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梅
(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成都 610110)
水利工程測量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研究——評《水利工程測量》
蔡雪梅
(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成都 610110)
水利現代化發(fā)展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隨著社會全面發(fā)展取得了跨越性成就,我國邁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對各個領域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支持新時期水利現代化發(fā)展要求,提供人才支撐,需要從高校教學方法改革出發(fā),培養(yǎng)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新型水利工程領域人才。水利工程測量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的前期勘察項目,培養(yǎng)合格的水利工程測量專業(yè)人才,掌握良好的水利工程測量知識才能更好地為水利工程現代化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由岳建平、鄧念武主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于2017 出版的《水利工程測量》一書,按照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編寫完成。本教材共15 章。第一章緒論,敘述測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和基本原則;第二章地形圖基本知識,講述地形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第三至第七章闡述測量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包括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和直線定向、全站儀及其使用以及誤差的基本知識;第八章、第九章講述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的方法,包括控制測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第十章地形圖的應用,概述地形圖的一般應用及在工程上的應用;第十一至第十五章講述測量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包括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大壩施工測量、隧洞施工測量、渠道測量和大壩變形觀測等。本教材可供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水信息、水文、工程地質、農林、環(huán)境工程等專業(yè)的師生使用,也可供從事水利水電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參考。
根據《水利工程測量》一書的內容可以看出,第一到第三章以水利工程測量學涉及的基本任務、基本測量理論、測繪科學的發(fā)展狀況以及基本測量儀器的使用和測量原理為主,后幾章以水利工程測量的方法和不同測量內容的介紹以及不同測量內容的應用?!端こ虦y量》一書按照從基礎到應用,從理論到實踐的方式安排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更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教學方法。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講解基本概念,以推進式的方式,層層遞進地將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原理引出,激發(fā)學生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加其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由于《水利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因此,理論教學部分一定要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在講解實際應用部分時,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師將基本測量原理、方法、步驟教授給學生,將實際操作演示過程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的學習中找到對應的測量方法,并進行學習,加深對測量儀器的熟悉程度,使其通過實踐和自學熟知不同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并對不同測量內容按照操作步驟進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組織小組實踐操作學習,開展實訓課程,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對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和直線定向、全站儀使用的熟悉程度,在每項內容理論學習之后開展一次短期實訓課程,在所有內容完成之后,開展綜合實訓課程,加深對各種測量儀器的熟悉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以致用,將水利工程測量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操作中,夯實基礎,加深理解。
在學習了書本上的基本測量方法以及對部分儀器的實訓操作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短期工程實踐、參觀學習和實踐課程,與測繪企業(yè)進行聯合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加到實踐工程的測量工作中,參與水利工程測量實踐、大比例尺地形圖、施工放樣、大壩施工測量、隧洞施工測量、渠道測量、線路測量、工業(yè)和民用建筑施工測量以及大壩變形監(jiān)測等實踐學習和工作中,讓具有工作實踐的測量工程師進行教學實踐培養(yǎng)。
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人才的根本手段,是將科學技術知識傳授下去的主要方法途徑,是專業(yè)技能傳承的重要組成環(huán)節(jié),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革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才能不斷改善具有實踐性的水利工程測量教學效果,保證取得良好成效。
蔡雪梅(1988-),女,四川榮縣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