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勇 陳華林 周 磊
(1北京奶牛中心,北京 100192;2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北京 100193;3北京中育種豬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194;4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北京 100193)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后呈現熱性、出血性、高度接觸性的一種傳染病,臨床上主要以發(fā)燒、出血、采食量下降或廢絕、精神萎靡和流產為特征[1]。非洲豬瘟是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傳染病。自2018年非洲豬瘟首次出現在我國以來,其對生豬產業(yè)的發(fā)展影響巨大,最終導致2020年生豬行情創(chuàng)歷史新高,同時也改變了我國生豬養(yǎng)殖模式與格局,此后集團化樓房養(yǎng)豬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截至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疫苗和藥物可以控制非洲豬瘟[2],規(guī)模化豬場主要依靠構建高級別的生物安全體系進行防控,當前,關口前置、早期診斷識別和精準剔除等核心技術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本試驗主要以感染ASFV豬場為研究對象,對比豬群感染ASFV前期、中期、后期3個階段,采集的環(huán)境樣品、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靜脈血和尾根血等樣品中檢測出ASFV核酸的敏感性,從而明確各個階段診斷ASF所需采集的最佳樣品種類,為指導豬場非洲豬瘟精準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2021年感染ASFV的豬場,選擇飼養(yǎng)于限位欄中,且臨床癥狀以采食量下降或不食、發(fā)燒、流產為表現的母豬50頭。
ZTLYB-Y64 Ex-DNA/RNA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批號為21082310T035),購自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定量PCR檢測試劑盒(批號為2021027),購自北京明日達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NP968-C全自動核酸提取儀、96R實時熒光定量PCR儀、PANA9600S全自動核酸工作站,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時間點以母豬現場出現采食量下降或不食、發(fā)燒、流產、精神萎靡為第1 d,第1~3 d為感染前期,4~7 d為感染中期,8~21 d為感染后期。ASFV感染前、中、后期的異常母豬均采集個體對應的環(huán)境樣品(料槽與排便區(qū)使用紗布滾輪或擦拭采集的樣品)、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靜脈血和尾根血6種樣品。
PCR反應(25 μL體系) 條件:50℃2 min;95℃3 min;95℃10 s,60℃20 s,40個循環(huán)。試驗成立條件:陽性對照Ct值≤30,有明顯指數增長,呈典型S型曲線;陰性對照無Ct值,無明顯指數增長期和平臺期。結果判定:檢測樣品Ct值≤40,有明顯指數增長,則為ASFV核酸陽性;無Ct值判定為陰性。
采集試驗所用50頭異常母豬感染早期(1~3 d)、中期(4~7 d)和后期(8~21 d)的環(huán)境樣品、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靜脈血和尾根血6種樣品共計900份,定量PCR檢測ASFV核酸,其結果見表1。
由表1結果可知,ASFV感染前期咽部拭子樣品非洲豬瘟病毒的陽性率最高,且與其他樣品陽性率差別較大,Ct值最低,血液沒有檢出ASFV核酸。感染中期各類樣品均可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其中尾根血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率最高為26%,靜脈血與環(huán)境樣品陽性率也較高,分別為20%和24%,比較接近,但血液樣品的Ct值低于環(huán)境樣品。感染后期,環(huán)境樣品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率最高達54%,而血液樣品的陽性率也在50%,血液Ct值低至26.9~28.7,而環(huán)境樣品的Ct值為35.1,說明此階段血液載毒量較高。
表1 不同感染階段6種樣品ASFV核酸結果
綜合檢測結果、現場操作便捷性與安全性等因素,認為ASFV感染不同階段,其最佳檢測樣品分別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早期選擇咽拭子樣品、非洲豬瘟病毒感染中期選擇尾根血、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后期選擇環(huán)境樣品。
