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龍 張 鈴 伍紅強
(1.海南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鋼鐵工業(yè)持續(xù)高速發(fā)展,鐵礦石需求量逐步增大。采用合理高效的選礦工藝,提高和優(yōu)化鐵精礦品位,對開發(fā)利用我國貧、細、雜難選鐵礦資源至關重要[1-2]?,F(xiàn)階段,已發(fā)現(xiàn)的鐵礦物和含鐵礦物有300余種,其中菱鐵礦、褐鐵礦、赤鐵礦等弱磁性鐵礦石為難選鐵礦石[3]。近年來,國內選礦工作者對此類鐵礦石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目前,相對成熟的選礦方法主要有磁化焙燒、階段磨礦、連續(xù)磨礦—弱磁選、強磁選、重選、浮選及其聯(lián)合工藝流程[4-7]。海南某選廠鐵礦石主要含鐵礦物為磁鐵礦和赤褐鐵礦,結合選礦實踐,對該鐵礦石進行了工藝礦物學研究及選礦工藝試驗研究,并獲得了滿意的試驗指標。
原礦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鐵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
?
由表1 可知,礦石全鐵品位為39.66%,主要雜質成分SiO2含量為28.28%;有害元素硫、磷含量分別為1.10% 和0.027%,硫含量稍高,會對鐵精礦品位產生影響;原礦堿度系數(shù)為0.156,屬酸性鐵礦石。
?
由表2 可知,原礦中的含鐵礦物主要是赤褐鐵礦,鐵含量24.86%,鐵分布率62.68%;其次是磁鐵礦,鐵含量7.26%,鐵分布率18.31%;硅酸鐵含量6.12%,鐵分布率較高,將直接影響該鐵礦石的選別回收率。
一段磨礦采用XMQ240×90 試驗室型球磨機。由于原礦中鐵礦物嵌布粒度細,且SiO2含量較高,因此要提高磨礦細度才能實現(xiàn)有用礦物的單體解離。根據(jù)類似礦山生產實踐情況,一段磨礦細度確定為-0.076 mm60%,分別考察弱磁、強磁選磁場強度對鐵精礦指標的影響,試驗流程見圖1。
2.1.1 弱磁選磁場強度試驗
磁場強度試驗采用φ400 mm×300 mm 濕式電磁筒式磁選機進行弱磁選試驗,試驗流程為1 次粗選,試驗結果見表3。
?
由表3 可知,隨著弱磁選磁場強度的提高,精礦鐵品位有所下降,鐵回收率提高,但鐵品位和鐵回收率變化幅度較小;綜合考慮鐵精礦品位及鐵回收率,弱磁選磁場強度選取159 kA/m為宜。
2.1.2 強磁選磁場強度試驗
對表3 中弱磁選磁場強度159 kA/m 條件下所得的尾礦進行磁場強度不同的強磁選試驗,強磁選試驗采用Slonφ50 mm 立環(huán)脈動高梯度磁選機,采用1次粗選試驗流程,試驗結果見表4。
?
由表4 可知,隨著強磁選磁場強度的增大,精礦鐵品位降低,產率和鐵回收率增加;當磁場強度為796 kA/m 時,繼續(xù)增加磁場強度,精礦鐵品位和鐵回收率變化幅度較??;綜合考慮,強磁選磁場強度選取796 kA/m進行后續(xù)試驗研究。
2.1.3 磁選驗證試驗
將原礦磨至-0.076 mm60%依次在弱磁磁場強度159 kA/m 和強磁磁場強度796 kA/m 的條件下進行磁選驗證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5。
?
由表5 可知,原礦經(jīng)一段磨礦—弱磁選—強磁選,可獲得全鐵品位48.70%、硫含量0.60%、產率72.89%、鐵回收率89.45%的混合鐵精礦。
將磁選驗證試驗得到的混合鐵精礦作為給礦,由于硫含量較高,將混合鐵精礦再磨至- 0.076 mm95%進行浮選脫硫試驗研究。浮選脫硫試驗采用1 次粗選,浮選設備為試驗室XF 掛槽式浮選機,試驗以CuSO4為活化劑、丁基黃藥為捕收劑、2#油為起泡劑,試驗流程及藥劑制度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6。
由表6 可知,通過浮選脫硫試驗可獲得產率94.61%、全鐵品位49.09%、硫品位0.18%、全鐵回收率95.27%的鐵精礦。
?
