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本周指數(shù)震蕩加劇,主因就是之前持續(xù)上漲了近四個月的新能源賽道出現(xiàn)了高位震蕩。這是不是和小泛上周終結了躺贏項目有關?你趕緊謝罪。
這玩笑開不起,沒任何關系!我是從估值、賽道擁擠度和趨勢綜合考量的。7月初當指數(shù)進入休整月時,我就清晰的表明,躺贏標的還有5%左右空間就完成了我心中的目標區(qū)間。到了上周,再次堅定表達終結該項目。躺贏是投資的一個模式,既然是投資,就別去力求非常精準,只要你看對了方向和做對了每一筆布局,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因為誰都無法精準判斷市場情緒的波動,有偏差都很正常。在布局的時候,有大幅偏差反而會成為你未來投資收益的超額部分。做大事就別太拘泥于這些小細節(jié)了,抓住主要矛盾就行。
至于指數(shù),本周的震蕩是情理之中。因為中證500和創(chuàng)業(yè)板已經完成了弱雙頭走勢。可以演化成強雙頭,也可以就此打住反手向下,區(qū)別也就是那么小幾個點的漲幅而已。這屬于看大趨勢別拘泥于小細節(jié)的范疇。
你就別謙虛了,其實你既然終結了賽道投資,有心人都能品出后市的方向。即便本周指數(shù)出現(xiàn)了震蕩,你依然在周一的微博中就提示通脹類有明顯的資金流入跡象,表現(xiàn)相對其他板塊較好。本周最耀眼的全場之星就出自通脹類。
這點我在周四解釋過了,大伙平時看盤的目的不就是從高位逐漸看向低位,力求剛啟動就發(fā)現(xiàn)。至于后面能不能變成全市場之星,你可以通過豐富的交易經驗來一步步應對,預測很重要,應對更重要,結合起來才是王道。
今天短短篇幅的交流含金量很大,甚至可以打通很多投資者的瓶頸,讓其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有人或許這么看,但大多數(shù)人不會,因為他們的認知沒有到那個點,就不知道別人在說啥。認知達到了,能打通就是機緣巧合了,希望我們的交流能對讀者有用。
下周怎么看?
根據(jù)周五的情況看,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走勢最弱,上證50、滬指最強,中證500屬于中性,那么我就拿500指數(shù)舉例了。其只要有效守住6083點都沒問題,隨意怎么折騰。一旦擊穿,就可能會引發(fā)一輪拋售,趨勢就難看了。目前還有4%左右的空間,足夠其騰挪了,其整體會越來越弱,目前只是在掙扎的過程中,這個點大伙一定要明白,所以新手們大錢留著,等下一次躺贏類投資(如果順利,下個月我就會和大家當面交流這事兒),小錢拿出來繼續(xù)練交易就行了。
上周蕭蕭探討了市場出現(xiàn)新一輪探底的可能性,重點提示了寧德要面臨中報數(shù)據(jù)的考驗,本周寧德高開低走,帶崩了整個新能源板塊,反倒是舊能源風生水起,市場會出現(xiàn)風格切換嗎?
寧德的問題不在于增速,更不在于毛利率等財務數(shù)據(jù),而在于估值太貴了。一句“很難的”,已經道盡了問題所在。至于低位啟動的券商也好保險也罷,帶帶節(jié)奏是可能的,但是引導風格切換是不可能的,而且是絕對不可能。像券商、保險這種類型的股票,其實是代表了資本市場已經到了需要“加杠桿”來扶危濟困了。在2014年牛市啟動階段我就開玩笑的講過,保險是杠桿資金的“二次方”,券商是杠桿資金的“三次方”,如果當下是2500點甚至更低,我絕對相信管理層會考慮讓市場加杠桿,可是現(xiàn)在不是3200點嗎?還不至于需要動用“核武器”級的加杠桿政策?;叵胂?014年大水牛行情啟動時是2400點,2019年初也是2440點啟動你就懂了。周期股的風生水起其實還是能源線,今年受到地域沖突的影響,新舊能源兩條線貫穿全年行情,但是對比2021年8月的周期股暴動就知道,當時從有色系的鋁、鋰、稀土到黑色系的煤、鋼再到化工系的工業(yè)硅、磷是全面爆發(fā)的路線,行情特點是點多面廣漲幅大。
和當下區(qū)別挺大的。
是呀,當下的周期股除了煤(也僅是個別品種)就是氣,能打的根本沒幾個,其他周期股已經出現(xiàn)明顯的利潤下滑趨勢。從歷史經驗看,周期股一輪下行周期最少要兩年,比如2018年初周期股進入下行周期,直到2020年5月后才轉入上行周期,再比如2012年周期板塊進入下行周期后,一直到2016年展開供給側改革才止跌回升。所以我認為,周期股轉熱主要原因是美債、美元再度上行導致了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尤其是美債三周時間從2.5%重回3.1%,反映了9月下旬的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其實現(xiàn)在市場開始交易的是低估值防御策略,而不是看好周期性行業(yè)的增長空間。估計這一輪周期躁動會隨著美債見頂再度平息,我總結的“周期股不倒下,成長股不起來”還會再次得到驗證。當然,美加息周期雖然已經進入末端,但美債收益率最差也是一個高位震蕩格局,所以成長股起來也不是無視估值的“造夢”,就跟兩周前我們定義芯片板塊“炒情懷”持續(xù)性不強是一樣的道理。
本周指數(shù)調整幅度加大,賽道股更是連續(xù)出現(xiàn)虧錢效應,驕陽最近幾周一直提到賽道股風險,現(xiàn)在風險好像真的來了,如何應對?
調整原因不多說了,這兩周一直在談。從月線結構來看,現(xiàn)在要想站上10月均線,要出現(xiàn)絕對強的吸金量足夠大的熱點,否則,只能等兩個月后找機會占到3361點上方,10月均線才能有機會改善。從目前角度看,光伏、鋰電、新能源車,雖然從高位下來有一定幅度的調整,但是已經明顯弱化,很難完成最后的迅速止跌。況且板塊太多個股估值高高在上,我實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出現(xiàn)一次較長時間的調整。說到應對,其實本周資金持續(xù)通過拉升保險、券商等權重進行抵抗,這應該是應對的一部分。
怎么只是一部分,后面還得看什么?
當然是一部分,第一,后面還得看低位藍籌能不能扭轉抗住賽道的沖擊。其次,后面還得看是不是有新的板塊重新聚集人氣。藍籌漲得再好,也缺乏足夠的彈性和成長性預期。第三,得看游資是否相信指數(shù)能夠穩(wěn)定住,如果你指數(shù)都可能稀里嘩啦,那題材股很難炒。綜合來看,未來一段時間都需要謹慎對待。3個月的好行情時間夠長了,沒有像樣的調整,不會有下一次全民賺錢的機會。
火轉綠核心因為通威事件走得很強,后面能否有持續(xù)性?
對這個板塊,長線邏輯一直都沒有破壞,火電的優(yōu)質穩(wěn)定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應該是需要重新認識的,還有新型電價體系改革后逐漸帶來的收益。在這個尷尬的時間點上,沒準火轉綠倒成為下半年的持續(xù)熱點。
最近做成長股真的太難了,怎么做題材股相對好一些?
第一,短期出現(xiàn)行業(yè)利好,然后找到封板最快的個股,位置一定要好,尤其是底部挖坑或者堆量的,如果次日競價也最強,上板還是最快,那么大概率就是它了。第二,做題材股不怕追到最強的,怕買到不強的,畢竟后者只能看前者臉色,板塊是否能走只看前者意愿。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