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 琰
“結構”的英文單詞是“structure”,其含義有兩層,既包括建造的過程,也包括建造的結果。“結構化”就是結構不斷生成的過程。對于學生發(fā)展來說,要在更深層次上形成結構化意識,培養(yǎng)學科思想觀念;對于教師教學來說,指的是教師通過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組織多元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并逐漸形成學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進而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币嬲⑵饘W科的基本結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知識的結構入手。結構化視角下的語篇閱讀是讓學生在解讀語篇文本、探究主題意義過程中完成知識結構化的過程,即厘清文本表層信息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梳理出文本搭建了什么樣的知識結構來闡釋主題。
Title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Period 1 Story time K 1.我知道一些身體部位的單詞: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我會用“I have...”句型來表達自己擁有的物品。3.通過我會用“I can...”句型表達我會做的事情。WI want to know our friends’animal friends.
K關聯(lián)回顧 四(上)U1 I like dogs Step 1.Watch and answer 1.How many animal friends are there in the sto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hat are the animal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2.Listen, match and say What animal friends do the students have?images/BZ_53_1440_1930_2018_2196.png____________ h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3.Read, make notes and say(Nancy’s animal friends)任務助學images/BZ_53_1433_2317_2117_2614.pngI have _________.One _______ the other _____.They have_______.They can _______.Step 4.Discuss, complete and say(the other three animal friends)images/BZ_53_1430_2815_2253_3031.png_______’s animal friend is _______.It is ________.It has _________.It can ________.
L整理思學1.Read and think(1)Do the students like their animal friends? ___________(2)Wh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hink, talk and write(說一說你自己的動物朋友吧)Do you have an animal friend? Do you like it? Why?I have an animal friend.It is a...(name).It is...(colour).It has...(feature).It can...(ability).I like my animal friend.It’s a member of my family.3.Know more about pets Try to know more and introduce them to our classmates.
學習單是教師依據(jù)學情,為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而設計的。上面所列學習單中呈現(xiàn)了學生學前(K,W)、學中(K)、學后(L)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學前準備,K-what I know 回顧復習身體部位類單詞及“I have...I can...”的簡單表達,旨在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W-what I want to know 則是讓學生通過預習列出自己想了解什么,帶著問題需求去學習語篇。
第二階段是課堂語篇學習,K-How I know 學生根據(jù)學習單跟隨課堂活動設計開展互動式學習,在由問題、圖示、語言等學習支架搭建的任務鏈中開展與教材文本相關的體現(xiàn)思維層次的學習活動。
第三階段是學后反思、運用和拓展。L-What I learned 思考討論學生們是否喜歡他們的寵物,為什么,然后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論自己喜歡的寵物等。
這份學習單圍繞語篇,引導學生課前有關聯(lián)地準備、思考,明晰本課的學習目標;課中運用學習單開展有層次、多樣化的師生互動和生生間的協(xié)同學習;課后則有目的地歸納小結、拓展運用。學習單在為學生搭建結構化學習框架的同時,也將結構化梳理文本的思維、學習方式等滲透其中。
學科整體是一種有機關聯(lián),某些知識是另一些知識學習的基礎,同一知識則會在螺旋上升的大結構中不斷升階。從譯林版《英語》教材的編寫體例來看,同一主題在不同的年段中會有復現(xiàn),且每一次復現(xiàn)都是基于前面的拓展。教師能整體分析所教內(nèi)容在教材中的邏輯結構和內(nèi)容體系中的地位,是結構化知識建構的前提。本節(jié)課教師以兩首節(jié)奏明快的歌曲“Finger Animals”和“My Pet, my Buddy”拉開序幕,在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自然導入本節(jié)課的話題。歌曲熱身后,教師帶領學生做Quick response 游戲,快速反應表達“I can...I have...”。接下來師生共同回顧四(下)U1 I like dogs,激活學生已有的前置性知識,從主題內(nèi)容、話題情境、人物、語言等多方面與五(上)U3 建立關聯(lián)(見下表),巧妙地延續(xù)主題語境,從已知自然過渡到將學,為新語篇的學習做好銜接和鋪墊。
單元關聯(lián)點已知將學四(上)Unit 1 I like dogs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主題內(nèi)容 人與自然-自然生態(tài)-常見的動物人與自然-自然生態(tài)-常見動物,動物特征,熱愛并善待生命話題情境 談論喜歡的動物玩具談論自己的動物朋友(寵物)人物Mike, Liu Tao,Su Hai & Yang LingMike, Liu Tao, Su Hai & Nancy語言知識Do you like dogs?Yes, I do./No, I don’t.My animal friend is...It is...It has...It can...
問題就猶如司機的方向盤,在閱讀中引領文本解讀的方向。因此,設計精煉的問題,讓問題與問題之間具有結構性,形成緊密關聯(lián)的問題串,可以有邏輯地引領學生進行文本分析。本節(jié)課教師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遞進式的問題鏈引導,幫助學生從整體到部分梳理文本。
Step 1.Let’s watch and answer
T: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Ss: ...
T: How many animal friend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Ss: ...
T: What are the animal friends?
Ss: ...
學生觀看動畫整體感知語篇,教師以問題鏈引導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明確語篇的話題是animal friend,并了解文本談論了哪些動物朋友。
Step 2.Let’s listen and match
T: What animal friends do the students have?
What animal friend(s) does Nancy/ Mike/ Liu Tao/ Su Hai have?
Ss: Nancy/Mike/Liu Tao/Su Hai has...