以NaOH 為pH 值調整劑、淀粉為鐵礦物抑制劑、CaO 為脈石礦物活化劑、TS-3 為捕收劑,對浮選脫硫鐵精礦進行陰離子反浮選條件試驗,流程見圖3。
2.3.1 NaOH用量試驗
為考察礦漿pH 值對陰離子反浮選指標的影響,在淀粉用量1 000 g/t、CaO 用量400 g/t、粗選TS-3 用量1 200 g/t、精選TS-3 用量400g/t 條件下,對脫硫鐵精礦進行NaOH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圖4。
由圖4 可見,隨著NaOH 用量的增加,精礦鐵品位升高,鐵回收率急劇下降;當NaOH 用量達到1 500 g/t后,精礦鐵品位增幅變緩;綜合考慮,選擇NaOH用量1 500 g/t進行后續(xù)試驗研究。
2.3.2 淀粉用量試驗
在NaOH 用量1 500 g/t、CaO 用量400 g/t、粗選TS-3 用量1 200 g/t,精選TS-3 用量400 g/t的條件下,對脫硫鐵精礦進行淀粉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圖5。
由圖5 可見,隨著淀粉用量的增加,精礦鐵品位先升高后下降,鐵回收率逐步提高;當?shù)矸塾昧繛? 000 g/t時,精礦鐵品位達到最大值,為63.01%;綜合考慮,選擇淀粉用量1 000 g/t進行后續(xù)試驗。
2.3.3 CaO用量試驗
在NaOH 用量1 500 g/t、淀粉用量1 000 g/t、粗選TS-3 用量1 200 g/t,精選TS-3 用量400 g/t 的條件下,對脫硫鐵精礦進行CaO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圖6。
由圖6 可見,隨著CaO 用量的增加,精礦鐵品位顯著上升后趨于平穩(wěn),鐵回收率大幅降低;當CaO 用量為400 g/t 時,綜合指標理想;因此,選擇CaO 用量400 g/t進行后續(xù)試驗。
2.3.4 TS-3用量試驗
在NaOH 用量為1 500 g/t、淀粉用量1 000 g/t、CaO 用量為400 g/t 、精選TS-3用量400 g/t的條件下,對脫硫鐵精礦進行粗選TS-3 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圖7。
由圖7 可見,隨著粗選捕收劑TS-3 用量增加至1 200 g/t 后,精礦鐵品位增幅變緩,鐵回收率大幅下降;綜合考慮,選擇TS-3 用量1 200 g/t 較為合適,此時鐵精礦品位為63.05%、鐵回收率為63.16%。
2.3.5 閉路試驗
在條件試驗及開路試驗的基礎上進行陰離子反浮選閉路試驗,浮選藥劑制度和試驗流程見圖8,試驗結果見表7。
?
由表7 可知,通過反浮選閉路試驗,可獲得產率63.79%、全鐵品位63.32%、鐵回收率82.57% 的鐵精礦。
全流程試驗流程見圖9,試驗結果見表8。
由表8 可知,采用圖9 所示流程處理后,可獲得鐵品位63.32%、鐵回收率70.38% 的鐵精礦;鐵品位提高了23.66 個百分點,鐵精礦中的硫含量降低至0.24%,提鐵降雜效果較好。
(1)海南某鐵礦石屬酸性鐵礦石,鐵品位為39.66%,主要雜質成分SiO2含量28.28%,有害元素硫含量1.10%;礦石中赤褐鐵占總鐵的62.68%,磁性鐵占總鐵的18.31%,硅酸鐵占總鐵的15.43%;礦石中的有用礦物主要為赤褐鐵礦和磁鐵礦。
?
(2)弱磁精礦與強磁精礦混合后的鐵精礦硫含量偏高,浮選脫硫后進行反浮選才能有效提高鐵精礦品位,最終鐵精礦硫含量為0.24%。
(3)當一段磨礦細度為-0.076 mm60%,二段磨礦細度為-0.076 mm95% 時,采用階段磨礦—弱磁—強磁—浮選脫硫—陰離子反浮選工藝流程,可獲得鐵品位63.32%、鐵回收率70.38%的混合鐵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