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春 楊梅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我國高等教育要堅定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的“大思政”重要思想,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至此“課程思政”理念受到日益關(guān)注。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2]。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構(gòu)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受眾廣、課時長的公共必修課,背后承載著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也必將擔起時代重任?!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應主動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育體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fā)揮作用。教師應基于教學內(nèi)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內(nèi)涵,收集與教學內(nèi)容契合的思政素材,同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教學設計中,明確思政教育目標,并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貫徹落實。在教學中,發(fā)揮課程思政渠道作用,弘揚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增加學生對自身、國家和民族價值觀的認同;同時在中西文化對比中,讓學生學會堅守和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從而實現(xiàn)大學英語課程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lǐng)的統(tǒng)一[5]。
文章以《全新版大學高階英語Ⅱ》第三單元“A Love of Reading”為例,探索分析課程思政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如表1所示:
表1 混合式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本單元Text A Growing up in the Library主要講述了作者自幼與其母親去圖書館借書讀書的往事。成年后當她再次與她兒子到圖書館,往事歷歷在目。本篇文章可涵蓋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表達對讀書的熱愛;二是熱愛閱讀來自家庭;三是圖書館可以“留住人類的歷史”。
語言學習目標:(1)掌握與單元主題相關(guān)的英語表達;(2)用英語談論對愛書、惜書、崇尚閱讀等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理解;(3)對單元主題的相關(guān)概念進行辯證的思考,如對讀書應藏書還是買書、讀紙書還是電子書及關(guān)于閱讀的目的等觀念進行思考并展開辯論,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思政育人目標:(1)喚醒學生的閱讀需要,引領(lǐng)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了解國家對持續(xù)推進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和對實現(xiàn)建設書香中國的堅定信念;(3)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理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含義,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1.課前任務
圍繞單元主題,布置前置任務,營造思政學習語言環(huán)境。
課前通過雨課堂平臺發(fā)布課前小組作業(yè),要求學生分組準備“蘇秦懸梁刺股”“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等反映愛讀書的小故事,匯報形式不限。
2.新課導入
(1)學生分組展示課前準備的故事,通過對我國古代好讀書、愛讀書故事的挖掘,體現(xiàn)出“崇尚閱讀”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2)通過聽力導入任務,課堂練習做blank filling,練習材料來自CGTN:World Reading Day:More Chinese people go book-clubbing,熟悉reading in nationwide campaign等閱讀相關(guān)詞匯;將語言知識與思政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引導學生從單一的語言練習過渡到主旨要義的把握,再內(nèi)化到領(lǐng)悟閱讀的重要性,引出我國“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
3.課文分析
Text A作為本單元精讀課文,教師可從知識傳授、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三個層面設計教學活動,做到層層遞進,全方位剖析課文。
(1)知識傳授層面資源與活動開發(fā)設計
①閱讀課文并找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愛閱讀的詞匯及表達;通過翻譯關(guān)于讀書的論述,如:
Reading invigorates people's mind,gives them inspira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morality。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
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傳承文明、提高國民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ncrease wisdom,as well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forward civ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Promoting reading among all peop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ing socialist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從而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讀書的重要性,真正使讀書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政治擔當和一種精神追求。
②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對影城圖書館分館的描述;用手機端進入中國國家圖書館主頁并查看介紹,與課文做對比,在練習本課重點詞匯和表達的同時,了解中國國家圖書館,啟發(fā)學生了解國家對持續(xù)推進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和對實現(xiàn)建設書香中國的堅定信念,進一步樹立文化自信。
③學生利用U校園觀看視頻“The healing power of reading”,啟發(fā)學生理解“當我們開始閱讀,我們就找到了表達情感的文字;閱讀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閱讀消除了我們不平等的關(guān)系”。
結(jié)合以上視頻討論對文中“It wasn't that time stopped in the library.It was as if it were captured here,collected here,and in all libraries-and not only my time,my life,but all human time as well”的理解。