學生帶著問題聽文本錄音,根據(jù)圖片提示, 將人物與對應的動物朋友連起來(圖1),并嘗試用“...has...”來表達。借助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找準本課語篇解讀的切入點,厘清文本結構,分析整篇文本的表達順序,即文本是以逐個介紹動物朋友的方式展開,分別為Nancy-goldfish, Mike-dog, Liu Tao-rabbit,Su Hai-parrot。
圖1
Step 3.Let’s read and find
T: First, let’s know something about Nancy’s goldfish.What colour are the goldfish?
Ss: ...
T: What do they have?
Ss: ...
T: Do they have any legs or arms?
Ss: ...
T: What can they do?
Ss: ...
教師以Nancy’s animal friend 作為文本解讀的示范,從顏色、身體特征、能力等方面設計問題,進行細節(jié)信息的梳理。學生自主閱讀,圈畫出解答問題的關鍵詞,師生互動交流完成Nancy’s animal friend 的思維導圖(圖2),同時讓學生嘗試以Nancy 的口吻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提示中指出,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主題意義的活動中,利用多種工具和手段,如思維導圖、信息結構圖等,學會在零散的信息和新舊知識之間建立關聯(lián),自主建構基于語篇的結構化新知。
本節(jié)課中教師設計多樣的圖式支架,如信息結構圖(圖2、圖3)、名片(圖4)、表格(圖5)等來幫助學生解讀梳理文本,形成描述動物朋友的結構化知識。語篇的第一段Nancy’s animal friends, 教師以問題引領、搭建圖示支架,引導學生填補關鍵信息的方式解讀文本(圖2),旨在讓學生初步感知介紹動物朋友的結構化語言。后三段的文本學習,則從教師的主導教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每小組選擇一個animal friend,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支架對文本進行解讀,自主建構基于文本的結構化知識,最后作匯報分享。
圖2
圖3
圖4
圖5
教師以各種圖式作為思維支架,將教材文本(連續(xù)性文本)轉換成支架圖(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形式。這種以結構化支架呈現(xiàn)語篇文本的方式,既幫助學生梳理了語篇,又讓學生在結構化的基礎上貫通連續(xù)文本和非連續(xù)文本,進行同一話題多樣態(tài)的理解和表達。
語篇教學中在解讀分析文本的同時,同樣需要關注學生語言的正確運用。本節(jié)課中教師借助文本語境,聚焦語言結構的表達,促進結構和語言的緊密結合,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學習固定搭配如One..., the other...; no...or 等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借助文本圖片語境感知理解并嘗試運用,幫助學生強化識記,以結構化的詞塊表達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在學習介紹動物的某一特征時,教師提供“It is /They are...It has/They have...It /They can...”等句式結構來輔助表達,以結構化的句型表達促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最后在讓學生嘗試整體介紹animal friend 時,教師則指導學生依據(jù)圖、詞塊、句式框架等提示,學會適當使用連接詞,圍繞外形、能力等方面進行有序描述,以結構化的語段表達促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文本解讀是教學的邏輯起點。教師在深度解讀文本、厘清文本知識結構的同時, 還需要思考如何將文本解讀與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相結合,使文本解讀不只是教師的個人理解, 還應該成為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呼應的學習。本節(jié)課教師結合文本解讀,設計了一系列關于談論喜愛的動物朋友(寵物)的語言實踐活動。
在學習理解階段,學生需要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在學習第一段Nancy’s animal friend 文本時,教師以問題引導,借助直觀形象的結構圖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并梳理信息,提供“One..., the other...They are...They have...They can...”等句式結構(圖6)輔助語言表達。這個語言實踐活動既讓學生深入地學習理解文本,又強化操練句式結構,幫助學生初步建構基于主題的結構化知識。
圖6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提示中還指出,要重視內(nèi)化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利用個人自述、同伴互述和小組分享等活動形式鞏固學生的結構化新知。本節(jié)課在師生互動討論Nancy’s animal friend,初步形成結構化知識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多樣的圖式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自主閱讀Mike’s dog,Liu Tao’s rabbit, Su Hai’s parrot,并將學習獲取的各個動物朋友的信息進行分享交流。接下來教師還設計Let’s talk 活動,讓學生以retell 形式,用第三人稱對故事中的動物朋友進行整體介紹(圖7)。這個活動旨在讓學生借助文本情境再次運用操練相關句式,以此來鞏固強化已形成的知識結構,內(nèi)化所學語言。
圖7
學生需要基于新形成的知識結構完成一系列有助于促進能力向素養(yǎng)轉化的任務。在學習整個語篇后,針對文本教師提出問題:Do the students like their animal friends? Why?這是教師特意設計的一個討論點, 旨在通過交流讓學生達成共識“Pets are lovely/ cute...They live with us and stay with us.They are just like family members of us.We should be kind to them.”,形成愛護善待動物的正確態(tài)度和價值判斷。為呼應教材的語篇內(nèi)容,教師向?qū)W生提出問題“Do you have an animal friend? What is your animal friend like? Do you like it? Why?”等,設計Let’s talk 活動引導學生由彼及己,遷移運用,介紹自己喜愛的動物朋友(寵物)(圖8)。這個超越語篇、遷移創(chuàng)新類的實踐活動旨在提供學生運用所學的結構化新知表達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的機會,并促使學生能將“Love our animal friends,be kind to them”的意識態(tài)度內(nèi)化于心,最終外化成自覺行為。
圖8
結構化應成為教師思考、設計、實施教學時的指引方向。我們應致力于尋找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把碎片化的知識連成線、織成網(wǎng)、筑成塊,讓學生在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的英語學習活動中通過體驗、模仿、理解和應用, 感悟知識發(fā)生的全過程,看到知識整體的模樣,促使結構化的學習自然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