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琴,楊瑞娟,趙 航,李玉萍
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婦科,福建廈門 361000
宮頸癌是由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持續(xù)進展所致,而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宮頸癌主要致病因素[1-2]。機體從感染HPV至宮頸癌需經歷漫長的癌前病變期,在此階段實施有效干預,是減少宮頸癌發(fā)病的重要手段[3]。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有效提高了細胞學篩查的準確性,已廣泛用于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診斷中,但單獨應用TCT易造成漏檢或出現假陰性、假陽性[4]。Stathmin具有癌蛋白功能,與多種惡性腫瘤進展及預后相關,且可用于CIN診斷及分級[5]。p16INK4a基因又稱多腫瘤抑制基因,有研究證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存在p16INK4a基因缺失及p16INK4a蛋白低表達,而在CIN及宮頸癌中卻呈現相反的結果[6]。目前,Stathmin、p16INK4a參與CIN及宮頸癌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且TCT聯合Stathmin、p16INK4a檢測在CIN診斷及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與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鑒別中的價值,臨床鮮有研究?;诖耍狙芯繉Υ苏归_探討,以期為宮頸癌預防提供臨床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42例CI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85例LSIL患者作為LSIL組,57例HSIL患者作為HSIL組,同期選取慢性宮頸炎[7]患者52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LSIL組、HSIL組均經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8]。排除標準:切除全子宮者;有盆腔放化療史者;檢查前3 d內有陰道沖洗與用藥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近期有激素使用史者;服用免疫抑制劑者;有嚴重肝、腎疾病史者。LSIL組年齡30~59歲,平均(44.39±6.83)歲;孕次1~5次,平均(1.83±0.41)次;性伴侶1個77例,>1個8例。HSIL組年齡30~58歲,平均(43.75±6.62)歲;孕次1~5次,平均(1.86±0.40)次;性伴侶1個52例,>1個5例。對照組年齡30~62歲,平均(44.51±7.26)歲;孕次1~6次,平均(1.80±0.39)次;性伴侶1個49例,>1個3例。3組年齡、孕次、性伴侶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9(年)倫審第(106)號],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TCT檢測:避開月經期,將宮頸取樣毛刷插入子宮頸內,順時針旋轉3~5圈,取出毛刷,置于專用的脫落細胞保存瓶中。經ThinPrip2000系統(tǒng)程序化處理瓶中細胞,過濾、吸附,制成薄層涂片,蘇木素-伊紅(HE)染色,閱片,采用伯塞斯達系統(tǒng)分類法進行分類診斷,≥非典型鱗狀細胞記為陽性,<非典型鱗狀細胞記為陰性。(2)Stathmin、p16INK4a檢測:取宮頸活檢及錐切標本,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切片(4 μm),HE染色,光鏡下觀察。LEICA BOND-MAX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機(免疫組化法)檢測Stathmin、p16INK4a表達,用磷酸鹽緩沖液代替一抗做陰性對照染色。陽性標準[9]:細胞著色為無、<10%、10%~<50%、50%~70%、>70%分別記為0、1、2、3、4分,染色強度為不著色、淡黃色、棕黃色、棕褐色分別記為0、1、2、3分,以細胞著色與染色強度乘積>3分為陽性表達。
1.3觀察指標 (1)3組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結果。(2)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對CIN的診斷效能。(3)HSIL的影響因素。(6)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對LSIL、HSIL的鑒別價值。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因素;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診斷價值,聯合預測實施Logistic二元回歸擬合,返回預測概率Logit(P)作為獨立檢驗變量。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3組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結果 LSIL組、HSIL組TCT、Stathmin、p16INK4a陽性率高于對照組,且HSIL組TCT、Stathmin、p16INK4a陽性率高于LSIL組(P<0.05)。見表1。
表1 3組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結果[n(%)]
2.2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對CIN的診斷效能 TCT、Stathmin、p16INK4a單獨及聯合檢測診斷CIN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619、0.676、0.685、0.744,聯合檢測AUC高于單獨檢測。見表2、圖1。
表2 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對CIN的診斷效能
圖1 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診斷CIN的ROC曲線
2.3HSIL發(fā)生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有癥狀(接觸性出血、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病灶多灶性及TCT、Stathmin、p16INK4a陽性均為HSIL發(fā)生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HSIL發(fā)生的單因素分析