(2)價值塑造層面資源與活動開發(fā)設計:
教師可提煉三組詞組概括核心要點,作為思政教學點,并根據(jù)每個要點設計教學活動。
①Borrow-a-book-from-the-library V.S.bookshelves-full-of-books:
該思政教學點可以結(jié)合我國類似的例子,即如何看待“藏書與借書”:黃裳、夏丏尊主張藏書V.S.蘇東坡、《黃生借書說》主張借書?;诖耍處熆筛鶕?jù)實際情況安排適當?shù)慕虒W活動,如:首先教師利用線上平臺發(fā)起投票環(huán)節(jié),POLL:Which view are you in favor of?通過投票自動分組之后,學生可針對讀書應“藏書”還是“借書”展開辯論。
②The role of libraries:首先,學生觀看視頻“An Island of Books”并列舉圖書館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此教學活動可訓練學生的概括總結(jié)能力。其次,就我國國情而言,大至國家圖書館小至村級文化圖書室,都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氣神,增強凝聚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圖書館、文化室就是文化陣地。最后為翻譯任務,翻譯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Sticking to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we should promote our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courage a love of reading among the public by exploring new ways of services,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our people.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A reading family:根據(jù)文中“My family was big on the library.We were very much a reading family.”提煉出第三個思政教學點“a reading family”。中國有句古詩: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體現(xiàn)出我國歷來重視閱讀,很多家庭將閱讀作為家風家訓,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可介紹曾國藩家訓、錢氏家訓等。接著教師以采訪的形式將學生置于思政環(huán)境,啟發(fā)學生對熱愛閱讀良好家風的思考。如:
a.How long do you spend reading every day?
b.Do your family members love reading?
c.Will you build a reading family yourself?
(3)能力培養(yǎng)層面資源與活動開發(fā)設計:
①E-books V.S.Paper books,隨著科技發(fā)展,閱讀的方式逐漸多元化,相比傳統(tǒng)紙質(zhì)閱讀,電子閱讀因其便捷性受到廣大讀者的肯定,同時也出現(xiàn)一些問題,閱讀兩篇CGTN文章并以E-books VS.Paper books為主題開展辯論賽。
CGTN:What's reshaping China's reading market?
CGTN:Digital reading bad for concentration,patience:research.
②The purpose of reading,通過完成閱讀任務:史上最野閱讀法:量子波動速讀,一目百行不是夢,Quantum speed-reading courses stir doubt,并利用雨課堂發(fā)送評論。
引導學生對閱讀目的的思考:reading for information,fun,or other purposes?引出觀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4.課后任務
課后通過分級作業(yè)鞏固所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并督促其完成包含思政元素的“長效作業(yè)”。
①Translation
通過翻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后回答記者的問題時提到的:“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jīng)歷來說,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讀書觀。
②Writing
完成閱讀Why daily reading matters,以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為題寫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并提交至雨課堂平臺。學生在經(jīng)過對本單元內(nèi)容4課時學習以后已經(jīng)對愛讀書、讀好書有了一定思考,加上課后閱讀材料Why daily reading matters?學生已累積主題相關(guān)表達,能夠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5.教學反思
本單元圍繞“熱愛閱讀”主題,結(jié)合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聽說讀寫譯的訓練,自然地融入了“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等思政元素,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正確的讀書觀。
教師在選取思政素材時要注意選用有融入中國文化的材料,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同時緊跟時事。但要注意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并非思政課程,因此,教學設計不能忽略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是育人育才協(xié)同并進。
文章以《全新版大學高階英語Ⅱ》“A Love of Reading”主題為例探究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及實踐。通過教學實踐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1)大學英語雖為外語課程,但其涉及的文化和精神層面的內(nèi)容較為豐富,因此足以承擔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任務。(2)大學英語教學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學習西方語言及文化,而是轉(zhuǎn)變?yōu)橹形魑幕皩υ捊涣鳌薄?3)大學生作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力軍,承擔著輸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擔當,文化自信至關(guān)重要。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踐效果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專業(yè)能力及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4)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不僅僅局限于線下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在線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結(jié)合,實現(xiàn)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有評估,從而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