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臣艷,潘啟花,張勝棋,蔣芳芳,楊 靜,譚國飛
(1.麻江縣農業(yè)農村局,貴州 麻江 557600;2.貴州省園藝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6)
辣椒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墨西哥,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四川、貴州、湖南、云南、陜西、河南、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區(qū)。果實通常呈圓錐形或長圓形,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后多變成鮮紅色、綠色或紫色,以紅色最為常見。辣椒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色素、辣椒素和人體需要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等作用[1]。
辣椒是貴州省12 個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之一[2],麻江縣是貴州省朝天椒優(yōu)勢產業(yè)集群項目縣之一[3]。近年來,麻江縣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結合麻江明洋食品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最大酸湯企業(yè)的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辣椒產業(y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植技術、產品加工得到迅速提高。2021年麻江縣辣椒種植面積達0.13萬hm2,產量達1.86 t/667m2,總產量3.62 萬t,產值1.2 億元。為麻江縣辣椒高產栽培提供技術支持,對其栽培管理技術進行總結。
麻江縣種植的辣椒多為線椒、朝天椒、螺絲椒、牛角椒等。根據(jù)不同的市場需求選擇適銷的優(yōu)質高產、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通過多年引種示范,在麻江縣種植表現(xiàn)良好的辣椒品種有久保田2019、紅辣8 號、青豐二號、天王螺絲椒、紅辣3 號、湘辣旋線和新五二7種,其品種特征見表1。
表1 麻江縣種植的辣椒主要品種及其特征
一般在3月初至4月上中旬進行,播種過晚將縮短采收期,減少產量。
2.2.1 曬種 將辣椒種子攤在陽光下曬2~3 h,可有效殺死部分種子所帶病菌。
2.2.2 溫湯浸種 將種子倒入冷熱(熱水溫度55℃左右)水體積比1∶2的溫湯中并不停攪動10 min,待水溫下降后用清水洗凈擦干,用清水浸泡8~10 h 后,用濕毛巾包裹好,可放在30℃的地方進行催芽,6 h左右翻動1次,每24 h 取出用清水清洗,約3 d 可以出芽。辣椒種子露白后停止清洗,避免傷苗,待2/3 種子萌發(fā)時即可播種[4]。
2.2.3 藥粉拌種 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劑量為種子重量的0.3%)或70%敵克松粉劑(劑量為種子重量的0.4%)拌種,以防治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劑量為種子重量的0.4%)拌種,以防治苗期炭疽病和葉斑病。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拌種(劑量均為種子重量的0.3%),有利于防治軟腐病、黑腐病、霜霉病。
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苗床按1.2 m 包溝開廂,廂面寬80~90 cm,碎細耙平,澆足底水,苗床土用腐熟土雜肥或牲畜糞肥等,500 kg土配150 kg腐熟農家肥,可加入適量草木灰,然后用多菌靈800 倍液澆透,用地膜覆蓋1 d,第2 天可打開地膜播種。若采用浮盤漂浮育苗,育苗前苗盤用50%多菌靈200 倍液或硫酸銅2 000 倍液浸泡5 min,取出晾干、備用。
播種前廂面澆透底水,均勻地撤一層約0.3 cm 的過篩細土,按干種50 g/667m2用種量,將露白出芽的種子均勻撒播在準備好的苗床上,播后覆蓋一層約0.2~0.5 cm 的細土,蓋住種子即可。若采用浮盤漂浮育苗,先將基質噴水,濕潤,達到手握成團、碰之即散時裝盤,裝盤后在每個苗穴的中心位置用手指壓出1個0.5~1 cm的小穴,每穴播1粒,然后覆蓋基質扒平,播種后將盤放入水中。
播種3~5 d 后檢查出苗情況,待70%的幼苗出土后逐漸揭除覆蓋物,并及時間苗煉苗。當幼苗長至2~3 片真葉時再進行1 次間苗,把間出的苗進行假植,培育壯苗。視秧苗生長情況追施1~2次清糞水或葉面肥。對苗期病蟲害的防治,可用多菌靈、百菌清或代森錳鋅加菊酯類農藥每隔7~10 d 施1 次藥防治。移栽前2 d,施1 次“出嫁”藥,噴施99%噁霉靈加施壯豐,苗期集中防治病蟲害,實現(xiàn)省工省時省藥。
選排灌方便,光照充足、質地疏松、土壤肥沃、上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移栽前結合耕翻土地,施腐熟有機肥3 000~4 000 kg/667m2,高效復合肥50 kg/667m2,按用藥量撒施適量的毒死蜱殺蟲劑。深耕犁土20~30 cm,起壟覆膜,壟高15~20 cm,壟面寬75 cm,溝寬50 cm。待苗齡45~50 d,苗高18~25 cm,主莖葉片數(shù)8~14 片時進行移栽,每廂栽2 行,行距40~50 cm,株距35~40 cm。如需達到2 000 kg/667m2的產量,需種植2 800~3 000株/667m2。
辣椒種植主要是利用施肥和灌水等技術措施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達到多開花、多結果,延長結果期的目的。定植成活后,追施1 次腐熟清糞水或沼液;門椒座果后,結合澆水追施1 次復合肥(15 kg/667m2);開花盛期,控制氮肥施用,防止徒長和落花、落果;盛果期,及時供應肥水,追施1~2次腐熟清糞水加尿素8 kg/667m2,同時增施磷鉀肥;結果期,用0.5%磷酸二氫鉀或大民先鋒800 倍液葉面追施2~3 次,可提高坐果率,提早成熟,增加產量。
6.1.1 煙青蟲、棉鈴蟲和斜紋夜蛾 用2.5%綠色功夫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霧。
6.1.2 蚜蟲 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4 000 倍液或50%霹蚜霧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噴霧。
6.1.3 茶黃螨 茶黃螨個體小,喜歡產卵于嫩葉背面凹洼處,或隱藏在土縫、雜草中,可用20%可濕性粉劑或15%乳油噠螨靈2 300~3 000倍液噴霧。用藥時應全面噴施,并添加有機硅等增效劑,以增強防效。
6.1.4 小地老虎 在3 齡幼蟲前,可用48%樂斯本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青戊菊酯等交替噴施。
6.2.1 疫病 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或58%甲霜靈錳鋅可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或40%乙磷鋁(疫霜靈)可濕性粉劑等每隔7~10 d 交替使用1 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2.2 枯萎病 用綠享一號100 g/667 m2對水50~75 kg 粗水淋蔸或4 000~5 000 倍液灌根。
6.2.3 病毒病 用20%病毒寧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200~300倍液噴霧,或20%病毒A 可濕性粉劑等每隔7~10 d交替使用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2.4 軟腐病 用58.3%可殺得2 000可濕性粉劑或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或14%絡氨銅水劑等每隔7~10 d 交替使用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2.5 白粉病 用20%三唑酮乳油或25%粉銹通可濕性粉劑或50%硫懸浮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每隔7~10 d 交替使用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2.6 炭疽病 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 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800 倍液、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等,每隔7~10 d 交替使用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晴天露水干后分批分次采收,用剪刀將果柄剪斷或切斷,輕拿輕放。青椒采收一般在開花后25~35 d 果實充分長大、果皮顏色加深而有光澤時進行采收。紅椒采收要求新鮮不軟、光亮、紅色達95%以上、不爛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