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說說那個愛彈琵琶的李龜年吧。《云仙散錄》中講了李龜年的一個小段子,頗有點《世說新語》的味道。一日,李龜年至岐王李范宅,恰逢兩名女樂師隔簾彈琴。他聽了一曲,笑著說:“彈琴之人的故鄉(xiāng),一秦一楚?!贝蠹叶疾恍牛挥欣罘杜氖执笮φf:“先生果然高明,這二人一位來自隴西,一位來自揚州。”舉座皆驚。更讓大家吃驚的是,李龜年突然掀開簾幕走了進(jìn)去,拿起那位隴西樂師身旁的琵琶,獨自演奏起來,一曲彈完,長揖而去。大家都沉浸在音樂的魅力中,李范竟也不以為忤。
《松窗雜錄》則記載了與李龜年有關(guān)的另一個小故事,雖然在這個故事里他只是配角。
那是個春風(fēng)沉醉的夜晚,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月色中觀賞牡丹花,李龜年率樂隊在旁奏樂。玄宗忽然說:“如此良夜,就別唱舊樂詞了?!庇谑墙欣铨斈耆バ倮畎走M(jìn)宮。李白是“詩仙”,更是酒鬼,那晚也不例外,進(jìn)宮之前已是爛醉如泥。玄宗見了李白,便問:“先生還能喝一杯嗎?”李白接過貴妃親手遞過來的西域葡萄酒,一飲而盡。玄宗笑了,說:“那我就放心了,請先生寫首詩吧,就寫寫眼前的牡丹花?!崩畎邹D(zhuǎn)過頭,看著牡丹花,口中吟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毙谂氖仲潎@,只見李白漫步月下,飄逸如仙,索來紙筆,在金花箋上運筆如飛:“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薄懊▋A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北娙丝戳?,皆驚懼。玄宗卻哈哈大笑說:“李龜年,你以為當(dāng)用何調(diào)?”李龜年平靜地說:“清平調(diào)如何?”玄宗頷首道“妙”,遂促龜年以歌,并親自用玉笛伴奏。
關(guān)于杜甫與李龜年的交往,史書上沒有太多記載。那時杜甫只是一個不得志的小官吏,奔走于富兒之門,李龜年卻已是名揚天下的梨園樂師、天子門生,估計二人最多是點頭之交。
很多年以后,晚年的杜甫乘舟飄零到長沙。那是大歷五年(770年),杜甫生命中的最后一個春天。那時他依然吃不飽飯。在當(dāng)?shù)匾粋€簡陋的飯局上,他看到一個老樂師,衣衫破舊,還是天寶年間的裝束,抱著一把舊琵琶,邊彈邊唱。老樂師在唱一首老歌——《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睗M座的客人,正在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沒有人認(rèn)真聽他彈唱。
杜甫卻激動地端起酒杯,沖到老樂師面前,說:“先生,請您飲下這杯酒?!崩蠘穾熯吅染?,邊喃喃自語:“這是王維寫給我的詩,你知道王維吧?”杜甫點點頭:“我知道,我還知道您就是先帝最欣賞的樂師李龜年先生?!崩蠘穾煖啙岬难劬﹂W爍了一下,隨即又黯淡了。他說:“先生您認(rèn)錯人了?!倍鸥τ昧ψプ∷碾p手,一字一頓地說:“不會的,那時我在長安,還很年輕,我聽過您的演奏,我常常會想起,一生都不會忘記?!?/p>
那天,杜甫喝了很多酒,臨別之際,送給老樂師一首詩:“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那一年的江南,風(fēng)景的確很好。
(源自《蘇東坡的山藥粥》)責(zé)編:馬京京