非洲豬瘟傳入我國已有3年,對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非洲豬瘟是當前養(yǎng)豬場防控最重要的疫病,且其防控已呈現常態(tài)化[3]。當前,生物安全是控制非洲豬瘟最有效的措施,其關鍵措施包括分區(qū)管理、關口前置、日常監(jiān)測等,均是圍繞車輛、物資、人員、豬群、環(huán)境等5大主要載體開展工作。一旦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豬場感染豬群,需要有一套快速有效的應急反應預案,其核心就是在第一時間將ASFV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圍,阻止大面積交叉?zhèn)鞑?,以便現場開展精準剔除,將損失降至最低。ASF潛伏期或發(fā)病早期,快速準確識別出ASFV感染豬乃是精準剔除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本試驗選擇了環(huán)境樣品、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靜脈血和尾根血6種樣品作為ASFV感染早期、中期和晚期檢測ASFV核酸的研究對象,通過比較ASFV核酸陽性率和Ct值,明確了ASFV感染3個時期需選擇的最合適的樣品種類。
50頭異常母豬于感染早期、中期和晚期采集環(huán)境樣品、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靜脈血和尾根血6種樣品,提取病毒核酸后定量PCR檢測ASFV核酸。由結果可知,因感染早期血液未檢出ASFV核酸,所以血液一般不適用于ASFV感染前期的排查。雖然環(huán)境樣品和肛拭子也檢出了病毒核酸陽性,但咽拭子的陽性檢出率更高。而鼻拭子中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檢出率為20%,與咽拭子比較雖有差別,但采樣方法簡單便捷,必要時可考慮使用。因此,感染非洲豬瘟病毒早期最佳檢測樣品為咽拭子,其次是鼻拭子,該結論在理論上與ASFV感染后排毒的時間點相吻合。由于拭子采樣方法需要直接接觸豬乃口腔或鼻腔,因此,現場操作一定要關注采樣人員的操作方式、更換佩戴手套、重復使用工具的消毒等細節(jié),杜絕出現人為傳播感染。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中期6種樣品均可檢出ASFV核酸陽性,分別是尾根血、靜脈血、肛拭子和環(huán)境樣品的核酸陽性率在18%~26%之間,Ct值在31.3~36.1之間。結果表明,尾根血與靜脈血檢出ASFV核酸陽性率和Ct值均為最佳,綜合考慮實驗室檢測和現場操作,最后認為尾根血采集更加便捷、安全。因此,非洲豬瘟病毒感染中期尾根血為檢測ASFV核酸檢測的最佳樣品。雖然采集尾根血相對安全,但其所采集數量偏少,不利于開展多次檢測,例如多次鑒別診斷。尾根血采集技術需要展開培訓,否則采樣效率會大打折扣。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后期,除咽拭子外,其余5種樣品仍可檢出ASFV核酸陽性。環(huán)境樣品、靜脈血和尾根血核酸陽性率較高,肛拭子核酸陽性率也達到了26%,靜脈血Ct值更是低至26.9。由此說明,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后期豬乃出現大量排毒。根據結果初步判定,靜脈血、尾根血、肛拭子和環(huán)境樣品均可作為檢測樣品。鑒于血液對環(huán)境、人員、工具等的污染風險較高,故肛拭子和環(huán)境樣品優(yōu)先選擇;同時考慮到現場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環(huán)境樣品與肛拭子相比,前者具備采樣更加方便、省時省力、不交叉污染等優(yōu)點。因此認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后期環(huán)境樣品是最適合的檢測選擇。環(huán)境樣品是指收集豬群飼養(yǎng)區(qū)域、豬場內環(huán)境、載體表面等相關媒介,主要有塵土、料渣、口腔液與糞便等,其收集可借助于紗布和棉簽等,環(huán)境樣品的采集十分方便,具有一定獨立性、交叉污染的概率較小。自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出現,環(huán)境樣品大量應用于ASFV檢測中,但由于正常運轉豬場的部分環(huán)境樣品攜帶ASFV病原載量較低,故其選擇也具有局限性,王久紅[4]監(jiān)測了常態(tài)化條件下,養(yǎng)豬場局部區(qū)域環(huán)境樣品ASFV核酸陽性率僅為0.63%,表明環(huán)境樣品的選擇確實存在局限性。乃有在豬群大量排毒或高劑量病原污染時,環(huán)境樣品的檢測效果較好。
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已然常態(tài)化,生物安全體系也越來越完善,且關鍵技術更加科學。本研究明確了豬感染ASFV前、中、后3個時期檢測核酸的最佳樣品種類,可以為ASF控制與精準剔除病豬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與指導,進一步為促進生豬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