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群 李廣良 張 婷 宿秀江
(1. 南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襄陽 430070;2. 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自然保護所 北京 100091; 3. 吉首大學 吉首 416000;4. 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保靖 416500)
湖北南河自然保護區(qū)地中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區(qū)域,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地帶,位于大巴山東延的兩條支脈武當山山脈東南麓,荊山山脈北麓以及兩山脈之間,湖北谷城縣境內,保護區(qū)內記錄有維管束植物183科735屬1 574種(含種下等級),其中夾竹桃科Apocynaceae 10屬21種[1];湖北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湖北與湖南兩省交界的武陵山東段,云貴高原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中南部,保護區(qū)內記錄有維管束植物233科852屬2 292種,其中夾竹桃科6屬17種[2]。
2017年3月以來,項目組對南河、后河自然保護區(qū)開展了本底資源調查工作,采集4 000余份植物標本,結合野外拍攝的數(shù)碼照片,通過查閱《中國植物志》[3]、《湖北植物志》[4]、《湖北植物大全》[5]、FloraofChina[6]、《神農架中藥資源圖志》[7]、《恩施植物志》[8]等志書,并核查中國數(shù)字標本館(CVH)、國家標本資源共享平臺(NSII)、中國自然保護區(qū)標本資源共享平臺(PAPC)等標本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網文獻數(shù)據(jù)庫,發(fā)現(xiàn)了一批目前湖北省沒有記錄的維管植物,本研究對夾竹桃科Apocynaceae 1新記錄屬黑鰻藤屬及2新記錄種假木通和青龍?zhí)龠M行報道。憑證標本分別保存于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標本館(HHE)和谷城南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標本室。
JasminanthesBlume, Ann. Mus. Bot. Lugduno-Batavum 1: 148. 1850. —Stephanotis Thou. Gen. Nov. Madag. ll. 1806. —Huthamnus Tsiang, 靜生匯報, 9: 9. 1939.
藤狀灌木,具乳汁。葉對生,具柄,羽狀脈。聚傘花序傘形狀,花萼5深裂,裂片內面基部通常無腺體;花較大,花冠高腳碟狀或近漏斗狀,花冠筒圓筒狀,內面基部具有5行兩列柔毛,裂片5,向右覆蓋;副花冠5裂,著生于雄蕊背面,裂片頂端離生,直立,扁平,明顯,比花藥為短或無副花冠;雄蕊5,與雌蕊粘生,花絲合生成筒狀,短,花藥直立,頂端具膜片,粘閉著柱頭;花粉塊每室1個,直立;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短,柱頭圓錐狀或頭狀。蓇葖粗厚。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本屬約15種,分布于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古巴和馬達加斯加等,主產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中國產4種,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和臺灣等省區(qū)。湖北省為首次記錄,目前已知鶴峰縣為本屬最北的分布記錄。
圖1 假木通
Jasminantheschunii(Tsiang) W. D. Stevens et P. T. Li Novon 5(1): 10 (1995).
藤狀灌木。嫩枝被微毛,老枝無毛,具粗大突起的皮孔。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紙質,基部心形,端部漸尖,側脈每邊約6~7對。聚傘花序假傘形狀,腋生,短于葉?;üC鼙欢倘崦?。萼片長圓形?;ü诎咨?,高腳碟狀,有香味,含有豐富的黑色液汁,花冠筒圓筒形。蓇葖長披針形,長12 cm,直徑約1 cm,漸尖,無毛,呈平角叉開?;ㄆ?~6月,果期10~12月。本種鑒別的關鍵特征是老枝無毛,具粗大突起的皮孔?;ü诎咨吣_碟狀,有香味,含有豐富的黑色液汁,裂片與花冠筒等長。蓇葖長披針形,長可達12 cm,光滑無毛,呈平角叉開。根可入藥,能筋絡。
采集地點:湖北恩施州鶴峰縣五里鄉(xiāng)尋梅村(E110°17′53.85″, N 29°57′03.36″),1 517 m,闊葉林下,采集人:王業(yè)清、朱曉琴,采集號:20170529。分布:原記錄產于湖南、廣東和廣西,生長于海拔600~850 m山地潮濕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鼎湖山,湖北未見記載。2017年5月29日在湖北省鶴峰縣發(fā)現(xiàn),為湖北省首次記錄(圖2)。
圖2 假木通和青龍騰在湖北省和各省的分布
Biondiahenryi(Warburg ex Schlechter & Diels) Tsiang & P. T. Li, Acta Phytotax. Sin. 12: 114. 1974.
