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忠
(甘肅省張掖中學,甘肅 張掖 734000)
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科學的體育鍛煉行為的支撐,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大部分青少年的體育鍛煉行為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xiàn)為鍛煉時間、鍛煉動機、鍛煉強度等方面無法達到預期。這種情況勢必導致青少年的成長受到影響,因此本文探討了影響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因素,包括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等,并針對性地提出干預策略,以期使廣大青少年養(yǎng)成健康的體育鍛煉行為習慣。
本文以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為研究對象。
通過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以“青少年鍛煉行為”“影響鍛煉行為的因素”“鍛煉行為干預策略”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獲得相關研究文獻,為本文研究提供支持。
為進一步了解青少年的體育鍛煉行為,本文設置了“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調查問卷”,問卷設置包括鍛煉項目、鍛煉時間、鍛煉頻次、接受鍛煉后的身體變化、是否有規(guī)律的鍛煉等。隨機抽選青少年200人展開問卷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調查問卷200份,有效調查問卷200份,有效率為100%。
利用ExceL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目 調查顯示,在青少年選擇運動項目方面,跑步項目的選擇人數(shù)占比達85%;選擇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項目的人數(shù)占比均為75%~80%;選擇游泳、瑜伽、健美、武術等項目的人數(shù)偏少。這說明傳統(tǒng)的跑步、球類項目依舊是青少年參與鍛煉的主要選擇項目,青少年對新興項目的關注度明顯不足。
調查顯示,被調查的青少年在每次參與鍛煉的時間方面,15min以內的占比為22.5%;15~30min的占比為46.0%;31~60min的占比為26.5%;61~90min的占比為5.0%。可見,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在30min以內的占比高達68.5%。(表1)
表1 青少年每次鍛煉時間調查
調查顯示,青少年的每周鍛煉頻次較少,50%的青少年每周鍛煉頻次為2次;22.5%的青少年每周鍛煉頻次為1次;15%的青少年每周鍛煉頻次不足1次。可以看出,當前青少年的體育鍛煉次數(shù)明顯不足。(表2)
表2 青少年每周鍛煉頻次調查 n=200
對青少年體育鍛煉項目、鍛煉時間以及鍛煉頻次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在鍛煉項目選擇上,大部分青少年對傳統(tǒng)項目較為關注,對新興鍛煉項目較為陌生。鍛煉時間方面表現(xiàn)為鍛煉時間不充裕,無法發(fā)揮體育鍛煉的有效性,且青少年參與鍛煉的頻次也明顯不足,50%以上的青少年鍛煉頻次每周不超過2次。從以上的鍛煉行為可以發(fā)現(xiàn),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迫切需要優(yōu)化,目前的體育鍛煉行為無法為青少年成長提供必要的支持。
結合現(xiàn)有的研究資料和調查結果,對影響青少年鍛煉行為的因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影響因素主要劃分為個人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學校因素3個方面。個人因素屬于內在因素,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屬于外在因素。
對影響青少年鍛煉行為的個人因素的分析,可以將關注點放在以下方面。(1)體育鍛煉意識。對青少年而言,其體育鍛煉意識直接影響著體育鍛煉行為,大部分青少年更容易被電子產(chǎn)品吸引,體育鍛煉意識和鍛煉時間、空間被壓縮,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2)知識基礎。青少年對體育鍛煉的理解和認知,知識基礎起到了一定的決定性作用。青少年從多途徑、多渠道了解到體育鍛煉的內容,勢必激活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但大部分青少年缺乏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且現(xiàn)有的體育鍛煉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導致青少年接觸到的體育鍛煉信息不充分,體育鍛煉行為無法被激活。(3)身體素質。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的強化成為現(xiàn)階段的熱議話題,大部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不高,在參與體育鍛煉中極易出現(xiàn)運動疲勞的情況,導致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參與積極性受到影響,自然在鍛煉行為方面也會出現(xiàn)問題。
對影響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社會因素進行分析,具體如下。(1)體育項目。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項目調查顯示,傳統(tǒng)的田徑和球類項目依舊是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方式,體育項目種類有限,導致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參與空間相對狹窄,且一些健身器材的設置缺乏對青少年的有效吸引,青少年養(yǎng)成體育鍛煉行為相對困難。(2)環(huán)境氛圍。對廣大青少年而言,青少年身處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對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全民健身影響下大眾健身氛圍良好,但對青少年而言這些鍛煉形式相對枯燥,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所提供的鍛煉環(huán)境有限,導致青少年的鍛煉行為受到了影響。
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中,學校因素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體育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將關注焦點集中到文化課的學習上,對體育教育的關注度有限,導致體育教學內容枯燥、單一,普遍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青少年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下降。體育教育對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目前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不足限制了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2)運動設施。對青少年體育鍛煉項目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青少年選取的項目以傳統(tǒng)項目為主,原因與運動設施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運動設施的供給不足,無法滿足青少年的個性化體育鍛煉行為。(3)師資力量。教師的榜樣作用對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目前部分體育教師缺乏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知識儲備不足,導致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養(yǎng)成存在困難,體育教師無法為其提供專業(yè)化的指導。
目前青少年的體育鍛煉情況并不理想,缺乏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知,體育鍛煉項目選擇單一,對新興項目的興趣不足,青少年參與鍛煉的時間和頻次較少,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主要受個人、社會、學校3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較慢。
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優(yōu)化,前提是要青少年自身提高應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密切關注體育鍛煉的本質屬性,迎接健康生活和學習。青少年正處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期,該時期要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消除對網(wǎng)絡的依賴性。例如,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青少年要積極參與各類體育社團活動,以此來豐富自己的體育鍛煉空間,補充鍛煉項目和具體內容。青少年體育鍛煉意識得到轉變,體育鍛煉行為也將得到優(yōu)化。
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青少年體育鍛煉環(huán)境將得到更新。社會因素的干預策略,各級主管部門要發(fā)揮自身作用,積極組織和開展各類型的體育活動,滿足青少年的體育鍛煉需求,強化青少年的體育鍛煉意識,使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實踐。除此之外,家庭場景也需要發(fā)揮自身作用,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空間,激活青少年的體育參與意愿。
學校體育教育實踐中要嘗試探索更多新穎內容,目的是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更專業(yè)的內容,吸引青少年的參與。學校還需要加大對體育資源的投入力度,將更多重點放在資源的補充方面,以此來滿足青少年的體育個性化學習需求。只有保證學習資源的有效補充,才能在根本上為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的優(yōu)化提供必要條件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