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羽
1 建筑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蘇州右見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右見商業(yè)機構是一家專業(yè)從事設計相關產業(yè)的商業(yè)機構,其下涉及產業(yè)跨越室內外裝飾設計工程、高端家居、裝飾材料(櫥柜、地板等)、酒店、餐飲等。右見商業(yè)機構設計團隊是一群資深設計師與新生代設計師組成的,既熟稔設計之道,又緊抓潮流先鋒的設計團隊,設計項目多次獲得獎項—展廳、酒店、會所、餐飲、民宿等等。
右見旗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與2016 年03 月。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公司已成為一個從酒店建設到經營管理的專業(yè)團隊,具有完善的運作管理體系。公司發(fā)展至今旗下已有七家右見精品民宿,并均已進入運營。
汪拓
高級室內設計師、全國有成就的資深室內建筑師、蘇州右見商業(yè)設計機構創(chuàng)始人、蘇州裝飾設計行業(yè)協(xié)會榮譽會長、澳門設計聯(lián)合會理事、右見系列民宿主、蘇州大學外聘講師、蘇州科技大學外聘講師、蘇州九三學社社員。2015 年至今于蘇州右見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2 手繪戶型圖
項目名稱:蘇州東山瑞相院民宿改造項目
設計方:蘇州右見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設計&完成年份:2022
設計團隊:汪拓、金倩倩、朱書君、陳旗、紀鑫娟、王星明
項目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zhèn)啟園路106 號
建筑面積:約1 400 m2
攝影版權:張坤(繁璽建筑攝影)
1 主入口夜景
2 餐廳夜景
建筑可以理解為本來只是一個容器,視其功能定位而不同,不可能是孤立的單體,永遠會與陽光、自然、風、水、空氣并存,與氣候并存。建筑外形的重要性可以理解為與視距有關,與周邊環(huán)境有關,與情緒有關,與使用功能有關。作為一個占地十畝,有著數(shù)棵很多年的銀杏古樹且位于蘇州東山太湖之畔的餐飲、住宿、娛樂等復合型功能的載體,設計師在本案項目整體設計中采用自然包裹的手法去設計,如樹木、小溪、石橋、霧森、石雕、草坪、墻蔓植物等,并用黑色碳化木做建筑外立面的包裹,用大量的植物去包裹建筑、用時間去把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用時間的變化去改變建筑,生長的建筑是另外一個思想主題,會慢慢地產生變化。陽光照射也會改變建筑的形狀,四季也會改變建筑的形狀?;蛟S二十年后的建筑已經不是現(xiàn)在的建筑,而我們也不再是我們。
3 屋中有院
4 園中有屋
1 項目整體鳥瞰
2 獨立套房
位置變化產生的視覺變化。室外的現(xiàn)有場地、分散的小體量單體建筑,各自孤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地塊,如何讓建筑之間產生聯(lián)動是設計師需要探索的問題。作為太湖邊的建筑,設計師考慮用水與橋去連接這些建筑,用時間的痕跡去做這些建筑的紐帶。石板、石雕、青瓦、石柱,用水從橋下過、從房屋下過、叢樹下流動。聽水的聲音,看晃動的光影,鳥的跳躍與魚的游動,或許這才是生活的樣子。
枕流、和聲、枕溪、聽澗、清歡、念秋、拾憶、忘憂、久棲、良憩、塵外—單體建筑的命名與自然有關,與情緒有關,與人的行為有關。在這樣的建筑內向外看去,自然的視覺引發(fā)的情緒與思考才是建筑本身存在的價值。
內空間的設計思想以“空”字作線?!翱铡弊謶撌且粋€中性字,無具體指向,做空與放空其實特別難。身體接觸什么,在一個空間呆這二十四小時需要什么,身體形狀會是什么樣,裝飾主義的目的性又是什么,如何去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審美的、精神的、誘導性的……或許,我們在短時間內的空間體驗會改變數(shù)年來形成的習慣,然后又返回固定模式。
這個項目有一個共性的選料要求,舊物、歷史、肌理、質感、自然、回收;在地化的材料上的使用,是項目設計的根本。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如此,而已。
3 從建筑看景觀
4 客房外景觀
5 民宿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