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志,賈海生,徐春蘭,張景旭
承德市中醫(yī)院腫瘤科,河北承德 067000
肺癌是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目前對肺癌的臨床治療中,手術仍是最佳治療方案,肺癌患者術后發(fā)生肺部感染的風險較大,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術后感染是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對肺癌術后感染早期預測十分重要[2]。近年來,微小RNA(microRNA)作為一種基因調(diào)控分子已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預測中,有研究證實,microRNA-146a(miR-146a)在氣道、血管局部炎性反應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可能參與炎性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3]。可溶性人髓系細胞觸發(fā)受體1(sTREM-1)可通過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造成機體的免疫功能損傷,同時與炎性反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4]。Toll樣受體-4(TLR-4)是最早發(fā)現(xiàn)且研究最多的TLR亞型之一,參與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與感染密切相關[5]。本研究對miR-146a、TLR-4、sTREM-1在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中的表達情況及其預測價值進行分析,以期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質量。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行肺癌手術治療的124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肺癌;(2)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術前肺部感染及存在其他感染性疾?。?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3)接受過放化療;(4)合并多種腫瘤;(5)術前接受過抗菌藥物治療及生物免疫治療;(6)合并肝、腎功能障礙。納入研究的124例患者中,男72例,女52例;年齡40~77歲;體重48~75 kg,腫瘤分期:Ⅰ期33例,Ⅱ期59例,Ⅲ期20例,Ⅳ期12例;病理類型:小細胞癌15例,非小細胞癌60例,中央型肺癌25例,周圍型肺癌24例。參考《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6]中肺部感染相關診斷標準,根據(jù)患者術后是否發(fā)生肺部感染分為感染組和未感染組,各6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獲得所有受試者知情同意,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觀察并比較兩組miR-146a、TLR-4、sTREM-1水平及肺部感染評分(CPIS)、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Ⅱ評分),以及感染組患者術前、術后1 d、術后3 d miR-146a、TLR-4、sTREM-1水平。
1.2.1miR-146a檢測 采集受試者術前、術后1 d、術后3 d清晨空腹抗凝靜脈血2 mL,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miR-146a表達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通蔚實業(yè)有限公司,具體步驟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2.2TLR-4檢測 采集受試者術前、術后1 d、術后3 d清晨空腹靜脈血2 mL并進行抗凝處理,3 000 r/min離心15 min(離心半徑為5 cm),取上清液,-20 ℃保存。采用流式細胞儀(上海北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血清TLR-4水平。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2.3sTREM-1檢測 采集受試者術前、術后1 d、術后3 d清晨空腹靜脈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5 cm),分離血清,-20 ℃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sTREM-1水平,試劑盒購自美國R&D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2.4APACHEⅡ評分[7]和CPIS[8]APACHEⅡ評分包含年齡評分、慢性健康評分、急性生理評分,總分71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健康與生理水平越低。CPIS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氣管分泌物、氧合情況、肺部浸潤影進展、X線胸片、氣管吸取物培養(yǎng),共7項,總分12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感染狀況越嚴重。
2.1兩組miR-146a、TLR-4、sTREM-1水平比較 感染組miR-146a、TLR-4、sTREM-1水平高于未感染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miR-146a、TLR-4、sTREM-1水平比較
2.2感染組患者手術前后miR-146a、TLR-4、sTREM-1水平比較 術后1 d、術后3 d miR-146a、TLR-4、sTREM-1水平均高于術前(P<0.05),術后3 d miR-146a、TLR-4、sTREM-1水平均低于術后1 d(P<0.05)。見表3。
表3 感染組患者手術前后miR-146a、TLR-4、sTREM-1水平比較
2.3兩組CPIS、APACHEⅡ評分比較 感染組CPIS、APACHEⅡ評分均高于未感染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CPIS、APACHEⅡ評分比較分)
2.4miR-146a、TLR-4、sTREM-1與CPIS、APACHEⅡ評分的相關性 miR-146a、TLR-4、sTREM-1與CPIS、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5。
表5 miR-146a、TLR-4、sTREM-1與CPIS、APACHEⅡ評分的相關性分析
