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干縣實驗小學 陳雪峰
當家長問如何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時,許多語文老師都會回答:多閱讀,多寫作。 如果家長再問:為什么我的孩子讀了很多書,成績還是難以提高呢? 這應該是孩子的閱讀屬于無效閱讀或效果不顯著的閱讀吧。 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呢?
雖然很多學校都開設了閱讀課,但是閱讀效果不明顯,原因是什么呢? 筆者認為,這些學校要么開設節(jié)數太少,一個星期只有一節(jié), 學生難以進行系統(tǒng)閱讀,教師也不能有效地指導閱讀;要么有的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認為閱讀課浪費時間,可上可不上,就占用閱讀課去上別的課。 教師不重視,學生上課的時候當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閱讀了。
所以, 學校的閱讀課一定要開足、上好,教師要加強指導和監(jiān)督,學生要做到專心閱讀。
有些學生不喜歡讀書, 其實不是真的沒興趣讀, 而是對老師提供的書籍不感興趣。 很多老師或家長總是會規(guī)定孩子讀某某類的書,大人眼中認為有用的必讀的書,孩子可能不感興趣, 或者還沒有讀懂的能力,比如四大名著等經典,孩子們缺乏時代知識和背景體驗,只會覺得索然無味,逐漸失去讀書的樂趣。 孩子的心是開闊的,包羅萬象,對天文地理、世間萬物都感興趣。
所以,只要孩子捧起書本,津津有味地在讀,認真地沉下心去讀,就沒必要干擾他,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就好。
學生的課外閱讀主要在家里,這就對家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在不少家長工作忙、生活壓力大,往往沒有時間陪孩子讀書。 還有些家長,雖然有時間,也只是督促孩子讀書,而自己玩手機、打麻將,沒有營造很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那么,如何讓孩子在家里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呢?
筆者做了一個實驗。 實驗對象就是全班學生,為期一個月。 要求閱讀書目:“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開始,我在家長會上向家長征求意見, 提議讓孩子每天晚上看20—30 分鐘的書,并完成讀書筆記。 筆記內容包括:閱讀的文章名字、文章作者、閱讀時間、閱讀感悟……家長要監(jiān)督、督促、陪讀。家長們欣然答應。然后,我在班上向孩子們布置如下閱讀作業(yè)。
每晚讀20—30 分鐘的主題叢書(因為主題叢書人手一本,好統(tǒng)計。 當然,其他書籍也可以);有興趣的,讀30 分鐘以上更好。
寫閱讀筆記,三個晚上寫一頁,一個月10 頁即可;要字跡工整,且認真寫閱讀感悟,要有感而發(fā),寫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感想。
叢書上要有圈畫、批注的痕跡,數量不限,要用學過的批注方法。
一個月后檢查,優(yōu)秀者擁有一次刮刮樂機會。 (獎品豐富多樣,有文具,也有零食,如奶茶、奶酪棒……)
21 天可養(yǎng)成一個習慣,我的初衷就是先讓他們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我相信:只要學生每天堅持去閱讀,就一定能養(yǎng)成習慣。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我檢驗成果。 有24 個學生的閱讀筆記非常詳細、 工整,感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更多的學生沒有很好地完成, 有的學生只寫了三四頁筆記。為了鼓勵學生, 我準備了豐富的獎品,熱情表揚寫得好的學生。 很多學生表示,期待接下來還以這種形式讀書!
同時,我在家長群里重申了閱讀對于孩子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意義,再次表揚了認真寫讀書筆記的學生,并肯定了這些學生家長在監(jiān)督上起到的積極作用。 表揚學生和家長, 其實也是在督促其他家長的進步。
趁熱打鐵,寒假時,我再次布置了此項作業(yè)。 開學第一天,大家把作業(yè)交上來。出乎我的意料, 這次全班55 名學生竟然全部上交,而且都完成得不錯。 我在家長群里表揚了全班同學和家長,并重點表揚了完成認真、超額完成的幾個學生。 最后,再次感謝家長的配合,并希望他們繼續(xù)督促孩子養(yǎng)成每天閱讀、有效閱讀(體現在閱讀筆記)的習慣。
如今,我班學生基本都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后,為了使他們的閱讀能力有質的提升,我又通過閱讀作業(yè),訓練他們的閱讀思維。
要求學生用聯想思維圖記錄閱讀一組文章后的想法、思考或聯想。 聯想思維圖由一個小圓和一個大圓組成,思考的中心詞寫在小圓內(可以把這組文章的人文主題或語文要素作為中心詞), 關于中心詞的聯想寫在大圓內(填寫讀后聯想到的內容的關鍵詞)。
要求學生按一定類別或主題選擇某些文章閱讀,讀后對文章或文中知識點或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分類積累。
要求學生選定某篇文章,讀后將故事情節(jié)或文章的表達順序依次列出,可運用順序思維圖。 (順序思維圖,也叫流程圖,由方框和箭頭組成,每個方框中書寫每一步的內容,箭頭方向表示發(fā)展順序。 )
要求學生選定某些文章中的事物進行類比分析,用熟悉的詞語關系描述生詞之間的關系。 如:安徒生與《丑小鴨》的關系,相當于克雷洛夫與《狼和小羊》的關系。
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讀后知道自己讀了什么,能快速回憶讀過的內容,實現有效積累,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摸索和實踐,我們堅持下去,一定會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