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月梅,李永琛,高俊仙
(山西省林業(yè)和草原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近幾年來,由于氣候變化異常,核桃受春季晚霜凍害的頻率越來越高。如2006年4月,山西全省、陜西渭北核桃遭受晚霜凍害,幾乎絕收;其后的2007年、2008年、2009年,山西、甘肅、陜西、河北等部分核桃栽培區(qū)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晚霜凍害,造成產(chǎn)量降低;2010年,山西省又遭受一次大規(guī)模的晚霜凍害,受凍面積80%以上,減產(chǎn)2/3;2018年山西、河北、陜西等北方核桃產(chǎn)區(qū)又再次遭受歷史最大規(guī)模凍害,山西核桃栽培區(qū)域再次顆粒無收。凍害的連續(xù)、連年發(fā)生直接影響了北方核桃主產(chǎn)區(qū)農民的經(jīng)濟收入,嚴重挫傷了農民積極性,給核桃產(chǎn)業(yè)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1-3]。目前,生產(chǎn)上應對晚霜危害的栽培措施主要有:園內熏煙、樹干涂白、地面灌水、園內覆蓋等,但這些技術對預防晚霜凍害效果甚微。尤其是當晚霜發(fā)生時氣溫降到-4 ℃以下時,這些防霜凍措施幾乎全部失去效果[4-7]。因此,挖掘研究現(xiàn)有資源特征,從遺傳特性方面篩選更多抗晚霜資源類型和品種,為核桃抗晚霜品種選育提供基礎材料和資源信息顯得尤為重要?;诖朔N目的,本文主要從幾個現(xiàn)有的核桃栽培品種入手,從多個方面闡述品種與晚霜抗性的關系,以期為核桃抗晚霜品種選育提供參考。
試驗地位于翼城縣樊店村,屬于干旱丘陵地。海拔600 m,年平均氣溫10~12 ℃,年均日照時數(shù)為2 400 h,降雨量 500 mm左右,無霜期190 d,為核桃栽培的適宜區(qū)。
盛果期的元林、香玲、清香、中林1號、魯光、遼寧1號、強特勒、京861、西扶1號、禮品2號、FD06和47號共12個品種。
1.3.1 芽的排列方式
對供試品種選擇10個樹冠外圍長度和粗度大體一致的1 a生枝,調查不同類型芽在枝條上的排列方式。核桃屬于雌雄異花同株植物,芽分為混合芽(雌花芽)、雄花芽、葉芽,各類芽以單生或疊生方式著生于葉腋間[8]。其排列方式可分為:雌花芽與雌花芽型(♀♀型)、單雌花芽型(單♀型)、雌花芽與雄花芽型(♀♂型)、雄花芽與雄花芽型(♂♂型)、單雄花芽型(單♂型)、其他型(葉芽)。
1.3.2 芽在枝條上分布位置
調查多品種1 a生枝上各類芽的分離情況,以枝條長度三等分,芽在枝條上的生長位置以上部、中部和下部進行記載。
1.3.3 物候期觀察
調查各品種的芽萌動期、雄花盛期、雌花盛期。各時期均以全樹有25%為準。
核桃品種不同,雌雄花芽排列類型比例不同,見表1。元林、遼寧1號、京861品種♀♀型芽比例顯著高于禮品2號、香玲、清香、FD06、47號、強特勒、中林1號、西扶1號和魯光品種,F(xiàn)D06和清香品種♀♀型比例最低,其中元林♀♀型芽比例最高達29.27%,F(xiàn)D06♀♀型芽比例最低僅2.17%。
表1 不同排列方式芽的比例
從♀型芽占各類型芽比例分析,強特勒和47號品種比例最高,分別為55.88%和57.50%,顯著高于其他品種,魯光和清香比例最低,分別為16.00%和12.12%。