2.5miR-146a、TLR-4、sTREM-1對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預測價值 ROC曲線分析顯示,miR-146a、TLR-4、sTREM-1單項及三項聯(lián)合預測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634、0.713、0.918、0.959,三項聯(lián)合預測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效能高于單獨檢測(P<0.05)。見表6和圖1。
表6 miR-146a、TLR-4、sTREM-1對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預測價值
圖1 miR-146a、TLR-4、sTREM-1預測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ROC曲線
肺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主要發(fā)生于支氣管黏膜上皮。肺癌的發(fā)生與長期大量吸煙、物理化學致癌因素、大氣污染、肺部慢性炎癥、癌基因變異及遺傳因素有關,肺癌患者術后極易并發(fā)感染,對患者生命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因此,早期預測肺癌患者術后感染,對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9-10]。
miRNA是診斷多種腫瘤的標志物,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與miR-146a的表達具有相關性,miR-146a可作為潛在指標研究其發(fā)病機制[11]。miR-146a是具有內(nèi)源性免疫應答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基因調(diào)控分子,可參與炎性反應的發(fā)生、發(fā)展,通過調(diào)控TLR-4等炎癥因子,且miR-146a對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負向調(diào)控作用,影響抗感染治療效果[12]。紀迎潔等[13]研究顯示,臨床檢測miR-146a表達有助于顱腦損傷患者繼發(fā)肺部感染的診斷,其可作為顱腦損傷繼發(fā)肺部感染臨床診療評估中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6a表達在術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呈現(xiàn)上升,且在術后1 d表達最高,與CPIS、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提示miR-146a與肺癌術后患者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相關性,術后肺部感染會激活miR-146a高表達,以加強巨噬細胞對致病菌吞噬能力,限制感染病情進展。分析其作用機制:miR-146a主要調(diào)控TLR4通路,進而誘導信號通路活化,促進炎癥因子及促炎信號通路的激活。這提示miR-146a可作為預測肺癌術后肺部感染的一項臨床指標。
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主要原因之一是炎性反應[14]。各種免疫細胞及凝血酶等導致一系列的炎性反應,使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被破壞,造成血管內(nèi)皮損傷,使患者病情惡化[15]。TLR-4為分布在巨噬細胞可識別細菌的模式受體,介導免疫反應,促進釋放炎癥因子及細胞因子,進而加重組織和細胞的損傷[16]。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TLR-4表達在肺部感染患者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且在術后1 d表達最高,與CPIS、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分析其作用及機制:TLR-4作為病原分子識別受體,與配體結合后被激活,活化TLR-4/核因子-κB(NF-κB)/白細胞介素(IL)-6信號通路,最終進入細胞核內(nèi),啟動相關基因,轉導出相應的信使RNA(mRNA),合成并釋放IL-6、IL-8等細胞因子,引起炎性反應,發(fā)揮早期免疫應答[17]。這一結果提示術后早期檢測TLR-4可預測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風險。
sTREM-1與炎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在先天免疫反應和感染中細菌脂多糖可以刺激sTREM-1的表達,sTREM-1在細菌和真菌感染病例中表達上調(diào)[18]。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sTREM-1表達在肺部感染患者中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且在術后1 d表達最高,與CPIS、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提示sTREM-1與肺癌術后患者肺部感染存在一定關系。分析其原因:肺部感染導致活化炎癥信號通路,具有促進炎性反應的作用,sTREM-1的表達具有特異性,在受到各類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的刺激下,其表達會明顯升高[19]。同時,sTREM-1水平升高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使得患者感染情況惡化,由此推測,sTREM-1是預測肺癌術后肺部感染的重要指標[20]。
CPIS、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是臨床評價肺部感染病情程度及預后的常用工具,可以及時客觀地評價患者感染情況及健康生理狀態(tài)[21]。本研究中,肺癌術后肺部感染患者CPIS、APACHEⅡ評分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ROC曲線分析顯示,miR-146a、TLR-4、sTREM-1三者聯(lián)合預測肺癌患者術后感染的效能要優(yōu)于單一指標檢測。這一結果提示早期檢測肺癌術后患者血清miR-146a、TLR-4、sTREM-1水平對于評估術后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miR-146a、TLR-4、sTREM-1三者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肺癌患者術后早期監(jiān)測miR-146a、TLR-4、sTREM-1的表達,有助于及時采取措施,減少肺癌患者術后感染風險,對改善預后有重要作用。但本研究為小樣本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仍需要大樣本量、多中心的研究進行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