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磊,李秀婷,劉 娜,張成元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山東濰坊 261011
膿毒癥是指由感染、燒傷等因素導致宿主免疫反應失調而誘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也是嚴重感染、外科手術、休克、創(chuàng)傷等患者的并發(fā)癥,具有病死率高、發(fā)病率高、預后差等特點[1-2]。近年來,膿毒癥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在病情進展過程中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膿毒癥休克,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3-4]。目前,臨床認為新生兒膿毒癥(NS)的發(fā)病機制與凝血功能異常、組織損傷、全身炎癥反應、免疫功能障礙等有關,但臨床工作者對NS的病理生理學認知上仍存在一定不足,深入分析本病具體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尤其是借助測序技術、分子生物學等手段探索新型標志物及靶點,在NS的早期診斷、治療中尤為重要[5]。作為一類新型的基因調控分子,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可通過調節(jié)部分蛋白及基因的mRNA表達,而參與多種感染/炎癥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6]。miR-96是miR-183家族重要成員之一,已有諸多研究證實,其在食管癌、乳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表達異常,但目前關于miR-96在NS中表達情況的研究較少,且相關機制尚不清楚[7]。鑒于此,本研究就miR-96表達與NS及炎癥反應的關系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闡述NS的機制,掌握miR-96表達與炎癥反應的相關性,為臨床診治NS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65例NS患兒作為NS組,將同期65例非感染性SIRS患兒作為非感染性SIRS組,另選50例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健康組。納入標準:NS組、非感染性SIRS組患兒符合美國重癥醫(yī)學會(ACCM)與歐洲重癥醫(yī)學會(ESICM)聯(lián)合發(fā)布的NS、非感染性SIRS相關診斷標準[8];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心、肝、腎等重大臟器病變;伴有結締組織疾病、先天性畸形、染色體疾病、先天性遺傳代謝?。恢型巨D院或因其他原因而未完成相關指標;入院24 h內即出院;出生后不足7 d。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制定標準。
1.2方法
1.2.1miR-96檢測 采集所有受檢者外周血2 mL[健康組于體檢當日采集,NS組、非感染性SIRS組于入院后(治療前)采集],置于EDTA抗凝試管,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于1.5 mL EP管。參考Trizol試劑盒、總RNA提取試劑盒(武漢純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說明書提取血漿中總RNA,使用反轉錄試劑盒將總RNA反轉錄為cDNA(miR-96引物序列:上游為5′-TCT GGG TAC CGC ACT GGT AGA ATT CAC TG-3′,下游為5′-CCT TTC TAG ACC ACG GCA CCA TTC AGG A-3′),按廠家說明書進行操作。以反轉錄的cDNA為模板,用熒光定量PCR技術(PRISM 7000型定量PCR儀)檢測miR-96的表達水平。反應條件:94 ℃ 10 min,94 ℃ 30 s,60 ℃ 30 s,72 ℃ 40 s,重復40循環(huán),72 ℃ 10 min,采集熒光,以U6作為內參,用2-ΔΔCt法計算miR-96的相對表達量。U6引物序列:上游引物為5′-CTC GCT TCG GCA GCA CA-3′,下游引物為5′-AAC GCT TCA CGA ATT TGC GT-3′。
1.2.2炎性因子檢測 采集所有受檢者外周血2 mL[健康組于體檢當日采集,NS組、非感染性SIRS組于入院后(治療前)采集],離心10 min(3 000 r/min,離心半徑為6 cm),取血清放于低溫冰箱中待測。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億鳴復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3組一般資料比較 3組性別、孕周、年齡、體質量、5 min 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S組、非感染性SIRS組原發(fā)疾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S組序貫器官衰竭評估(SOFA評分)、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評價Ⅱ(APACHEⅡ評分)比非感染性SIRS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一般資料比較(n/n或
2.2miR-96、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NS組miR-96 表達水平比非感染性SIRS組、健康組低,IL-1β、IL-6、TNF-α水平比非感染性SIRS組、健康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血清miR-96、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3miR-96表達水平與炎性因子水平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miR-96表達水平與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負相關(r<0,P<0.05)。見表3。
表3 miR-96表達與炎性因子水平相關性
