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云
摘要: “三教”改革中,教法是途徑,解決教學系統(tǒng)中“如何教”的問題,項目教學法是教法改革的有益探索。筆者通過微項目學習在高職《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課程項目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在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方面開展教法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微項目學習;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8-0172-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隨著《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對教師、教材、教法之“三教”改革越來越重視了,“三教”改革是進一步推動職業(yè)教育方式由注重規(guī)模擴張向高質量轉變的必由之路,是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 “雙高計劃”建設的重點內容,而教法是高職院?!叭獭备母锏穆窂?,教師、教材改革最終需要通過變革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評價方式來實現(xiàn)[1]。教育部《關于職業(yè)院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普及項目教學等教學方式,推廣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2]。目前,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又稱為項目學習,而對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而言,微項目學習已成為高職教育教法改革的有益探索。
1 微項目學習的基本概念
微項目學習法是一種以學生自學和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采用了微課程的理念,以項目學習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體驗式的學習過程與機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微項目學習在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將項目式學習微型化。以《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為例,就是在單元教學設計中,將各單元的核心知識情境化,將其轉化成一個個實際崗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為一個個相應的微項目,旨在培養(yǎng)學生通過微項目實訓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綜合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欲望、學習興趣和實際動手能力[3]。
2改革背景
2.1 課程概況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技術?!稊?shù)字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的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中屬于專業(yè)課,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課程。本課程具有新穎性、實用性、系統(tǒng)性等特點,采用當前多媒體技術方面的主流軟件,從多媒體應用軟件制作過程出發(fā),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各種素材元素的制作和處理技術,旨在幫助學生學會提供一個多媒體技術及應用的全方位解決方案[4]。
《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課程項目教學需要掌握微項目涉及Photoshop、Audition、Dreamweaver、Animate、Premiere等媒體及創(chuàng)作工具,不僅要掌握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還要借助微項目學習靈活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指導學生在實例學習中掌握知識點和各類多媒體素材的制作步驟和方法,并引導學生融入繪畫、藝術品等文化元素,增強學生的美學素養(yǎng),學會理解美、發(fā)現(xiàn)美、熱愛美[5]。
2.2 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不大,效果不很理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實一體化不夠
《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這樣的,先講理論課,講透知識點,在組織學生參加實訓,理論與實踐教學穿插進行, 但實際教學中還是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的,學生對理論教學內容領會較為粗淺,對實踐過程的理解也不深。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教師講解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 剩下不多的時間學生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因一個班級人數(shù)通常較多,在操作中如果指導、答疑沒有到位,實訓效果并不理想。有時由于實訓室的時間安排限制, 學生未在課堂上沒有完成實訓任務的充足時間,原有的實訓任務尚未完成,新的實訓內容又要開始進行, 從而形成知識點堆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常規(guī)項目教學存弊端
《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常規(guī)的項目式學習持續(xù)時間長,一般要求課時數(shù)較多,甚至幾周的時間,且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在新課教學中很難有效開展。布置的綜合性大作業(yè)往往也需要較多時間,適合綜合實習階段采用。而微項目學習占用的時間少,一般在1~2個課時里完成,可兼顧學生知識的獲得、技能的提升和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內容設計個性化、精細化,可在較短時間內激發(fā)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對知識點的把握不準
傳統(tǒng)的《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教學有時會走另外一個極端,部分教師只注重問題解決過程,而忽略了知識積累,學生也普遍感覺實踐后未能加深對理論教學的理解, 反而帶來了一些理論教學外的其他疑惑,所以在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微項目學習就顯得極其必要。
(4)教學評價方法單一
傳統(tǒng)的《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實訓教學,主要內容為按照教材上的實踐任務, 對指定多媒體素材進行相同的操作,得到實訓項目指定的結果。課程考核時,有的教師往往采用書面命題考試,或者加上傳統(tǒng)的實訓考核,因為教材的實訓項目一般是針對某種或某幾種工具,有指定的操作流程和結果,無法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導致學生綜合能力較差, 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的自主設計和創(chuàng)造能力不強。
正因為《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上述問題,需開展教法改革,我們在課程微項目教學過程中主要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進行課程改革。
3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微項目教法改革的實施
3.1 課程設計
微項目學習汲取了項目學習的精華:真實情境、協(xié)作探究和成果展示。本門課程的微項目教學由 PhotoShop、Animate、Audition、Premiere等主流應用軟件構成。借用這些軟件的具體操作來培養(yǎng)學生交互式多媒體作品的設計技術與思路,主要掌握圖像制作與處理、音頻制作與處理、動畫制作與處理、視頻制作與處理、頁面設計與制作和多媒體應用開發(fā)技術等技能。在課程微項目設計時,將每一個完整的項目分為項目背景、解決方案、合作實踐、信息反饋、項目匯報和項目總結等六個項目實施環(huán)節(jié),項目來自企業(yè)真實崗位的真實項目。在課程的每個微項目實施中,堅持理實一體。以主題視頻制作為項目為例,具體微學習項目設計見表1。
3.2? 課程思政元素融入
本門課在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時,必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將思政元素融入本課程教學,目的是有效提升課程育人水平,貴在自然融入。如果牽強附會,效果會適得其反。本課程微學習項目融入思政元素也很重要,教學內容都能跟課程育人結合起來,但要恰當、適量。本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內容安排表(示例)見表2。
3.3實施過程
《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微項目教學改革以課堂教學為主,超星“學習通”平臺為輔,也可采用國家教學資源庫的一些資源作為補充。線上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從數(shù)字教學資源,一直到教學管理、線上測評考試,一應俱全。學生在線下課堂學習,課后通過“學習通”平臺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促進了教學時空的延伸,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理念,能夠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本課程微項目教學模式改革可基于探究性學習和協(xié)作式學習,以微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在實施項目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微課程的理念,把項目實例盡量濃縮、簡化,把實際工作崗位項目轉變成為以學習知識為主的微項目內容。本課程教學具體實施可包括這幾個步驟:通過案例分析引出課堂知識,建立學習小組,分發(fā)微項目,明確目標、指導自學、合作學習、展示點撥、總結分享、考核評價等。微項目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深度參與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3.4 教學效果評價
《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微項目學習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考核,是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從而制定新的學習計劃,來彌補自身的短板。所以教學評價要堅持“三結合”即: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
具體教學評價流程是這樣的:教師設計微項目及相應的考核要求,包括賦分方法。通過微項目學習,重點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完成每個微項目學習后,除了要求學生作學習過程中的自評、他評日志以外,教師應及時予以跟蹤記錄,并對學生操作過程、結果做出客觀評價。最后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共享活動,分享學習心得,進行學習反思,并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
微項目學習評價體系設計見圖1:
4 結論
“三教改革”是當前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中心工作?!敖谭ā钡母母铮浴靶袆訉蚪虒W法”為主,如微項目教學法就是在真實或仿真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微項目學習是深度學習的好形式,很適合《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這一類課程的教學,學生在微項目學習中實現(xiàn)了“教學做”合一,既提高了課程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技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商瑋.職業(y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專業(yè)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分析[J].智庫時代,2019(47):122-125.
[2] 陳映璇,李霜.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青年教師多元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J].校園英語,2020(41):61-62.
[3]韓龍.微項目學習法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15(17):27-29.
[4] 戰(zhàn)忠麗,王強,霍聰.“多媒體技術及應用”項目化課程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1(17):154-155.
[5] 王彥群,高賢強.《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 現(xiàn)代計算機,2019(30):69-71.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