續(xù)表3 HSIL發(fā)生的單因素分析
2.4HSIL發(fā)生的多因素分析 以CIN情況為因變量,將表3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作為自變量(賦值見表4)。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將癥狀、病灶多灶性控制后,TCT、Stathmin、p16INK4a陽性均為HSIL發(fā)生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5。
表4 賦值表
表5 HSIL發(fā)生的多因素分析
2.5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對LSIL、HSIL的鑒別價值 以HSIL者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結果作為陽性,以LSIL者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結果作為陰性,繪制各指標鑒別LSIL、HSIL的ROC曲線,結果顯示,TCT及Stathmin、p16INK4a聯合檢測鑒別LSIL、HSIL的AUC高于TCT、Stathmin、p16INK4a單獨檢測(P<0.05);TCT、Stathmin、p16INK4a單獨檢測鑒別LSIL、HSIL的AUC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圖2。
表6 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對LSIL、HSIL的鑒別價值
圖2 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鑒別LSIL、HSIL的ROC曲線
從HPV感染到宮頸癌需經歷CIN,即CIN 1級、CIN 2級、CIN 3級,CIN 1級歸為LSIL,多數LSIL可自然消退(80%以上),CIN 2級、CIN 3級歸為HSIL,自然消退率僅20%~30%,具有較高惡性轉化風險[10]。因此,宮頸病變(尤其HSIL)是宮頸癌二級預防的重點。TCT是篩查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重要方法,但其以脫落細胞學形態(tài)改變?yōu)榕袛嘁罁?,難免受閱片醫(yī)生主觀因素影響,準確性參差不齊,一直存在靈敏度低、漏診率高的缺陷,尤其在實驗室質量控制和對從業(yè)人員專業(yè)培訓不足的發(fā)展中國家[11-12]。本研究中,TCT診斷CIN的靈敏度為79.58%,特異度僅為46.15%,與既往研究相近[13]。
宮頸癌篩查正從細胞形態(tài)學逐漸轉向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改變通常早于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14]。p16INK4a基因由腫瘤抑制基因INK4a編碼,是首個被發(fā)現的直接參與抑制細胞分裂及細胞周期調控的抑癌基因[15]。有研究顯示,p16INK4a基因突變、缺失、甲基化等原因可引起p16INK4a蛋白失活,進一步導致細胞增殖失控,進而促進惡性腫瘤發(fā)生與進展[16-17]。有研究探討p16INK4a蛋白在CIN及宮頸癌中的表達情況發(fā)現,CIN及宮頸癌患者p16INK4a蛋白呈過表達現象[18]。本研究結果顯示,LSIL組、HSIL組p16INK4a陽性率高于對照組,且HSIL組p16INK4a陽性率高于LSIL組,與上述研究相似。分析相關機制:(1)p16INK4a蛋白過表達與高危HPV感染有關,HPV有2個主要致癌蛋白E6和E7,在高危HPV感染的宮頸組織中,E7結合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pRb),解除pRb對p16INK4a蛋白的負反饋抑制,導致p16INK4a蛋白異常高表達,同時,E6和E7整合進入宿主細胞染色體內,分別引起p53、Rb蛋白功能失調,進一步導致p16INK4a蛋白反饋性過表達,使宮頸上皮細胞具有永生性的特點,誘發(fā)癌變[19]。(2)宮頸癌進展過程中,p16INK4a基因失活形式主要是甲基化,可能是p16INK4a蛋白過表達的原因之一[20]。(3)pRb功能缺失,Rb-E2F復合體合成減少,游離E2F增多,經反饋作用使CyclinD-CDK復合物增加,進而反饋性刺激p16INK4a蛋白表達升高[21]。本研究中ROC曲線分析顯示,p16INK4a診斷CIN的AUC為0.685,診斷效能較高。
Stathmin是一種微管相關蛋白(MAP),相對分子質量為19 000,在細胞質中廣泛存在,可促進微管解聚,參與細胞周期及細胞生長調節(jié),具有癌蛋白功能,在多種腫瘤中呈高表達[22]。本研究結果顯示,LSIL組、HSIL組Stathmin陽性率高于對照組,且HSIL組Stathmin陽性率高于LSIL組,提示Stathmin可能參與CIN發(fā)生及病情進展。有研究顯示,HPV持續(xù)感染與Stathmin高表達有關[23]。因此,推測HPV持續(xù)感染可誘導Stathmin表達,但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分子生物學研究加以證實。ROC曲線分析顯示,Stathmin診斷CIN的AUC為0.676,具有一定診斷效能。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聯合診斷CIN的AUC為0.744,高于各項指標單獨檢測的AUC,因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聯合TCT及Stathmin、p16INK4a檢測,為預測CIN診斷提供更有效的量化參考依據。
HSIL惡性轉化風險高,早期檢出可及時阻斷罹患宮頸癌的風險[24]。本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TCT、Stathmin、p16INK4a檢查陽性均為HSIL獨立危險因素,ROC曲線分析顯示,三者聯合鑒別LSIL、HSIL的AUC為0.803。根據上述分析,TCT、Stathmin、p16INK4a檢查陽性均可能與高危HPV持續(xù)感染有關,而高危HPV持續(xù)感染是CIN持續(xù)進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綜合評估病情時,考慮Stathmin、p16INK4a表達可為宮頸癌風險評估提供一定的意義和依據。
綜上所述,Stathmin、p16INK4a可作為宮頸上皮內瘤變篩查及分流的重要標志物,二者與TCT聯合檢測有助于CIN的診斷,并可區(qū)分LSIL和HSIL,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盡管TCT及Stathmin、p16INK4a在CIN診斷及LSIL、HSIL鑒別中有一定價值,但AUC總體上偏低(<0.850),這可能與選取病例有關,仍需后期繼續(xù)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