從♀♂型芽占各類型芽比例分析,中林1號和魯光品種比例最高,元林和西扶1號比例最低。
核桃芽的排列方式不同,其萌芽率不同?!帷嵝?、單♂型、♀♂型中的雄花芽一般均能萌發(fā)。單♀型、♀♂型、♀♀型中的雌花芽依品種不同萌芽不同。有些品種的♀♀型一般是其中一個雌花芽萌發(fā),另一個雌花芽休眠不萌發(fā),有些品種的♀♀型兩個雌花芽均會同期萌發(fā)。
核桃芽的萌發(fā)率除受芽排列方式影響,也受頂端優(yōu)勢的影響,位于枝條上部的芽較位于枝條中下部的芽優(yōu)先萌發(fā)。核桃芽的萌發(fā)率高低決定了抗晚霜程度,萌發(fā)的芽遇到-2 ℃的低溫會致使芽細胞組織凍傷,進而芽凍干脫落;而未萌發(fā)的芽處于休眠狀態(tài)能耐-15~-20 ℃低溫,在霜凍發(fā)生之后隨著氣溫的回升萌發(fā),形成二次萌芽開花。所以每根枝條上具有的雌花芽的數(shù)量和雌花芽的萌芽率直接決定霜凍后能否具有二次開花能力(見表2)。
表2 雌花芽數(shù)量與萌芽率
從雌花芽占總芽數(shù)比例分析,元林、強特勒、47號和京861品種顯著高于其他品種,清香、禮品2號和魯光品種最低。
從側雌花芽萌芽率分析,中林1號、西扶1號、魯光和禮品2號側雌花芽萌芽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元林和香玲最低。元林、香玲、強特勒和47號品種的雌花芽萌芽率較低,即休眠的雌花芽比例高,但香玲和47號品種每根枝條上雌花芽數(shù)量相對較少,所以元林、強特勒品種抗晚霜性與其他品種比較相對較強。
側生的雌花芽萌發(fā)一般較頂生雌花芽萌發(fā)晚,因此側生的♀♀型、♀型、♀♂型的芽越多的品種,抗晚霜能力越強。由表3看出,元林、強特勒、北京861、西扶1號、中林3號枝條下部都有♀♀型、♀型、♀♂型的芽,抗晚霜能力均較強。而魯光、遼寧1號、中林1號品種枝條下部沒有混合芽分布,主要為雙雄芽或單雄芽,抗晚霜能力差。
表3 各類型芽在枝條上的著生位置
晚霜發(fā)生多在3—4月份,芽萌動越早,越易受到晚霜危害。從各品種芽萌動時間看,香玲、北京861、魯光、遼寧1號、禮品2號品種萌芽最早,清香、中林1號、西扶1號次之,F(xiàn)D06、元林、47號、強特勒芽萌動最遲,約比早萌芽品種晚10~13 d。從雄花萌動時間看,清香、香玲、北京861、魯光、遼寧1號、西扶1號、禮品2號較早,F(xiàn)D06、元林、中林1號、47號、強特勒品種較晚,較雄花芽早萌動品種晚7~8 d。中林1號、北京861、禮品2號、FD06較早進入雌花盛期,元林、清香、香玲、魯光、遼寧1號、西扶1號次之,47號、強特勒雌花開花最晚,較其他品種晚4~10 d。
在山西晉南地區(qū),每年的晚霜凍基本發(fā)生在3月上旬至3月底。但偶爾4月初也會發(fā)生晚霜凍,如2018年4月5日晚霜凍,氣溫直降到零下6 ℃左右,所有品種全部受凍,幼梢或幼果凍黑凍干,但晚萌芽的品種,如元林、47號、FD06、強特勒由于具有較多的休眠雌花芽,霜凍過后,當氣溫回升后,約10~15 d左右休眠的雌花芽二次開花[9-10],通過凍后噴營養(yǎng)液等措施,二次花正常坐果膨大至成熟,降低了霜凍造成的損失[12]。
表4 核桃不同品種萌芽開花時間比較
從雄花芽生長發(fā)育來看,元林、強特勒、FD06、中林1號雄花萌動期較晚約在3月28日,盛花期也較晚,基本在4月10日—13日。選育晚萌芽的雄花品種,有利于為受晚霜凍害的品種配置授粉樹。
