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晨
中國很多城市的名字都很好聽。樂山,大概是要排進前十的。簡單兩字,一種山水之美與閑適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就躍然紙上?!蹲砦掏び洝防镎f,“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樂山是中國唯一擁有三處不同類型世界遺產(chǎn)的城市,樂山大佛、峨眉山、東風堰,山水、人文全占齊,如何能不樂。
第一次去樂山時,我醉心于峨眉金頂?shù)脑坪?,驚嘆于青衣江畔的巨佛。后來特意去樂山吃了兩天一夜后,我驚呼:這是什么神仙城市,這么美的風光,這么久的歷史,還有如此物美價廉的美食。
樂山美食的種類之多,花樣之繁,可以讓你吃幾天都不重樣。不吃辣的人,也完全不用擔心在樂山無法適應(yīng),這里的口味對眾人相當友好。這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吃貨天堂”。
四川人對肥腸的喜愛,恨不得用盡所有招數(shù)去烹飪,肥腸咔餅就是其中的一種演繹。直徑不過10厘米的竹蒸籠里,蒸的是粉蒸肥腸,一籠即是一碟,大米粗粉、蒜蓉、肥腸,被蒸了個剔透濕潤。白面咔餅開一個口,粉蒸肥腸拌上芹菜粒、大頭菜粒、辣椒油,往里一塞,冒出的香氣已讓人垂涎三尺。
豌豆肥腸湯和香酥肥腸,又是另一番風味。白凈的肥腸配清爽爽的湯,炸酥的肥腸包裹糯米,一個是小清新,一個是老酥脆,總有一款得人心。
不知吃了第幾頓之后,我們終于去吃了樂山馳名美食——缽缽雞。不同于火鍋、麻辣燙、冒菜的熱辣,缽缽雞反其道而行,以“冷”為特點。提前將各種葷菜素菜煮熟串好,冷浸在經(jīng)多種香料秘制的紅油湯里。牛肉、掌中寶、蓮藕、海帶、鵪鶉蛋,不同食材在一鍋油湯里萍水相逢,纏纏綿綿,裹一身香艷。從此后,它們忘卻出身來處,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缽缽雞。淋淋漓漓撈起入口,香辣鮮美。這種辣,不奪人,更像溫柔的撒嬌,香才是入魂的勁兒,回味又有清甜。
另一種能讓我安心坐在人來人往的街邊心無旁騖進食的美味,是油炸。比燒烤更脆嫩,比火鍋更入味,油炸串串是本次行程的驚喜所在。每一家油炸店的靈魂,都來自于老板精心調(diào)制的鹵油,還未進店就已聞到香味。油炸的神奇之處在于,不管什么食材,都能炸到各自最璀璨的程度。一張小桌,一盤油炸,兩瓶峨眉雪,一頓令人心滿意足的宵夜就該如此。
若說讓我一口驚艷的美食,當數(shù)豆腐腦。印象中,無非一碗白凈的豆腐腦,加入或咸或甜的佐料。然而樂山的豆腐腦,卻比這豐富多了。以細嫩的豆花和爽滑的紅薯粉條為底,加上一勺用骨頭湯勾芡的濃汁,輔料還有炸黃豆、大頭菜粒、辣椒油、粉蒸牛肉,熱熱鬧鬧一大碗。在這里,豆花倒成了配角,香濃的湯汁才是主角。當我以一個小白的身份舀起一勺豆腐腦送入口中時,嘴里仿佛炸開了一個小宇宙。難怪樂山人常說,“今天天氣好,上街吃碗豆腐腦”。良辰與美食,都不能辜負。
在兩天時間里,我們吃完上家去下家,3公里以內(nèi)的路程都靠走路來消食,最后竟吃了23家小店。飽食兩天,末了,歡歡喜喜地打包了九妹鳳爪和趙記甜皮鴨上高鐵。
我想起剛到樂山市區(qū)的那天,坐出租車到入住的酒店,打開車門,一腳伸出去,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原來,街頭有一家鹵味店,正大開爐灶燙煮葷素食材,“樂山這么香嗎?”
每個城市都有自身性格,樂山在美食上絕對值得一書。張公橋,東大街,還有散落在各條街巷中的市井美味,都延續(xù)著這座城市的美食傳奇。
后來知道,樂山古稱嘉州。嘉,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