常綠藤本。莖柔弱,無毛或幼枝上有微毛。葉薄紙質,窄披針形,3.0~4.5 cm×5~10 mm,無毛。聚傘花序腋生,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花萼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近鐘狀,外面無毛,內面被疏微毛,裂片向外張開,卵狀三角形,鈍頭,比花冠筒為長;副花冠5裂,著生于合蕊冠基部。蓇葖單生,狹披針形,長5~6 cm,直徑3~4 mm;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4~7月,果期7~10月。
標本一采集地點:湖北谷城縣趙灣鄉(xiāng)漁坪村大池峪溝石壁邊(E111.361446,N32.003705),海拔320 m;采集人:宿秀江、李廣良,采集號:20210506047。標本二采集地點:谷城縣南河鎮(zhèn)白水峪村俞家溝溝邊石壁上(E111.408696,N32.018241),海拔324 m;采集人:宿秀江、李廣良,采集號:20210618003。青龍?zhí)僭涗浄植加谒拇ā不?、浙江和江西等省,生長于山地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重慶南川,湖北未見記載。2021年5月6日在湖北南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緩沖區(qū)漁坪、白水峪發(fā)現(xiàn),為湖北省首次記錄(圖3)。
圖3 青龍?zhí)?/p>
青龍?zhí)佟⒓倌就ㄔ瓕儆谔}藦科Asclepiadaceae,APG IV處理為夾竹桃科。黑鰻藤屬的分布型為熱帶亞洲分布型,緬甸、泰國至西南變型[9],全屬約15種,中國產4種,假木通在中國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和臺灣等省區(qū),本種在湖北發(fā)現(xiàn)是其分布的最高緯度,也是對其分布范圍的進一步補充,極大地拓寬了其分布的緯度范圍,同時這一發(fā)現(xiàn)對黑鰻藤屬的生物地理學研究有一定意義;青龍?zhí)偎鶎偾貛X藤屬的分布型為中國特有分布,全屬共13種,分布于秦嶺至華中、滇黔桂,原記載湖北有祛風藤B.elliptica(Tsiang) P.T. Li[10]、寬葉秦嶺藤B.Hemsleyana(Warb.) Tsiang (accepted name)和秦嶺藤B.chinensisSchltr. (accepted name)。青龍?zhí)俜植加谒拇?、重慶、浙江、安徽、江西、福建,青龍?zhí)俚男掠涗涍M一步豐富了秦嶺藤屬植物在湖北的分布,本種在湖北的發(fā)現(xiàn)說明其具有連續(xù)分布的特征。南河、后河自然保護區(qū)位于中國被子植物特有屬、種3個特有現(xiàn)象中心之一的川東——鄂西特有現(xiàn)象中心的范圍,中國種子植物特有屬分布八個多度中心之一的三峽中心,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了湖北植物區(qū)系研究的意義,夾竹桃科新資料的補充也為其增加了新的組成成分,對具體夾竹桃科植物分布信息的補充將有助于探討該科植物的起源和擴散等問題。青龍?zhí)倬哂谢钛娼?、理氣祛風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損傷、下肢冷痛麻木、風濕手足麻木、牙痛,假木通根可藥用,通筋絡,老百姓采挖較頻繁,資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必要開展保護宣傳及可持續(xù)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