凸顯企鵝冰箱生動可愛且不失實用?;谡嬗^察冰箱可見潔凈光亮,為保持冰箱整體造型,冰箱頂端設有弧形暗藏式把手位。從背面觀察冰箱,雖設計相同,細節(jié)卻精雕細琢,與美學設計相符,展現深受消費者歡迎的迷你風格。正是此極具創(chuàng)意規(guī)劃和設計,使該冰箱在設計層面占據先鋒,提升冰箱生產企業(yè)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該企業(yè)生產的另一款“大眼睛”洗衣機,充分展現創(chuàng)思維特征。此款洗衣機從色彩和造型都否定以往產品。洗衣機并非如以往一樣的方正形態(tài),設計者深入理解洗衣機后則在設計方面突出窗口位置,改變以往繁雜排放按鍵處理方式,重點突出洗衣機主要功能,對非主要按鍵形隱藏處理,外部暴露支腳,大膽運用醒目親切的黃色作為洗衣機主色彩。整個設計線條活潑生動、簡潔且流暢。此極具創(chuàng)意性設計使該款洗衣機形象超越以往同類產品,鮮明造型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凸顯產品價值。
此外,該企業(yè)還相繼生產電水壺、廚具、過濾器、開瓶器、燭臺等產品,此類產品設計特征即產品核心材料為金屬,以大膽獨特和前衛(wèi)概念造型受到廣泛關注,在產品外形上充分體現創(chuàng)造思維特征,展現造型師顛覆性設計思維。同時,獨創(chuàng)性設計淋漓盡致發(fā)揮金屬性質,形象鮮明的產品不會與其他相同類型產品相混淆,部分消費者因此類產品個性鮮明造型滿足自身心理需求,所以,該企業(yè)產品在很多消費者心中,其觀賞性遠超實用性,換言之,產品創(chuàng)造思維提煉而的精神價值超過物品價值。(圖1為該企業(yè)生產水壺)
圖1 水壺
概念型產品設計和其他產品相比具有超前思維,該思維是人類面向未來所開展的前瞻性與預見性思維活動,以可能發(fā)展和未來尺度為引導、規(guī)范、調整當前,驅使當前快速且高效朝著未來目標前進。超前思維訓練在設計領域中十分重要,特別科技蓬勃發(fā)展當下,產品設計需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產品作為科學與藝術結合產物,未來產品若缺少高水平超前思維則無法生產。
圖2 概念型產品創(chuàng)造思維特征分析
以某概念車為例,分為純概念型和性能卓越兩種類型概念車。例如某汽車廠家推出一款概念車以性能卓越受到廣泛好評。該款車具有如透明、可透視A架;有斜叉式、跨交式、十字交叉車三種安全帶;主動后視鏡,此車輛后視鏡嵌入車門,后保險杠中傳感器可增強對側后方盲點區(qū)域車輛感應;超前行人防護系統,有一個防撞壓損區(qū)設置于發(fā)動機罩內,旨在防止硬件損傷行人;高性能夜視系統,即在車輛添加紅外光增強器,為駕駛員在夜間行駛呈現最佳視野;閃光剎車燈,即車燈在急剎車啟動后會自動選取較易被肉眼所察覺閃光模式,提升后方車輛自動保持車距,上述性能眾多優(yōu)良性能多此款概念車保駕護航。
同時,某企業(yè)生產的一款概念車也有較多優(yōu)良性能。例如車身在鋁合金空間梁中運用樹脂材料,實現一升車僅有790kg輕量設計。車輛滾珠軸承運用摩擦力較小的陶瓷材料,旨在降低行駛阻力和剎車制動扭矩。運用廢氣再循環(huán)等技術使泵送損耗得到有效降低,實現92Nm/3500rpm最大扭矩與50kW(68PS)/6000rpm最大功率。該車輛最為顯著的功能之一“無空轉”即采用14皮帶起動器與發(fā)電機。除此之外,該車輛可不受引擎阻礙下前后平直配備汽車大量,使防撞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該車輛燃油效率與尾氣排放均獲得國際汽車聯盟中環(huán)保試驗5星級高評價。但同類型概念車在造型方面尚未有顯著突破,上述所提概念車和一般轎車相比,其性能和造型改進力度較大,說明此類產品在將來性能方面還有空間。
從眾多概念車設計大賽脫穎而出的作品設計角度均為純概念,充分體現創(chuàng)造思維超前性。例如某概念車設計大賽中設計的微型概念車淋漓盡致展現此類車型特征。車輛外形曲線優(yōu)美,下沉式地板為車輛頭部營造更多空間,其技術基礎來自普及性較高的線控底盤技術。該技術在剔除大量機械傳動結構基礎上引入靈活空間布置,為大膽外形創(chuàng)造提供可能。設計者還在車門上液晶玻璃呈現多種生動形象圖案,使車身和車內部更具有情趣。在保證駕駛安全基礎上,設計者所設計的單向側風擋為車身線條增添美感。再例如在某屆越野車概念設計大賽中,參賽作品設計角度均為純概念,從基于改變車輛使用方式層面設計越野車,很少從技術層面設計,所有車輛設計均從形角度展開,體現設計師根據自身預見力所達范圍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例如某款以“骨骼帳篷”著稱越野車,設計者指出,越野必然會涉及露營,對于越野愛好者而言,若越野車轉為流動帳篷車則有很大便利。