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運東
(濟寧市兗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山東 濟寧 272100)
由于這些年人們生活環(huán)境和飲食習慣的逐漸轉變,臨床上肺癌發(fā)生率呈不斷增高趨勢。有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癌癥在成人群體中發(fā)生率約為1/10萬,其中發(fā)生率最高的則為肺癌[1]。該病癥早期發(fā)生時癥狀并不顯著,大部分確診時已發(fā)展至中晚期,此時治療已失去最佳時機,所以多數(shù)患者僅有2%~9%的5年生存率[2]。所以對肺癌患者及早發(fā)現(xiàn)和準確診斷,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這可顯著提升其生存率。由于現(xiàn)代檢測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近些年臨床對肺部結節(jié)有了較高的檢出率,而多樣性的結節(jié)性質則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3]。患者出現(xiàn)肺部結節(jié)之后,部分可能為肺癌早期,這就對患者帶來了嚴重困擾。由于此種結節(jié)出現(xiàn)率相對較高,初期發(fā)病時缺乏顯著癥狀,但其性質主要涉及良性和惡性,所以早期及時診斷對于提升肺癌診療尤為關鍵[4]。對于肺結節(jié)患者而言,其可能僅有≤4%概率會發(fā)展為肺癌,但仍然需予以重視[5]。而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診斷肺結節(jié)方面應用廣泛,尤其是肺磨玻璃結節(jié)(ground-glass nodule,GGN)疑似患者,其診斷結節(jié)大小后可對其結節(jié)性質加以判斷,一般結節(jié)越小則多為良性,若結節(jié)直徑>3 cm,則其多為惡性[6]。因此本文選取濟寧市兗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經手術病理確診為GGN的患者40例,回顧性分析其相關資料,研究了胸部CT診斷GGN的影像特征,并探討其診斷良惡性結節(jié)的價值,現(xiàn)將研究情況做以下闡述。
選取濟寧市兗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經手術病理確診為GGN的患者40例,回顧性分析其相關資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44~80歲,平均年齡(62.7±6.8)歲。患者以咳嗽、咳痰、胸悶、胸痛、查體為主要表現(xiàn),均為GGN病灶,左肺19例、右肺21例?;颊呒凹覍倬橥獠⒑炇鹬橥鈺?。
納入標準[7]:①均經影像學檢查提示為GGN;②結界內無空洞;③均經手術切除或穿刺病理確診;④結節(jié)直徑≤3 cm;⑤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者有明確肺部良惡性病變、惡性腫瘤、肺結核、精神疾病等。
所有對象均進行胸部CT診斷,儀器為64排CT機(美國GE Optima CT660型),指導患者雙臂高舉過頭頂,檢查體位為平臥位,將正確呼吸方式告知患者,掃描前指導患者在吸氣末屏氣,掃描范圍為肺尖至肺底,并掃描胸壁和兩側腋窩。注意對掃描參數(shù)合理設置:螺距0.516,視野35 cm×35 cm,層厚1.25 mm,完成常規(guī)平掃之后,采將碘海醇經高壓注射器經靜脈注入,用量為70~90 mL,注射速率為3 mL/s。在注射后20~25 s、75~90 s時實施增強掃描,分別為動脈期、靜脈期。之后重建病灶,間隔和層厚分別為1.25 mm,重建采取肺算法和標準算法,然后向后處理系統(tǒng)上傳重建圖像,對病灶與周圍組織關系和形態(tài)等多方位、多角度觀察。完成處理后,由經驗豐富的2名醫(yī)師負責閱片和評價圖像。
觀察患者影像特征,并分析此種方法對結節(jié)良惡性的診斷效果。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40例患者GGN平均最大徑為1.44 cm(0.6~2.7 cm);所處部位:左肺19例,右肺21例;病灶28例呈類圓形、圓形,12例呈不規(guī)則型;瘤-肺界面模糊11例,清晰29例;邊緣規(guī)則19例,淺分葉16例,深分葉5例;表面光滑18例,毛刺征22例;混合GGN 28例,純GGN 12例;見密度減低斑點狀影13例,“空泡征”10例,細支氣管充氣征10例,血管集束征31例,葉間胸膜及胸膜凹陷26例;病灶處血管穿行24例,繞行16例;支氣管影不確切8例,連續(xù)中斷18例,走行僵硬且扭曲14例。
本組40例GGN中惡性34例,良性6例,二者對比血管集束征、胸膜牽拉征、空泡征、支氣管截斷征、病變邊緣粗糙且清晰、毛刺征、分葉征等征象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良惡性結節(jié)征象[n(%)]