春季當平均氣溫超過8 ℃時,核桃芽開始萌動[8]。但是在我國北方核桃栽培區(qū),核桃芽萌動后常常有低于0 ℃以下的寒流來臨,即晚霜凍。萌發(fā)的芽遇到-2 ℃的低溫會致使芽細胞組織凍傷,進而芽凍干脫落,核桃當年產(chǎn)量受到影響[13]。由于全球氣候變化異常,近幾年的晚霜凍發(fā)生越來越頻繁,幾乎每年發(fā)生1~3次,所以核桃栽培時我們除不要在易發(fā)生晚霜凍的低洼地建園外,還應注意選擇抗晚霜品種。核桃品種的抗晚霜性一方面表現(xiàn)在晚萌芽,即能避過晚霜危害,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側花芽多、萌芽率低。
晚萌芽的品種,避過晚霜危害的概率較早萌芽的品種顯著增高,同時晚萌芽的品種即使萌芽后遇到晚霜凍,但由于枝葉生長、開花、結果消耗的樹體貯存養(yǎng)分也較早萌芽的品種枝葉生長、開花、結果消耗的養(yǎng)分較少,這樣樹體貯存養(yǎng)分消耗的少,有利于處于休眠的芽萌發(fā)、開花,同時有利于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萌芽晚的品種有元林、強特勒、FD06等[9-11]。
僅僅選擇萌芽晚的品種不能完全解決核桃霜凍問題,從歷史氣象資料分析,晚霜凍也會在核桃最晚萌芽品種萌芽之后發(fā)生,近幾年這種發(fā)生的概率有增加趨勢,所以選擇抗晚霜品種時,還應該考慮側花芽多、側花芽萌芽率低的品種。晚實核桃品種萌芽一般較晚,但晚實核桃品種并不是避晚霜品種,因為晚實核桃品種花芽主要位于枝條頂端1~3芽處,側芽幾乎全部為葉芽,春季萌芽首先是枝條頂端的花芽先萌發(fā),如果霜凍發(fā)生時間在核桃萌芽之后,頂端萌發(fā)的1~3芽受凍,側芽沒有萌動不受凍,氣溫回升后,側芽萌發(fā)僅長枝葉,不會開花結果,同樣絕產(chǎn)。
萌芽率高,抗晚霜性差,萌芽率低,抗晚霜性強。核桃側花芽萌芽率低的品種表現(xiàn)為一部分芽萌發(fā)(或稱第1次開花),另一部分芽不萌發(fā)。萌發(fā)芽長枝葉開花結果,不萌發(fā)芽在生長后期(約20 d左右)干枯自然脫落。但是,第1批芽萌動后如果遇到外界傷害,尤其遇到霜凍而死亡,那么第2批芽會萌發(fā),形成核桃的二次開花特性。因此核桃這種低萌芽率特性可有效保存?zhèn)然ㄑ康牧?,為抗晚霜品種選擇提供了有利特征。試驗中京861品種側花芽比例高達70.27%,在核桃品種中屬于側花芽較多類型,但京861品種抗晚霜性能不太高,因為京861品種的側花芽無論是♀♀型,還是單♀型,雌花芽幾乎同時萌動。而元林、強特勒品種即具備側花芽多的特點,又具備側花芽萌芽率低的特點。
每根枝條上具有的側生雌花芽的數(shù)量越多,抗晚霜性越高。側花芽萌芽率高低反映核桃是否具備二次開花特性,雌花芽的數(shù)量反映二次開花后的產(chǎn)量,所以抗晚霜品種應具備側生的雌花芽數(shù)量多特點。香玲和47號品種的雌花芽萌芽率較低,且每根枝條上雌花芽數(shù)量相對較少,所以其抗晚霜性差于元林和強特勒。
核桃的花為雌雄異花,雌花是混合花芽,混合芽萌動后只要遇到-2 ℃的低溫,就會受凍變黑干枯,也就意味著不會再開花,所以雌花開花晚的品種不一定是避晚霜品種,只有雌花芽萌芽晚的品種才能稱為避晚霜品種。但是,雄花開花晚的品種從授粉的角度考慮,也屬于避晚霜品種,如元林、強特勒、FD06、中林1號等。
通過上述分析,得出抗晚霜品種應具有萌芽晚、側花芽多且萌芽率低的特性??顾獌龅钠贩N有元林、強特勒,較抗霜凍的品種有FD06、京861、香玲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