車輛座椅可通過變形,將其扳倒放下后可成為床墊;車后風擋與車頂則可為帳篷組成,車身骨架則變身為帳篷支架。對車子實施適當變形就可達成一車兩用目標。上述設想包含外形在內的設計都對應相應的技術條件,所以,二者實現均需時間證明。上述設計體現設計者創(chuàng)造思維,是否能真正實現關鍵因素為技術問題,此類純概念設計旨在預測未來汽車形態(tài)和使用方式,所運用創(chuàng)造思維具備超前性,可謂見識超卓。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國內軟實力也不斷增強,大幅度提升國人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文創(chuàng)產品是文化產業(yè)蓬勃發(fā)展下的分支,以巨大潛力吸引經濟市場關注。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和不斷提升國內軟實力共同推動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也展現設計師創(chuàng)造思維。
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特征有三個方面。①差異化。文創(chuàng)產品獲得成功關鍵即文化差異與特性,數年前很多景區(qū)商店都擺放印字筆記本、貼牌鑰匙鏈、明信片等紀念品,除從景點圖片和文字能分辨出文創(chuàng)所表示文化,未能凸顯產品特征。近年來,文創(chuàng)產品受到廣泛重視,大部分景區(qū)都設置展現IP文化的文創(chuàng)店,特色鮮明且與現代審美需求相符。例如彩妝、盲盒、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冰激凌、全景立體書、金屬面撲克牌等。上述產品看似無關,但對產品附加IP文化后則成為特色十足文創(chuàng)產品。②互動性。科技進步帶動文傳產品數字化產品發(fā)展,我國在2016~2017年首次提出數字文化產業(yè)和數字創(chuàng)意產業(yè)概念,文創(chuàng)產業(yè)與數字技術相結合后開啟數字時代,也成為文創(chuàng)產業(yè)顯著特征。例如北京故宮引入《故宮清代皇帝服飾》APP與故宮輸入法,提示文化與商業(yè)相融合,不僅突破數字化文傳發(fā)展弊端,也重新復活文傳IP。再例如騰訊QQ炫舞與舞蹈家楊麗萍共同合作的《雀之靈》則是傳統文化藝術與數字藝術相結合產物。即QQ炫舞獲得來自楊麗萍授權的舞步,以全新方式呈現孔雀舞,傳統民間舞蹈在設計師及各藝術家指導下與流行音舞相融合,以數字化形式拆解和換新孔雀舞的妝容、服飾、舞步、音樂、指法等,受到年輕群體廣泛喜愛。文創(chuàng)產品根源即文傳背后涵蓋的歷史和文化意義,新一代消費群體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調動年輕群體關注傳統文化積極性和主動性。消費者通過數字化文創(chuàng)產品可身臨其境般感悟產品涵蓋文化和歷史意義。③定制化;“稀缺效應”是消費心理學名詞,指將因“物以稀為貴”引發(fā)的購買行為提升變化現象。物品和機會價值會因越來越稀少時而升高,所以,定制化文創(chuàng)產品在成為滿足消費者一大趨勢。故宮彩妝于2018年上線,甘肅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合作推出具有敦煌特色圖案絲巾,這一極具特色產品推出受到消費者廣泛歡迎,近一天則售賣出近6萬條,成為文創(chuàng)領域跨界合作典型案例。
總之,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推動產品設計最佳驅動力,更是讓產品持續(xù)保持生命力的助推劑。創(chuàng)新旨在實現高質量生活,成為時代永恒主題。產品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息息相關,不僅為設計指明方向,也為設計實踐提供指導,更為產品賦予內在競爭精髓與生命力。所以,產品設計師在設計重需靈活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大限度展現產品特征和價值,推動產品設計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