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李亞鵬“欠債4000萬元”一案作出終審判決。(圖片來源:CFP)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對演員李亞鵬“欠債4000萬元”一案作出終審判決。法院判決,駁回李亞鵬及其哥哥李亞煒的上訴,維持原判。
此前,李亞鵬等人在云南麗江開發(fā)房地產項目并與北京泰和友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泰和友聯公司”)產生糾紛,雙方從2015年12月開始對簿公堂,該案件經過了6次庭審程序,其中包括一次再審程序和一次重審程序。據了解,該案除4000萬元本金外另有上千萬元的利息,債權方代理律師稱,將于近期對李亞鵬及李亞煒提起強制執(zhí)行。
7月14日晚,李亞鵬在個人微博回應表示,“作為一個公民,我堅決尊重法院判決并積極努力履行”。他表示:“我并未向對方借過錢,只是在項目公司生死存亡之際個人承擔了公司給對方的承諾。”
根據裁判文書網公開的相關判決發(fā)現,泰和友聯公司與李亞鵬持股的麗江雪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雪山公司”)的訴訟焦點主要是《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變更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以及訴爭4000萬元款項的性質。
2018年3月,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2018)京03民終3815號民事判決顯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如下:2012年1月9日,雪山公司(甲方)與泰和友聯公司(乙方)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其中約定:雙方合作完成“雪山文苑”項目。若本項目的實際利潤低于甲方在簽訂本協(xié)議時提供的項目測算財務報告,甲方確保乙方實際獲得的全部權益不低于1億元,項目開發(fā)周期為3年。若開發(fā)周期超過3年,考慮到乙方出資額的資金財務成本,3年開發(fā)周期屆滿,由乙方先行收回約定的固定權益收益4000萬元。2015年4月17日,李亞鵬、李亞煒、中書公司向泰和友聯公司出具承諾函,雪山公司及原股東(李亞鵬、李亞煒、李一兵)承諾,就股東李亞鵬及李一兵股權轉讓給陽光集團和與泰和友聯公司的到期債權保證事宜,承諾《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中的到期債權執(zhí)行:雪山公司原股東承諾于2015年7月支付4000萬元到期債權,若確有困難可于2015年7月25日前支付2000萬元,余款于2015年12月25日前支付。
就此,一審法院認為,《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變更協(xié)議》、承諾函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愿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上述協(xié)議合法有效。李亞鵬、李亞煒向泰和友聯公司出具承諾函,自愿承諾向泰和友聯公司支付4000萬元,現支付期限已經屆滿, 其二人應當按照承諾函的承諾履行付款義務?,F泰和友聯公司主張李亞鵬、李亞煒支付4000萬元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