2.4NS組不同預后患兒血清各指標差異 根據(jù)入院28 d內存活情況分為兩組。死亡組miR-96表達水平比存活組低,IL-1β、IL-6、TNF-α水平比存活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NS組不同預后患兒血清各指標差異對比
2.5miR-96對NS患兒預后的預測價值 將miR-96作為檢驗變量,將NS患兒預后作為狀態(tài)變量(0=存活,1=死亡),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miR-96預測NS患兒病死的AUC為0.903(95%CI:0.846~0.978),以0.75為臨界值,其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0.894、0.855,約登指數(shù)為0.749。見圖1。
圖1 miR-96預測NS患兒預后的ROC曲線圖
由于新生兒各免疫器官、臟器不成熟,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獲得性免疫及固有免疫共同缺陷,加之受中心靜脈置管等有創(chuàng)操作影響,易發(fā)生感染,進展為NS[9]。研究發(fā)現(xiàn),炎癥信號通路的級聯(lián)放大及激活,造成炎癥細胞因子過度釋放是誘發(fā)NS的主要機制之一[10]。因此,防治NS疾病及提升預后的關鍵在于維持機體內抗炎因子、促炎因子間平衡、抑制促炎因子表達。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miR-16、miR-21、miR-150、mR-146等多種miRNA通過作用于炎癥通路的重要基因而參與炎癥發(fā)展過程中[11-12]。
miRNA屬于一種易感基因,通過與目標mRNA的3′-UTR區(qū)相結合,誘導目標mRNA降解,調節(jié)靶基因蛋白和mRNA表達,進而參與細胞血管生成、分化、凋亡等生物學過程中[13]。WANG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參與調節(jié)炎性細胞及介質的表達過程中,通過靶控相關信號通路及免疫功能而影響膿毒癥的發(fā)生、發(fā)展。miR-96為miR-183家族成員,定位于人類染色體7q32,在多種腫瘤中異常表達。SINGH等[15]研究報道,miR-96高表達可抑制相關靶基因轉錄后蛋白表達,降低炎癥反應,干擾相關免疫通路。LU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miR-96在膿毒癥致腎損傷患者中呈異常表達,且其調節(jié)的靶基因主要參與Wnt信號通路及Ⅰ組代謝型谷氨酸受體通路、白細胞介素信號通路的調控中。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相比非感染性SIRS組、健康組,NS組血清miR-96 mRNA表達較低,證實NS患兒血清miR-96水平下調,這可能與炎癥因子表達和炎癥細胞的浸潤通過TLR/IL-1β或NF-κB信號通路而調節(jié)miR-96表達有關。陳建德t[17]研究發(fā)現(xiàn),miR-96在NS患兒血清中呈低表達,預測免疫相關基因為IL-16、CD4、IL-17B、TNFRSF13B等,在NS炎癥反應、免疫調節(jié)及宿主免疫應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與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NS從本質上來說是機體對感染性因素的反應,疾病發(fā)生時會大量釋放細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質、氧自由基、急性期反應物質、趨化因子等,破壞抗炎因子、促炎因子之間平衡,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受損[18-19]。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NS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非感染性SIRS組、健康組高,提示NS患兒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上調,機體處于感染狀態(tài),體內抗炎及促炎反應系統(tǒng)紊亂。黃林楓等[20]研究結果顯示,膿毒癥組IL-6、IL-10、TNF-α表達明顯高于非感染性SIRS組和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miR-96表達水平與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負相關,由此可以推測miR-96可通過調節(jié)炎癥反應而參與NS發(fā)生中。原因可能在于miR-96作用于IL-16、PTGS2、CD4、IL-17B等多個靶點,并調控NF-κB信號通路,觸發(fā)多種級聯(lián)反應,影響免疫細胞的分化、調節(jié)過程,進而負反饋調節(jié)免疫炎癥反應,從而控制炎癥反應。miR-96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影響NS患兒的炎癥反應,從而在不同預后轉歸的患兒中得到體現(xiàn),本研究中,死亡組血清miR-96表達水平比存活組低,miR-96預測NS患兒病死率的AUC為0.903,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分別為0.894、0.855、0.749,故早期監(jiān)測血清miR-96表達水平變化可有效預測患兒近期預后,對NS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且利于指導臨床對應治療。
綜上所述,NS患兒血清miR-96水平下調,炎性因子水平上調,二者呈負相關;且miR-96水平對NS預后有一定的預測價值,有望成為基因轉錄水平早期診斷NS及評估預后的新型生物標志物。但由于病例數(shù)相對較少,產(chǎn)生的統(tǒng)計學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故后期還需擴大樣本量及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驗證血清miR-96表達水平與NS炎性因子及預后的關系;此外,還需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深入分析miR-96是通過何種信號通路而影響炎癥反應,以進一步明確miR-96在NS患兒致病過程中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