病理檢查顯示:患者腫瘤質地硬度呈中等,外形為卵圓形、類圓形,大多包膜不完整,切面呈灰白色,瘤細胞結構不一,呈顯著異型性,且呈小條索狀、實性團塊排列。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近些年空氣環(huán)境等質量有所下降,且部分職業(yè)與焦油、鎳、鉻、石棉、氡、砷等長期接觸,加之廚房油煙、被動吸煙、吸煙等因素影響,所以極大程度地增加了肺癌風險[8]。有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癌癥所致男性死亡病因中,居于首位的則為肺癌,而在女性群體中居于第二位[9]。2020年我國因肺癌死亡者約為71萬人,無論從地域或性別分析,我國癌癥死亡中肺癌均為主要因素[10]。該病癥一旦發(fā)生,Ⅰ期患者具有高達88%的10年生存率,實施根治術治療后可高達92%,造成患者較低生存率的原因主要為早期檢出率相對較低[11]。由于患者發(fā)病后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表現(xiàn),多數(shù)確診時病情已進入中晚期,此時多數(shù)無法通過手術根治,所以其生存力較低。為了幫助患者提升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肺癌患者的早期檢出率尤為關鍵。
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肺癌篩查作為早期確診肺癌的依據(jù),而檢查的方法主要為痰細胞學和胸片X線[12]。其中X線盡管具有檢查快捷方便、費用低、輻射劑量少等優(yōu)勢,但其缺點為分辨率低,對肺部病灶顯示效果欠佳,所以應用受到一定限制[13]。由于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目前臨床已廣泛應用CT技術,且此種技術成為了最為常見的診斷肺癌的方法,但在診斷患者的過程中,需對患者病灶的周邊狀況、邊緣、吸收特征以及結節(jié)大小進行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可對圖像質量產生直接影響,進一步對診斷結果產生影響。在篩查肺癌高危人群時,CT掃描應用最多,且最為廣泛[14]。作為一種新型CT檢查技術,多層螺旋CT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尤其是在診斷GGN方面價值較高,但對于良性GGN而言,其四周邊界清晰,呈圓形或橢圓形,所以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效果顯著。在診斷期間通過對三維視角予以建立,面對患者實際病灶部位經多面視角仔細觀察,則可在診斷疾病的同時直接明確其良惡性,為患者的治療爭取更多的時間。對于良惡性GGN結節(jié),二者的差異相對較大,采取CT診斷后一般可直接區(qū)分惡性與良性,所以可對結節(jié)性質直接明確[15]。
對于GGN而言,其影像學特征缺乏特異性,多種因素均可導致其影響特征形成,如不完全肺泡腔塌陷或填充、肺內過多毛細血管、腫瘤細胞增殖、邊緣或中央纖維化、水腫、肺泡間質增厚等。在CT肺窗基礎上,高分辨率的CT表現(xiàn)為GGN病灶,且根據(jù)有無實質成分存在、和肺結節(jié)非實性密度可分為伴是形成分的混合型GGN、純GGN等兩類。在組織上以分化良好的肺腺癌、微浸潤腺癌、原位腺癌等為主要表現(xiàn)。在肺良性病變中,30%左右的患者以GGN病灶為主要表現(xiàn),如出血、炎癥、肺間質局限性纖維化等[13]。多以對GGN的病理特征和CT特征加以五分尤為關鍵。以肺腺癌、微浸潤腺癌、原位腺癌等為主的腺癌中,病灶的生長方式并非是腫瘤傳統(tǒng)的附壁式,且其邊界多較為模糊,分析原因為這一現(xiàn)象與腫瘤細胞關系密切。若CT顯示病灶邊界征象為過度增殖和毛糙過度,則可能存在惡性病變。GGN的病理基礎不同,則其良惡性的CT影像表現(xiàn)存在較大的差異。一般惡性結節(jié)的邊界光滑清晰,形狀不規(guī)則,分析原因可能與病灶邊緣腫瘤侵襲性、生長速度、細胞分化程度等不同,并對周圍肺組織產生壓迫導致假包膜形成等關系密切。而良性病變則是由炎癥反應所致,其沿著肺泡孔擴散的滲出物可造成肺泡間隔有所增加,且周圍肺組織與病灶之間邊界模糊。
本文結果中,本組40例患者GGN平均最大徑為1.44 cm(0.6~2.7 cm)。該結果顯示,患者結節(jié)最大徑≤3 cm,說明結節(jié)的惡性程度與病變大小成正相關。文中還顯示:40例GGN患者中惡性34例,良性6例,二者對比血管集束征、胸膜牽拉征、空泡征、支氣管截斷征、病變邊緣粗糙且清晰、毛刺征、分葉征等征象的差異顯著(P<0.05)。該結果表明,良惡性結節(jié)的CT征象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胸部CT有利于鑒別診斷良惡性結節(jié),從而為患者的疾病診治提供可靠依據(jù)。采取胸部CT診斷GGN時,其優(yōu)勢在于可從多個層面切取,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不前后重疊,可對肺內的血管和支氣管等清晰顯示,還可對淋巴結、食道、心臟、血管、縱隔內氣管等結構予以清晰顯示,有利于發(fā)現(xiàn)重疊處存在的小病變,可將肺部小結節(jié)(<1 cm)有效檢出,后期還可對圖像進行三維重建,極大程度地提升了病灶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胸部CT診斷GGN時可獲取較為清晰的病變形態(tài)、大小、位置、邊界、邊緣、與鄰近結構關系、內部結構等影像特征,還可對結節(jié)良惡性加以準確判斷,利于早期判斷GGN性質,可進一步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